APP下载

端庄大气的汪由敦铭葡萄纹抄手砚

2019-05-14瑞霖

东方收藏 2019年1期
关键词:尚书铭文

瑞霖

摆在案头的这方抄手砚(图1、2),是我于2017年从福建静轩拍卖会上拍得,长23、宽14、高10厘米。一眼望去,突显端庄、稳重、大气,宛如旧时官员办公大案,可称之太史砚。就近品赏、抚摩,顿觉清凉温润,色泽青紫纯净,石质极为细腻,如小儿肌肤。大砚池上镂空雕一串葡萄,果硕叶肥茎曲,质感逼真。砚堂为下伸一片大葡萄叶,宽大平展。整个砚面为一幅生动的葡萄图,设计巧妙,布局合理,观赏使用两相宜。葡萄晶莹剔透,汁多味美,还寓意“多子多孙”,古人把它视作吉祥图案,常装饰在多种日用品、建筑上,文人墨客也把它雕饰在砚台上。

砚三面边墙直立挺拔,左、右侧各阴刻4行楷书,字迹俊美遒劲。右边为:“散幽径以验物,伟胎化之仙禽。钟浮旷之藻质,抱清迥之明心。指蓬壶而翻翰,望昆阆而扬音。潜日域以回鹜,穷天步而高寻。践神区其既远,积灵祀而方多。精含丹”;左边为:“而星耀,顶凝紫而烟华。引员吭之纤婉,顿修趾之洪姱。叠霜毛而弄影,振玉羽而临霞。朝戏于芝田,夕饮乎瑶池。厌江海而游泽,掩云罗而见羁。”后面落款“松泉汪由敦”。这两侧铭文前后相连,是鲍照《舞鹤赋》中开头一部分。

此赋共三段,448个字,是鲍照留世佳作,所写仙鹤,冲霄越野,龙飞凤舞,骫沙振野,箕风动天,动人心弦。是自古至今描写仙鹤最好的文章。不妨把后面部分也抄录如下,以供欣赏:“去帝乡之岑寂,归人寰之喧卑。岁峥嵘而愁暮,心惆怅而哀离。”(第一段完)。“于是穷阴杀节,急景凋年。骫沙振野,箕风动天。严严苦雾,皎皎悲泉。冰塞长河,雪满群山。既而氛昏夜歇,景物澄廓。星翻汉回,晓月将落。感寒鸡之早晨,怜霜雁之违漠。临惊风之萧条,对流光之照灼。唳清响于丹墀,舞飞容于金阁。始连轩以凤跄,终宛转而龙跃。踯躅徘徊,振迅腾摧。惊身蓬集,矫翅雪飞。离纲别赴,合绪相依。将兴中止,若往而归。飒沓矜顾,迁延迟暮。逸翮后尘,翱翥先路。指会规翔,临岐矩步。态有遗妍,貌无停趣。奔机逗节,角睐分形。长扬缓骛,并翼连声。轻迹凌乱,浮影交横。众变繁姿,参差洊密。烟交雾凝,若无毛质。风去雨还,不可谈悉。既散魂而荡目,迷不知其所之。忽星离而云罢,整神容而自持。仰天居之崇绝,更惆怅以惊思。”(第二段完)。“当是时也,燕姬色沮,巴童心耻。巾拂两停,丸剑双止。虽邯郸其敢伦,岂阳阿之能拟。入卫国而乘轩,出吴都而倾市。守驯养于千龄,结长悲于万里。”

鲍照(414—466),字明远,东海(今山东临沂兰陵县人),久居建康(今南京),南朝宋杰出的文学家、诗人。与颜延之、谢灵运同为宋元嘉时代的著名诗人,合称“元嘉三大家”。鲍照家世贫贱,少有文思,拼搏向上。曾任临海王刘子硕前军参军。南朝内各派互相倾轧,刘子硕因参与反对新掌权宋明帝,兵败后被赐死,鲍照也为乱军杀害。鲍照创作以诗为主,今存204首。鲍的作品在我国诗歌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尤其乐府诗,艺术风格俊逸豪放,奇矫凌厉;辞藻华美流畅,飞扬激荡;抒情淋漓尽致。有《鲍照参军集》留世。

汪由敦(1692—1758),初名汪良金,字師苕,号谨堂,又号松泉居士。清代乾隆朝重臣,官至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汪由敦从小颖异绝伦,五岁便拜师读书。他爱书如命,读书入迷,且能一目成诵,过目不忘。稍长即博涉经史,每阅一节都要旁讯究本,原别流派,故学识日进,器识宏远。24岁时,被浙江巡抚徐元梦延致徐府,深得巡抚器重。康熙末年,徐元梦晋为大司空,汪由敦以国子监生入京。在京城广交当时一代宗匠,相互交流,相得益彰。汪由敦还废寝忘食,冥搜广览,才识益正定,学力益醇肆。雍正二年(1724),汪由敦在京城连试高中,以殿试二甲第一名被赐进士出身,改翰林院庶吉士。几经升迁,至雍正十三年已是正五品的翰林侍读了。乾隆七年(1742),汪由敦任会试副总裁,次年充经筵讲官。不久,授工部尚书,又转刑部尚书。接着又兼署都察院左都御史。乾隆年间,汪由敦对皇上意图理解得当,办事甚合圣意,乾隆帝谒陵,巡幸山左、山右、江浙、盛京等地,均命汪由敦随行,由汪传写圣谕,快而准确,“入承旨,耳受心识,出即传写,不遗一宇”,深得皇帝幸宠,得赐御书“松泉”二字。汪便以此自号,以示不忘皇恩。乾隆两次平定大小金川叛乱,其廷谕均出自由敦之手笔。为此,由敦得军功加三级,加太子少师。后因其恩师张廷玉致仕将归未及时进谢,惹恼乾隆降旨诘责,由敦为其讲情,帝以徇师生私恩,降旨革去由敦协办大学士和尚书衔。不久,恢复尚书任。半年后,由敦因其保举的四川学政朱荃罪受累,被吏部夺职。乾隆二十年(1755),由敦复任刑部尚书,并以平准噶尔乱又加军功三级。次年春,调工部尚书,十一月代理吏部尚书,二十二年实授吏部尚书,再次扈从南巡。几番起落,尽显汪由敦宠辱不惊的大家风范。汪不仅政绩、军功显赫,还以书法和诗句文章见称。他创作了大量诗词文章,有记载的就有《松泉文集》20卷、《松泉诗集》20卷。还有资料说《四库全书》收录汪氏诗1700余首。

汪由敦还善作砚铭。在《西清砚谱》收录的名贵砚240枚中,有6枚镌有汪由敦铭文。卷一中有5枚,分别是:①汉未央宫东阁瓦砚②汉未央宫北温室殿瓦砚③汉铜雀瓦砚一④汉铜雀瓦砚三⑤汉铜雀瓦砚六。卷三中1枚,为宋宣和澄泥砚。这几则铭文,是在乾隆帝赏砚题铭后,汪和其他大臣一道奉承之作,多顺着皇帝口吻,赞美皇帝心仪的砚台。如在“汉未央宫北温室殿瓦砚”上铭文“陶之精,坚以瑩。柧棱特,起厷汉。京阅几何来书府,日摩抄气逼古”。再如在“汉铜雀瓦砚三”上铭文:“神雀轩举,藏歌贮舞。高台既倾,警沙宿莽。万瓦鳞鳞,遗此片甲。质莹而泽,袭之宝甲。豈无良材,龙尾凤咮。阅岁踰千,曷若汝寿。”(以上两则标点笔者加)。最近网上一篇文章《全球最大古代名人砚群惊世再现》中载,这批砚台总数为1290方,出现了1215位砚铭人,其中汪由敦题铭的有50方。今年雅昌拍卖网上也出现了几方汪由敦铭砚。虽然这些报道有待专家们进一步考证,但也从另一个侧面显示汪由敦喜爱撰写砚铭。

猜你喜欢

尚书铭文
《文心雕龙》与《文选》铭文研究
谦虚
自大的马谡
《尚书》
西周时期文字浅说
“天人合一”的历史内涵及现代警示
新见所谓“鱼匕”铭文再考
国学赏析:尚书
和县馆藏铜镜赏析
读中山王铭文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