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国产16 排移动CT 和常规CT 在神经重症监护室临床应用的时效性比较

2019-05-14蒋崇贵陈隆益曾义李春玲熊力徐如祥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2019年6期
关键词:扫描时间监护室头颅

蒋崇贵 陈隆益 曾义 李春玲 熊力 徐如祥

自1972 年CT 发明以来,颅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CT 扫描对密度和空间的分辨率高,为临床提供了直观可靠的病灶定位和定性影像诊断依据,早已作为目前最常用的反应颅内情况的影像辅助检查[1]。伴随神经外科的发展,对尽快明确颅内病情变化的需求日渐增加。但是因大型CT设备的自身原因,病患从病房转送至CT 室扫描有一定的距离,尤其神经外科的重症病患,病情重且不稳定,转运难度大,途中的未知危险可能加剧颅内继发损害,并且由于转运时间较长可能延误病情诊断进而影响治疗,由此对移动CT 的需求应运而生[2,3]。本研究应用徐如祥团队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16 层移动CT 扫描仪进行头部扫描,意在对比与大型CT扫描的时效性及成像质量,现总结临床应用效果并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监护室自2019年8 月20 日至30 日需要进行头颅CT 扫描的病患志愿者60 例,年龄范围21~79 岁,年龄(53.45±13.438)岁;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移动CT 组30 例、大型CT 组30 例。2 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情严重程度[全面无反应性量表(FOUR 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均一,具有可比性(表1)。

表1 2 组扫描患者的基本情况比较()

表1 2 组扫描患者的基本情况比较()

二、新型16 层移动CT 的相关参数与操作方法

国产16 层移动CT 为中国自主研制,体积为1350 mm×1100 mm×980 mm(高×长×宽),质量为270 kg;探测器为16 排,DICOM3 影像标准;扫描层厚1.1、2.2、4.4 mm,空间分辨率9 线对/cm;扫描矩阵512×512,扫描孔径330 mm,扫描野30 cm;X 线球管电压120 kV,球管电流8 mA。依据移动CT 检查技术相关专家共识,在神经外科监护室使用16 层移动CT 进行头颅轴向水平平扫[4,5]。

移动CT 扫描组:首先在手提电脑上输入患者信息,将扫描板(碳纤维头托)安装于病床床头侧,将患者头部移至扫描板上,调整托板将患者头部置于扫描孔中间,将眼外眦-外耳道口连线设定为扫描基线;在手提电脑上设定扫描参数,开始扫描,扫描完毕后,患者回位,完成扫描检查。扫描的图像数据通过无线方式自动传输到笔记本式电脑工作站,工作人员进行图像处理,图像保存于移动储存设备。CT图像由1 名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和1 名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共同阅片分析。

西门子64 层大型CT 扫描组:医护及家属协作送至我院影像科CT 室扫描并护送返回病房床单元。

2 组中若躁动不安的患者根据CT 扫描需求给予丙泊酚短暂镇静处理。

三、数据采集

收集患者性别、年龄、FOUR 评分、每次CT 扫描耗费人力、CT 扫描时间(整理好床单元出发行头颅CT 扫描开始至返回床单元的时间)、头部影像资料及容积CT 剂量指数(CDTIvol 值),躁动患者丙泊酚使用频次及剂量。

四、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5.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2 组患者年龄、FOUR 评分、扫描时间、扫描所需人力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 检验;性别采用χ2检验;2 组患者镇静剂使用频次行秩和检验。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数据对扫描时间的影响程度。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一、2 组成像质量、性能及辐射剂量对比

1.成像质量和性能:对比2 组患者头颅CT 相同或相似层面可见,移动CT 组同样能清晰地显示眼球、视神经、脑干、脑皮质、脑沟回及脑室等结构(图1),与西门子64 层大型CT 扫描成像效果(图2)相当,可满足颅脑疾病的诊断要求。同时,新型16 层移动CT 在此次扫描过程中未发生任何故障,性能稳定。

2.辐射剂量:移动CT 轴位平扫辐射剂量CTDIvol为36.27 mGy,西门子64 层大型CT 轴位平扫辐射剂量CTDIvol 为70.83 mGy。

二、重症监护室患者行不同类型CT 头部检查时间比较

图1 16 层移动CT 组患者头颅CT 资料

图2 64 层大型CT 组患者头颅CT 资料

移动CT 组检查时间、所需人力显著少于常规大型CT,丙泊酚镇静使用频率多于大型CT 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对于配合度差的患者,予小剂量丙泊酚(单次用量没有超过5 mL,个体患者没有超过10 mL)镇静完成检查,2 组患者CT 扫描过程中均无不良事件发生。

表2 2 组CT 扫描参数比较

进一步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各因素(入选条件为P<0.05 及CT 类型)对扫描时间的影响,剔除无线性相关因素(人力/次、丙泊酚频次),最终构建具有统计学意义(F=146.805,P<0.001)的线性回归模型(校正R2=0.717),发现扫描时间的差异主要是因使用CT 类型不同产生(β=-0.357,SE=0.29,95%CI:-0.416~-0.298,P<0.001)。

讨论

头颅CT 扫描早已成为神经外科诊疗的基石。伴随生物及材料技术的进步,颅内压监测、脑氧监测及多模态理念广泛应用,但头颅CT 扫描仍然是最终明确诊断及制定治疗计划的基础[6]。危重患者离开重症监护室进行CT 扫描时,需要减少或降级监测手段以便于搬动,若运送途中发生病情变化,几乎无法在第一时间提供全面的抢救措施[7]。有文献报道,转运途中患者发生有害事件率(血压下降、氧合水平下降、颅内压波动、不良心率事件等)可高达71%[8]。随着神经重症诊疗要求的不断提高,头颅CT的诊疗意义与使用频率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因此,移动CT 应运而生,目前国际上应用最多的是美国Neurological 公司生产的8 层CereTom 移动式CT。近年来,8 层CereTom 移动式CT 也逐步在我国各大医院神经重症监护室及手术室推广应用[9,10]。但同时CereTom 移动式CT 购买费用高,核心部件只能国外进口。在科技兴国、自主创新精神的指导下,徐如祥教授团队自主研制了国内新型16 层移动CT,较进口8 层CereTom 移动式CT 具有更高图像分辨率、低辐射剂量和低功耗等优势,为解决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佳选择[3,11]。

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16 层移动CT 进行头部扫描,从整理好床单元出发到扫描完成返回床单元仅需(15.53±4.72)min,显著少于常规大型CT,并且线性回归分析明确了CT 类型是扫描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进一步说明移动CT 能更加快速地得到头颅影像结果,提高诊疗效率。在成像方面,对比我院大型64 层CT 扫描图像,试验全程,16 层移动CT成像稳定,无异常机械故障,脑组织形态、结构和密度显示良好,成像清晰,诊断效果相当,能够满足常规诊断需求。因我院特殊情况,常规大型CT 需要家属参与,而16 层移动CT 就在重症监护室病房内,医师护士配合即可完成扫描,省去了家属参与医疗转运带来的潜在风险,并且耗费人力相对较少,使头颅CT 扫描更加便捷,有效规避了因过多院内转运给患者带来的相关医疗风险和脑继发性病理损害[10]。常规大型CT 扫描过程中,为保证安全和扫描质量,家属常需在CT 室中辅助安慰或控制患者,但因此产生将家属暴露于高辐射环境的风险,若患者需多次扫描就可能发生家属多次高辐射暴露。本试验为保证躁动患者安全及扫描质量,因无家属参与,所以移动CT 组使用丙泊酚临时镇静频次相对大型CT组多,但单次用量没有超过5 mL,个体患者没有超过10 mL,安全可控,无不良事件发生。医疗防护方面,国外数据显示,运用标准的头颅扫描方案,在距离8 层CereTom 中心2 m 的位置,操作人员在每天扫描不少于26 例患者、每年工作250 d 条件下,不需要任何额外的铅防护[12,13]。国产16 层移动CT 辐射(平扫和增强扫描均36.27 mGy)远低于8 层CereTom 移动式CT(平扫为82.52 mGy)[3]。而实际日常应用中,远未达到如此次数的辐射暴露,16 排移动CT 低辐射值保证了医务人员多次连续使用的个人安全。神经外科医生在16 层移动CT 扫描完成后可立刻对影像图像进行诊断,更高效地掌握颅脑病情变化以赢得抢救时机[14]。

本次试验采用FOUR 评分,能够更加全面地反应神经重症患者的脑功能状态,避免了GCS 评分中因气管插管或切开造成的计分方式不统一情况,以保证准确评估2 组患者基线病情均一性[15]。

本研究结果提示,16 层移动CT 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实施床旁头部扫描能大大缩短整个检查所用的时间,所需人力少,扫描过程安全,能根据临床治疗需求进行头颅CT 动态监测。

综上所述,国产16 层移动CT 使得临床头颅CT 扫描能够便捷和按需多次进行,进一步实现医务工作者及时精准诊断以挽救患者生命的临床目标。

猜你喜欢

扫描时间监护室头颅
郭亮:“甘愿为党献头颅”
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医学监护研究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中参数优化MRI的应用有效性和临床指导意义
延迟时间及扫描时间对320排螺旋CT下肢静脉血管直接造影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
重症监护室中合并肥胖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基于MIMIC-Ⅲ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人工智能研发新核磁共振以缩短扫描时间
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在诊断急诊肺动脉栓塞中的临床价值
愚人节缅怀革命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