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结构优化方式探究

2019-05-13焦正红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9年5期
关键词:结构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焦正红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教育质量也逐渐上升。小学是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最初阶段,语文教师除了传授给他们基本的文化知识外,还需要拓展他们的各项能力,实现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但是由于一些语文教师深受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加之教学方法落后等因素导致小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降低,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优化教学结构,改善教学的各个环节,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满足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需要。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结构优化

语文是我国各阶段教学的重要课程,通过学习语文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还可以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提高认知能力。小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初期阶段,他们可以通过语文获得一些人生经验,并且在深入学习中还可以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获得明辨是非的能力,自觉学习主人公的高尚品质,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对其今后的人生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结构优化的必要性

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有利于提高我国语文教学的质量,对于小学生的发展而言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此时国家提出了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不仅需要教授学生基本的教材内容,还需要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使其具备社会发展的要求。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结构可以使语文教师在传授知识之余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使他们实现个性化发展,重视以人文本的教学内涵,这种优化模式满足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其次,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符合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当前背景下,知识信息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小学教学的内容也随着不断变换,这需要语文教师积极改变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另外,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學方法和教学内容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将最新的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为了提升小学生的学习体验,小学语文教师也需要主动优化教学结构,适应新的教学要求。

最后,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教学内容包含了诸如书写、写作、朗读、背诵等多种形式,在教学中可能由于教师不注重细节或者由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的限制等因素,难免会造成学生在实际的教学中遇到一些问题,加之语文教师无法及时解决,造成学生在语文能力方面出现问题。通过优化教学结构,可以使小学语文教师重新整合教学资源,深入总结教学经验,从而避免之前存在的教学失误,使教学质量有所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得到提高。

二、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虽然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但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学效率也非常低下。

第一,一些小学语文教师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一些语文教师在授课之前没有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整理,也没有充分的备课,这导致语文教师无法对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进行掌握,在正式教学时他们无法将重难点内容对学生讲解清楚,造成学生一节课下来收获甚少,甚至有的学生完全不知道学习的主要核心,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大大降低了教学质量,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而学生的语文知识增加不明显。

第二,一些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简单和落后。一些小学语文教师深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在实际的教学中通常使用教师讲授的单一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模式下师生之间缺乏密切的交流和互动,即使学生存在疑问也无法反馈给教师,导致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并且,小学生由于身心发展特征的限制注意力有限,他们在这种不活跃的课堂气氛下容易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失去学习兴趣,从而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也无法为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创造条件。

第三,小学语文教学缺乏反馈和评价的环节。一些语文教师授课完毕之后没有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总结经验,课下也没有和同学交流,询问他们课堂学习的难点,导致语文教师出现固化的教学流程,使得其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无法解决,阻碍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也影响了小学生的学习体验。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结构优化的策略

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尊重学生学习特点以及把握语文学科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和反思,从而寻找出优化教学结构的有效措施。笔者根据自己长期以来的语文教学经验以及对相关资料的调查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小学语文教师学习和借鉴。

1.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导小学语文教师开展教学的中心线,语文教师需要在实际的教学中优化教学目标。

语文教师需要在正式上课之前就需要完善自己的教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细致分析以及对教学大纲的研究,寻找到教学内容的重难点部分,从而在课堂重点讲解,同时拓展学生的相关能力。语文教师在课堂中需要根据教学目标的引导,突出知识、情感、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教学,一方面,语文教师通过细致的讲解使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教学中重点内容,突破难以理解的部分;另一方面,语文教师还需要带领学生深入分析所学内容,体会文章中作者的情感,升华学习的主题,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实现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发展。

2.优化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环节

语文教师为了在上课之初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下积极学习需要改进自己的课堂导入环节。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借助多媒体等教学资源在课堂营造不同的教学氛围,例如,当教师在讲授某一内容时,可以使用多媒体播放一首音乐或者一段视频,之后提出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进行新课导入,这种导入方式给予学生一种前所未有的学习体验,使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也得以提高,通过教学资源和问题的刺激,学生会保持注意力专心听讲,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

3.优化小学语文新课讲授的环节

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问题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的重难点部分寻找出一个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问题,之后要求学生分组寻找答案。小学生为了解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会在小组内积极搜集资料,仔细阅读教材以及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种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大脑保持活跃,避免了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机械式学习,减少了小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通过问题探究式教学也培养了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4.优化结束教学的环节

语文教师除了需要重视新课的导入,也需要对教学的最后环节引起重视,巩固学生的学习印象,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学结束之前的几分钟带领学生一起回忆教学的内容,加深之前所学内容的印象,使小学生对教学内容回味无穷,增加对语文教学的兴趣。教师还可以针对教学内容提出几个问题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使他们在解决问题时提高应用能力。通过这一系列的环节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为其之后更深层次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潘玉进,林崇方,周晨红.小学语文教学结构优化的实践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02).

[2]李莹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结构优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01).

[3]商德远.个性化课堂教学艺术:小学语文[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2).

[4]黄玉春.对课堂教学结构美的思考[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03).

猜你喜欢

结构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基于Hyperworks Inspire的结构拓扑优化设计
中韩贸易结构优化策略探析
医疗保险制度的经济社会效应和结构优化探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