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海平弦曲艺和青海平弦戏曲的传承与发展

2019-05-12王国林

群文天地 2019年3期
关键词:曲艺青海戏曲

王国林

进入21世纪,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全人类常态化的保护项目。青海是多民族聚集区,也是民族文化的富矿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任重道远。在青海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青海平弦”跃然于曲艺类名录之中。“青海平弦”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需要在概念上有个厘清,因为现在讲青海平弦存在着曲艺和戏曲之分。

一、青海平弦曲艺的沿革与发展状况

新中国成立前,西宁人根据曲牌名称“赋子腔”将青海平弦称为“西宁赋子”。所谓平弦,其实是艺人们根据青海流行的曲艺有平、越、管、下四种弦之称,习惯性地叫了平弦,青海叫“弦”,外地称“调”,主要是指自明末清初以来流行于北方一带的民间歌曲的四种调门,即平调、月调、下调、二八调。平、月、官、下弦都是一种定调的调门,原本不是曲名,更不是一种艺术形式。1954年原青海省民族歌舞团搜集整理平弦曲艺音乐时,编辑出版了《青海平弦音乐》一书(青海省人民出版社出版),后来人们就约定俗称将“西宁赋子”称之为“青海平弦”。在青海平弦曲艺中,“赋子腔”是其主调,它的整体曲调丰富,素有“十八杂腔”“二十四调”之称,加之器乐曲牌共70多首,具体可分为赋子腔、北宫调、杂腔、小点、下背宫五大类:(一)赋子类:是青海平弦曲艺的标志性曲调。平弦演唱中较长的叙事段落、复杂的情节多用赋子调来演唱。赋子又分为:一般赋子、单篇赋子、三角半赋子。(二)背工类:平弦曲调中,仅次于赋子的主要曲调。曲调委婉,长于抒情。背工又分为:单背工、双背工、跺字背工、催句背工。(三)杂腔类:段子组成中除了选用赋子、背工等曲调外,还吸取有【太平】【莲花】等20余首其他曲调可以任意选用。(四)小点类:又称“京岔”“岔曲”。以表现生活中的小事件、某种情绪(如相思、欢乐)见长。全段短小精练,情节单纯,活泼多样,吸收许多民间小调。(五)下背工:吸收了另一曲种“越弦”中的前背工、后背工曲牌及又一曲种“下弦”(包括“青海贤孝”)曲种的旋律,加上平弦杂腔类中【离情】【皂罗】曲牌,组成新的联唱形式。“下背工”是青海几代平弦曲艺家们在长期的坐唱实践过程中的成功创造,这些曲牌和谐完美结合,十分悠扬动听。前四类每个段子都配有引子式的【前岔】和结尾式的【后岔】曲牌和曲子,构成了具有严密的单曲反复和多曲体连套完整的青海平弦坐唱曲艺。

青海平弦曲艺主要流传地是以西宁为中心辐射到周边湟中、大通、平安等地区,属于一种市井文化,受到很多文人雅士的推崇,由于青海平弦曲艺的演唱曲目内容以历史故事为主,以叙事见长,故能寓教于乐。青海平弦曲艺唱词基本上属于格律诗,特别讲究韵律,它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一种只唱不说,不含表演的坐唱艺术形式,有较多数量的传统曲目,如《孔子拜师》《董西厢》等。青海平弦曲艺伴奏乐器起初主要是三弦。之后,随着青海平弦曲艺的发展,扬琴、板胡、月琴、笛子、二胡、琵琶、月儿等纯民族类乐器都加入到伴奏行列,这种伴奏基本上是一种大齐奏,不分声部。“月儿”伴奏一般是平弦的演唱者用一个小瓷碟、一双筷子,左手把一根筷子夹在瓷碟正面中,用中指夹击配合,右手用另一根筷子在瓷碟的背面敲打,共同打击出节奏点。“月儿”的伴奏是青海平弦曲艺伴奏最具特色的乐器。

关于青海平弦曲艺的起源学术界观点还不尽相同,但平弦曲艺发展到清末民国年间在西宁等地十分盛行,并涌现出了一大批的演唱名家,使平弦曲艺在传唱中日臻完善。新中国成立后,民间艺术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青海平弦曲艺发展进入了第一个高潮期,不仅传统的优秀曲目被发扬光大,同时,还创编出了许多优秀的新编曲目。青海平弦曲艺在那个时代为什么备受广大市民和农村群众喜爱,主要原因是当时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相对贫乏,欣赏艺术的路径也相对简单。在青海东部农业区有两种艺术形式可以说最受群众喜爱,一种就是特别盛行的民歌“花儿”,一种就是青海平弦曲艺。“花儿”以唱情歌为主,所以在传统观念中“花兒”属于“野曲”,不能在家里和村落中演唱。而青海平弦曲艺,属于雅文化,俗称“家曲”,它的演唱没什么禁忌,所以能被广大群众普遍喜爱。同时,青海平弦曲艺还受到文化人的青睐,它的众多演唱者、演奏者,很多都是有一定文化层次和社会地位的文化人。基于这种原因,就奠定了青海平弦曲艺在青海地方曲艺中独占鳌头的地位。青海平弦曲艺在民间的传承与发展总体来讲比较平稳,即使在“十年动乱”中,青海平弦曲艺的根脉也未曾中断。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青海平弦曲艺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峰。这期间西宁市和周边县所辖的各级文化馆(站)为振兴青海平弦曲艺做出了重要贡献。

进入新世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带来繁荣昌盛的新景象。随着我国的经济建设步入了快车道,一些优秀传统文化却在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前开始落伍。青海平弦曲艺的传承与发展就处于十分艰难的窘境。从客观上讲,经济全球化,使人们的生活节奏普遍加快,人们的价值观大都定格在追求物质财富上,基本无暇问津那些不能给人们带来经济效益和产能的传统文化上。单从文化和娱乐的视角看,当代年轻人大都更加追逐时尚和娱乐至极的文化快餐,那些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优秀传统文化似乎与现代的快节奏、新浪潮格格不入。随着城镇化不断加快,方言功能在弱化,很多传统艺术文化的观众群已老龄化,使得传统民族民间艺术在不自觉中断了传承链条。青海平弦曲艺在这方面就十分明显,现在,青海平弦曲艺的流传地区和听众人数较之过去不仅没有拓展,反而出现了萎缩。现如今青海平弦曲艺的演唱者和听众大都是中老年人,青年一代几乎很少有人喜欢青海平弦曲艺,学唱着寥寥无几,后继乏人。青海平弦曲艺已失去了昔日那样名家辈出,听众趋之若鹜的辉煌时代。另外,从主观原因讲,青海平弦曲艺其自身的发展也存在诸多问题,因为是民间自发艺术,在资金募集投入上,艺术演唱的形式和经营上,传播途径上都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特别是青海平弦曲艺的创作上,也存着许多问题,由于传承的缺失,参与到青海平弦曲艺演唱、创作的文化人减少,很难创作出青海平弦曲艺的精品佳作,尤其是反映现实生活题材的作品,往往都是些应景之作,让听众感到青海平弦曲艺还是千篇一律的老一套,可以说优秀作品的断档也严重制约着青海平弦曲的发展。说到青海平弦曲艺的创作,应该特别回顾一下,他就是上个世纪多才多艺的的平弦曲艺演唱家、创作家雷威先生。雷威,字少云,生于1920年,卒于1976年,祖籍西宁,生前在省财政厅供职。雷威先生作为一名公职人员,他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创编青海平弦曲艺作品多达30多个,他的创作延续了青海平弦曲艺以演唱传统小说、戏曲为主要内容的特点,成功创作《六出祁山》《怒杀阎婆惜》《卖油郎独占花魁》等大量传统的青海平弦曲艺作品。同时,他还创作一批现实题材的青海平弦曲艺作品。反映现实题材,往往要求作者对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要有个很好的把握,如果过分去强调思想性就有可能让文艺作品成为口号式的政治宣传。细细品味雷威先生创作的现实题材作品,比如,《刘胡兰就义》《学雷锋》《李双双》等作品,大篇幅的唱段,语言生动流畅,人物形象鲜活逼真,韵味十足,让人在听故事中触景生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这种有感而发,深入生活,有着鲜明时代感的作品,就是一种有思想的艺术同有艺术的思想完美的统一。我们期盼着现代青海平弦曲艺界能多涌现出几个像雷威先生这样多才多艺的大创作家,创作出无愧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精品力作,用青海平弦曲艺的优秀作品来为振兴青海平弦曲艺添砖加瓦。2019年2月1日,青海的曲艺界在西宁举办“雷少云先生平弦作品演唱会”。雷威先生的嫡传弟子和诸多演唱名家少长咸集,济济一堂,丝竹之乐不绝于耳,悠扬之声沁人肺腑,似乎让人感受到在青海曲艺界已经吹响振兴青海平弦曲艺的集结号,但愿在民间群众、社会团体,企业家和文化人士的共同努力下,青海平弦曲艺能走出困境,再造辉煌。

二、关于青海平弦戏曲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很多地方都在发展、丰富、创立地方剧种。当时在青海省文工团的文艺工作者周娟姑、王绳忠、刘得霞也采用青海平弦曲艺的唱腔曲牌创作编排了传统折子戏《陈妙常赶船》和《英台抗婚》,并将其正式搬上舞台,并由此揭开了将“青海平弦曲艺”发展成为“青海平弦戏曲”的序幕。1958年,青海湟中县秦剧团也将青海平弦曲艺搬上舞台。由秦腔演员演出了大型平弦传统戏《赵氏孤儿》,在湟中、西宁、兰州上演,引起热烈反响。1958年中共青海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将平弦坐唱曲艺搬上舞台,发展青海地方剧种”的决定,并在西宁戏校设立了“培训班”,招收学员40余名,抽调了周娟姑、王绳忠、马兆禄,并聘请了平弦艺人王子玉、陈子章、齐桂如、秦印堂、雷威等,为青海平弦戏曲培养了第一代演员和演奏员。1961年3月1日,青海省正式成立“青海平弦实验剧团”。

青海平弦实验剧团成立后,创作、改编和移植的传统戏、现代戏有30余部,经过精心细致磨合、实验、总结成功经验,青海平弦戏已具雏型,东部农业区群众开始接受、喜爱青海平弦戏曲,在西宁还出现过平弦古装戏《狸猫换太子》连续演出两个月,附近群众提前几天排队买票观看的盛况。青海平弦剧团在“十年动乱”中曾被撤销,1979年10月又得到了恢复,原平弦剧团专业演员重返岗位,并面向社会招收了20余名学员,他们成为青海平弦戏第二代演员。恢复后的平弦剧团陆续复排和创排了20几部剧目。1985年,原青海省文化厅在陕西戏校又委培了一批学员,他们成为青海平弦地方戏的第三代演员,在上个世纪90年代青海平弦戏三代演员珠联璧合,同台献艺,创排、演出了许多部优秀剧目,在青海平弦戏的第一代演员中产生了像张月芳、李义安等优秀的地方戏表演艺术家,在第二代、第三代中又产生了像张永德、张凌云、李超、姚丽莉等优秀的地方戏演员,包括创、编、导、演奏员阵容整齐,他们在发展青海平弦戏事业过程中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进入新世纪,青海在2002年率先进行文艺院团体制改革,将原省京剧团、省话剧团、省平弦实验剧团合并成立了“青海省戏剧艺术剧院”,将三个事业单位编制减少了一半,很多优秀的平弦艺术表演人才过早地离开了艺术舞台。现在回头看,这种打破艺术种类的完整性、系统性,按大概念把不同专业艺术种类以行政命令的方式组合一起,不一定符合艺术发展的内在规律,无形中影响了地方剧种的健康发展,因为地方戏不同于舶来剧种,它若是消亡就很难再复活。

在青海戏剧艺术剧院的十年间,青海平弦戏曲人不辱使命,顽强拼搏,创作出了《塔中塔》《日月湾》《未婚妈妈》等优秀剧目,为延续青海唯一地方剧种的发展呕心沥血,披肝沥胆。通过这一时期的创作和演出,青海平弦戏已完全走向成熟。一个成熟的地方戏重要标志就是音乐唱腔和念白。青海平弦戏音乐脱胎于平弦曲艺,但完全套用平弦曲艺音乐作为表现平弦戏曲舞台音乐,还是有很大缺陷,青海平弦戏要是只想作为一个小戏,或向赣南地区的采茶戏之类,那套用平弦曲艺音乐,稍加丰富就行了。但是平弦戏想真正成为大剧种必须根据剧情冲突、人物性格、戏曲表演程式、舞台表现等创作出适合平弦戏剧种的一整套唱腔体系,只用联曲体肯定不行,必须形成联曲体和板腔体完美结合的综合戏曲音乐体。但是无论怎样发展戏曲音乐以“赋子腔”为主十八杂腔、二十四腔应该是青海平弦戏曲音乐的主旋律。关于“念白”,平弦戏前三代演员一直坚持老“西宁官话”的发展脉络,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语言也是跟着时代向前发展,西宁是个移民城市,语言的发展变化很快,青海平弦戏的“念白”是否要百分之百的老“西宁官话”或只要讲西宁方言就行,值得商榷。

2012年我国文艺院团体制改革,青海将两大专业艺术剧院合并,转企改制成立了青海省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平弦戏曲正值成熟的第二代演员按特殊政策全部退休,第三代演员大部分进行了分流、转岗,原青海省戏剧艺术剧院2008年为青海平弦戏委培的40余名学员,返回后全部成为企业员工。文艺院团改革是必要的,但应该结合省情,要考虑到艺术种类的特性,不分青红皂白将所有不同专业艺术种类归在一个演艺集团的麾下,这种体制在我国目前绝无仅有。尤其将地方戏推向演出市场,不利于地方戏的传承与发展,后果是导致专业戏曲剧团不搞专业,只能迎合演出市场演综艺娱乐节目,背离了地方戏办团的宗旨。青海演艺集团成立后,抽调各方力量,于2013年复排了大型平弦现代戏《未婚妈妈》,参加全国地方戏曲展演,第三代平弦戏国家一级演员张凌云领衔主演,该剧获得全国优秀剧目奖,为青海地方戏争得荣誉,青海平弦剧团被原文化部确定为全国39个重点地方戏院团。目前全国地方剧种大致有384个,青海平弦剧团作为“天下第一团”能晋级全国39个重点地方戏院团,这是非常难得的黄金招牌。2018年张凌云又将青海平弦戏带到全国新年戏曲晚会,给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进行了表演,这是青海平弦戏曲史上所获得的最高荣誉。就在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之际,青海演艺集团平弦剧团再接再厉,以“请进来”的积极态度,借助省内外的优秀戏曲创排人才,连续创排了大型平弦现代戏《魂系金银滩》和《拉面哥变奏曲》,两部剧目认真贯彻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者座谈话上的讲话精神,热情讴歌新时代,反映新生活,宣传正能量,剧目公演后受到了观众热烈好评。近两年来,青海平弦戏曲的第四代青年演员在参加全国一些地方戏曲的重要赛事中,也屡屡获奖,让青海的老百姓又看到了一缕振兴青海地方戏曲的曙光。

地方戲曲是代表地域文化的一种标识,作为青海省唯一的地方剧种,它的发展过程中人为地错失了太多的机遇,与其年龄相仿的一些地方剧种,如陇剧、龙江剧、吉剧等,这些在新中国成立后诞生的地方剧种,在全国各地发展态势非常喜人,不仅剧团建制牢固,阵容整齐,在戏曲表演程式上都形成了剧种特色,而且编排出了一大批在全国有影响的剧目,产生出了许多在全国很有名气的优秀戏曲表演艺术家,这些地方戏曲真正成为了地方文化的一种标识。可惜的是青海没有持之以恒、一以贯之地把这个“天下第一团”的地方剧种抓好,撤销、减编、合并、转岗、分流一直困扰着这个地方剧种的健康发展。现在青海平弦戏的剧目生产,创、编、导基本上要靠外请团队。而地方戏的创作又有局限性,有的专业是无法外请的,比如音乐作曲和主演。所以,加强青海平弦剧团的建设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一个专业的地方戏曲剧团在强化内部管理机制方面需要变革,要多出人才,多出戏,但不能把地方戏曲视为时尚娱乐艺术形式,更不能当作文化产业推向市场,任其自生自灭。地方戏曲毫无疑问应该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青海平弦戏曲承载着发展青海唯一的地方剧种的历史使命,无论在传承发展传统剧,新编历史剧、创编现代剧都应该有看家压箱底的东西。青海平弦戏曲几经风雨、年近花甲,应该说从雏型已迈向了成熟。青海平弦戏曲要想扎根于青海人民群众之中,必须走自己的路子,要抱着“十年磨一剑”的坚韧不拔的精神,创作出更多的优秀剧目。同时,青海平弦戏的剧目创作,还要借鉴上个世纪70年代八个样板戏模式,要在剧目中创作一些脍炙人口、朗朗上口的精彩唱段,让群众耳熟能详,广泛传唱,这样对剧种推广十分有益。笔者记得,青海平弦有个用“凤阳腔”唱的《月儿弯弯照九州》在群众中很流行,这个唱段之所以流行,是该唱段成功地将一首宋代佚名诗:“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几个飘零在外头。”的一首描写战乱,人民颠沛流离的诗篇改编成:“月儿弯弯照九州,什么人欢乐什么人愁,什么人高楼上饮美酒,什么人流落在外头。月儿弯弯照九州,得意人欢乐离别人愁,有钱人高楼上饮美酒,离乡人流落在外头。”此曲改编得入情入理,情真意切,用“凤阳腔”唱出来韵味悠长,感人至深。稍微有点平弦常识的人,都会哼唱这个唱段。由此可见,创作出耐人寻味的艺术作品多么重要。

三、传承发展青海平弦曲艺和青海平弦戏曲的对策

现在青海平弦曲艺和青海平弦戏曲传承与发展面临一定困境。但是机遇与挑战同在,困难与希望并存。党的十九大以后,国家出台一系列保护优秀民族传统曲艺和戏曲的政策,这为青海平弦曲艺和青海平弦戏曲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带来了希望。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和热衷于弘扬优秀传统地方文化的有识之士应坚持文化自信,乘势而上,为振兴、传承和发展青海平弦曲艺和青海平弦戏曲献计献策。如何传承、发展青海平弦曲艺和青海平弦戏曲,笔者认为:一是政府和领导的重视是关键。国家下大力气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国务院出台扶持戏曲发展若干意见,国务院最近对地方戏曲又出台政策,要求各省(区)要将地方戏曲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国家出台了政策,相关文化职能部门应该尽快拿出得力措施,将政策落实到位,为青海平弦曲艺和青海平弦戏曲的传承、发展提供政策机制保障。二是广大文艺工作者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利用青海平弦曲艺和青海平弦戏曲宣传青海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通过艺术形式服务于人民,宣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青海平弦曲艺和青海平弦戏曲应该成为宣传“大美青海”的两张文化名片,应该在青海深入实施五四战略,奋力推进“一优两高”过程中发挥出优秀传统文化特有的艺术魅力,用生动鲜活的艺术作品感染、鼓舞、教育人民。还要让这优秀传统文化走文旅融合之路,服务于外地游客。三是各级非遗保护单位和青海平弦剧团,要承担起保护、传承和发展青海平弦曲艺和青海平弦戏曲的职能,鼓励文艺工作者创作出既接地气,又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的优秀作品。提高创作质量是振兴青海平弦曲艺、青海平弦戏曲重要的路径。四是青海的平弦曲艺和青海平弦戏曲的传承和发展,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文艺界人士和广大群众共同营造氛围,加大宣传力度,青海的媒体界也要做地方文化的宣传者,青海的电视媒体,即便不能开设固定的地方曲艺、戏曲频道,也应考虑长期或定时开办固定的栏目,持久宣傳青海平弦曲艺和青海平弦戏曲。青海的网络媒体也应该加强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最后,青海平弦曲艺和青海平弦戏曲都属高雅文化,学习它对提高少年儿童文学水平极为有益。所以,让青海平弦曲艺和青海平弦戏曲进校园从少年儿童抓起更有现实意义。传承、发展青海平弦曲艺和青海平弦戏曲是一项长期、艰巨、系统工程,只有通过一代又一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才有可能让这两朵绚丽多彩的艺术奇葩永远绽放在中华艺术瑰宝的百花园中。

(作者单位:青海省花儿艺术研究院)

猜你喜欢

曲艺青海戏曲
中外大学生体验非遗戏曲文化
思诗史为曲艺批评与创作赋能
全民阅读擦亮“书香青海”品牌
戏曲从哪里来
国家公园省 大美青海情
《曲艺泉城》
传统戏曲
大美青海
图解:如何把学习教育贯穿全过程?青海这样做!
媒体时代曲艺批评应以曲艺活动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