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基于岗位需求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路径

2019-05-11张峰郭芦媛陈宏付

市场周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岗位需求跨境电商人才培养

张峰 郭芦媛 陈宏付

摘 要: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传统的外贸企业已经逐步升级为跨境电子商务企业,通过对从事跨境电商外贸企业调查访问,企业对外贸人才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外贸业务人员在拥有外贸业务能力的同时也需要掌握跨境电商运营的相关知识和能力。因此,在培养外贸人才的过程中就需要学校企业的协作,学校要有明确的专业培养目标和合理的课程设置,企业需要对接学校的人才培养,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和能力提升机会。

关键词:跨境电商;岗位需求;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713.36+F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9)02-0166-02

跨境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推动传统的外贸企业升级为跨境电子商务企业。艾媒咨询的报告还显示,我国通过各类平台开展跨境电商业务的外贸企业已超过20万家、平台企业超过5000家。跨境电商的发展对外贸行业人才岗位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需要学校在专业人才方面发生改变,以适应新形势下外贸企业对业务人员的所需要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

一、 跨境电商企业岗位特点及业务人员能力要求

(一)跨境电商企业岗位类型

跨境电子商务是国际贸易与电子商务结合所呈现出新的形态。因此跨境电子商务涉及多种专业领域,是多项技术和知识的融合。由于跨境电子商务主要涉及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两大领域,所以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的岗位主要分为外贸业务岗位和电商运营岗位(见表1)。外贸业务人员岗位包括:报关员、外贸业务员等。电商运营人员岗位包括:客服、产品、技术等。对于中小型企业出于对成本的考虑,常常会选择将部分业务电子商务运营岗位的职能外包,如PS、美工,摄影以及平台运营等。

(二)跨境电商企业对外贸才专业能力要求

据阿里研究院2015年调查显示:每年大学不断输送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但82.4%的企业表示虽然招到了人才,但是这些“人才”满足不了企业需求;而17.6%的企业表示招不到合适的人;85.9%的企业认为电商人才缺口很大。

通过对从事跨境电商的企业访问,我们了解到过去从事外贸业务工作的外贸业务人员相对来说是一种高端型人才,对英语的要求很高,通常要达到专业八级的英语水平,需要能够与外商熟练地交流沟通。后來由于进出口贸易快速发展,外贸人才供不应求,于是对外贸业务人员的门槛也逐渐放低,对学历的要求大多为专科及以上,只需要掌握外贸知识,对英语水平一般过四级即可。但是现在,由于跨境电商的迅速发展,这种能力结构已经不能够继续满足企业的要求,现在的外贸企业既需要外贸业务人员,同时也需要跨境电商运营人员。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所需要的业务人员是既需要精通外贸业务,也需要掌握电商运营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如表2所示。

(三)跨境电商企业对外贸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

在对跨境电商企业的调查中,企业认为跨境电商企业除了对外贸人员的专业知识的方面的能力提出新的要求,企业同时认为跨境电商从业人员个人的综合素质也很重要。跨境电商的流程复杂,涉及多方面的协作,因此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相当重要;外贸业务人员的主要收入来源于提成,但是订单并不固定,很可能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订单,因此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与抗压能力;从事跨境电商经常需要出差,所以适应能力也很重要;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标准,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商业礼仪,针对不同的订单,不同的客户跨境电商从业人员就需要掌握不同的知识,因此,丰富的知识面以及学习能力必不可少,还有动手能力、较强的耐心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等。

二、 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专业和课程设置跟不上外贸行业的发展

外贸人才主要来自学校的专业培养,相关专业有国际贸易专业、商务英语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目前还没有跨境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尽管学校设置的一些专业在课程体系等方面已经涵盖了企业对跨境电商人才知识需求,如国贸专业开设电子商务类课程等,但有些专业理论与往往与实践脱节,书本上的知识常滞后于跨境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并且理论课程太多而实践课程太少,对实践课程的要求较低。另外,很多专业课程的任课老师也很少有跨境电商企业的实际工作经验。

(二)企业缺少和学校共同培养跨境电商人才的动力和投入

新形势下,众多高校都在强调校企协同育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现实往往是学校积极性很强,而企业的动力不足。比如,在校企合作中,专门在学校设置为该企业定向培养的班级,该班级的课程设置符合企业主营业务的要求,一方面人才培养不能短期内为企业创造价值,也不能保证学生毕业后,一定会在留在该企业工作,因此企业缺乏对校企合作的长期投入的计划和动力;另一方面大部分跨境电商企业都是中小型外贸企业,也不愿意去投入共同培养跨境电商人才。还有就是企业一般只愿意接受大四的毕业班学生去实习,而不愿意接受非毕业班的学生到公司进行假期实践,当然,企业不愿意接受非毕业班学生,跟学生自身能力不足也有一定的关系。

(三)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适应性

在校期间,很多学生不能明确本专业的能力和知识结构,甚至对本专业未来就业方向都很模糊,认为学习只需掌握专业设置的课程,不重视专业的拓展学习。在对国贸专业的学生访问中,许多学生认为只要学好学校规定的课程就好了,对实际从事跨境电商业务需要的知识和课程缺少明确规划和主动性,如不知道主动学习掌握Photoshop软件的应用。

三、 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途径

(一)学校方面

1. 系统落实新形势下的外贸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调查,了解到大多学校培养方案都能够与时俱进的进行修订、优化,因此学校方面明确外贸的培养目标与要求不是重点,重点在于落实;培养目标与要求不仅是要让老师们在人才培养时清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确。老师明确而学生不明确,这样的培养是被动的,只有让学生明确了自己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要求,才能够让学生主动地去完善自己专业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

2. 改善课程体系,重视实践课程

学校在人才培养中要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相脱节的问题。一方面,增加专业课程中的实践课程比例,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另一方面,要改革课程的考试考核方式,如用实践的代替常规的课程考试;对于实践课程的考试应该加上实践考试部分,如《电子商务》课程,可以在学期开始时让学生用一个学期的时间开设一家淘宝店,最后淘宝店的业绩,装修等方面综合对学生进行打分,作为期末成绩。同时将实践课程提前,让学生尽早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便于学生寻找暑期实践,提升自己。

3. 加强校企合作,拓展实践平台

校企合作的形式是多样化的,不一定局限于设立企业班这种形式。学校可以邀请经验丰富的外贸从业人员给本专业学生开设讲座,组织学生去企业参观访问,邀请在工作在一线的外贸从业人员来给学生进行实践课程的指导。实习也是一种校企合作,那么学校是否可以扩大实习生的范围,推荐优秀的且对外贸行业有兴趣的非毕业班的学生到企业进行暑期实践。还有就是“引企入校”,在校内设立一个企业的分支机构,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直接为企业工作,进行最真实的操作,既可以使学生得到锻炼,还可以有一定的收入。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结合创新创业实践教育,鼓励学生结合校外资源创业,如成立一家跨境电商公司分销社会企业的产品,这类公司就可以成为学生在校期间的一個综合实训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学生可以经历跨境电商各个阶段的操作,使学生在校期间得到充分实践的机会。

(二)学生个人方面

1. 做好大学期间的学习规划

新生在入学时就应该主动去了解本专业的培养计划,了解大学期间需要学习的选修、必修课程。主动和老师或者学长学姐交流,明确跨境电商从业人员能力方面的要求,了解自身的不足,明确接下来4年的学习的目标与方向。在学习和生活中改善自身的不足,培养相应的能力,有了明确的方向才能更好地学习。

2. 提高外语水平,重视口语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提高外语水平是重中之重,英语四级只是最低的要求,通过英语六级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国贸毕业生。不过证书虽然很重要,但不能迷信证书,英语四六级只是考笔试,而更重要的是英语口语和听力达到能够与他人熟练的交流程度。同时,如果能够在大学期间学会一门第二外语,也将给自己将来从事跨境电商业务提供更多的选择以。

3. 主动实践,加强实际操作能力

在校学习期间不但要认真完成学校设置的各项实训课程,还可以在自身专业知识已经英语水平足够的条件下多进行课外实践。如在企业实践过程中,通过跟前辈的学习以及自己的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

参考文献:

[1]李纯.“一带一路”大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及策略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7).

[2]艾瑞咨询.中国跨境电商行业研究报告(2016)[R].北京:艾瑞网,2017.

[3]郭艳.跨境电商人才核心能力培养对策研究[J].今日财富,2017(16):145-146.

[4]刘斌.中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校企合作问题浅析[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25).

作者简介:

张峰,男,江苏淮安人,盐城师范学院学生,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郭芦媛,女,江苏镇江人,盐城师范学院学生,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陈宏付,男,江苏盐城人,盐城师范学院,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猜你喜欢

岗位需求跨境电商人才培养
装备实践课程几种教学方法探析
基于岗位需求的青年教师一体化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岗位需求的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与分析
基于岗位需求的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与分析
跨境电商与电子商务以及传统外贸电商的对比分析
河南郑州港区跨境电商发展的相关问题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温州传统外贸制造业转型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