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技术下移动新闻客户端的传播模式研究

2019-05-10郝涛

新媒体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头条客户端受众

郝涛

摘  要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信息的生产、呈现、传播方式。具体来说,大数据改变了传统大众媒体的信息生产,对海量数据的快速处理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多的可视化的信息主动推送到受众面前,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文字图片的信息传递;个性化的推送,增强了移动新闻客户端的受众黏性,改变了传统的新闻分发模式。文章结合“5W”模式的信息传播理论,结合大数据技术下的信息传播路径,在原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再次解读。以传统主流媒体、门户网站类、个性化推荐类三类移动新闻客户端为着手点,以人民日报、腾讯新闻、今日头条为例,分析了这三类移动新闻客户端产品的发展现状、整体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大数据技术下不同类型的移动新闻客户端的信息传播模式,以对移动新闻客户端的发展以及传媒产业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大数据技术;移动新闻客户端;“5W”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05-0012-04

1  传统媒体类移动新闻客户端信息传播模式——以人民日报为例

2017年8月21日,根据中国传媒大学互联网信息研究院发布的《新闻客户端信息生态指数2017年7月榜》的数据显示,传统主流媒体的移动新闻客户端信息生态现状整体为优,发展现状良好,以人民日报、央视新闻为突出代表,新闻专题组织、新闻策划形式丰富多样,新闻传播效果较好。

1.1  人民日报客户端的信息传播模式

艾瑞咨询发布的《2018年中国传统新闻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与创新研究报告》显示,人民日报移动客户端的用户黏性仅次于央视新闻客户端[1]。近年来人民日报新闻客户端在新闻主题宣传和新闻专题策划方面充分运用创新手段。2017年10月20日,正值十九大期间,人民日报移动新闻客户端的发布的《十九大思维导图》,用一张图重点突出阐明十九大报告精华。该图对要点进行脉络化梳理、体系化呈现、可视化推出,一经发布,立即受到了网友们的广泛好评,此思维导图的浏览量超600万,获得近万网友点赞,这仅是人民日报移动新闻客户端十九大期间的特色报道之一。

人民日报移动客户端的信息传播过程中区别其他移动新闻客户端,在于其专业的采编队伍,以及观点鲜明的传播内容,根据网络信息传播的模式进行分析,客观信息经过传统主流媒体采编,在客户端中呈现,通过用户关注和热点事件,推荐给用户。

与传统信息传播路径不同,传统媒体的网络信息传播不再是拉斯韦尔所强调的传播主体对传播受众说了什么产生何种效果,更加注重在海量信息中,如何将自身的新闻内容与观点传达给受众。

因此在传统媒体的新闻客户端的信息传播过程当中,将《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的观点,运用客户端的呈现形式推送到受众眼前,去告知、引导、影响受众,受众能够看到才能产生传播效果。因此移动客户端的信息传播过程中的重点是信息到达受众。

作为主流的传统媒体,在网络的信息传播当中,移动客户端在新闻与受众之间的信息传达区别于其他移动新闻客户端的信息传播:

从传播主体来看,《人民日报》是党的喉舌。作为国家新闻宣传的重要载体,起着对内对外宣传的重要作用。其影响力和公信力在媒体中也是不容忽视的,其发表的言论必然代表了官方的态度,以及政策的走向,是国家政策、国家法规权威解读的重要平台,是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媒体之一。

从传播内容来看,人民日报移动客户端的主要内容是国内外政治事件的报道与解读,国家政策的走向,重大事件的报道。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闻事件在网络上的发酵,舆论的形成變得更加频繁,人民日报能选取社会生活中一些带有典型性、全局性的新闻事件以及网络现象等,及时准确地进行深入的剖析和引导,既能讲明观点、针砭时弊,又能站在群众的角度考虑问题,深受受众喜爱。

主流传统媒体在网络信息传播中,传播主体与传播内容的独特性也决定了传统媒体的发展模式不同于其他的移动新闻客户端。

1.2  人民日报客户端产品的不足

1.2.1  头图生态管理

主流媒体新闻客户端相对于门户网站而言,其界面的生态管理并没有突出其特色,反而和其他新闻客户端如出一辙。在首页头图的视觉设计上,并没有太突出的特点。

1.2.2  个性化分发机制有待提高

人民日报这一点和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平台相比,其数据推荐和机器算法还有待提高。

1.2.3  投诉举报渠道不畅

主流媒体新闻客户端面对用户的投诉举报,其页面通道畅通度与反馈响应方面还存在明显不

足[2],作为主流媒体,要有说服力的话,不仅要会自己说,还要善于听群众说。当某一新闻发布之后,用户评论转发等行为受到一定的限制。

2  个性化推荐类移动新闻客户端信息传播模式——以今日头条为例

2.1  今日头条客户端的信息传播模式

今日头条为资讯分发平台。与传统的新闻客户端不一样,它们自身并不产生新闻,作为搬运工的角色,分析出读者的阅读偏向,向用户推荐个性化的新闻资讯。

作为网络信息的分发平台,今日头条的信息传播模式突破了拉斯韦尔的“5W”模式,在客观信息到达受众的过程中,传播主体的被弱化,自媒体、公众、传统媒体等所有信息均可呈现在今日头条客户端当中,没有了新闻采编团队,但是依然可以推送给用户信息,大数据技术在信息如何到达受众这个过程中充当了重要角色。

以大数据技术为服务基础,不生产新闻。今日头条移动客户端内的新闻资讯源自其技术平台对于全网的信息抓取,转移到今日头条资讯平台,这为其节约了大量的新闻采编的费用,也为其开辟了一条互联网时代传媒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个性化资讯推荐。不同于其他移动新闻客户端的发展模式,根据拉斯维尔的“5W”模式,今日头条移动客户端的信息传播模式的独特性在于“Who”。从这几年强劲的发展势头来看,其独特的发展模式已经形成了强大的核心竞争力,以至于现在许多新闻客户端也都争相模仿今日头条的这种发展模式,以吸引用户。

图4为艾瑞咨询整理出来的今日头条移动客户端的发展历程和推荐机制分析,市场研究机构QuestMobile的数据显示,2017年三季度今日头条App月活跃用户达1.82亿[3],可见受众对今日头条是存在一定的黏性的。

2.2  今日头条客户端产品的不足

2.2.1  低俗负面有害信息现象充斥客户端

今日头条中明星娱乐、八卦、短视频等频道低俗信息较多。部分头条号创作者为吸引受众关注,以怪诞、含糊的标题来吸引受众点击阅读。

2.2.2版权侵犯问题争论不休

由于其自身不生产内容,海量信息来自其他网站,也让今日头条多次陷入了“内容版权”的纠纷当中。如何做到信息的共享,同时尊重创作者的版权,是今后传媒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2.2.3  商业气息太重

打开今日头条客户端一篇文章,读到一半,发现是软文广告,并不是有价值的新闻资讯。由于其只是资讯推送的平台,在内容的专业性和深度上无法和传统媒体相比,也导致其客户端中的内容充满商业气息,长久以往,缺少优质内容的客户端,必然会流失大量的用户。

3  门户网站类新闻客户端信息传播模式——以腾讯新闻为例

3.1  腾讯新闻客户端的信息传播模式

腾讯新闻客户端的信息传播,相比较于人民日报的时政性,其内容更加的多样化,新闻语言也更加的轻松;相较于今日头条,其更加注重自身新闻内容对用户的引导与传播。腾讯新闻的网络信息传播结合了传统媒体和新兴的大数据个性化推荐机制,有其自身的独特性。

新闻门户作为传播主体,坚持媒体属性。纸媒的衰落,不少专业的传媒人纷纷入驻互联网公司,腾讯成为了传媒人转型的首选之一。腾讯新闻利用其从门户时代延续下来的专业新闻采编团队,为其移动客户端的内容资源的整合和内容生态的构建提供了强大助产力,吸引了不少的用户。从PC端的发展到移动端的“流量王”,“腾讯棱镜”成为了腾讯新闻的标志,坚持“事实的力量”,主打“事实派”。在个性化资讯推荐的技术浪潮中,众多媒体为吸引用户眼球,打擦边球,新闻标题歧义,内容毫无价值等,但腾讯新闻在众多移动新闻客户端中,始终有绝对数量的用户活跃在客户端中,能够留住用户一部分原因是腾讯新闻能坚守媒体属性,报道有价值的信息,传递事实给受众。

门户引流到客户端。利用前期门户网站积淀的媒体资源和优势,门户网站和移动新闻客户端产品协同打通来满足用户的差异化信息需求。例如腾讯新闻客户端的内容可以一键分享给腾讯QQ好友、腾讯游戏好友、QQ音乐好友等实现多平台内容的互相补充和分发。将门户网站时代的用户迁移到腾讯新闻中,实现腾讯不同产品的用户共享。

开拓优质内容的多元布局[4]。2011年8月,在智能手机还未广泛应用时,腾讯新闻移动客户端就已经率先增加新闻消息推送功能;2015年1月,腾讯新闻客户端引入微信订阅号内容,将微信的用户引流到客户端当中;2015年9月,腾讯新闻财经频道开始使用自动化新闻写作机器人“Dreamwriter”,参与财经新闻的撰写;2017年3月,启动“芒种计划”,推出全媒体开放平台。

腾讯新闻的迅速发展,与腾讯的全媒体战略计划也是分不开的。2016年3月,各大媒体平台对外开放,如凤凰新闻的大风号、网易新闻的网易号等,此时腾讯也顺流而上,成立企鹅媒体平台,即企鹅号,一经向社会公开,就吸引了大批主流媒体和自媒体入驻企鹅号平台,丰富和拓展了原有的新闻来源,同时聚集了各大优质媒体的报道。

企业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企鹅号的注册数量已远超20万,不同标签和类别的资讯分类增长至2 000个,客户端内的自制新闻视频每日播放量高达5.4亿,日均视频上传数量也高达4.4万条,足见腾讯新闻移动客户端的用户量之大。紧跟社会热点动态,追随主流媒体的专业与真实,提供权威资讯及深度内容。

3.2  腾讯新闻客户端产品的不足

3.2.1  未能挖掘用户潜在阅读偏好

虽然现在很多的新闻客户端运用大数据算法给用户推送新闻资讯,但还是未能挖掘出用户潜在得阅读偏好,只能根据已经产生的阅读行为推送类似的新闻资讯,作为互联网公司巨头并未实现对用户潜在需求的最大化满足。关于大数据+算法+推荐的深入挖掘用戶期待,一方面需要向今日头条学习,另一方面也要避开今日头条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2.2  缺乏创新有效的盈利模式

目前腾讯新闻移动客户端依靠其巨大的用户量,虽有不错的盈利模式,通过广告和部分付费内容来盈利等,但是毕竟手机的屏幕显示大小有限,而且用户点击影响因素较多。付费阅读的话,在目前移动新闻客户端市场还未成熟,反而是一些知识分享平台,像知乎、分答等平台做得更好。因此,腾讯作为行业的“领头军”,决不能止步于这些用户量,而应该创新客户端的盈利模式,不断探索用户与广告主与腾讯,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3.2.3  舆论引导功能有待提高

腾讯新闻移动客户端团队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传媒人,要担当起一定的社会责任,在报道真实的基础上,进一步来引导社会舆论,对于社会上的争议或者热点事件,敢于调查、敢于发声、敢于说出群众的观点。

4  结束语

总之,本文探讨在大数据技术下移动新闻客户端的信息传播模式,分析不同类型的新闻客户端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对传媒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大数据技术下的全媒体时代,移动新闻客户端的发展成为了一种趋势,但是在学术上的研究相对比较滞后。以人民日报、腾讯新闻、今日头条三大不同模式的典型移动新闻客户端进行个别研究,穿插着进行对比研究,对于传媒产业的发展和转型融合之路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理念和认识的正确,能有效地推动媒体行业实践的进行。这是每一个从事传媒产业的新闻人的希冀。在互联网时代,即使自媒体大行其道,社交媒体也轰轰烈烈,移动新闻客户端,尤其是以主流媒体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并不会因为时代的变化而消亡。

参考文献

[1]艾瑞咨询.2018年中国传统新闻媒体与新媒体融合与创新研究报告[EB/OL].[2018-01-29].http://www.iresearch.com.cn/report/3143.html.

[2]人民网.新闻客户端信息生态指数2017年7月榜[EB/OL].[2017-08-21].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7/0821/c14677-294.

[3]QuestMobile.QuestMobile 2017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年度报告[EB/OL].[2018-02-12].http://b2b.toocle.com/detail--6437050.html.

[4]道客巴巴.2017年中国移动端新闻资讯行业分析研究报告[EB/OL].http://www.doc88.com/p-7448656001489.html.

猜你喜欢

头条客户端受众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虚拟专用网络访问保护机制研究
新闻客户端差异化发展策略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曲艺受众分析
浅析IEEE 802.1x及其客户端软件
注意力 约会力 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