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美剧中的暴力美学色彩

2019-05-09吴越

青年文学家 2019年11期
关键词:暴力美学犯罪心理

摘  要:“暴力美学”一词起源于美国,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传播与推广。作为播放超过十年的“常青”美剧,《犯罪现场调查》与《犯罪心理》中所包含的暴力场景构架与犯罪心理描写等,均是对暴力美学的体现。本文以《犯罪现场调查》与《犯罪心理》为例,探讨美剧中的暴力美学元素,以及暴力美学的审美教育意义与影响。

关键词:暴力美学;犯罪现场调查;犯罪心理

作者简介:吴越(1998-),女,漢族,湖北荆州人,研究方向为外国文学与影视文学。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1--02

一、暴力美学之定义与发展

暴力美学(The aestheticization of violence),主要指在感官上使暴力以美学的方式呈现画面,从而表现暴力行为与暴力心理。我们通常看见的相关“暴力美学”作品,往往通过对暴力内容的“形式化”处理,不但利用血腥或者暴力制造恐惧感,深一层地挖掘出人类内心潜在的欲望,在某一时刻还有感官上的快感[1]。

暴力美学的历史由来已久。古希腊罗马神话中对战争的描写即有对暴力崇拜的表现,《希腊神话与传说》中以大篇幅对特洛伊战争进行描写。血液、战俘与战利品是英雄的勋章,而英雄往往是暴戾、好战的。随着基督教的兴盛与发展,西方艺术中同样出现了诸多描绘暴力行为的作品,如耶稣受难。

20世界90年代以来,“暴力美学”一词多用于影视作品之中。昆廷·塔伦蒂诺、吴宇森以及三池崇史均是著名的暴力美学导演。这些电影中大多含有暴力血腥的镜头,以刺激观影者的感官,从而带来心理快感。暴力美学电影的发展使得这一概念在其他艺术形式中同样得到推广。

二、美剧中的暴力美学元素

《犯罪现场调查》(Crime Scene Investigation或CSI)与《犯罪心理》(Criminal Minds)作为表现“犯罪”的影视作品,对血腥犯罪现场的刻画在所难免。《犯罪现场调查》更侧重于重现犯罪现场与检索案发凶器,而《犯罪心理》更侧重于通过罪犯的行为、语言等刻画其变态的暴力内心世界。对暴力场景的架构、暴力物件的描摹、暴力语言的表述、暴力心理的描写以及暴力行为的溯源共同组成了具有暴力美学特性的美剧。

1、暴力场景的架构

暴力美学中最为直观的体现便是暴力场景。暴力场景中的殴打与杀戮往往伴随的是血液与尸体。在一起灭门案中,最为直观的便是布满房间的鲜血,鲜红的颜色代表危险,也为剧集营造出一丝阴森的氛围。案件中对尸体的摆放也象征着不同的杀戮行为:母亲的尸体置于床上,一刀毙命,表现出凶手对母亲软弱的无奈;而父亲于地板上呈俯卧状,身体多处刺伤,则表现出对父亲的无比怨恨与愤怒,从一定程度上导致对其的过度杀戮。而在《犯罪现场调查》中常见的分尸手法以及残缺的身体部分,同样也是过度杀戮的体现。血腥场面能够激发人体感官的快感,获得一定的视觉享受。

除了最为直观的暴力场景描写,其他侧面描写同样能够体现暴力行为。昆虫、野兽等这种已知范围内的潜在危险的恐惧,令受众拥有无比真实的想象空间,既有一种无法言说的刺激与兴奋,又充满了对后事的好奇与探求[2]。

2、暴力物件的描摹

此处的暴力物件指的是凶器,不同的暴力行为对凶器的使用有着明显的差异性。

暴力行为的形成分为激情与蓄谋,激情的暴力行为往往使用的是随手可得的暴力物件,例如花瓶、绳子,或者是棍棒等等;而蓄谋的暴力行为会更为隐蔽,侦查中可能会遇到更多的威胁与挑战。同时男女两性的暴力行为在凶器的选择上同样存在差异。女性由于性格与身材等多方面因素,更倾向于选择具有瞬时杀伤力的枪支或者使人毫无反抗之力的药物;而男性天然的优势与暴力倾向使得他们愿意使用匕首、绳索等多种武器。

《犯罪现场调查》中进行搜证时最为重要的环节便是确定凶器,因为凶器不仅是结案最为关键的直接证据,还往往能够透露出罪犯的性别、性格,从而能够对其进行侧写,缩小追查范围。比如选择用刀作为凶器的往往是具有一定生理缺陷的男性,暴力过程往往是他们释放性压抑的过程,这类罪犯通常都会过度杀戮以满足自我生理需求。

暴力物件由于能够决定人的生死,具有一定的权力象征意味。对暴力物件的描摹与对暴力场景的再现,是为了满足人类与生俱来的、对暴力行为的猎奇心理与对人类心理走向极端所引致行为的观感刺激。

3、暴力语言的表述

暴力语言通过直接的话语或者书面语传递暴力信息,与暴力场景相结合,传递暴力信息。

在所有表现犯罪型的美剧中,审讯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嫌疑人(suspect)受审时的神情、语言以及动作都会被犯罪心理学专家进行一一破解。嫌疑人的暴力语言往往是在前后矛盾中来显现,前期用平淡的语言说出谎言与后期以暴力语言来反映扭曲变态心理,表述事件始末的对比手法更能使得观众从暴力语言中感受到一种悲哀的思想感情,从而能够与自己现有生活进行一种对比,以得到心灵慰藉与满足。

在一桩灭门惨案中,作为幸存者的大女儿在前期警方问话中,对家人的突然离去表现得极度悲痛又无助。这是十分正常的反应,一切的一切都显示出她是这个不幸家庭的唯一生还者,观众对她充满了怜悯之情。但是随着调查的深入,她的嫌疑不断上升,最后她以一种不屑而冷漠的口吻道出了案件始末:父亲具有娈童行为,母亲却不闻不问,被双重伤害的她,由于多年愤恨的积累,从而走向极端。“我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杀了他!”这样残酷的暴力话语从一个少女口中说出,特别是在于前期“受害者”身份进行对比后,更是令人不寒而栗。

除了暴力言语外,暴力行为的“签名(Signature)”与在暴力现场残留的纸质信息同样是暴力语言的一种。著名的美国十二宫杀手,在犯案后寄送多封信件给媒体,并在其中署名,至今仍有一些密码未能破译。留下信息的凶手都体现出自恋型人格,他们企图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嘲弄警方与媒体,以此获得犯下最完美的谋杀案之快感。

4、暴力心理的描写

《犯罪心理》的罪犯(或称精神病患者[Psychopath]),将自己的暴力行为归结为对暴力心理的抒发与宣泄。犯罪心理第14季第10集中,凶手的父亲在锒铛入狱前便因仇恨女性的暴力心理,残忍将她们杀害后取出心脏作为“纪念品”,而在这一过程中,他的儿子便是作为引诱女性的诱饵。多年后成年的儿子对于父亲的回忆,仅限于儿时犯罪的施行,以致他轻易被人利用,以同样的手法杀害更多的人。

负面心理的产生是主观和客观相互融合的结果,先天的遗传和生理因素是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而社会环境则是其形成的关键[3]。离异、家庭暴力、父母存在罪犯的家庭中的子女犯罪率往往高于健康的原生家庭。原生家庭在子女性格与心理健康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子女在一定程度上会效仿父母的行为,从而形成自己人格中的暴力元素。学校同样可能成为包庇暴力行为的场所,近年来校园暴力的频繁发生,使得许多未成年人在自我人格的形成阶段便因创伤而具有一定的暴力倾向,这种不稳定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激情暴力行为。社会与大众传媒对暴力行为的报道与传播可能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从而刺激心智尚未成熟或者具有暴力潜意识的人进行暴力犯罪活动。

《犯罪心理》中的罪犯,虽导致其各自心理变态的原因不尽相同,但是具有反社会人格心理的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却是相同的。他们大多安静、软弱,不愿意与人孤独接触、敏感。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犯罪心理》中行为分析小组(Behavioral Analysis Unit,或BAU)的成员,都或多或少经历过暴力场景。瑞德(Spencer Reid)亲眼见证女朋友在自己面前被枪杀,艾米莉(Emily Prentiss)被暴徒折磨后假死以隐瞒身份,珍妮弗(Jennifer Jareau)目睹姐姐的自杀。他们虽然具有一定的心理创伤(mental trauma),但未形成暴力心理。在BAU,每个人都有着不堪承受的过去,但是这个集体共同形成了一个温暖的家庭,为正义而奋斗,这与具有暴力心理的罪犯形成鲜明的对比。

5、暴力行为的溯源

暴力行为的产生具有其根本原因,而对整个暴力行为抽丝剥茧、层层推理的过程便是对其反向追根溯源。对于暴力行为的溯源往往能够对整个暴力过程进行再现,从而体现出罪犯的暴力心理,因此营造出紧张的氛围,吸引观众。整个溯源过程层层递进,对罪犯的追捕是一个真正从无到有的过程,使观众能够感受到自己成为了整個追捕过程中的一员,以此获得心理上的快感与自我满足。

《犯罪现场调查》与《犯罪心理》都是由犯罪现场作为开场,通过BAU与CSI对现场的勘察,从而得到对现场的初步了解,对凶器以及现场的勘察可以得到对嫌疑犯的最初印象,包括年龄、人种、基本的心理特征等。连环杀手不会停止杀戮,他们会不断进化杀人手法,同时杀戮的时间间隔也会逐渐缩短,这样反而会出现更多的纰漏,使得行为分析逐渐明朗化,对于追捕的凶手也逐渐清晰。最后抓获的凶手和行为分析中的嫌疑人在形象与心理方面相差无几,证明了犯罪心理学的科学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回溯暴力行为之时,探员可能会将自己置身于新的暴力场景之下,因为在案件调查末期、追捕嫌疑人时,具有暴力倾向的嫌疑人在危险关头可能做出反击,即激情暴力行为,从而伤害探员。在《犯罪心理》中,诸多嫌疑人都是因为试图进行反抗而被击毙。探员击毙嫌疑人的行为同样也是一种暴力行为。这类暴力行为的目的不在于通过血液等直观形象给人以激情快感,更在于教化观众,以突出正义性。

三、暴力美学的审美教育意义与影响

尽管暴力美学以血腥、恐怖著称,但“存在即合理”,暴力美学的存在同样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与影响。

1、审美教育意义

《犯罪现场调查》与《犯罪心理》通过对暴力犯罪的调查,目的是为找寻正义,在全社会弘扬一种向上、正直的价值观。同时,对暴力行为与场面的再现具有一定的震慑作用,以此来宣扬反对暴力(anti-violence)的思想。最后,二者通过对犯罪的研究,使得犯罪学与犯罪心理学成为了时下热门的话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进行犯罪学与犯罪心理学研究,延续CSI和BAU的工作。

2、审美负面影响

但是过多的暴力场面同样会造成负面影响。近年来,全世界范围内的未成年人暴力犯罪呈现低龄化趋势,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在未形成良好世界观与人生观的美好年纪便犯下暴力罪行,思之不禁令人唏嘘。大量暴力电视剧、电影与动画的传播同样使得校园枪击案等各类青少年犯罪有所增加,暴力成为了宣泄自我的一种常规手段,人们越来越易怒、暴躁,这与暴力美学的传播具有一定程度的联系。

同时,犯罪暴力美学作品也有可能会启发具有暴力潜意识的人对犯罪行为进行模仿与实施,甚至是进化犯罪行为。暴力美学作品或成为犯罪资源库,这是十分可怖的。

综上所述,《犯罪现场调查》与《犯罪心理》通过直观的暴力场景、暴力物件、暴力语言与暴力心理来呈现暴力美学,使得人们在通过直观感受获得心理满足与快感的同时,同样也对社会进行了一定的审美教育以及影响。这正是二者“常青”且获得大量粉丝喜爱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丁艳华. “致命”诱惑——当代影像语境下“暴力美学”元素的嬗变[J]. 艺术与技术,2018,2.

[2]程弓. 浅析美剧中的暴力美学表现——以《犯罪心理》为例[J]. 新闻研究导刊,2016,7.

[3]刘森源,陆箭宇,佘吟婷,王笠靖,杨彦斌. 极端暴力犯罪人心理特点及其预防[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3.6.

猜你喜欢

暴力美学犯罪心理
犯罪心理痕迹应用现状与反思
犯罪心理痕迹应用现状与反思
犯罪心理画像初探
浅谈犯罪心理痕迹
解读20世纪末美国影片中的暴力美学
“沉默的螺旋”下的暴力美学
论主机游戏《战神》中的暴力美学
论电影中的暴力美学
暴力中的浪漫
犯罪心理画像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