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儿国情节的内涵及现代媒体对“女儿国”的再创造

2019-05-09李明静如张蕾蕾张玉洁

青年文学家 2019年11期
关键词:思想内涵女儿国改编

李明静如 张蕾蕾 张玉洁

摘  要:2018年《女儿国》贺岁片的大热,《西游记》《女儿国》情节引发了人们极大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女儿国情节的设置及其体现的作者思想进行探究,再结合现当代影视作品将原著中的《女儿国》改编为以唐僧和女儿国主的爱情为主题的新的“女儿国”这一现象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有利于完善对《西游记》的研究,同时让《西游记》在当代社会体现其独特价值。

关键词:女儿国;思想内涵;改编;现代媒体

作者简介:李明静如,生于1997年5月,汉族,江苏南京人,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方向;张蕾蕾,生于1996年10月,汉族,江苏南京人,研究方向:市场营销方向;张玉洁,生于1997年10月,汉族,安徽六安人,研究方向:产品设计。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1--03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不仅如此,它也是四大名著中被改编次数最多的小说,从整部书,到某个情节,再到某个人物,现代媒体一直在赋予《西游记》新的价值。《法性西来逢女国,心猿定计脱烟花》是书中最为特殊的情节,一直在被不断改编并屡次登上大荧幕。若要探究其原因,必须将目光投射于影视改编的基础——《西游记》“女儿国”文本的研究之中。

一、《西游记》“女儿国”情节思想内涵探究

《西游记》的“女儿国”情节与其他情节相比,少了妖魔鬼怪拦路设阻,有的是美色、权势、金钱的赤裸诱惑。在这样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反的国度之中,在女儿国国王对唐僧的情意绵绵之中,在唐僧的坚持自守之中,我们既能看到作者对封建思想的反叛,又能感受出其对封建思想的妥协,这二者交织并行构成了这一情节的主要思想,也体现了作者思想的矛盾性。

(一)对封建思想的反叛

女性意识的觉醒。作者在这一情节中塑造了一个全为女性主导的“女儿国”,“那里人都是长裙短袄,粉面油头,不分老少,尽是妇女。正在两街上做买做卖,忽见他四众来时,一齐都鼓掌呵呵,整容欢笑道:“人种来了,人种来了。”[1]“市井上房屋齐整,铺面轩昂,一般有卖盐卖米,酒肆茶房;鼓角楼台通货殖,旗亭候馆挂帘栊”[2]在这个国家里没有男人,女性不仅干着女人本该干的活,而且工、商、官、农,在古代社会属于男性的工作也由女性承担着,她们努力生存,经济独立,重视自我存在价值,这是一种女性独立意义的觉醒:女性真正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男人的附庸而存在着。在那个“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故以男为贵”[3] “男子居外,女子居内,深宫固门,阍寺防守之,男不入,女不出”[4]的社会中,这种先进思想是对“妇人,伏于人者也”[5]封建思想的挑战,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与此同时,面对唐僧一行人的到来,女儿国的国民整容欢笑,并道:“人种来了”,她们的欢笑不仅仅是对见到男人的新奇,“人种”一词更是表明她们将男人看作是繁殖后代的工具。在女儿国中,男人的用处是工具,是对现实生活中男性地位的颠覆。作者意识到了这一现象的不公平性,并试图用男女地位颠倒这一方式去唤起人们对女性地位的关注,体现出作者的女性意识。

自由恋爱意识。书中女儿国国主对唐僧可谓是一闻钟情,从女官口中得知唐僧的身份和样貌之后,便道:“东土男人,乃唐朝御弟。我国中自混沌开辟之时,累代帝王,更不曾见个男人至此。幸今唐王御弟下降,想是天赐来的。寡人以一国之富,愿招御弟为王,我愿为后,与他阴阳配合,生子生孙,永传帝业,却不是今日之喜兆也?”[6]接着便对唐僧展开了猛烈的攻势,先是让国师去说亲,又大摆宴席,随即又“一壁厢排大驾,出城迎接夫君”[7],可谓是声势浩大、举城皆知。面对自己所爱的人,女王大胆地去追逐爱之所爱,国王是一个国家的代表,既然一个国家的国主有如此自由恋爱的意识,这已然表示着这个国家的臣民也具有这种意识。可以说,吴承恩所塑造的女儿国是一个具有自由恋爱意识的女儿国。可以说在这个“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8] 家长专制,漠视子女权利,包办强迫婚姻的封建婚姻制度下,吴承恩所表现的自由恋爱意识是对封建社会封建婚姻制度的反抗,是一种对人权的觉醒,是一种超越时代的先进思想观,对当时的社会具有启蒙意义。

(二)对封建思想的妥协

作者意识到了现实社会中男女地位的极不平等,并试图创造一个女性独大的女儿国来唤醒读者对女性的重视,然而,作为一个受封建思想浸染多年的作者,不可能实现对封建思想完完全全的反叛,封建思想的残余亦是无法避免的。在女儿国中,吴承恩塑造的女儿国国王形象是“眉如翠羽,肌似羊脂。脸衬桃花瓣,鬟堆金凤丝。秋波湛湛妖娆态,春笋纤纤娇媚姿。斜亸红绡飘彩艳,高簪珠翠显光辉。说甚么昭君美貌,果然是赛过西施。柳腰微展鸣金佩,莲步轻移动玉肢。月里嫦娥难到此,九天仙子怎如斯。宫妆巧样非凡类,诚然王母降瑶池。”[9]这样美艳的女子哪个男人不渴望呢,并且女儿国国王允诺唐僧嫁与他之后将一国之富全部赠与他,以他为王,自己甘为后,这一金钱与权势的诱惑谁人有抵抗得了呢?可以说,吴承恩构建的女儿国是满足男性色欲、贪欲、权欲的,并没有从女性的角度去思考女性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这其实是一种对女性权利的漠視,也是男权意识的反映。除此之外,女儿国的女子虽自力更生、经济独立,其主要原因是没有男人的存在,如果这个国家有男人的话,她们甘愿退居幕后,相夫教子,做着封建社会的女子本该做的事。正如女王对唐僧所说“寡人以一国之富,愿招御弟为王,我愿为后,与他阴阳配合,生子生孙,永传帝业”,所以,书中描写的女性其潜意识中拥有着对男性的臣服和渴望,是女性是男性的附庸的思想体现。可见,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在吴承恩的心中根深蒂固。而唐僧,面对国王的穷追不舍,将其当作取经路上九九八十一难中的一难,这不免体现了女性为男性成功路上的绊脚石这一思想。

二、现代媒体下的“女儿国”

随着时代的发展,“女儿国”渐渐被搬上各类媒体,据笔者统计共有6个电影版本的《女儿国》,其中最早的一部拍摄于1927年,一部2019即将上映的电视剧,以及一首2017年大热的改编歌曲《女儿情》。其中对读者影响最大的改编是87版《西游记》中的女儿国情节。虽然在剧中没有明确表现唐僧对女儿国主的爱意,但临离别时的深情一眼让读者遐思连篇。尽管“女儿国”的改编形式不同,但都立足于女儿国主与唐僧的爱情故事,众多影视作品中会出现如此相似的改编内容,必有其内在深刻原因。

(一)观众接受的选择

大众偏爱于坎坷爱情的叙述,所以导演在拍摄时站在大众角度审视电影会具有刻意性。电影对文学作品的改编其实是改编者借助观众视角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接受、重写。“接受美学认为,只有受众的理解与接受才使文本的存在变成现实,因而受众的接受,也是文学文本、电影文木最终实现其价值所在。”[10]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对文学作品的改编方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说,多部影视剧作品以唐僧和女儿国主的爱情为主题实际上是迎合观众口味。在当代社会,只有女儿国主和唐僧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才能满足观众的娱乐化欲望。因此,各种改编尽管形式不同,其内容基本上是大同小异了。

“电影改编的依据,不仅是文学原著自身的审美价值或社会意义,还包括电影改编本身所提供的不同审美趣味与社会意蕴,是结合当下社会现实对原著的重新解读,从中反映出改编时代新的价值观与审美观。”[11]电影改编不仅要立足于原著自身,还和改编者的审美趣味有关,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很大的关联。当代社会是一个比较自由开放的社会,也是青年人大放异彩的社会,他们“乐于接受新事物寻求新刺激,并企图抛弃一切固有的制度和准绳,制定自己的游戏规则”[12]对于爱情固然是渴望绝对自由,不愿受束缚的。在现当代影视剧作品中,女儿国国主和唐僧的爱情从广义上来说也就是僧人的爱情,僧人本無七情六欲,本该六根清净,如今使他生一情——爱情,便是触犯清规戒律的,明知道这是坏了规矩的也要去爱,这实际上反映了无论什么都不能阻挡爱情的绝对自由的恋爱观,这也是当代社会的年轻人所追求的。同时,僧人的爱情本就是打破常规的,这与现当代年轻人不愿循规蹈矩,渴望突破,渴望不同寻常的思想相一致。所以说,这样一部电影承载了年轻人的精神自由,这样的改变方式更能够受到观众的喜爱。

(二)对原著的思考

“与读者直接阅读小说文本不同,《西游记》 在影视改编中渗入改编者对《西游记》的接受念和现代阐释,而名著的不断翻拍恰恰说明了观众也在追求一种新的视角, 即新的期待视野。 同时影视作为一种特殊的传播媒介影响制约着观众对《西游记》的接受视角。 如果改编不能赋予作品新的意义,则很可能是失败的。”[13]所以说,改编是要满足观众的新的期待视野,要赋予作品新的意义,同时也需要推翻一些旧的糟粕思想。原著的“女儿国”不仅体现了作者对封建思想的反抗,女性意识、自由恋爱等先进意识的觉醒,也反映了作者男权意识、封建礼教等封建思想的残余。在现代这个先进的社会固然是容不得封建思想的,现代影视剧以唐僧与女儿国主的爱情故事为主要表现内容,女儿国主不再是一厢情愿,唐僧不再是无情无义,其二者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共同追逐属于他们的爱情,这样一来女儿国主在所有读者心中是一个“人”的形象,而不再是原著中所体现的男人的附庸,男人成功的路上的绊脚石这一意味了,对女性的歧视思想也就完全消散了。同样,唐僧也成了一个具有“人性”的形象,原著中的唐僧一心想着西天取经,面对女儿国主的示爱,百般为难,屡屡拒绝,让读者看来不免心生惋惜,责怪于唐僧的缺乏人性。改编后女儿国弥补了唐僧人性的缺乏,使唐僧的人物形象更加的圆满,这也符合中国人“大团圆”式的思维观念。

(三)集体无意识的影响

从《关雎》追慕心爱的女子到曹植的《洛神赋》人与神的相恋再到明朝的才子佳人小说,直至现在,才子佳人模式的爱情一直为读者所喜爱。然而其作为一种原型意象即荣格提出的用于描述原型将自身呈现给意识的形式,展现出了德才兼备的女子应配与玉树临风的才子的读者内心无意识。“荣格认为人的无意识有个体的和非个体(或超个体)的两个层面。前者只到达婴儿最早记忆的程度,是由冲动、愿望、模糊的知觉以及经验组成的无意识;后者则包括婴儿实际开始以前的全部时间,即包括祖先生命的残留,它的内容能在一切人的心中找到,带有普遍性,故称‘集体无意识。”[14]绵延千年的才子佳人的集体无意识必然会产生将英俊的唐僧与貌美的女儿国主牵线拉绳的冲动。所以说,女儿国情节的改编与观众的集体无意识相契合。不仅如此,芊芊美人,堂堂才子,是每个人都渴望的爱情,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提出:“梦是愿望的满足”,而唐僧与女儿国主的恋爱的电影改编正是这种才子佳人式恋爱的欲望的满足。从观众的心理分析来看,这样的改编实现了观众的“梦”满足了观众的集体无意识,也较为容易引起观众内心的认同感。因此,观众的集体无意识也是影响形成此种改编模式的重要因素。

三、总结

现代媒体对“女儿国”情节的再创造使《西游记》一次又一次地被搬上大银幕,这有助于未读过原著的观众在观看影视剧作品时萌发出阅读原著经典的念头,也有助于已读过原著的观众对原著进行再阅读,从而促进《西游记》这一经典作品的传承。同时,影视作品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特点,影视改编有助于文学作品的传播,扩大文学作品的影响力和受众范围。除此之外,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对文学作品的重新阅读,重新理解。同时在理解文学作品时必然会受到现当代社会的影响,用现当代的观点去解读文学作品,给它赋予新的内涵,有助于它在现当代社会展现出新的价值。

然而,现代媒体再创造的“女儿国”采用的是“借题发挥”型改编,即“沿用‘西游的背景环境、人物关系,取经设定。剧情上并未参照原著,创造性增添许多全新情节,亦或对原著进行彻底的颠覆。大刀阔斧的对人物形象、人物关系重新解读。”[15]这样的改编不免会与原著大相庭径,从而导致改编后的作品丢失了原著的深刻内涵,沾染上了过度娱乐的不良风气,这也是一种对经典的不尊重。所以在电影改编时要把握好尊重原著与自由发挥之间的度。

总之,现代媒体对《女儿国》进行的再创造,有助于《西游记》这部经典的传播与传承,也使《西游记》在当代社会展现出了新的价值。但是,所有的这一切都要基于一个好的改编作品之下。

参考文献:

[1]吴承恩.西游记.人民文学出版社[M].2005(9):656.

[2]吴承恩.西游记.人民文学出版社[M].2005(9):657.

[3]列御寇.列子[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419.

[4]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46.

[5]戴圣.礼记[M].北京燕山出版社,2010:327.

[6]吴承恩.西游记.人民文学出版社[M].2005(9):658.

[7]吴承恩.西游记.人民文学出版社[M].2005(9):661.

[8]王秀梅译注.诗经.中华书局[M].2015(6).

[9]吴承恩.西游记.人民文学出版社[M].2005(9):662.

[10]朱怡淼.选择与接受-新时期以来电影对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改编[J].2012.11.

[11]同[10].

[12]毓卉.电子媒介时代的大话现象[J].2007.4.

[13]黄会林,周星.影视文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51.

[14]荣格.荣格文集[M].长春出版社,2014.1.

[15]李静.21世纪以来的《西游记》电影改编研究[J]. 2017.3.

猜你喜欢

思想内涵女儿国改编
女儿国表彰大会
俄罗斯是“女儿国”吗?
动物界的『女儿国』
女儿国
中国传统武术思想内涵及其对现代武术发展的启示
《烈日灼心》:文字到影像的改编策略
中韩两国对真实事件的电影改编理念
淡化教育痕迹,强化隐性教育
由《万物理论》看英国传记文学的改编
莫言文学作品电影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