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块链技术下,商业银行反洗钱的创新愿景浅析

2019-05-09迟文嘉

时代金融 2019年9期
关键词:反洗钱金融监管金融创新

迟文嘉

摘要:区块链作为一项金融科技的创新技术,具有去中心化、公开透明、可靠稳定、不可篡改的特性,可以系统性地解决金融业诸多行业痛点,越来越多的研究对区块链在数字货币、支付结算、资产托管、金融监管等方面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展望。本文重点讨论区块链技术在商业银行反洗钱领域的应用价值,从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现状出发,逐步深入到客户身份识别等KYC调查的关键环节,探讨利用区块链技术完善反洗钱工作,并提出商业银行有必要实现开放合作和价值共享,构建金融监管的战略高地。

关键词:金融监管 金融创新 区块链 反洗钱

在当前经济金融环境日益复杂的情况下,金融监管面临着兼顾业务快速发展与合规稳健经营的挑战。尤其是在反洗钱方面,当前反洗钱的工作侧重于制度建设、数据报送和事后检查,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工成本,难以满足现代银行业务发展对质量和效率的需求。近几年,区块链技术一直火热,除了作为数字货币的核心技术,提升经济活动的便利性和透明度之外,越来越多人相信它可以在众多其他领域发挥更大的价值和作用。在金融监管方面,我们认为区块链技术可以优化甚至是改变反洗钱工作程序。

一、融合数据技术,提升工作水平

(一)人工流程下的业务痛点

就目前的监管规则和反洗钱形势而言,反洗钱工作是一项具有专业性和科学性的技术工作,需要大批的专业人员来从事相关岗位。在业务能力方面,反洗钱工作要求从业者对业务数据敏感,积累长期的工作经验,有一定分析技巧、独立的思维和清晰的逻辑;在态度认知方面,反洗钱工作要求从业者勤勉尽职,能够透过业务表面,分析交易的实质,蕴含着从业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在高度人工化的流程和对从业者的高素质的要求下,大部分商业银行的反洗钱工作面临两个问题,一是高额的人力资源成本,二是人工分析差错和防卫性报送所带来的低效现状。防卫性报送,是从业者仅仅按照人民银行制度文件的要求和上级层面的标准来做出判断,报送大量“符合标准”的可疑交易报告,但在实际来看仅是防范了业务检查的合规风险,对打击洗钱犯罪的贡献不大。有数据研究显示,审核客户、交易监控和人员招聘等人力资源成本占所有反洗钱预算的80%;在依靠系统监测筛查出来的可疑交易有2%-5%需要进行人工复查,而这一部分人工复查的误报率接近99.9%。

(二)区块链技术的特点与适用性

区块链实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分布部署在网络上的多个节点,记载所有的交易记录。它相当于一个交易信息记录本,自身具有去中心化、公开透明、可靠稳定、不可篡改的特性。具体来说就是,区块链网络通过算法约束来保证交易双方之间的信任,不需要中介机构或权威认证的信用背书,颠覆传统的中心化系统架构。区块链技术本身是开放的,其中每次的交易信息都会被保存在区块链中,且在区块链的不同节点看到的信息也是完全相同的,确保了“我所看到的,你也能看到;你所做的,我都能看到”,通过这种方式创造了可信任的计算环境。在区块链上进行资产交易的唯一凭证是非对称加密算法中生成的私钥,私钥保存在用户本地,不在网络上传输,确保用户对其资产的掌控。区块链技术基于严密而成熟的密码学设计,应用secp256k1椭圆曲线非对称加密算法、SHA256、RIMPED160散列函数等密码学工具,只要新的交易信息經过验证后被添加到区块链上,会永久保存,不可篡改。

基于以上特点,区块链技术所驱动的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加上相应的反洗钱监管政策、反洗钱工作流程流程,可以极大地缓解以上痛点。各个商业银行把各自收集验证的客户信息进行数字化并上传至区块链,形成客户交易地址的身份证明,而任何交易的发生都需要经过客户地址的私钥和银行公钥验证,系统自动识别和保存不良客户信息与交易记录,商业银行就可以大大减少在交易监控中的误报率。同时,把每一个客户全部的历史交易记录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已经过调查验证的客户信息数据库,可以提升KYC审核的效率。根据高盛公布的区块链研究报告,区块链技术可以驱动全行业人力资源和反洗钱监管罚款30-50亿美元的成本节约。

二、建立信息共享,优化业务效率

(一)客户身份识别与非法开户

做好客户身份识别是我国商业银行反洗钱制度的强制要求,是商业银行及其反洗钱岗位工作者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是反洗钱工作的核心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以及《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等均对反洗钱工作进行客户身份识别做出规定,对于预防洗钱及相关犯罪、维护金融秩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洗钱活动的上游犯罪,如诈骗、贪腐、网络赌博、信用卡套现等,犯罪分子为了逃避追查,往往会购买身份证,冒名开设大量账户,进行复杂的赃款转移和洗白。他们甚至直接购买开好的银行卡作为自己控制的洗钱账户。非法开立、出售银行卡的现象在洗钱犯罪中得到滋生,甚至形成灰色产业。虽然,根据人民银行的通报,各营业机构经办人员的业务能力在逐步提升,调查手段不断进步,业务审核不断加强,提高了违法犯罪的难度,成功堵截多起冒名开卡和违规开卡行为,但该类案件仍然屡禁不止。

造成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违法成本过低,为了背后的巨大利益,不法分子愿意去周折尝试,铤而走险。银行之间缺乏数据共享机制,没有一个整合的数据平台,可以记录客户与各家银行接触过程中发生的情况,比如客户开户被拒的原因、是否曾发生过可疑交易、是否有过经济法律纠纷、是否有过被有权机关查询冻结的记录等,不能对冒名开户等不良记录人员进行管制和封锁。同时,当与新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时,相关工作人员会根据KYC原则进行独立的客户尽职调查,很多调查的常规操作在同一规则下通常是重复劳动,而背后真正的风险点有可能从未触及。一个常见的例子,某客户在某商业银行的A网点违规开卡被拒绝,转而前往该银行B网点或者选择另外一家商业银行的C网点继续开卡,因为有了之前被拒绝的经验,该客户经过重新准备后,很可能会在其他网点成功开立账户。

信息共享对于反洗钱工作至关重要。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洗钱活动危害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安全,反洗钱工作需要金融机构之间相互连接,需要金融机构与其他执法、司法等众多职能部门的协同完成。反洗钱问题上所有人必须有明确的立场,摒弃机构局限,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充分利用有价值的内容,提高调查案件和打击洗钱犯罪的效率。

(二)人工智能、大数据与区块链

信息共享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银行内部的共享机制,减少不同条线、不同营业机构之间重新获取客户信息的成本,也能够提高对可疑信息判断的准确性;二是银行间信息共享机制,通过监管机构设计,加强反洗钱合作,应对反洗钱工作的复杂性,拓展国际反洗钱情报交流渠道;三是跨机构信息共享机制,对金融、税务、海关、工商、公安、司法、国家安全等各个相关部门有关反洗钱的资源和数据进行整合,实现信息的高效利用。

目前,银行有很多系统对不同方面的信息进行归集和监测,比如客户风险等级系统、客户身份识别系统、可疑交易监测系统等,相关行政部门也有各类信息登记、归档的数据库,但这些系统没有实现有效联通。因此,信息共享需要更为有力的技术支撑,以促进信息及时交互、安全共享和高效分析,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应用于反洗钱工作已成趋势。

人工智能能够通过算法把可疑交易数据集中提取出来,解决人工分析的问题,但在信息共享方面仍然需要重新搭建平台。而大数据能够收集到庞大的信息,但并不能对数据的来源真实性负责,其中掺杂着很多不相关甚至是不实信息,将不良数据从大数据中筛选出来,解决可疑信息和交易记录提取的精确性是大数据面临的考验。而区块链技术能够完美地解决上述问题,巨大的区块链数据集合中包含着每一笔交易的全部历史,发起、交易、运行、完成以及每一步的计算分析都记录在区块链上,使数据在质量上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强力信任背书,也保证了数据分析和挖掘所得结果的正确性。所以,区块链极大地降低了银行处理大数据的难度,而且能够为银行提供足够充足的信息。

德勤作为区块链技术的早期接受者,KYC和反洗钱领域上应用区块链技术突破了原有的金融业合规模式。德勤在其发布的《区块链在银行业中的应用》报告中指出,在反洗钱领域,各家金融机构通过自己的调查对客户的信息进行收集和验证,并进行数字化上传到区块链,区块链上的交易不仅具有追溯性,而且交易信息不可篡改。各家银行利用区块链实现交易信息的共享,所有的交易每个环节都时刻处于监管之下,这将极大地增强反洗钱的力度。IBM也曾在2016年推出过一个区块链项目,旨在帮助银行解决KYC相关问题,比如说提供个人或组织的身份、资金来源、企业股份、企业历史等证明,对企业信息变更进行监控等。它是通过区块链的加密技术实现了客户信息可靠性,并可以提供给金融机构复用,节省KYC调查成本。

可以说,区块链技术下所实现的交易实体信息共享,是构建了一种联盟架构,从而形成监管网络。这是一种创新的方案,重塑了反洗钱KYC流程,大大减少了重复性工作,也为各家银行节省大量合规成本,在识别风险暴露方面提供很大帮助。

三、强化科技手段,拓宽监管视野

(一)新型洗钱手法增加监管难度

金融服务格局不断改变,传统的洗钱手法正在被新型的洗钱手法所代替。哈瓦拉、布谷鸟、贵金属走私等手法都是以往常用的洗钱手段,而在新型洗钱手法下,身份更难识别,交易更难追踪。伴随着网络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倔起,互联网支付和在线交易深入人们生活,在方便社会大众提供便捷的同时,也成为了洗钱分子更隐秘的通道。现行的办法通常是设置限额来控制资金流转,并未能从根本上形成有力的监测。另外,区块链技术的兴起刺激了几千种代币的产生。虚拟货币独有的特性是其交易不需要使用真实姓名、银行账号,任何个人上传自己的证件和自拍,立即就可以在交易所开立个人账户,而且不需要银行提供中介服务。这样的机制下,洗钱分子跳过金融机构的交易审查,在数十分钟内就可以实现资金的全球分散转移,且比传统洗钱手法成本更低。

不论商业银行对区块链等新技术是否敬而远之,不容回避的是,伴随自助金融的快速发展、网络支付的普及以及虛拟货币的备受追捧。虚拟货币每天都会和传统货币进行兑换,与此同时,其匿名交易的特性已经在全世界受到洗钱份子的青睐。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任务,监管部门必须要拓宽监管视野,从法定货币反洗钱、反恐融资等的监管要求出发,加强对虚拟货币与法定货币集中兑换的交易平台的监管。

(二)反洗钱的科技反制与必然性

科技发展只能向前。金融监管要避免做不法手段的被动跟随者,紧跟时代发展和经济趋势,追随技术前进的脚步。理由不仅是利用新的技术可以改善当前工作痛点,更重要的是,科技发展为社会大众带来正能量,也会为不法分子的非法活动提供助力。魔高一尺,需要道高一丈。掌握新型技术,使用新型技术,用同样的手段及时有效地对新型技术下潜在金融风险和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控制,是整个行业必须面对的挑战。

以下是当前比特币公司COINFIRM关于反腐的一个成功案例。公司起初收到匿名举报,某规模巨大的公司其采购部负责人因收受比特币的贿赂,而与制造商延长了合作期限,不再进行公开招标。在调查过程中,COINFIRM公司与比特币交易所进行了沟通,证明了嫌疑人的违法行为。他们通过服务器留存的信息,验证了该负责人的比特币用户身份和交易地址,并从其电子邮件中发现内容含有“3月1CfTWePMaBvBG3gYGTyQngpdvtgqURXZpa的结算”。利用区块链平台分析,COINFIRM公司能够确认,每个季度都会出现嫌疑人的比特币交易。公共分类账的记录、保存的电子邮件和合作的交易所的证词都呈交到了法院诉讼证据中。由此可见,可溯源的数据存储、严格的不可篡改是比特币的特性,也恰好是非法转账的克星。

比特币只是区块链的一个突出的应用成果,区块链作为一种技术,可以脱离比特币而发挥更大的价值。银行应积极联合同业,与区块链技术团队达成战略合作,引进先进的应用方案与技术,探讨适用的业务场景,搭建区块链技术的底层平台。在探索初期,选择单一的、相对独立的、敏感度低的模块,结合实际监管政策进行方案试点,而后逐步完善并拓展到其他模块。

四、总结

金融主动拥抱科技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全球金融业正处于快速变革的阶段,传统意义上的金融业逐渐转身,一个富有活力和效率的金融业渐行渐进,金融监管工作遇到了重大转折点。传统的监管工作需要重新评价,在符合规章制度的同时,还要能够迎合技术创新和市场发展。

或许,区块链技术本身不足以全方位地应对整个反洗钱工作所面临的挑战,但是区块链技术对于反洗钱工作有着独特的优势,能够发挥传统手段难以企及的作用。全新的机制,配套相关政策与流程,可以极大地缓解当前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的痛点。商业银行有必要努力实践,探索一条新路,来适应新技术、新经济、新环境。

参考文献:

[1]秦谊.区块链颠覆全球金融业[J].金融电子化,2016(03):59-62.

[2]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科技处课题组,谢铉洋.区块链结构、参与主体及应用展望[J].金融纵横,2017(01):43-53.

[3]赵述.反洗钱信息共享模式的国际经验及启示[N].金融时报,2018-04-09(012).

[4]区块链:新经济蓝图及导读[M].新星出版社,梅兰妮·斯万, 2016.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银行长春培训学院)

猜你喜欢

反洗钱金融监管金融创新
浅析商业银行反洗钱内控制度建设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与金融创新的互动发展
互联网金融监管原则与新模式研究
论金融监管与金融行政执法风险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