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软技能”缺失的现状及对策

2019-05-08徐佳

文教资料 2019年7期
关键词:培养对策高职教育

徐佳

摘    要: “软技能”研究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从“软技能”的概念界定入手,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学生“软技能”在团队协作、就业沟通能力及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等方面存在缺失的现状,提出优化高职院校学生“软技能”培养的对策。

关键词: 软技能    高职教育    培养对策

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新兴产业不断涌现,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标准越来越高,“软技能”已然成为企业和社会考察人才质量的重要指标。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侧重技术技能的培养而忽视“软技能”培养的现状,因此,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软技能”培养的策略研究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软技能”概念的界定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软技能的研究及其在职业发展中的作用有新的、更高的认识。美国斯坦福研究院和卡内基·梅隆基金会的一项研究表明,个人在职场生涯中的成功75%归功于个体人际交往的技能及软技能,25%归功于个人的技术技能[1]。

对于软技能概念的界定,目前国内外没有形成统一的表述。美国学者Muir C(2004)认为,“软技能”是一个用来表述职场人际关系维度及能力的概念,是人们在工作中人际交往态度和行为的表现[2]。我国学者宋春燕(2009)对“软技能”的概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概述,她认为“软技能”是指学生在应对日后多变的职场环境时具备的可融合变通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是独立于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以外的职业通用素养和能力[3]。

结合学者们先前的研究,本文将“软技能的”概念界定为:学校在对学生的培养教育过程中除去技能培养和专业知识教育以外的能够为学生个体未来职业发展提供附加值的软性能力和素养,主要包括:团队协作的能力、学习能力、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信息处理的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优秀的文化素养、优良的品质人格、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软技能”是相对于“硬技能”而言的特殊的能力与素养,两者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特别是在个体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两者更是相辅相成,在行为与认知、抽象与具体、专业能力及素养和非专业能力与素养上形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二、高职院校学生软技能缺失的现状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普遍存在以学生技术技能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忽视学生人文素养和软性技能素养的培养。这与当下社会和企业对人才标准的价值判断有所偏离。社会的发展依靠人的发展,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不再仅仅局限于专业技术或技能的人才资源,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思维、多维度的考虑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的文字及语言表达能力即“软技能”成了新时代新形势下复合型人才标准的新要求。然而,在高职院校,相比技术技能的专业培养,“软技能”的培养没有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得到足够的重视,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软性技能素养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团队协作意识及能力不足。

在工作中,为了实现某些既定的工作目标,团队成员之间需要统一认识、相互协作、通力配合才能完成。因此,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对于毕业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因为任何工作任务都不是一个人简简单单就能完成的。但是,高职院校由于课程教学模式、教育观点的局限性的影响,学生更多的时候以个体为单位完成学习,团体活动不足,团队意识的培养没有着力点,致使一些学生在团队协作过程中常常出现不愿与团队成员沟通交流,对于合作结果漠不关心,消极对待或自行其是等情况。

(二)溝通能力较弱。

个体或群体通过文字或语言传递信息或交换意见、观点相互认识的过程就是我们常说的人际沟通[4]。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有助于人们建立交流互信的平台,有助于达成共识。美国哈佛大学曾经做过一项研究,对企业不同阶层的员工进行素质要求的调查,最后得出:在企业中不管是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还是基层工作人,对于人的沟通协调能力而言同等重要,这就是著名的“哈佛表格”。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主要依托课程教学进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言堂”的情况较为普遍,高职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课堂上发言或者提问的机会很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思维的活跃性、语言的表达及沟通的能力得不到较好的锻炼,在未来职业生涯中,沟通能力上凸显的弱势是一目了然的,这将影响高职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

(三)社会适应能力欠缺。

适应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个体需要通过对内在的心理状态的调整以适应外在多变的现实环境,实现内在心理与外在环境的统一。高职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是一个自我调适的过程,也是个体对新的角色、岗位从未知到认知再到熟知的一个过程。社会环境复杂多变,职场生涯充满着未知与挑战,谁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新的角色、新的要求,谁便可以在职场中占据主动的位置,赢得更多发展的机会。适者生存,不管是对于自然环境还是对于社会环境而言,都是不变的生存法则。如果高职毕业生对于陌生的职场环境依然是像在学校的“温室”环境中一样,惰性地由着自己的性格不融入,不积极地调整、适应,缺乏应有的观察力和适应能力,被社会和企业所淘汰将是必然的结果。

三、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软技能”的对策

(一)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搭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平台。

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5]。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概念的提出明确了“硬技能”和“软技能”合二为一的新的高职人才的判断标准。石伟平教授认为,高职院校作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对学生的培养教育不能仅仅局限在技术技能即“硬技能”的培养,需要更多地关注和加大有助于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发展中需要的“软技能”的培养力度。高职院校如果只是一味地看重学生的“硬技能”,忽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创新素养的教育,那么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知识、能力与素养不协调不统一的个体。这与教育的初衷显然是相背离的,同时,也会导致学生在毕业走出校门的那一刻起,因为自身适应能力和沟通交流等方面能力上的欠缺,难以较好地适应社会和融入社会,作为企业和用人单位的一方,也不可能接纳一个难以与他人合作,尚不具备职场工作能力的员工。在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中,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判断标准不再仅仅是学生技术上的娴熟,更多的应该是掌握技术技能的人的精神内涵和职业涵养。因此,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务必实现由技术技能型人才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转变,重视对学生“软技能”的培养。

(二)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模式。

一方面,要进行课程的调整。首先,高职院校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大多数课程是针对学生基础知识和技术技能培养的内容,涉及学生软性技能及素养的课程相对较少,因此,我们首先要加大软性技能课程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比例,通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让高职生有更多机会学习和了解“软技能”的知识与重要性,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升“软技能”素养。其次,可以通过对人文课程的学习,例如:艺术、大学生心理健康、文化选修课程等逐步培养学生人文情怀和人文精神。

另一方面,要改进已有的教学模式。教师需要依据学生软性技能培养的不同方面,采用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例如: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方面,可以采用以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纳为代表的发现教学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培养学生人格和情感方面,可以采取以罗杰斯为代表的指导性教学模式,通过搭建和谐、自由、融洽的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责任意识,促使学生更加有效、持久地学习。不同的教学模式适用于不同的软性技能及素养的培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可采用一种教学方式又可同时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利用课堂教学平台有针对性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软技能”。

(三)提高学生认识,强化第二课堂的学习。

由于角色和年龄的局限性,学生很难清晰认识到企业和用人單位对于人才的标准早已经不是仅仅局限在对技术技能的掌握程度上。部分高职学生的认知依然还停留在“技能至上”的狭窄的认知层面,因此,要从转变学生的这种片面的认知观念开始,使学生了解和认识到“软技能”在个人未来职场生涯中的重要性和学习的必要性。同时,我们可以强化高职生的第二课堂的学习,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完成对第一课堂中软性技能培养的实践活动的补充和拓展,实现对第一课堂学习内容的对接与延伸。在校内,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团委及社团组织的各类问题活动及竞赛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有意识地锻炼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语言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很多学校还为学生创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并且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为提升学生的创造力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实践平台。在校外组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去企业下厂实践或者开展企业调研,近距离的了解企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学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查找自身存在的不足,在回校学习中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重点,加强薄弱点的学习,又可以通过和企业员工的交流和实践活动的锻炼,整体提升软性技能。

(四)联手企业,放眼社会。

牵手企业、校企联合是高职院校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路径,也是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能够在提高学生“硬技能”的同时,有效加强学生“软技能”的培养。例如:苏州工业职院与创元集团共同创建的“创元学院”等企业学院,使学生在校期间有更多机会走进企业,了解岗位能力要求,自觉学习未来职业生涯发展中所需要的“软技能”与“硬技能”。此外,高职院校还可以通过开设讲座、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职业素质拓展等方式,加强校企之间的双向互动,使学生及时了解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工作做得更细、更实。另外,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另一重要环节,学生通过两年在校期间的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后,进入顶岗实习阶段,这个环节是知识与技能在岗位中应用与实践的环节,学生只有在岗位中尝试、实践,才能清楚认识到自身亟待提高的职业工作能力与软性技能素养,因此,联手企业,将学生专业知识、技术技能、软性技能的培养有效融合,避免学生出现专业与职业的断层,是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高职院校对“软技能”培养的重视是其深化内涵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要求,是调整高职院校过于狭窄的技术技能培养教育的重要措施。高职院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改变以往对技术技能培养质量的盲目崇尚,将“软技能”与“硬技能”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高职院校的教师要兼顾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用人标准,将软性技能素养融入课程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给学生提供参与教学活动的平台,将教书育人工作做得更细,做到更实。总而言之,高职学生“软技能”的培养与教育是一项复杂又系统的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和学生个人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参考文献:

[1]付艳芬,郑显兰,李平.软技能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8(1):74-77.

[2]Muir C.. Learning Soft Skills at Work[J]. Busine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2004:1-2.

[3]宋春燕.论当代高职学生软技能的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2009(5).

[4]张丽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1(20):111-112.

[5]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464/200704/21822.html.

[6]刘椰辰.软技能研究述评[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5(2).

猜你喜欢

培养对策高职教育
财会人才培养的现存问题及改革建议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媒体素养现状观察与培养对策
公安专业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对策初探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对我国文化经纪人的素质培养探讨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