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语文”智慧自主课堂相关问题探讨

2019-05-08李锦春

文教资料 2019年7期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语文

李锦春

摘    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合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互联网+小学语文”的智慧自主课堂个性化学习模式,不仅有效提升课程的趣味性、可及性,充分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思考的兴趣,还从很大程度上节约教师的时间和精力,实现质速双升。作者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合现代信息技术的探索和实践,提出“互联网+小学语文”的智慧自主课堂概念,分析其相较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提出构建智慧自主课堂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互联网+    小学语文    智慧自主课堂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社会文化不断進步,构建“互联网+小学语文”的智慧自主课堂个性化学习模式,实现质速双升。

一、”互联网+语文”智慧自主课堂个性化学习的概念

“互联网+语文”智慧自主课堂基于当前教育事业发展阶段特征和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应运而生,紧紧围绕提升学生人文素养这一核心目标,推进互联网与小学语文教育跨界融合,利用电脑、手机、电视、投影仪等多媒体工具将信息化手段巧妙引入课堂教学中,着力构建集智能化、互动化、情景化于一体的智慧学习场景,贯穿课前、课中、课后的全方位、多角度智慧自主课堂体系,以此引领教师教学方式转型创新,推动学生自主学习、互动交流能力提升,最终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二、“互联网+语文”智慧自主课堂个性化学习优势

与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相比,“互联网+语文”智慧自主课堂主要有以下优势:

一是“互联网+语文”智慧自主课堂个性化学习更具开放性。

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非常单一,仅局限于课本、练习册。引入“互联网+”技术后,学习资源范围变得更加广泛、开放,老师可以结合教学目的、传达思想、预期效果等课堂任务,精心采集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制作成个性化微课程;家长、学生可以根据需要在课前、课下自行在互联网、云平台等线上媒介中获取课程相关信息。不再拘泥课堂中教师大量、集中、统一的知识输出,在运用信息化手段的小学生语文智慧自主课堂中,教师不再是自说自话的主导者,更像是语文知识海洋中的起航者、引路人,借助网络作为师生交流平台,有效突破空间限制,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获取灵活多样的学习资源,充分满足小学生在获取语文知识过程中的个性、兴趣等方面的需求。如教学古诗《望庐山瀑布》时,笔者在课前鼓励学生借助互联网充分查阅相关信息资料,学生及家长非常踊跃积极。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对庐山瀑布的了解及认识,有的学生精确地讲出了庐山瀑布的地理位置,有的学生详细讲述了庐山瀑布的历史渊源及相关名人故事,有的学生带来了网络下载的山水画,笔者配合学生课前预习,结合自己制作的微课视频,从图片、声音、影像等多角度呈现庐山瀑布飞流直下的雄伟壮丽、气象万千,学生兴趣盎然,有地理距离的景象一下子变得不再遥远,并对诗中呈现景象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课堂效果非常好。由此可见,“互联网+”手段介入的智慧自主课堂让语文课程高效学习更有开放性。

二是“互联网+语文”智慧自主课堂个性化学习更具趣味性。

与传统小学语文枯燥、单一的教育方式相比,毋庸置疑,“互联网+”信息手段的介入更加契合小学生成长发展特征及心理需求。当前,网络媒体应用遍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学生对此接受度很高、兴趣十分浓厚。”互联网+语文”智慧自主课堂恰好把握这一时代特征,适时适度地巧妙引入新兴媒体及信息技术,改善文字、图片的平面表达方式,将小学语文知识结合声音、影像、动画等方式呈现给师生,为小学生全方位、多角度构建了生动、形象、接近实际的学习场景,加强了对小学生的感官刺激,有效延长了集中注意力,大大激发了学习兴趣,使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更加轻松、更加有效,学生获取知识更加专注、更加愉快。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小松鼠找花生》《小壁虎借尾巴》《乌鸦喝水》等课文的讲解均佐以多媒体手段,通过图文并茂、动画播放等方式,故事内容展现得更加生动有趣,孩子们在笑声中收获知识和感悟,寓教于乐。

三是“互联网+语文”智慧自主课堂个性化学习更具实践性。

传统小学语文教学只有固定集中的课堂时间,教师精力集中在短短几十分钟,对于学生课前知识预习、课后知识复习等情况难以全面掌握,课堂效果仅能通过平时测验和定期考试得以了解,关于学习效果评价多以书面、口头为主,跟踪反馈的即时性不强,一定程度上教学成效打了折扣。在“互联网+语文”智慧自主课堂中,通过互联网、微信、QQ、校讯通等各类交流平台,借力丰富多样的线上教学软件,实现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的衔接和延展,贯通校内、家中两个学习空间,一定程度上破解了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重点,疏导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使教师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学生有了更多自主学习和交流互动的机会。在工作实践中,笔者经常通过各类即时通讯软件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鼓励督促学生做好语文课前预习,加强课后知识点总结和学习效果反馈,教学工作的系统化、可控性得到了很大提升,获得了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三、做好“互联网+语文”智慧自主课堂个性化学习的手段探索

课堂导学前延,构建高效学习平台。贯通学校、家庭学习环境,推进课内外学习一体,是小学语文智慧自主课堂的终极目的。在实践中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认真研读课文,将备课过程中分析的知识难点、归纳的知识重点、提炼的知识焦点总结出来,形成专项课程导学内容,通过互联网平台、即时通讯软件推动给家长及学生,小学生在家便可根据导学重点有的放矢地进行课程预习,提前对课文背景知识有所了解,摸清并解决困惑,更好地把握课文结构脉络、思想内涵,并根据兴趣导向进行拓展学习。为随后课堂教学分散了知识难点、聚焦了知识重点,为课堂延展学习提供了更多的有效时间。

信息资源共享,构建互动的个性化学习平台。相较传统的教学模式,智慧自主课堂最大的优势是学习资源多元化和共享度。依托网络交流平台,师生可随时随地交流分享学习进展、体会。如在课前预习中,学生可上传查找与课程有关的信息资源,包括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也可实时上传课文朗读、背诵情况,向老师提问,实现实时可视性管理,不仅激发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还提升信息时代下搜索处理信息水平。课后复习中老师可进一步推送知识要点,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化,学生可以集思广益,充分交流学习体会,共同促进语文鉴赏水平的提升。

拓展方式方法,构建趣味的个性化学习平台。在智慧自主课堂教学中可根据需要适当引入更具趣味的游戏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课程讲解中加入flash动画播放,通过丰富的情节设置、生动的讲解方式、鲜艳的画面冲击吸引孩子集中注意力,更可以探索在生字、生词及课堂主要内容回顾中引入游戏环节,采取打泡泡、消消乐、俄罗斯方块、文字射手等小游戏,将学生自学检测变得更有吸引力,达到入脑如心的效果。一方面,教师能在练习过程中快速准确系统地掌握学习成效,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梳理,更好地调整教学重点。另一方面,小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方式中弥补知识弱项,巩固学习重点,做到省时高效。

加强沟通反馈,构建问效个性化学习平台。沟通反馈问效是现代教学体系中检验教学成果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在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这个环节往往流于形式。在智慧自主课堂的大环境下,学生预习过程和学习结果都变得可视、可控,沟通反馈冲破时间空间限制,更加便捷高效。课后评价不再局限于练习册的打分、点赞,教师可通过教学软件、实时通讯平台有针对性、有侧重点地点评学生学习情况,并与家长掌握情况进行互动交流,在监督检查的同时,促进孩子们之间的良性竞争。可以说,小学生语文智慧自主课堂为教师评价方式提供了新平台,使评价手段更加数字化、评价主体更加多元化、评价内容更加科学化。

参考文献:

[1]陈建国.翻转课堂在语文教学中的几个积极作用[J].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16(5).

[2]陈浩.“互联网+教育”内涵及其与传统教育融合探究[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32(11):8-1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传统学校开展的与基于网络的语文个性化学习指导对比研究》,课题编号:9788,课题立项号:1862200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互联网小学语文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