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孩妈妈,你家大孩还好吗

2019-05-08张丽钧

河北教育(综合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二孩住宿张老师

■ 张丽钧

去开一个教育工作会议。会间休息时,一个陌生女人来找我。她说:“您是张老师吗?我是您的读者,我有点儿事想跟您聊聊。”我说:“请讲。”她看看我左右的人,低声说:“不好意思,您能不能出来一下?”

我于是随她来到会场外面的角落里。她说:“抱歉啊张老师,因为刚才您旁边的几个人中有认识我的,我问您的问题,不太愿意让他们听到……我的问题是关于我女儿的。我女儿读高二,特别懂事,成绩也特别优秀。可是最近出现了心理问题……”

可怜的女人说着说着眼泪就掉下来了:“一个月前,我收拾她房间的时候,发现她书桌上放了一包耗子药!我吓坏了,慌忙打电话问她是怎么回事。她轻描淡写地说:‘没事啊!我们班进耗子了,就买了点儿耗子药,结果忘了拿到学校来了。’我将信将疑地拨打了她班主任的电话,班主任说:‘怎么可能?我们班在四楼,哪来的耗子!’这下我彻底慌了。我和她爸爸一起跟她谈,问她是不是学习压力大,是不是谈恋爱了,她都不承认。我们试探着问她有没有必要去看看心理医生?她听了特别抗拒,坚决不去!上周,她的语文老师发来一篇她的作文,是谈‘阳光心态’这个话题的,我女儿写道:‘只有襁褓中的婴儿才有真正的阳光心态,真哭真笑,哭就哭个天翻地覆,笑就笑个排江倒海。如果世界有中心,婴儿就是世界的中心,我们这些哭笑不由己的人,远离阳光心态,自然也被阳光以千万重理由彻底忽略……’语文老师感觉我女儿的作文有问题,于是找到了学校的心理老师,心理老师看后也觉得有问题,这才联系了我。您帮我分析一下,那包耗子药和这篇作文之间是不是有关联?我该怎么做?”

我问眼前这个满脸哀愁的女人:“你是不是生了二胎?”

她说:“是啊!是个男孩儿,一岁半了——咦?张老师是怎么知道的?”

我说:“一个中学生,如果走心地写作,会暴露出她内心许多秘密。比如说,你女儿写到了‘襁褓中的婴儿’,这不是她这个年龄段的女孩儿能够凭空想象出来的,换句话说,她一定是有生活体验;除了家庭,她又能去哪里体验呢?”

那女人听罢轻轻地笑了,得意地说:“我女儿特别有当姐姐的样子,可喜欢弟弟了!”

我说:“我希望你说的是事实。但我也跟你说个真实的故事好吗?我亲戚家女儿读高一,住宿后不习惯,退宿了。可最近哭着喊着非要住宿,妈妈只好又去求学校办了住宿手续。在送女儿入住时,女儿说了一句话,妈妈差点震惊死。女儿说:‘我住宿后你们就可以把百分百的精力用在妹妹身上了,省得我在家给你们添乱!’直到这时,这个粗心的妈妈才知道女儿是因为吃醋才赌气去住宿的!我给你个提醒吧——你想没想过,因为你女儿太懂事了,所以,为了迎合你和你丈夫,她是在竭力表现出喜欢这个弟弟?她和我那个亲戚家的孩子一样,想动用理性,克制妒意,但感情又难答应,于是,她们活成了‘拧巴人’。我觉得她的作文中流露出了大量灰色情绪,特别是那个‘忽略’和‘中心’,非常扎眼!她在自己房间的书桌上放一包耗子药,是为了消灭你们的‘忽略’,顺便表达她对‘中心’的不满。不过,她未必想要自杀。如果她真要自杀,就不会把耗子药放在这么显眼的位置了。她通过这包耗子药,说出了这样一句话:我是存在的!”

那女人百思不得其解地说:“可是……可是,昨天晚上她还用美图相机给弟弟拍了一组照片……不过,经您这么一说,反思一下我自己,发现我平时在小老二身上用的心思确实是多了些。张老师,我做梦都没想到问题会出在这里……”

分手一周后,她打来电话,告诉我说:“张老师,我忍不住跟您分享一件事!今天周末,我和女儿去逛街了,买了她喜欢的运动鞋,还一起喝了咖啡,她特别开心!过马路时,她主动挽住了我的胳膊,这是从来没有过的!我都幸福得偷偷掉泪了……”

我却高兴不起来,我想,在我们身边,还有多少像这个妈妈一样愚钝的妈妈呀!

有人说,二孩的到来,瞬间唤醒了大孩的“争宠之心”。这话还真有一定道理。此前,身为独子(独女)的孩子,感觉整个世界都是他的,根本想不到会有人跟他争、跟他抢,他早就“独”惯了,这会子突然杀出了弟弟或妹妹来,他立刻无师自通地学会了“争宠”。

我们还应该注意到,不同年龄的大孩,争起宠来有不同表现:争美食、争怀抱,这是“标准版”的“争”;争陪伴、争关注,这是“升级版”的“争”;争地位、争恩福,这是“终极版”的“争”。

还记得山东潍坊12岁的李琰璘同学用文言文道出的“长女心声”吗——“顾稚子,勿忽长,多与长语,多同长娱”。这是个典型的“升级版”的争。好在,小李同学尚不属于“高龄大孩”,所以,她可以童言无忌畅快淋漓地将她的“争”说出来。而年龄越大,越懂事,越不会一哭二闹三上吊,越会将苦涩郁积于心,活成苦不堪言的“拧巴人”。

大孩、二孩之间年龄差距过大,是我国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据悉,二孩政策放开后,我国每年二孩出生占比逐渐超过头胎,2016、2017年,二孩出生人数均超800万人,而在这些喜迎二孩的家庭中,又有为数不少是大孩已处于高中学段甚至高中以上学段的“高龄”了。

试想,大孩“称帝”已久,二孩却来“废帝”,被废者是个垂髫小儿也就罢了,偏偏是个有了自我意识的“准青年”了,心中怎能不生出千般不快、万般不爽?但因为理性尚存,懂得不该用不当手段或言辞对那个篡夺了他“皇权”的小东西发泄,便只好苦着自己。其实,这种“隐性争宠”比“显性争宠”更伤人。

安抚大孩的经典台词大概是:“弟弟(妹妹)来了你就不会孤单了。”这样的安抚语,他至少要到20岁才能听懂。所以,二孩来的理想时间,要么是大孩10岁以前,要么是大孩20岁以后。

行笔至此,想起本市某老校长退休宴会上的著名段子。老校长为人豁达敞亮,谈吐诙谐有趣。谈到退休后的打算,他坦言:“想去当市长,省长不答应;想去开公司,闺女不答应;想去当演员,相貌不答应;想去当运动员,腿脚不答应……思来想去,只有一件事最适合做——生个小孩玩!就是不知老太婆答应不答应。”——呵呵,我敢肯定,此事的阻力只能来自“老太婆”,不会来自“闺女”。

猜你喜欢

二孩住宿张老师
数字
张老师喝茶
民宿市场占比已超星级酒店
P大的住宿学院
成本高,许多夫妻放弃“二孩”
“二孩”政策,城里人没那么热衷
酒店住宿
“住”和“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