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铁蛋白(SF)水平变化及其临床价值

2019-05-07齐宁霞韦丽娟

肝脏 2019年4期
关键词:铁蛋白肝细胞乙型肝炎

齐宁霞 韦丽娟

血清铁蛋白(SF)对体内铁的转运、贮存以及铁代谢调节有着重要的作用[1],体内铁过载和许多疾病关系密切,肝脏作为储存铁的主要器官而成为铁过多所致损的主要靶器官。观察检测SF水平与肝脏疾病发展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肝细胞实质受损,肝脏对铁蛋白的清除明显减少,因而肝脏及血清中铁蛋白含量的增多与肝脏细胞坏死状况具有一致性[2-4]。本研究观察比较慢性乙型肝炎及不同肝功能分级的肝硬化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之间的差异,了解铁蛋白与疾病进展之间的关系。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0例(对照组),男性56例,女性44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4.2±11.25)岁。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00例(实验组),根据Child-Pugh分级将其分为Child-Pugh A组(42例),男性22例,女性20例。年龄34~68岁,平均年龄(44.2±13.2)岁;B组36例,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36~70岁,平均年龄(46.4±15.7)岁;C组22例,性12例,女性10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44.8±13.2)岁。诊断标准参考《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5]中的标准进行诊断。

二、方法

分别采集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10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00例,均于上午清晨空腹8 h以上抽取外周血10 mL,将血清标本送至我院检验科进行测定血清铁蛋白(SF)、血清生化指标(TBil、ALT、AST、Alb等),凝血指标(PT、PTA等)水平。

三、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与处理,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多变量相关性使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的比较

慢性乙型肝炎组、Child-Pugh A组、B组、C组血清铁蛋白分别为(115.26±52.48)μg/L、(162.58±57.29)μg/L、(275.68±84.21)μg/L、(475.69±58.62)μg/L,与慢性乙型肝炎组相比较,Child-Pugh A组、B、C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SF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二、不同肝功能分级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的比较

Child-Pugh A组、B组、C组血清铁蛋白分别为(162.58±57.29)μg/L、(275.68±84.21)μg/L、(475.69±58.62)μg/L,不同肝功能分级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SF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Child分级的加重,患者SF水平明显增高,Child C组患者SF水平升高最明显。

三、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铁蛋白与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SF水平与ALT、AST水平呈正相关(P<0.05),见表1。

表1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铁蛋白与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

讨 论

SF水平的变化和临床病情的进展可能有关,因此检测SF水平可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些重要的依据。本文结果显示,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SF水平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0.05),与程丹[6]、李坤等[7]研究报道相一致。可能原因分析:肝脏是SF的主要储存场所,干细胞炎症坏死后,作为参与炎症反应的协同因子,SF合成明显增加。慢性乙型肝炎进一步进展为肝硬化,慢性炎症对肝细胞的损伤更加严重,SF合成明显增加,且由于大量肝细胞变性坏死,SF释放入血,使得SF升高。此外,肝脏细胞坏死,对SF清除能力下降也是导致SF水平升高的原因。

本文同时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Child-Pugh分级,并比较不同级别患者的SF差异情况,结果显示,随着Child分级的加重,患者SF水平明显增高,Child C组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升高最明显(P<0.05)。说明肝脏损害程度越严重,SF水平升高越显著,SF升高程度与肝细胞损害的程度具有一定相关性。SF升高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升高[8]。

ALT, AST水平是反应肝功能及肝细胞损害程度的重要指标,测定血清ALT, AST水平对了解肝细胞的损伤程度和判定肝功能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9]。通常ALT只能说明肝细胞破坏或炎症程度,由于SF是肝细胞合成并存储于肝细胞,因此,SF水平的增加既能反映肝细胞破坏和炎症程度,也可作为肝脏代谢的功能性指标[10]。本文研究结果也显示,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SF水平与ALT、AST水平呈正相关(P<0.05),说明SF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损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肝硬化时,由于大量肝细胞严重坏死,ALT水平下降,用SF来评估肝脏受损程度,动态监测SF,若其显著升高且持续不降,往往提示预后不佳。

综上所述,SF水平可以评估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且不同肝功能分级患者的SF水平不相同,SF水平与肝损害呈平行关系。SF可作为一项经济实用的无创性的肝损伤参考指标。

猜你喜欢

铁蛋白肝细胞乙型肝炎
肝脏脾植入误诊为肝细胞癌1例
外泌体miRNA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权威营养学专家联合发布《乳铁蛋白婴幼儿健康效应专家共识》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新型天然纳米载体——豆科植物铁蛋白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羊乳中的乳铁蛋白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6例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候与辨证论治
乳铁蛋白添加到搅拌型酸奶产品中仍可保持其活性
散瘀消癥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