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性表面活性剂插层GO-LDH的制备和性能

2019-05-07刘洁翔刘昌霞陈璐佳张晓光

无机化学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层间活性剂间距

刘洁翔 刘昌霞 陈璐佳 张晓光

(1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天津 300130)

(2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天津 300071)

0 引 言

氧化石墨烯(GO)作为一种重要的二维碳材料[1],其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报道近年来迅速增加[2-5]。戴宏杰课题组[2]首次报道了将抗癌药喜树碱衍生物SN38连接到聚乙二醇功能化的纳米氧化石墨烯表面。药物释放试验表明复合物在血浆中3天的释放量约为30%,相反在水溶液中则稳定存在。Yue等[3]研制了一种基于GO的易于制备的智能抗肿瘤疫苗体系。该体系综合利用静电、疏水及π-π堆叠作用由微米级GO高效吸附结合各种抗原,其无需外加生物或化学刺激可以改善抗原致免疫性。李祥子等[5]介绍了利用GO的含氧基团与药物(5-氟脲嘧啶、阿霉素等)分子形成氢键从而具有pH响应释药的研究进展。利用GO与药物之间的π-π堆叠、氢键作用等,可以实现药物高负载量。然而GO易于堆积成自组装体,其本身的许多优良性质难以发挥出来。将氧化石墨烯和类水滑石组合成复合材料可能解决GO堆积团聚问题。类水滑石(LDH)是一类具有二维层间的阴离子型层状材料,可容纳各种生物和有机分子等形成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基于LDH的新型高效、环境友好的农药(药物)-无机杂化材料已经受到人们广泛关注[6-7]。客体分子结构中含有阴离子基团的药物(农药)很容易进入LDH层间,然而绝大部分的中性疏水性分子则需要借助表面活性剂才能进入LDH层间[8]。此外这种杂化材料还存在LDH疏水性能和持续缓释性能差的缺点。GO表面带负电荷,而LDH带正电荷,依靠静电作用二者很容易结合形成一种新的复合材料。目前这类复合材料主要用作阻燃剂[9]、光催化剂[10]、药物载体[11-12]等。 Wang 等[11]采用溶剂蒸发法制备氧化石墨烯-青霉素插层MgAlLDH(GO/BP-LDH)的杂化物薄膜。研究表明随着GO/BP-LDH质量比降低释放时间延长,释放过程动力学 拟合表明青霉素释放符合一级模型。最近兀晓文 等[12]将喜树碱插层GO-LDH纳米杂化物中,纳米杂化物的药物释放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且具pH响应性。

GO和LDH都可作为药物/农药缓释剂载体,将它们组合成复合材料,优势互补,恰好克服了GO易聚集、LDH疏水性能和持续缓释性能差的缺点。通过表面活性剂与GO-LDH组装成复合材料,改善层间疏水性能,有望诱导农药插层、实现控制释放。基于此,采用共沉淀法和离子交换法来制备两性表面活性剂插层GO-LDH复合物,通过XRD、FT-IR、TGA/DTA和SEM、TEM等表征其晶体结构、组成及热稳定性,研究溶剂、反应时间、表面活性剂用量等对复合物结构的影响。此外,研究了CPF-DCB/GOLDH在pH=5.0和6.8缓冲液中CPF的释放行为。这将为表面活性剂插层GO-LDH复合物作为农药缓释剂载体提供有益参考。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和仪器

硝酸锌和硝酸铝,分析纯,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磷酸二氢钠、磷酸二氢钾,分析纯,天津基准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硫酸、过硫酸钾,分析纯,天津市风船化学试剂科技有限公司;氢氧化钠,分析纯,天津市北方天医化学试剂厂;毒死蜱(CPF),山东沾化天元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无水乙醇,分析纯,天津市化学试剂六厂;N-甲基吡咯烷酮(NMP)、五氧化二磷、甲酰胺、高锰酸钾,分析纯,天津市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盐酸,36%~38%(w/w),天津风船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天然石墨,99.8%,青岛日升石墨有限公司;十二烷基羧基甜菜碱(DCB),30%(w/w),经丙酮多次结晶提纯后使用,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十二烷基磺基甜菜碱(DSB),化学纯,南京旋光科技有限公司;N-十二烷基-β-氨基丙酸钠(DAP),化学纯,上海嶅稞实业有限公司,经丙酮多次结晶提纯后使用。

样品物相分析采用D8 Focus型X射线衍射仪(德国 bruker AXS 有限公司),Cu Kα(λ=0.154 056 nm),管电压和电流分别为40.0 kV和40.0 mA,2θ=2°~80°;Temsorn 27 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德国Bruker公司,KBr压片法(样品与 KBr质量比为1∶100),检测范围 4 000~400 cm-1;样品的热分解行为采用日本理学的Thermo plus EVO2 TG8121,空气气氛下,升温速率为10℃·min-1,温度范围为20~800℃;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S-4800,日本日立公司,工作电压10 kV)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Tecnai G2 F20S-TWIN,FEI,USA, 工作电压200 kV)观察样品表面形貌、颗粒大小及分布状态;紫外-可见光谱是由TU1901光谱仪(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公司)测定,测量波长在200~700 nm。

1.2 两性表面活性剂插层GO-LDH的制备

1.2.1 LDH合成

采用共沉淀法:在N2保护下,向20 mL 0.5 mol·L-1Zn(NO3)2和 10 mL 0.5 mol·L-1Al(NO3)3混合溶液中匀速滴加0.5 mol·L-1氢氧化钠溶液,强烈搅拌,控制终点pH值为6.5,滴加结束继续搅拌0.5 h,将浆液转入反应釜中,100℃晶化3 h后,抽滤、洗涤3次,在80℃干燥12 h,样品记作LDH。

1.2.2 两性表面活性剂插层GO-LDH的合成

首先,采用Hummers法[13],利用天然石墨粉制得氧化石墨烯(GO),通过超声处理将1 g GO在80 mL NMP溶液中剥离,并在50℃条件下搅拌48 h后,制得GO剥离液备用。

其次,采用离子交换法和共沉淀法分别制备两性表面活性剂插层GO-LDH杂化物。

共沉淀法:首先将20 mL 1.0 mol·L-1的Zn(NO3)2和 20 mL 0.5 mol·L-1的 Al(NO3)3溶液混合,再与剥离的GO(或GO和DCB的混合物)溶液一起搅拌,向混合液中滴加1.0 mol·L-1的NaOH溶液,控制终点pH=6.5,继续搅拌0.5 h,随后通过:① 将混合液转移到100 mL的高压反应釜中,100℃下晶化3 h;②将混合液转移到100 mL的圆底烧瓶中,60℃下搅拌12 h。最后经离心,乙醇洗涤3次,55℃干燥12 h,2种处理方法得到的样品分别记为GO-LDH-1(DCB/GO-LDH-1)和 GO-LDH-2(DCB/GO-LDH-2)。

离子交换法:首先采用剥离重构方法制备GOLDH,即取1.0 g LDH分散在80 mL甲酰胺中,超声处理1 h后,在60℃下搅拌48 h,得到透明的LDH胶体分散体。然后GO剥离液与LDH胶体分散体在30℃混合搅拌3 h,离心,乙醇洗涤3次,55℃干燥12 h,得GO-LDH复合材料。取一定量两性表面活性剂在15 mL NMP中溶解,在50℃下加入GO-LDH搅拌一定时间,乙醇洗涤、离心3次,55℃干燥12 h,样品记为 ZS/GO-LDH(N)(ZS=DCB、DSB 或 DAP,N指NMP)。按上述方法把NMP改为H2O制备插层材料,记为ZS/GO-LDH。为了对比,还以H2O为溶剂,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了DCB、DSB和DAP分别插层GO或LDH的复合材料,即ZS/GO和ZS/LDH(ZS=DCB、DSB 或 DAP)。

1.3 CPF-DCB/GO-LDH的制备及释放性能研究

1.3.1 CPF-DCB/GO-LDH的制备

采用复合胶束法[14],在N2保护下,首先将1.2 g CPF溶于10 mL NMP中得到透明溶液,然后将其与溶有1.2 g DCB的15 mL NMP溶液混合搅拌至透明,最后向此溶液中加入0.8 g DCB/GO-LDH(0.5)(0.5指合成材料中DCB的用量为0.5 g,下同),50℃下反应48 h。产物经过滤、洗涤,80℃烘箱中干燥12 h,得到样品。

1.3.2 载药量的测定

取25 mg CPF-DCB/GO-LDH(0.5)于小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0.1 mol·L-1的盐酸溶液使杂化物完全溶解,后转移至50 mL容量瓶中用95%(V/V)乙醇定容,用紫外-可见光谱仪测其吸光度,根据工作曲线计算其载药量。

1.3.3 释放曲线的测定

向四口瓶中加入200 mL缓释介质,升温至30℃,向其中加入 0.1 g CPF-DCB/GO-LDH(0.5),以一定速度匀速搅拌,每隔一定时间用注射器取样一次,每次取样3 mL,经0.4 μm微孔过滤膜过滤,之后用3 mL释放介质冲洗过微孔过滤膜,使得过滤膜上残余固体与缓释介质一起进入缓释体系中。记录每个时刻的吸光度,根据工作曲线计算释放率,最后以释放率对释放时间作图得到释放曲线。

2 结果与讨论

2.1 XRD分析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DCB/GO-LDH-1和DCB/GOLDH-2的XRD结果见图1,同时还列出了GO-LDH-1、GO-LDH-2、GO和LDH的XRD。图1A中LDH的(003)晶面衍射峰位于10.1°,GO的(001)晶面衍射峰位于10.5°。在图1B中,4种样品第一衍射峰都出现在2θ=9.7°附近,对应的层间距约为0.91 nm。添加DCB并没有改变GO-LDH复合材料的层间距,说明共沉淀法DCB并没有插入GO-LDH层间。另外,DCB/GO-LDH-1和DCB/GO-LDH-2样品的衍射峰强度相对较低,这是因为在制备过程中,表面活性剂的存在使GO高度分散而导致样品的结晶度降低。

图1 (A)GO和LDH及(B)共沉淀法合成的DCB/GO-LDH-1、DCB/GO-LDH-2、GO-LDH-1、GO-LDH-2的XRD 图Fig.1 XRD patterns of(A)GO,LDH,(B)DCB/GO-LDH-1,DCB/GO-LDH-2,GO-LDH-1 and GO-LDH-2 by coprecipitation method

其次,通过离子交换法合成DCB/GO-LDH。在制备过程中,DCB溶解在NMP溶剂中,得到DCB/GOLDH(N)。图2是在不同反应时间(12、24、48和72 h)下合成DCB/GO-LDH(N)的XRD图,其中DCB/GOLDH合成所使用的前驱体GO-LDH是采用剥离重构方法制备的。从图中可看出,随着时间的增加,样品的第一衍射峰从8.8°前移至7.0°,层间距从1.01 nm扩大至1.25 nm,这表明DCB成功插层GOLDH。当反应时间为72 h时,样品第一衍射峰的对称性有所下降。因此,在后面材料的制备中反应时间均选择48 h。

图2 不同反应时间合成DCB/GO-LDH(N)的XRD图Fig.2 XRD patterns of DCB/GO-LDH(N)after different reaction times

以NMP和水分别为溶剂,研究不同DCB量对插层结构的影响,其XRD结果见图3。当以NMP为溶剂时,样品DCB/GO-LDH(N)的第一衍射峰都在2θ=7.1°左右,峰强度没有明显变化。当以水为溶剂时,不同DCB量合成的样品DCB/GO-LDH的第一衍射峰在 2θ=2.7°~3.1°左右, 对应层间距为 2.87~3.29 nm,峰形变窄、强度增强。DCB/GO-LDH的层间距比DCB/GO-LDH(N)大得多,说明DCB分子插入层间更多。这主要归因于DCB在水溶液显酸性,整个分子显正电性,分子更容易插层。另外,GO在水中更易溶胀也是一个影响因素。

图3 在NMP和水中不同DCB量合成的DCB/GO-LDH(N)及DCB/GO-LDH的XRD图Fig.3 XRD patterns of DCB/GO-LDH(N)and DCB/GO-LDH prepared with different amounts of DCB in NMP and water

图4 在NMP和水中不同DSB量合成的DSB/GO-LDH(N)及DSB/GO-LDH的XRD图Fig.4 XRD patterns of DSB/GO-LDH(N)and DSB/GO-LDH prepared with different amounts of DSB in NMP and water

图4 是在NMP和水中不同DSB量合成的DSB/GO-LDH的XRD结果。当DSB量从0.2 g增加到0.6 g时,DSB/GO-LDH(N)第一衍射峰由9.4°前移至6.8°,对应的层间距从0.94 nm增加到1.31 nm。不同DSB量合成DSB/GO-LDH的第一衍射峰位置约在2.5°,对应层间距为3.48 nm。DSB/GO-LDH的层间距比DSB/GO-LDH(N)大,这与DCB/GO-LDH的情况一致。图5是在水中不同DAP量合成的DAP/GO-LDH的XRD图。DAP/GO-LDH的第一衍射峰约在 9.0°~10.1°,对应层间距为 0.99~0.89 nm,与 GOLDH的层间距相近,表明DAP不能插层GO-LDH。这主要归于DAP分子形成内盐而使分子显电中性,而DCB和DSB在等电点外显正电或负电。DCB、DSB和DAP的结构式见图6。

图5 不同DAP量合成DAP/GO-LDH的XRD图Fig.5 XRD patterns of DAP/GO-LDH prepared with different amounts of DAP

此外,还研究了DCB、DSB和DAP分别插层GO和LDH杂化物,以探究DCB/GO-LDH和DSB/GO-LDH的结构,XRD结果如图7(a,b)所示。图7a表明,DCB/GO和DSB/GO第一衍射峰约3.1°,层间距为2.85 nm,说明DCB和DSB可以插层GO;而DAP/GO第一衍射峰约为10.6°,说明DAP不能插层GO。图7b中,DAP/LDH、DSB/LDH的第一衍射峰分别位于4.2和2.3°,对应的层间距分别为2.01和3.74 nm,说明DAP、DSB均可以插层LDH。而DCB的第一衍峰位于11.4°,说明它并未插层LDH中。DCB插层GO-LDH杂化物的层间距 (2.87~3.29 nm)略大于DCB/GO的层间距 (2.85 nm),而DSB插层GO-LDH杂化物的层间距 (3.48 nm)介于DSB/GO(2.85 nm)和DSB/LDH(3.74 nm)之间。基于此,结合CPF/GO-LDH杂化物的结构[15],推断出两性表面活性剂插层GO-LDH的杂化物可能结构:GO-LDH的层板是由带正电荷的LDH纳米片层吸附在带负电荷GO基底上形成的复合层板,DCB和DSB分子插入GO-LDH层间。结合之前的研究[16],DCB和DSB分子长度分别为1.98和2.28 nm,插层GO-LDH层间距分别为2.87~3.29和3.48 nm,减去GO厚度(0.8 nm),层间高度为2.07~2.49和2.68 nm,远大于表面活性剂分子长度,分子在层间可能是双层倾斜排列。

图6 DCB、DSB和DAP的结构式Fig.6 Structure formulas of DCB,DSB and DAP

图7 DCB、DSB和DAP分别在(a)GO和(b)LDH中插层的XRD图Fig.7 XRD patterns of(a)GO and(b)LDH intercalated with DCB,DSB and DAP

2.2 FT-IR分析

图8 是分别采用剥离重构和共沉淀法合成GOLDH的FT-IR图。由图1和2可知,剥离重构和共沉淀法2种方法合成的GO-LDH并没有明显差别。但从FT-IR图中发现,二者存在明显差异。对于剥离重构法合成的 GO-LDH(图 8a),3 300和 1 398 cm-1处的吸收峰分别归于GO中OH的伸缩振动和弯曲振动。2 969和2 864 cm-1处的峰归属于C-H伸缩振动。1 690、1 269和1 104 cm-1处的吸收峰分别归为C=O、C-O-C和C-OH的伸缩振动,这些对应于氧化石墨烯的特征峰[14,17]。对于共沉淀法合成的GO-LDH(图8b),3 443 cm-1处强吸收峰为LDH层板OH的伸缩振动,1 620 cm-1处吸收峰为水分子的弯曲振动,1 382 cm-1处的强吸收峰为层间NO3-的伸缩振动,这些对应于LDH的典型特征峰。此外,图8b中2 964、2 773、1 104 cm-1处吸收峰为GO的特征峰。

图8 (a)剥离重构和(b)共沉淀法合成GO-LDH的FT-IR图Fig.8 FT-IR spectra of GO-LDH prepared by(a)exfoliation-restacking and(b)coprecipitation method

图 9给出 DCB/GO-LDH-1、DCB/GO-LDH-2和DCB/GO-LDH(N,0.5)(0.5指合成材料中表面活性剂DCB用量为0.5 g,下同)的FT-IR图。DCB/GO-LDH-1和DCB/GO-LDH-2的FT-IR各吸收峰位置基本相同,3 431(3 436)、1 384(1 385)cm-1峰为 LDH 的特征峰,1 119(1 120)cm-1为GO的特征峰。在DCB/GO-LDH(N)FT-IR 图中,3 442、1 391、1 125 cm-1为GO 的特征峰。 此外,2 922(2 923、2 927)、2 851(2 854、2 857)、1 628(1 634、1 640)归为 DCB 的 C-H伸缩振动及C=O的振动。FT-IR图表明,共沉淀法制备的DCB/GO-LDH-1和DCB/GO-LDH-2是由GO和LDH两种层状物组成的混合结构,而离子交换法制备的DCB/GO-LDH(N)是DCB插层到GO-LDH复合层板中。

图9 样品的FT-IR图Fig.9 FT-IR spectra of samples

图10 样品的FT-IR图Fig.10 FT-IR spectra of samples

图 10列出 DCB/GO-LDH(0.5)和 DCB/GO、DSB/GO-LDH(0.5)和DSB/GO及 DAP/GO-LDH和 DAP/GO的FT-IR图。对于DCB/GO-LDH来说,其谱图中各峰的位置与 DCB/GO-LDH(N,0.5)类似,3 415、1 385 cm-1处吸收峰为LDH的典型特征峰。2 922、2 852、1 635 cm-1处吸收峰为DCB的C-H伸缩振动及C=O的振动。DCB/GO的各峰位置与DCB/GOLDH(0.5)类似,DSB/GO-LDH(0.5)和 DSB/GO 对应的各峰位置也几乎相同。综合XRD和FT-IR结果,进一步证实 DCB/GO-LDH(0.5)和 DSB/GO-LDH(0.5)的杂化物结构是以吸附LDH小晶片的GO为主体,DCB和 DSB位于层间。而 DAP/GO-LDH(0.6)和DAP-GO对应的各峰位置基本吻合,进一步说明DAP不能插层GO-LDH和GO。

2.3 TGA/DTA分析

图11 (a)剥离重构和(b)共沉淀法制备的GO-LDH的TGA/DTA曲线Fig.11 TGA/DTA curves of GO-LDH prepared by(a)exfoliation-restacking and(b)coprecipitation method

图11 给出了剥离重构和共沉淀法合成的GOLDH的TGA/DTA曲线。剥离重构法制备GO-LDH(图11a)的分解过程可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100~230℃)为脱除GO上不稳定的含氧基团[18],对应DTA曲线上170℃处的放热峰;第二阶段(470~750℃)为GO骨架分解或燃烧,对应一个强放热峰(640℃)。在DTA曲线上没有观察到LDH吸热峰,可能是LDH含量少的缘故。共沉淀法制备GO-LDH(图11b)的分解过程也分2个阶段:第一阶段(100~280℃)为LDH中羟基及其层间NO3-和GO上不稳定的含氧基团的脱除过程,对应DTA曲线上220℃处的吸热峰以及240℃的放热峰。吸热峰(220℃)是LDH热分解行为的一个特征峰[19]。第二阶段(320~510℃)为GO骨架分解或燃烧,对应于450℃处的放热峰,远低于剥离重构合成GO-LDH的放热峰(640℃)。这是由于剥离重构法制备的复合物是以GO为基底,LDH纳米片分散吸附在GO的表面,二者间存在强烈的静电作用;而共沉淀法制备的复合物是大量LDH吸附在GO上,以LDH为主,导致GO分解或燃烧温度偏低。复合物的热分解行为再次证实它们的结构差别。

图 12 为 DCB/GO-LDH(0.5)和 DCB/GO、DSB/GO-LDH(0.5)和DSB/GO的TGA/DTA曲线。对于DCB/GO-LDH(0.5)和DCB/GO来说,TGA曲线都有3个明显的失重阶段,在DCB/GO的DTA曲线上对应4个放热峰(180、240、333和525℃)依次对应于GO上不稳定的含氧基团的脱除、DCB的熔融分解、燃烧以及GO骨架分解或燃烧。而DCB/GO-LDH(0.5)的DTA曲线有3个明显放热峰,225℃处峰归于GO上不稳定的含氧基团及DCB的分解过程;336℃处为DCB的燃烧过程;530℃为GO骨架分解或燃烧。DSB/GO-LDH(0.5)和DSB/GO的TGA曲线也有3个明显的失重阶段,对应DTA曲线上3个放热峰,它们分别是220、334和522℃以及208、289和497℃,归为GO上不稳定的含氧基团的脱除、DSB的分解和燃烧以及GO骨架分解或燃烧。与DCB/GO(0.5)和 DSB/GO(0.5)相比,DCB(DSB)/GO-LDH(0.5)和DSB/GO-LDH(0.5)中复合层板GO的燃烧温度分别提高了5和25℃,但显著低于前驱体GO-LDH的GO分解温度(640℃),DSB的燃烧温度提高了45℃,这都归因于GO、LDH间以及DSB与它们间静电作用的结果。

图12 样品的(a,c)TGA和(b,d)DTA曲线Fig.12 (a,c)TGA and(b,d)DTA curves of samples

2.4 TEM和SEM分析

图13 样品的TEM图Fig.13 TEM images of samples

图14 样品的SEM图Fig.14 SEM images of samples

共沉淀和剥离重构制备的GO-LDH的外观形貌TEM照片如图13所示。剥离重构制备的GOLDH复合物,少量LDH晶片吸附在GO表面,而共沉淀法制备的杂化物的是大量LDH片层吸附在GO基底上[20-21]。这进一步证实前面XRD、FT-IR和TGA/DTA所显示的2种复合物结构的差异。CPF-DCB/GO-LDH(0.5)和DCB/GO-LDH(0.5)的TEM图与剥离重构制备的GO-LDH结构类似,有少量LDH晶片吸附在GO表面。图14是DCB/GO-LDH(0.5)、DSB/GOLDH(0.5)、DCB/GO和DSB/GO的SEM结果。由图可看出,样品都呈现出不规则的片状粒子,清晰的层层堆积,DSB/GO和DSB/GO-LDH(0.5)有一些碎的片状粒子。

2.5 CPF-DCB/GO-LDH(0.5)的释放性能研究

图15为CPF-DCB/GO-LDH(0.5)的XRD图。由图可知,第一衍射峰出现在2θ=2.4°附近,对应的层间距约为3.60 nm,比DCB/GO-LDH(0.5)的层间距(2.87~3.29 nm)大。从图13中两者的TEM结果中发现,它们与剥离重构制备的GO-LDH结构类似,有少量LDH晶片吸附在GO表面。再结合载药量12%(w/w)的结果证实CPF进入了 CPF-DCB/GO-LDH(0.5)层间。

图 15 CPF-DCB/GO-LDH(0.5)的 XRD 图Fig.15 XRD patterns of CPF-DCB/GO-LDH(0.5)

图16 为CPF-DCB/GO-LDH(0.5)在pH=5.0和6.8缓冲溶液中的释放曲线。由图可知,开始时CPF快速释放,之后缓慢释放,在pH=5.0和6.8缓冲溶液中分别在2.1、1.4 h达到释放平衡,平衡时累积释放量分别为66%和55%,这说明杂化物CPF-DCB/GO-LDH(0.5)有一定缓释性能。在pH=5.0缓冲液中累积释放量明显要高于在pH=6.8中,这可能由于在弱酸性环境中(pH=5.0),药物的释放是由样品层板部分溶解[22]、离子交换及扩散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在pH=6.8缓释介质中只有离子交换和扩散作用。

图 16 CPF-DCB/GO-LDH(0.5)在 pH=5.0和 6.8缓冲溶液中CPF的释放曲线Fig.16 Release profiles of CPF from CPF-DCB/GO-LDH(0.5)in pH=5.0 and 6.8 buffer solutions

为进一步研究 CPF-DCB/GO-LDH(0.5)释放机理,采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抛物线扩散模型对其释放数据进行拟合:

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表示为:

抛物线扩散方程表示为:

其中Xt为t时刻的释放百分率,qe为平衡时药物浓度,k2和kp为速率常数,m是模型常数。图17和表1分别为CPF-DCB/GO-LDH(0.5)的拟合曲线和动力学参数结果。

从表1中可看出,采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抛物线扩散拟合样品的R分别为1.0和0.98,这说明CPF-DCB/GO-LDH(0.5)在pH=5.0和6.8中的释放能很好用这2种模型来描述。抛物线扩散拟合结果说明药物客体分子释放主要受扩散过程控制,如表面扩散和粒内扩散[23]。

表1 释放曲线拟合的速率常数和相关系数(R)Table 1 Fitted results of rate constants an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R)by two models

图17 CPF-DCB/GO-LDH(0.5)在pH=5.0和6.8中CPF释放行为的(a)准二级动力学和(b)抛物线扩散模型拟合曲线Fig.17 Plots of(a)pseudo second-order model and(b)parabolic diffusion model for the release of CPF from CPF-DCB/GO-LDH(0.5)at pH=5.0 and 6.8

3 结 论

采用共沉淀和剥离重构法制备了两性表面活性剂DCB、DSB和DAP插层GO-LDH复合材料,利用XRD、FT-IR、TGA/DTA 和 SEM、TEM 等手段对其结构、热稳定性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共沉淀和剥离重构法制备的GO-LDH两种复合物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只有离子交换法可以成功制备DCB和DSB插层GO-LDH材料。与NMP相比,在水溶剂下DCB/GOLDH和DSB/GO-LDH的层间距更大。结合FT-IR和SEM结果,再次证实DCB/GO-LDH和DSB/GO-LDH的插层结构是以表面吸附LDH晶片的GO为主体,DCB和DSB位于GO-LDH层间。此外,CPF-DCB/GO-LDH(0.5)在pH=5.0和6.8缓冲液中的释放行为研究表明,CPF-DCB/GO-LDH(0.5)有一定的缓释性能,CPF-DCB/GO-LDH(0.5)的释放行为很好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抛物线扩散模型来描述,说明药物客体分子释放主要受扩散过程控制。这将有助于理解两性表面活性剂插层GO-LDH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性能,为其在农药制剂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猜你喜欢

层间活性剂间距
表面活性剂在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再生沥青路面基面层间剪切疲劳寿命预估
酰胺类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发展趋势
开始和结束
非均匀间距的低副瓣宽带微带阵列天线设计
黑猫叫醒我(节选)
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
层间组合隔震结构随机动力可靠度分析
基-面层间不同接触状态下沥青路面结构受力分析
算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