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针联合行为疗法治疗小儿孤独症40例临床观察

2019-05-06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年5期
关键词:头针疗程疗法

河南省永城市中心医院,河南 永城 476600

目前,关于孤独症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临床上仅有的一些药物,治疗效果也不是特别明显。特教训练、行为及心理疗法是当下治疗儿童孤独症的主要方法[1],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儿的症状,但疗效并不显著。我国中医针灸疗法博大精深,随着循证医学及孤独症病因机制的不断研究,针灸治疗在儿童孤独症的治疗中发挥了很好的效果[2],被越来越多的医疗工作者和患者及家属所接受。因此,笔者采用头针联合行为疗法对孤独症患儿进行治疗,并对患儿的心理、智能和行为能力的变化进行探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80例孤独症患儿,将所有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1~11岁,平均(5.2±1.7)岁;病程1~3年,平均(2.01±0.56)年。观察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2~11岁,平均(5.4±1.8)岁;病程1~4年,平均(2.02±0.54)年。两组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所有患儿均符合《儿科学》相关诊断标准确诊为孤独症[3]。

1.3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4]:患儿治疗及护理依从性良好;年龄<12周岁。排除标准:合并精神分裂症、婴儿痴呆、Rett综合征及埃斯博格综合征等;有出血倾向,凝血功能障碍者;有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肺部疾病者。

1.4 方法 对照组给予行为疗法干预,主要措施有:成立行为疗法干预小组,由医护人员对患儿进行针对性一对一教学,强化患儿的语言训练、听觉和感觉统合训练,1次/d,每次持续1 h,每周5次,8周1个疗程,共计治疗1疗程。帮助患儿逐渐学习简单的生活技能,尽可能消除其异常行为和感觉,逐渐促使其恢复正常语言和社交能力[5]。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头针治疗,患儿选取语言1区和2区、神庭、头维、百会、印堂、平衡区和四神聪等穴位进行针刺,采用0.30 mm×25 mm不锈钢毫针(注册证号:津械注准20172270152,天津亿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采用平补平泻法,常规消毒后以15 °角捻转进针,进针深度2 cm。1~3岁患儿留针1.5 h,3~4岁患儿留针2 h,4~5岁患儿留针2.5 h,5岁以上患儿留针3 h。每30 min捻转行针1次。每周3次,隔日1次,2周1个疗程,休息2周后进行下1个疗程,总计治疗2个疗程。

1.5 观察指标 采用PEP-3评分测定治疗前后患儿心理发育程度,对患儿沟通、体能和行为进行评估,分数越高恢复效果越好[6]。采用PPVT评分评估治疗前后患儿智能发育情况,该量表为非言语性量表,评分越低,患儿智力低下情况越严重[7]。采用孤独症行为量表(ABC)评估患儿治疗前后孤独症行为,该量表包括躯体运动、交往、语言、感觉、生活自理5个因子,评分越高,孤独症行为越严重。

1.6 疗效判定 依据ABC总分降低情况评估临床疗效[8]。显效:ABC总分降低>5分;有效:ABC总分降低3~5分;无效:ABC降低≤3分。总有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PEP-3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沟通、体能和行为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沟通、体能和行为评分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PEP-3评分比较 (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2 两组PPVT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PPV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PVT评分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ABC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躯体运动、交往、语言、感觉、生活自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因子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P<0.05)。见表4。

表2 两组PPVT评分比较 (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表3 两组ABC评分比较 (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表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孤独症(Autismspectrum Disoder,ASD)又称为自闭症,属于中枢神经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是婴幼儿期的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主要特点是社会交往和语言交流障碍,兴趣范围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动作[4]。近年来其发病率逐渐升高,在美国发病率58%,在中国发病率上升到69%,治疗预后也不很理想[9]。对于该疾病尚无特效药物治疗,行为疗法是其主要治疗方法之一,虽对改善疾病的症状有一定疗效,但受限于治疗手段的单一,其疗效仍不十分显著[10]。中医认为,自闭症患儿以肾精亏虚、肝失疏泄为主,导致心窍不通、神失所养。运用针灸疗法可刺激脑神经,安神养气,提升细胞代偿性[11]。本研究头针所选百会、神庭、四神聪等均在督脉循行线上,督脉为阳脉之海,针灸治疗可起到安神定志、醒脑开窍之功效,并可疏肝理气、调节情志。针灸语言1区和2区课调节大脑运动学失语、感觉性失语和命名性失语等功能[12]。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PEP-3评分、PPVT评分及ABC评分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头针联合行为疗法治疗儿童孤独症效果显著,对于患儿的心理、智能和行为能力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猜你喜欢

头针疗程疗法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探讨头针联合体针对失眠患者的作用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治前列腺增生
中药面膜祛除黄褐斑
头针结合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治疗小儿脑瘫语言障碍42例
头针配合逍遥散加减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疗效观察
头针配合张力平衡针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小儿厌食的简易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