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针配合张力平衡针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2017-03-03张海燕严玲满慧静宋宏颖杨清然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年20期
关键词:头针中风

张海燕+严玲+满慧静+宋宏颖+杨清然

【摘要】目的 研究头针配合张力平衡针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取样法,将其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实验组选取头针配合张力平衡针法治疗,而对照组则进行常规针刺法,28天后复评肌痉挛状态。

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肌张力以及肌痉挛状态都比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针配合张力平衡针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具有较好疗效,对改善患者肌张力以及肌痉挛状态有着良好效果。

【关键词】张力平衡针法;痉挛性瘫痪;麻痹;随机对照;中风;头针

【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20.00.02

Head needle with tension balance 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spastic paralysis after stroke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ies

ZHANG Hai-yan,YAN Ling,MAN Hui-jing,SONG Hong-ying,YANG Qing-ran

(Cangzhou city, hebei province people's hospital,Hebei Cangzhou 061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head tension balance acupuncture needle with curative effect for the treatment of spastic paralysis after stroke.Methods Select August 2015~in May 2016 in our hospital 9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pastic paralysis after strok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using random sampling method, it can be divided into 50 cases of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of 48 cases. Group selection head needle with tension balance acupuncture treatment, while control group routine acupuncture method, 28 days review muscle spasticity.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muscle tension and muscle spasticity wer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than before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a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8% 64.58%,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Head needle stitch tension balance in the treatment of spastic paralysis after stroke patients have good curative effect, muscle tension and muscle spasticity in patients with improved has a good effect.

【Key words】Tension balance stitch;Spastic paralysis;Paralysis;Randomized controlled;Stroke;Head of the needle

痙挛性瘫痪的病症是患肢肌张力增高[1],腱反射亢进、浅反射减弱或消失,出现病理反射,无肌萎缩和肌束震颤,但长期瘫痪后可见废用性肌萎缩[2]。病人在中风后容易引发严重的后遗症,患者在中风后出现肢体瘫痪,肌张力突然大幅度的升高或发生痉挛,动作协调能力下降。如果长期处于痉挛状态,会影响最终的疗效。为此,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头针配合张力平衡针法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取样法,将其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所有患者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诊断标准

参照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梗死、脑出血诊断标准。并通过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定患者的疗效。量表总分100分,其中0~20分患者为完全依赖,21~60分的患者严重依赖,61~90分的患者为中度依赖,91~99分的患者为轻度依赖,100分的患者为完全独立。对于轻度依赖与完全独立的患者,论文认为治疗效果是显效的,中度依赖的患者论文认为资料是有效的,而对于0~60分的患者,论文认为是无效的。

1.3 纳入标准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对患者的病情,年龄,知情权,服药情况,身体状况等提出要求。符合纳入标准的需满足以下条件:临床表现上,患者在中风后出现肢体瘫痪,肌张力突然大幅度的升高或出现痉挛症状;年龄40~76岁;在恢复期,保持清醒的意识,稳定的生命体征;没有影响功能恢复的其他神经或肌肉骨路疾病;所有研究对象均在自愿的前提下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治疗方法

1.4.1 治疗组

采用头针配合张力平衡针法治疗。对侧运动区、足运感区等处,快速进针、捻转一分钟俩百次,捻转一分钟,留针半小时。张力平衡针法,第一组穴:上肢屈肌侧极泉、尺泽等;下肢伸肌侧血海、梁丘等处;技术标准:采用0.3 mm×40 mm规格的毫针,快速刺入各穴,给予柔和均匀的捻转手法,出针动作轻柔。第二组穴:上肢伸肌侧肩髃、天井等处;下肢屈肌侧髀关、曲泉等处。技术标准:快速刺入各穴,得气后给予较强捻转手法,以出现较强针感为度,出针快。一天一次,每次留针半小时。

1.4.2 對照组

采用国内公开认准的针刺方法。1次/d,每次留针半

小时。

1.5 疗效判定标准

所有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本实验选用的判定标准:根据患者肌张力减轻程度判定。显效:肌张力还没有完全恢复正常,且肌张力下降2级;有效:肌张力恢复部分正常,且肌张力下降1级;无效:肌张力无变化。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肌张力以及肌痉挛状态都比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n(%)]

3 讨 论

中医学认为,人体阴阳虚盛是判断疾病指标,而“阴阳失调”会出现人体机能的异常[3]。中风后痉挛性瘫痪也是由于阴阳失调所致。治疗阴阳失调应当当扶阴抑阳,反之亦然。治理的根本就是使人体阴阳归于平衡,运动性的使其趋于平衡之态[4]。中风后痉挛性瘫痪分为俩类:属阳缓而阴急,阳虚阴盛之症的患者上肢内侧屈肌更为严重,呈现挛缩屈曲的形状; 属盛之症的患者,下肢以外侧伸肌更为严重。根据传统的中医学理论认为,人的头部是人体气街所在位置,人们通过气街发挥着使经气内止于脑的作用,由此可知暴露在外面的头皮紧密联系着脑髓。脑髓在人体发挥左右阴阳的重要作用,身体一旦开始出现阴症就用阳来压制,平衡人体阴阳。中风后痉挛性瘫痪就是因为脑枢机失调,阴阳失衡,肢体难调,用头针可调人体阴阳使之平衡。现代医院用现代说法解释,治疗使用的头针刺激运动区。其可以当做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头皮投影,利用刺激对侧躯体的运动进行管理。对瘫痪患者的侧头进行穴针刺治疗有着调整、平衡上下、左右阴阳的作用。穴针刺治疗就是刺激患肢对侧运动区、足运感区等,促进受损部位的上运动神经元加速恢复。常规上治疗的方法,只能较好的治疗中风后瘫痪早期患者,对那些肢体瘫痪呈弛缓状态的患者治疗效果不明显。张力平衡针法用不同的刺激手法,对患者患肢痉挛肌及拮抗肌上的有效穴位进行同时治疗,能从多方位的协调和平衡痉挛肌与拮抗肌的肌肉张力,使生物力学达到平衡的状态,最终达到缓解肢体痉挛状态、改善其临床症状。

通过本组研究结果显示,给予头针配合张力平衡针法和常规针法均能改善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上肢亢进的屈肌肌张力程度以及下肢伸肌肌张力,但前者实验组疗法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医者在治疗时可针对患者具体情况灵活选用。

参考文献

[1] 毕 颖,邵晓梅,李丽萍,等.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研究进展[J].浙江中医杂志,2012,47(1):69-72.

[2] 毛新发,李啬夫,吴志国.30例脊肌萎缩症临床分析[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8,8(3):208-209.

[3] 晏淑梅.调节阴阳平衡防治亚健康[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7):2682-2683.

[4] 姚庆萍,陈 静,魏 丽.头针配合张力平衡针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14):76-77.

猜你喜欢

头针中风
头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精神发育迟缓的临床观察
探讨头针联合体针对失眠患者的作用
预防中风应做到八要八不要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中风后复健可针药并用
乍暖还寒时节,警惕中风发生
头针结合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治疗小儿脑瘫语言障碍42例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Scalp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body acupuncture for 32 cancer cases with intractable hiccups after radiochemotherapy
头针加舌针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痉挛型2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