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气滞血瘀证50例临床观察

2019-05-06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年5期
关键词:症候血瘀肌瘤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子宫肌瘤为女性生殖器官的常见良性肿瘤疾病,主要由结缔组织、平滑肌所组成,多发于30~50岁女性。据临床统计,超过20%育龄女性患有子宫肌瘤,因该疾病无明显症状,临床多漏诊,且并未引起临床足够重视[1]。临床研究提出,该疾病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继发贫血,甚至不孕,影响女性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家庭生活和谐,因此临床应引起足够重视,早期确诊疾病,积极采取措施控制病情恶化发展[2]。手术、介入治疗为常用治疗方法,但造成的创伤大,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临床应用受限。保守药物治疗可在子宫肌瘤早期控制肌瘤发展,常用的西医治疗药物为米非司酮,但该药物作用靶点单一,疗效不佳。基于中医在子宫肌瘤治疗的优势,笔者自拟疏肝散结汤治疗子宫肌瘤,观察其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从2015年2月到2017年2月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年龄为32~48岁,平均(40±2.5)岁;病程2~95个月,平均(48.22±15.26)个月;单发肌瘤25例,多发肌瘤25例;浆膜下子宫肌瘤20例,肌壁间子宫肌瘤18例,粘膜下子宫肌瘤12例。观察组年龄为33~50岁,平均(41±2.7)岁;病程1~110个月,平均(49.32±16.02)个月;单发肌瘤30例,多发肌瘤20例;浆膜下子宫肌瘤18例,肌壁间子宫肌瘤17例,粘膜下子宫肌瘤1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妇产科学》[3]关于子宫肌瘤诊断标准,且经子宫肌附件诊刮、彩超等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中医诊断标准:符合《中医临床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证属气滞血瘀证。症状:小腹包块、胀满、坚硬不移,时感疼痛,情志抑郁,月经不调,面色晦暗,苔薄、脉沉涩。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中西医子宫肌瘤诊断标准。排除标准:排除恶性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妊娠、哺乳期、肝肾器官功能障碍者。

1.4 方法 入院后先对患者提供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叮嘱患者禁食辛辣刺激、生冷食物,做好基础的保暖、运动等支持治疗。对照组应用米非司酮(北京法莫斯达制药科技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3063)治疗,睡前口服用药,每次用量10 mg,每天1次,1个疗程4周,持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疏肝散结汤治疗,其主要方剂组成:柴胡15 g,枳壳12 g,没药6 g,乳香6 g,土鳖虫10 g,蒲黄12 g,三七粉(冲)3 g,桃仁9 g,延胡索12 g,香附15 g,川芎12 g,赤芍15 g,丹参20 g,甘草9 g。临床根据患者的情况,随症加减,治疗周期与对照组相同。

1.5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①比较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制定,对患者的胸闷不舒、疼痛、胀满、小腹有包块、肌肤少泽、月经不调等指标进行评价,评价标准为:无症状0分、轻微症状2分、中度症状4分,重度症状6分。各项症状之和为中医症候总分。②对比治疗前后两组雌激素、孕激素水平,包括黄体酮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雌二醇(Estradiol,E2)、卵泡生成素( 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孕酮(Progesterone, P)水平。取空腹外周静脉血5 mL,经抗凝后,以3500 r/min速度离心处理,血清分离后留作备用,并经放射免疫法检测,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规范操作;③比较两组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以及月经量。分别于治疗前后经彩超检测子宫、肌瘤三维径线,并记为a、b、c,多发肌瘤以最大体积为准,体积=0.523×a×b×c;④疗效评价[6]:治愈:主要症状消失,月经正常,经B超检查子宫肌瘤病灶消失;显著改善:主要病灶体积下降超过50%;改善:症状有改善,子宫肌瘤病灶体积下降25%~50%;无效:子宫肌瘤体积下降不足25%,或病情恶化加重。总有效率为治愈率、显著改善率与改善率之和。

2 结果

2.1 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2 两组血清激素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后的血清激素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血清激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清激素水平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3 两组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及月经量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与月经量少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8.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3 两组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与月经量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表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子宫肌瘤为育龄女性常见疾病,研究认为[7],该疾病发生与雌孕激素水平过高相关,属于激素依赖性疾病。临床主要提供内分泌与手术治疗,但因手术存在创伤性,患者生理与心理接受度不高,而保守治疗方法日益受到临床重视。米非司酮为常用子宫肌瘤治疗药物,该药物为一种化学合成甾体类药物,可取代体内P与受体结合,抑制P活性,溶解卵巢黄体,降低体内P、E2水平,可有效抑制孕激素活性、肌瘤细胞生长,对于改善患者症状、促子宫肌瘤体积缩小具有积极意义。但研究表明,单独应用米非司酮治疗效果不稳定,瘤体缩小速度慢,而且部分患者病情并无明显改善[8]。

子宫肌瘤为中医学的“癥瘕”范畴,主要与气滞血瘀症状相关,患者情志受损,肝气郁结,导致气血运行受阻,或气血瘀滞,或血瘀于胞内,长期郁结于小腹内发病,针对其发病病机,临床提出治疗应以化瘀理气、除癥散结为主,因此自拟疏肝散结汤治疗[9]。该方剂中赤芍具有活血化瘀、疏肝理气功效,共为君药;桃仁、川芎、丹参具有活血化瘀功效;延胡索、香附、枳壳具有理气、止痛功效;蒲黄、三七具有活血止血、活血化瘀功效;土鳖虫消癥化瘀,并辅以没药、乳香活血化瘀、散结止痛;甘草具有调和诸药的功效。多种药物共同作用,可发挥消癥散结、活血化瘀、疏肝理气的功效。且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赤芍可发挥抑制肿瘤细胞膜ATP酶活性、改善血液微循环、提高腺苷酶与环化酶,发挥抗肿瘤作用,还可缓解肌肉痉挛[10];桃仁具有溶血、抗血栓、镇痛、抗炎、抗肿瘤等功效[11];三七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转移、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作用,可提供机体免疫力,发挥有效的抗肿瘤作用[12]。研究表明,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少于对照组,表明中医用于改善患者中医症候效果显著;观察组缩小子宫体积、子宫肿瘤体积、减少月经量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进一步证实中西医结合用药治疗可有效改善子宫肌瘤症状。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肌瘤组织雌激素受体量高于正常子宫肌组织,表明气滞血瘀型子宫肌瘤发生受长期高雌激素导致内分泌失调影响[13]。高水平雌激素具有促子宫肌瘤生长,采用抑制雌激素水平药物,可促子宫肌瘤缩小,孕激素具有提高表皮生长因子作用,可促平滑肌瘤增生,抑制细胞凋亡。本次研究表明,观察组的E2、LH、FSH、P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表明疏肝散结汤对于调节患者性激素水平具有显著效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8.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在李春珠[7]的研究中,西医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中西医结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9%,这与本次研究结果相近,进一步论证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的可行性以及确切性。

综上所述,气滞血瘀型子宫肌瘤患者应用疏肝散结汤治疗,可促肌瘤快速消退,改善机体激素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症候血瘀肌瘤
更正说明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自拟芪龙头痛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话说血瘀证
海扶刀对比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米非司酮联合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分析
观舌头辨血瘀程度
士的传统、他者效应和日常审美——作为文化症候的“罗怀臻创作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