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0例临床观察

2019-05-06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年5期
关键词:比容血府逐瘀汤血肿

1.河南省南阳张仲景医院内二科,河南 南阳 473000;2.河南省南阳张仲景医院社区服务中心, 河南 南阳 473000

高血压常会导致脑底小动脉出现病理性改变,当患者情绪激动或过度劳累时则会造成血压急剧升高,致使病变的脑血管破裂出血,从而形成高血压脑出血[1]。高血压脑出血具有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其主要原因为患者脑出血后存在继发性脑缺血损伤及局部脑血量不足[2]。相关研究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升其生活质量[3-4]。基于此,笔者就血府逐瘀汤辅治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血肿的影响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本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对照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44~76岁,平均(60.27±12.43)岁;左侧出血22例,右侧出血18例;病程:1~14年,平均病程(7.65±3.13)年。观察组40例,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43~75岁,平均(60.12±12.37)岁;其中左侧出血21例,右侧出血19例;病程:1~15年,平均病程(7.97±3.67)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中国脑血管疾病分类2015》[5]中的关于高血压脑出血的相关诊断标准;②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者;②再次脑出血发作者;③治疗积极性差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接受吸氧、控制血压、血糖、生命体征监测、利尿、纠正水电解质、防感染、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片(康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3021277),起始剂量10 mg/次,3次/d,口服;之后根据情况调整剂量为10~20 mg/次,3次/d;脑蛋白水解物(吉林华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3708),将10~30 mL脑蛋白水解物溶于250 mL生理盐水,以60~120 min缓慢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入院48 h后加用血府逐瘀汤治疗。药方:当归15 g,生地黄15 g,赤芍15 g,桃仁15 g,川芎10 g,枳壳10 g,红花10 g,桔梗10 g,牛膝10 g,柴胡10 g,甘草6 g。若风痰上扰需加僵蚕12 g,白附子6 g;若肝阳上亢需加菊花10 g,夏枯草24 g;若气虚肢体无力需加桂枝2 g,黄芪10 g。1剂/d,水煎,分早晚两次服用。两组治疗周期均为4周。

1.4 评价指标 于治疗后4周评估本次治疗效果。①神经功能缺损及血肿情况: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估,分值0~42分,分值越高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6];行颅脑CT(厂家:上海恒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检查血肿量。②血液流变学:取患者空腹静脉血6 mL,使用LS300血液流变仪(厂家:亚铭(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检测全血黏度、血细胞比容。③记录两组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④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90%为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在46%~90%之间为显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在18%~45%之间为有效;不符合上述评估标准的为无效[7]。总有效=(基本痊愈+显效+有效) 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及血肿情况比较 治疗4周后,两组NIHSS评分及血肿量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及血肿情况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2 两组血液流变学比较 治疗4周后,两组全血粘度及血红细胞比容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全血粘度及血红细胞比容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对比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3 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期间未有明显不良反应出现,且患者耐受性较好。

2.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对照组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小动脉瘤破裂及动脉硬化是高血压脑出血的主要病理改变,其中以脑水肿最为严重,患者脑出血后血流中断以及占位效应是脑水肿出现的主要原因,其可对病灶周边组织产生损伤,导致颅内压居高不下[8]。因此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应以减轻患者血肿、降低颅压为重点。高血压脑出血可划分于中医中的“中风”范畴,其病机为血溢于脉外,致使血瘀形成,祛瘀是其治疗的关键。

本研究中采用血府逐瘀汤辅治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显著,观察组治疗4周后,其NIHSS评分、全血粘度及血红细胞比容水平低于对照组,血肿量少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说明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可有效提升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血肿及血液流变学,促进患者恢复。硝酸苯地平是一种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可选择性的抑制钙内流,抑制细胞壁内钙的释放,且降低磷酸二酯酶的活性及血压的变异性,进而有效的控制血压[9]。脑蛋白水解物是一种无菌制剂,可有效通过血脑屏障,进入神经元,利于脑蛋白的合成,且提供合成神经元递质、肽类等原料,促进损伤神经元系统的修复,提高抗氧化能力,利于脑部毛细血管的形成,从而起到促醒的效果[10]。血府逐瘀汤有行气止痛、活血化瘀之效,方中的当归味甘辛温,可活血补血;生地黄可清热生津、滋阴养血;桃仁、赤芍可清热凉血、活血祛瘀;川芎可活血行气、祛风止痛;枳壳可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红花可活血化瘀、散湿去肿;桔梗可开肺气、载药上行;牛膝可引血下行、通利血脉;柴胡可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甘草可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纵观全方,可行活血化瘀之功。且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血府逐瘀汤可显著改善机体微循环,对降低颅内压、血肿具有积极意义[11]。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耐受性较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说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具有较好安全性。

综上所述,血府逐瘀汤辅治高血压脑出血可提升该病治疗效果,有助于清除颅内血肿,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液流变学情况,且安全性较好。

猜你喜欢

比容血府逐瘀汤血肿
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Comparison of mechanisms and efficacies of five formulas for improv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Comparison of mechanisms and efficacies of five formulas for improv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碱式碳酸镁微观结构对视比容影响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超声波在线表征MVQ/EVA复合材料的交联过程
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