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极课大数据快马加鞭未下鞍

2019-05-04何志奇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9年3期
关键词:学情个性化精准

何志奇

吴越发祥地的泰伯故里,一直流传着“泰伯三让天下和开发江南”脍炙人口的故事,几千年来,一直为后人所敬仰。而今,泰伯故里作为极课大数据的发源地,又为莘莘学子带来了巨大的福音:由具备丰富经验的软件和算法工程师、产品经理及一线教学专家组成的团队开始了“教育+互联网”服务产品——极课大数据的研发、上线、实践,并逐步走向成熟,这让望子成龙的家长们欢呼雀跃,让埋头苦学的学子们笑意荡漾,让“艰难教书”的老师智慧教书,这一切的一切,都要归功于对“极课大数据”系统的常态化运用。

笔者成为数学特级教师后,还参加了高考命题工作,亲眼所见并经历了多次高考前各种试卷、习题纷至沓来的折磨。后来,笔者走访了一些“极课大数据”的实验学校,看到老师在不改变自身原有教学习惯的前提下,能够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日常作业和考试状况,利用“极课大数据”进行个性化教育和有针对性的作业。通过“极课大数据”的开发、利用与实践,学生成绩的总体水平确实得到了大幅提升,高效地提升了教学质量,促使教学从模糊走向精准,因材施教,从而为教师、学生、家长解决教与学过程中面临的效率与质量双低的问题。通过独有的专利技术,配合常态化使用的硬件和覆盖移动、网页、PC三端的客户端软件,给予教师全面的教学支持,高效准确地诊断学生的知识漏洞,提供全面的学习诊断报告。此外,“极课大数据”还为家长提供了微信端,使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起到督促的作用。这里摘取“三朵浪花”,以飨读者:

天津市滨海新区康永军、王荣华的《基于大数据分析问题链驱动的精准教学探索》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经过多年的探索,通过数据把脉、精准反馈、轻负高质地建构了基于大数据分析、问题链驱动的精准教学范式,优化了传统教学过程,找准了“最近发展区”,开展了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实现了精准教学,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当今数字化的教育时代,只要教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下,精准地把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精准的指导,就能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强有力的环境支持,学习终将达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新境界,使教育真正实现与时俱进。

湖南衡阳肖振南、郭平贵、贺佐平三位老师的《基于极课大数据的“四位一体”精准教学研究与实践》分析了极课大数据有效解决精准教学的技术瓶颈问题,构建了极课大数据平台下“四位一体”的精准教学模型。其教学实践表明,极课大数据使整个教学过程可以实现精准度量和精准调控,有利于开展有效的差异化、个性化、因材施教的精准教学,达到“四精”:精准制订教学目标、精准设计教学过程、精准评价学习表现、精准调控教学活动。由此,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个性化的知识建构者,把教师从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让教师成为研究者。

上海市古美高级中学周良根的《极课大数据在高中物理精准教学中的应用》,阐述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用极课大数据常态化学情采集与自适应追踪反馈系统,通过对大量作业、考试数据统计分析,自动生成学生成绩报表,提供全面、个性化的学习诊断报告和错题本,从而为教师精准教学和学生进行针对性学习提供数据支撑,提供了很好的范例。这些一线教师的实践经验充分说明了老师的潜能是无限的,根据学情大数据分析为个性化学习的实现提供了可能,为促进有效教学,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他从5个方面入手:①逐题分析——轻松找到班级知识的薄弱点;②班级与年级及班级与班级之间的数据对比——找问题、寻策略;③学情报告——为阶段复习开处方;④学情追踪——为每个学生把脉;⑤错题本——个性化的“药方”。案例典型,数据翔实,其鲜活的经验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尤其是在普通中学有一定的辐射作用。

人类的每一个微小进步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印证。极课大数据,方兴未艾,我们期待着更多、更好、更高、更強、更精的产品面世,以造福于人类与社会,从而无愧于我们日新月异的光荣时代。

(本文作者:江苏省无锡市华罗庚研究会副会长、原江苏省天一中学师训处主任)

猜你喜欢

学情个性化精准
习作教学,依“规定”还是据“学情”?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基于学情调研的鲁迅单元教学研究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精准扶贫美了乡村
学情分析有效服务教学的实践探究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同桌宝贝
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问题探讨
呼唤雕塑家创作的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