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动分析能力的研究

2019-04-29朱凤婷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9年4期
关键词:问题策略

朱凤婷

【摘要】针对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在培养学生主动分析能力方面的现存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兴趣地培养、加强实验问题的引导、减少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过程的参与、提高实验材料选择的灵活性、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时间等策略。

【关键词】科学课程教学 主动分析能力 问题 策略

现阶段,我国的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在培养学生主动分析能力方面还存在着对学生自主探究兴趣的重视度不够、实验问题的提出引导性不强、实验方案设计方面教师参与过多、实验材料的供给以及选择不够灵活等问题,而相关的理论研究也还不够成熟,所以本文针对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动分析能力的研究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一、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在培养学生主动分析能力方面的现存问题

1.对学生自主探究兴趣的重视度不够

现阶段,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学生主动分析能力地培养还存在着对学生自主探究兴趣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经常是以教师的视角进行探究教学,忽略了学生的兴趣意识,促使学生被动的接收相关知识点,从而使得学生产生一系列的厌烦心理,甚至放弃学习科学课程。即使有些教师努力地寻找学生的兴趣点,但往往没有真正地走到学生中间,所思考的问题以及实验的教学都存在着很大的片面性,而对于小学生来说,好奇心比较强,性格较为活泼,如果忽略了兴趣地养成,很容易引起教学质量以及效率的低下,对于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完善也有一定的阻碍。

2.实验问题的提出引导性不强

实验问题的提出引导性不强也是当下小学科学教师所必须重视的问题,问题的提出是引导学生进一步实验研究的重要基础,但是目前,还有部分教师认为研讨以及实验的课题是教材要求的,不可改变的,而且小学生的思想认识有限,所以不用与学生进行提出方面的讨论,进而导致科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实验问题的提出过于主观,很少与学生进行互动,从而使得实验问题的提出过于唐突,不利于学生快速的消化吸收,对后续的实验的开展也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在加上,实验问题的提出往往是课堂教学的开端,使课堂教学基调的起点,一旦在此阶段缺乏引导性,后续的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的挖掘往往会比较困难。

3.实验方案设计方面教师参与过多

实验方案设计方面教师参与过多,同样是不利于学生主动分析能力培养的重点问题。但是现阶段,很多教师在进行实验方案设计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课程讲述内容任务的完成,以及实验合理性地提高,在很多方面进行了方案设计的参与,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思考创新能力还不够完善,有些教师甚至直接代劳设计方案,极大地阻碍了学生主动分析能力地提高。而且,教师实验方案设计参与过多,还会在很大程度上促使班级实验方案的雷同,缺乏创新性与新鲜感,不容易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与求知心理,不利于小学生良好科学素养的形成。

4.实验材料的供给以及选择不够灵活

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还经常会遇到材料的供给以及选择不够灵活的问题。所谓材料供给不灵活,主要指的是材料的类别不够丰富,数量不够多,而在此背景下,学生的实验类型以及材料的选择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甚至部分实验小组得不到充足的实验材料,进而影响自主的操作体验,只能在其他同学的实验中,了解相应的现象与常识。但是,现阶段,由于学校的条件限制以及教师的忽视,使得实验材料方面的配置还无法满足现阶段小学生科学课堂主动分析能力培养的要求,不利于学生的创造力更好的发挥。

二、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分析能力的策略

1.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兴趣的培养

加强学生自主探究兴趣的培养,是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分析能力的重要前提。加强学生自主探究兴趣的培养,首先,要强化学生的探究,使得学生敢于想象,敢于提出问题,与此同时,教师不可以立即否定学生的问题或是想法,要给予一定的肯定并做出一系列的讲解。其次,要鼓勵学生亲近大自然,切实地区体验社会,例如,在讲述《植物》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带领着学生去到植物园进行参观,使得学生在自然中发现科学的美好,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分析以及研究热情。最后,教师还要走到学生之中,想学生之所想,察学生之所求,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关系,促进课堂教学的融洽。

2.加强实验问题的引导

加强实验问题的引导是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分析能力的重要基础。“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在进行科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实验问题的指导,丰富教学的模式,设立思考问题的情境。例如,教师在进行《斜面》相关问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相关情境的创设,由学生进行问题的思考,进而提出斜面作用的探讨。之后,在进行学生对比实验设计的指导,在比较的过程中,发现斜面的省力情况。通过实验过程中的物体质量以及斜面坡度的变化,进一步进行相关问题的引导,从而使得学生提出相应的不同的假设,进行再次的证明,得出最终的结论。

3.减少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过程的参与

减少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过程的参与是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分析能力的关键环节。在科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实验方案设计对实验目标的明确、实验步骤和方法的掌握以及实验效果的提升有很大的影响。减少相关的参与,教师可以通过进行相应的指导,让学生自主地或是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形式来实现方案的完善。例如,在进行《溶解》相关实验方案的设计中,学生提出了有关盐在水中溶解速度的假设,此时教师就要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方案设计的指导,并设立讨论小组,让学生在相互的学习以及自主的分析中完善自身的设计,提高自身的自主分析能力。

4.提高实验材料选择的灵活性

提高实验材料选择的灵活性是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分析能力的重要保障之一。教师要做好学校相关设施材料的争取,自身也要进行相关材料的收集,并且合理设置小组数量以及小组人数,也保证实验效果以及科学探究的有效性。例如,在进行《声音》一课教学中,要想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声音的产生,教师可以进行发声与振动明显的材料的选择,如皮筋、锣鼓、金属等,并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声音地观察,从而找出声音共同特征。而在学生进行实验时,教师要准备更多的材料以供学生选择。

5.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时间

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时间是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分析能力的重点举措。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科学课堂的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体验感,对学生自主分析能力的提升也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例如,在教授《蚯蚓》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挖蚯蚓,使得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分析蚯蚓的外形特征以及生活环境,从而进行蚯蚓对植物生长促进作用的探索。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分析能力的提高,从而树立起正确的科学意识。

加强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学生主动分析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质量以及效率的提升,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创新意识的增强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许永奎.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08):51.

[2]王金凤.试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科学课教师如何转变角色[J].考试周刊,2018,(72):27.

[3]黄静静.论STEM理念与小学科学课程资源整合的必要性及实施[J].考试周刊,2018,(66):19.

猜你喜欢

问题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求初相φ的常见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