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变我们世界的那个犹太人

2019-04-29云也退

中国新闻周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马克思

云也退

《卡尔·马克思》

作者:[英]以赛亚·伯林

译者: 李寅

出版: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10月

定价:78元

一个世人熟知的段子说,改变世界的是若干个犹太人:摩西说“一切即法”,耶稣说“一切即爱”,马克思说“一切即钱”,弗洛伊德说“一切即性”,马克·扎克伯格说“一切即对话”,爱因斯坦说“一切都是相对的”。其中,19世纪的马克思恐怕是当代中国人最熟悉的陌生人:小学生也能念叨几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甚至说出“从必然王国过渡到自由王国”,然而,这个名字仅仅等同于一些理论和格言、几部著作的名字,而不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更鲜有人在意他的犹太人身份。

以赛亚·伯林生于1909年,比马克思足足晚了近90年,但至少有一种亲近感会使他对马克思发生兴趣,那就是,他和马克思一样,都是脱离了犹太教的犹太人。马克思的父亲是典型的虔诚的犹太教徒,生活范围很少越出教区的小圈子,而马克思却背离了出身,他对犹太教的感情甚至比对基督教更淡薄。他一生的奋斗实际上都在将自己成就为一个世界主义者。伯林也很相似,他生在立陶宛,为躲避德国纳粹的迫害而来到英国,又先后在美国和苏联担任外交职务,很难用一个国籍来限定他的人生。

但伯林跟马克思又绝非一类人。伯林在文化上完全认同英国的传统、制度和习俗,终生所持的政治立场是温和的自由多元主义;而生活在19世纪的马克思却执意要打破既定的资本主义格局,掀起一场改天换地的革命。伯林并不认同马克思,然而,在他自己所成长的年代,苏联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德国等欧洲国家也爆发了激烈的工人斗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世人无法忽视的一支力量,可以说,马克思的理论之花已经结出了果实。对此,伯林产生了浓厚的思想史兴趣,他这一番研究,是为寻找马克思主义的来历而做的:马克思生活在怎样的环境里,怎样一步一步地形成了自己的理念和学说?1939年,伯林这部《卡尔·马克思》出版,副标题正是“生平与环境”。

那时,伯林所能依赖的材料非常有限,仅仅是马克思已出版的著作和他的书信而已,然而,凭着精确的常识和发达的感受力,他试图描绘这位革命导师的性情。书中,我们时时可以看到任何马克思主义教材中都找不到的词句。伯林说,马克思是一个彻底的“理性主义者和完美主义者”,他不喜欢朴素可见的常识,缺少儿女情长的细腻情感,而执意钻研理念的世界。二十多岁时,他经历了黑格尔哲学在德国最为辉煌的年代,深深浸润其中,为此,他跟父亲闹得很不愉快。父亲认为儿子沉浸在一个干枯晦涩的观念世界里,简直走火入魔。马克思终生都活在贫困之中,长期接受恩格斯和其他朋友的接济,这种体验让他确信,世界就是泾渭分明的。伯林多次说到马克思的“意志坚定”,认为马克思从不自我怀疑,他的内心世界“似乎并不复杂,也很安全”,只有贫困、疾病和敌人的胜利能让他不愉快。

在伯林的描述中,马克思是一个好学不倦的人。他先是在德国痴迷了数年黑格尔,从而接受了黑格尔关于历史前进的动力以及规律的那一套论断。1843年冬他到了巴黎这个自由之都和革命的策源地,接触到了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实践,以及早期的激进社会主义运动领导人。1848年革命失败后,他又和众多流亡的激进人士一样前往伦敦,进入了他既平静又辉煌的人生阶段:整天泡大英博物馆,日以继夜地研究和著述。马克思逐渐确信,需要唤醒无产阶级,打造一支反压迫、反剥削的国际力量,才能既顺应历史前进的“客观规律”,又发挥“主观能动性”,让资本主义早早走进坟墓。

伯林善于从著作中发现性情,对人的评价都一阵见血。他说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虽是个二流哲学家,但其思想对马克思有“点破”之功。又说恩格斯虽然不具备“原创性发现的能力”,却善于理解他人发现的“实际适用性”,故在1883年马克思逝世后能够卓有成效地推广其学说,引起更多和更大规模的社会实践。作为自由主义者,伯林从未改变他对苏联的怀疑,但他却并没有受“后见之明”的干扰,而是致力于理解马克思是基于何种性格特点和人生阅历,建成自己那座独特的思想大厦的。

他在结语中说,马克思想改变的是一个“普遍观点”,想让人明白,人与环境、人与人的关系不应该像现实中的那样,但结果,他不仅改变了观点,连这些关系本身也被他深刻地动摇了。不管被喜欢和支持,还是被憎恶和反对,他都是最强大的思想家,世界因他而彻底变了样。

《利维坦:美国捕鲸史》

作者:[美]埃里克·杰·多林

译者:冯璇

出版:社科文献出版社·甲骨文

出版时间:2019年3月

定价:95元

从最初美国革命时期的残酷斗争,到19世纪中叶的黄金时代,700多艘捕鲸船组成的船队纵横海洋,美国的鲸鱼油照亮了全世界。最终,20世纪来临时它迅速衰落了。《利维坦》讲述了几十年来最具原创性、最激动人心的美国捕鲸历史。

《烧钱:中国人生活世界中的物质精神》

作者:[美]柏桦

译者:袁剑 刘玺鸿

出版: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3月

定价:58元

千百年来,中国人一直以烧纸钱等方式来祭奠先人。美国人类学家柏桦运用田野民族志、历史文献等多种材料,结合了马克思主义、后结构主义、现象学等理论,对这一传统做出了不同于以往的、细致入微的分析,对研究中国民间信仰提供了重要参考。

《晚清三国》

作者: 李洁

出版: 九州出版社·理想国

出版时间:2019年4月

定价:99元

100多年前的日俄战争,孵化了晚清各意识形态与政治派别的出世,加速了帝国的解体,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乃至东亚的政治生态,影响至今未绝。作者两度造访旅顺口,三度驱驰旧地,重寻当年日军的进军路线,还曾三次东渡日本,以书写“实地历史”。

《卡塔尔:一部现代史》

作者:艾倫·弗洛姆赫尔兹

译者:赵利通

出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2月

定价:59元

卡塔尔在中东扮演了什么角色?与其他海湾国家的角色有什么不同?阿萨尼部落如何塑造了现代卡塔尔的历史?这个传统的部落社会如何适应其作为全世界发展最快的经济体的状态?作者在深刻理解史料的基础上,以自己在卡塔尔的亲身经历为依托,提出了自己的创见。

猜你喜欢

马克思
最有思想的句子
马克思妙计催书
小老鼠马克思下动物园
中国雕塑家创作的马克思雕像在德国特里尔落成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和马克思差多远?
别开生面的描绘
《马克思的青年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