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评析及对策思路

2019-04-28杨光丹婷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

杨光 丹婷

[摘  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潮流下,国家赋予了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历史重任。本文阐述了创新创业教育在国内外的兴起与发展,以及现阶段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以期对深入推进“双创”教育有所借鉴。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   现状评析   对策思路   大学生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高校“常青树”辅导员工作室建设项目成果、2018年陕西省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基于4个‘1+1模式协调推进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工程”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8FXM15)。

创新居于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在技术、制度、市场、资本四股力量的驱动下,我国出现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表现为市场主体井喷式增长,创客群体不断壮大,创业创新理念深入人心,创业投资成为了社会投资的新热点。[1]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高校担负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了亟待发展的领域。

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1991年,东京创业创新教育国际会议把“创业创新教育”定为:培养最具有开创性的人,包括首创精神、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的培养。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创新创业教育视为21世纪除了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之外的“第三张通行证”。2000年,欧盟强调将创新创业精神作为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在美国,创新创业教育已有60多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始于20世纪末。2002年,清华大学等9所高校率先在全国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试点。“挑战杯”竞赛和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迅速风靡全国,成为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创新创业新途径。2005年开始,团中央、全国青联与国际劳工组织开展国际合作,在我国大学中推出了KAB创业教育项目,开始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业教育之路。2012年,教育部明确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要求,提出做到“三个纳入”。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对未来一段时期我国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进行了顶层设计,成为当前指导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评析

1.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取得的成果

随着高校纷纷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讲座、举办各种创新创业竞赛、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成立创新创业学院,越来越多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和逐渐完善的政策保障体系(见表1)催生了一大批创新创业园区和创新创业企业,培养了一大批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2.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

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视不够、教育理念滞后、与实践脱节。有些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仍停留在创业竞赛、报告会等浅层形式上,看似轰轰烈烈却难以形成持久的效应。还有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辐射度和受益面太窄,只是将目光投向了参加创新创业竞赛的少部分学生,并没有面向全体学生。

(2)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不足

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欠缺,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这些问题制约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我国高校教授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师主要来自于经济管理、学生工作或就业中心,这些教师缺乏创业实践经历和创业理论培训,教学效果不佳。

(3)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健全

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短缺,实践教学环节薄弱,课程建设的体系化有待加强,指导帮扶不到位,产学研用一体化有待加强,支撑和保障创新创业的外部环境有待优化。

3.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具体事例评析

西安工程大学按照“面向全体、注重引导、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的思路,坚持“以创新促进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理念,探索形成了“4354”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体系。

(1)建立四种机制

一是建立领导机制。确立了“校长挂帅,教务牵头,学工、团委、科技、就业及院系密切合作、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二是制度保障机制。制定了《关于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意见》、《西安工程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等制度。三是经费保障机制。通过自筹、政府支持、企业捐助等各种渠道筹资,划拨专项经费用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四是师资培训机制。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组织教师参加KAB、TTT认证培训,聘任校外创新创业教育专家、杰出校友、知名学者和企业家担任创业导师。

(2)實施三进工程

一是进课堂。除了暑期社会实践设置专门学分外,开设“大学生创业基础”、“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公共必修课,还开设了“创业精神与实践”、“KAB创业教育”等公共选修课。二是进班级。在班委中设立“科技委员”,扩展和延伸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三是进社团。成立KAB创业俱乐部等创新创业社团。

(3)搭建五大平台

一是建基地。依托各类企业及校友资源,建立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就业创业见习机会。二是开论坛,邀请创业成功人士作创业报告,分享创业经验。三是办大赛,通过举办“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四是搞培训。面向应届毕业生开展SYB创业培训,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五是树典型。开展“创业榜样进校园”活动,校内校外并举,邀请社会青年创业成功典型和本校杰出校友为学生现身说法,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4)做到四个结合

一是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设立创新创业学分,建立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并融入专业培养方案,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二是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每年组建重点实践团队赴企业、乡村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激发大学生创业理想、提升创业技能。三是与科技竞赛相结合。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互联网+”等竞赛活动,提升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四是与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相结合引导学生将自主创业作为职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之一。

国外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启示

美国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已有60多年的历史,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百森商学院和斯坦福大学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1.百森商学院

百森商学院根据学生的认知程度和需求,针对本科生设计了一套循序渐进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如大一的新生创新创业课程,大二的加速创业课程,大三的企业融资、创业计划课程以及大四的公司创业、创业者营销课程。学院的创业教育主要由创业教育研究中心承担,其宗旨是全力帮助学生发展创业式的思维方式、进取心、灵活性、创造力、冒险的愿望及抽象思维能力。其模式是通过创新性教学计划、外延拓展计划以及学术研究来支撑创业教育,倡导创业精神。[2]

2.斯坦福大学

斯坦福大学是全球著名的创新创业型大学,十分重视实践应用和基础科研之间的相互转换,形成了校企深度合作、互利互惠、良性循环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不仅鼓励学校内部研究人员的科研成果商业化,而且为企业提供不同等级和层次的教育培训服务,帮助传播最新科研成果以及培养高等技术型人才。[3]这种开放互动式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将教学与科研有机融合,科研成果转化率高,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也得到了提高。

高校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思路

1.高校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应坚持的基本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给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大学生回信中,希望广大青年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实现人生价值。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应坚持创业带动就业、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产学研用一体化推进的基本导向。

2.高校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对策思路

(1)树立理性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创新创业教育必须顺应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双创战略的时代潮流,与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相契合。不能脱离知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孤立存在,应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把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意理念、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贯穿于教育全过程,为其职业发展奠定基础。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既要宣传推广创业成功者的典型经验,更要肯定创业失败者仍在创业路上的不懈坚持,营造一种敢为人先、敢于冒险、包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文化和教育教学理念。

(2)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建设

雄厚的师资力量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一方面,创新创业教师要积极开展双创相关的理论、案例研究和行業实践锻炼,提升个人教育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建设多层面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聘请知名校友、杰出企业家担任学生创业导师,打造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

3.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第一,改造传统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和人才培养需要,以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除了传统的商业知识必修模块外,应该包括企业创建知识的核心课程模块,偏重于项目打磨的实践和实战模块,侧重于创新思维训练的问题导向性课程模块,以及结合学校背景的特色课程模块和当下经济热点的特色行业课程模块。[4]第二,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完善“基础——专业——生产实践——科技创新”四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创客教育的实践训练,发挥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使其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提高综合实践能力。[5]第三,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育人体系。深化校企合作,搭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可以尝试在企业设立创新实践基地、校企共建创新实践基地、将企业培训课程引入课堂等。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5年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报告》,人民日报出版社,2016年。

[2]房国忠、刘宏妍:《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及其启示》,《外国教育研究》2006年第12期。

[3]胡桃、沈莉:《国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对我国高校的启示》,《中国大学教学》2013年第2期。

[4]《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如何发力》,《光明日报》,2016年6月4日,第7版。

[5]陈延良:《系统论下基于创客空间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年第16期。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