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谐家园”沐新风—勐腊县新城社区工会工作侧记

2019-04-28文流沙

时代风采 2019年4期
关键词:刘师傅新城居民

文流沙

小事之中见真情

一大早,勐腊县新城社区便迎来了前来咨询、办理业务的居民,新城社区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李冬琼正在耐心细致地为居民解答,这样繁忙的工作贯穿到她生活的每一天。

邻里纠纷、夫妻吵架、父子不和……这样“鸡毛蒜皮”的事还真不少,但就是这些看似婆婆妈妈的小事,却关系到居民生活的幸福指数。

“居委关怀暖人心,和谐社会献真情”。这是勐腊县新城社区居民官童送来的一面锦旗。

官童是糖厂的下岗职工,下岗时距离退休还有几年的时间,他就靠打零工维持生计。

2017年,他到了法定退休年龄,但去办理退休手续时遇到了难题——他的社保缴纳年限达不到退休标准。辛苦了一辈子,却办理不了退休手续,这让他非常着急。

刚好李冬琼在走访时知道了这件事,她就积极为官童出主意、想办法。她发现官童在糖厂工作之前,还有在另外一个厂工作的经历,这段时间,刚好属于社保视同缴费年限期间,两个厂的工作时间合在一起,就达到退休年限标准。

在李冬琼的帮助下,官童终于办理了退休手续。

事后,官童送来了这面锦旗。

甘顺才是一名农民工,他平时在建筑工地打工,儿子就在工地附近上小学。后来,媳妇离家出走,由于没人照顾,他把儿子的学籍转回老家,因为学习成绩不好,又不服从教师管教,所以没有学校愿意接收。

“东方不亮西方亮”,甘顺才只得把儿子的学籍转回来,没想到,这时候西方也不亮了,他前后跑了几所学校,但都没有解决学籍问题。

甘顺才来到新城社区寻求帮助,李冬琼通过多方联系,为甘顺才的小孩解决了上学问题。

这样的“琐事”,对李冬琼来说是家常便饭。

一天,社区里迎来了一位特殊居民,说到特殊,因为李冬琼对她特别熟悉,由于家庭原因,李冬琼曾多次到她家调解过矛盾。

这位居民是一名低保户,丈夫遭遇车祸导致截肢。事故发生后,丈夫只能在家里养病,家庭的重任就落在她一人的肩上,虽然她任劳任怨,但丈夫总是怀疑她有外遇,经常对她实施家暴,每发生一次家暴,李冬琼都要去她家进行调解。

有几次,丈夫还到她上班的地方大吵大闹,老板为了能正常经营,只得辞退了她。

后来,双方虽然离婚了,但由于没有住房,双方处于离婚不离家的状态,因此,前夫还时常对她又打又骂。

面对这样的棘手问题,李冬琼为她申请了廉租房,让她搬了出来,经过一段时间调整后,她找到了新的工作,生活也慢慢走上了正轨。

“我是一名社区干部,也是普通居民,社区里的居民都是我的邻居,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区居民多办些实事。”李冬琼说。

在新城社区,一提到李冬琼,职工群众总是竖起大拇指。

一份关爱一份情

新城社区有一家外贸公司,1996年改制后,水管老化,经常漏水,不但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水费也让公司无力承担。

李冬琼知道这件事后,及时与自来水公司进行联系,对外贸公司的管网进行改造。经过改造后,外贸公司的供水正常了,水费也降下来了。

有一个小区,由于历史原因,拖欠水费高达10余万元,自来水公司暂停了小区供水,也是她通过及时协调,解决了群众生活用水问题。

有一个精神病患者,离异后,他和父亲、儿子共同生活,他儿子正在上中学。

一天,他突然发病,用刀捅死了自己的父亲,他儿子亲眼目睹了这一幕。

由于他是精神病患者,案件发生后,经医疗机构鉴定,他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虽然法律不能追究他的刑事责任,但他身上充满了危险因素,如果继续回到社区生活,再次发病伤到人怎么办?

李冬琼打算送他去精神病医院治疗,但发现他没有办理医保手续,了解这一情况后,李冬琼立即联系民政部门,在多方协作下,这名患者终于进入医院接受治疗。

把这名患者的事情处理妥善后,李冬琼通过协调,为这名患者的儿子办理了低保手续,并时常对他进行心理干预。

一份关爱一份情。案件发生时,这名患者的儿子情绪极不稳定,通过社区一系列关爱行动后,这名患者的儿子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慢慢融入到学校生活中。

社区干部就不能怕麻烦

在新城社区,还有一群下岗职工,这部分职工年龄偏大,找工作不容易,没有工作,意味着没有生活来源,更重要的是他们身后都有一个家庭。

在这部分下岗职工中间,大部分人都有重新找工作的意愿,但用人单位一看到他们的年龄,就纷纷回绝了。

作为县城中心的社区,宾馆、酒店本来就不少,李冬琼利用地缘上的优势,积极和宾馆、酒店协调,争取让下岗失业人员走上再就业之路。

新城社区的老刘师傅,逢人就说:“多亏社区帮忙,使我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

老刘师傅原来是糖厂职工,下岗后,没了收入,一家人的生活顿时陷入了困境。

在多次求职被拒绝之后,老刘师傅到社区寻求帮助,李冬琼了解到老刘师傅家里的实际困难后,她和社区工作人员四处联系,积极帮助老刘师傅找工作。

一个月后,在社区的帮助下,老刘师傅在一家酒店找到一份保安工作。

在新城社区,像老刘师傅这样下岗的工人还有很多。

为了提高他们的技能,去年,在厨师培训过程中,新城社区买来各种食材,为他们实作提供方便,培训结束后,为他们联系就业岗位,帮助他们走上再就业的道路。

马佰春是一名退伍军人,回到社区后,一直没有合适的工作。

有一次,农村信用社要招聘一名大堂经理,知道这个消息后,李冬琼立即联系马佰春,经过一系列考核,马佰春顺利进入了农村信用社工作,现在每个月有2800元的工资。

李冬琼遇到马佰春就会开玩笑:“你现在的工资比我的工资都高呢。”

李冬琼现在每个月只有2000元的工资,但不影响她对工作的热情。

尽管工作繁忙,但新城社区的各项工会工作仍有声有色。

去年五一节,新城社区开展了气排球、象棋、篮球等活动,参加活动的会员高兴地说,有了工会的关爱,生活幸福多了。

在社会管理创新中,新城社区将儿童保护工作纳入社区的服务职能中,为了解决职工、农民工子女假期无人照看的后顾之忧,新城社区成立了“儿童之家”。

在“儿童之家”,摆满了各类少儿书籍、玩具等物品,平时有志愿者教他们地震、防火等知识。

去年8月,“儿童之家”还组织了一期职工子女剪纸活动,有30名职工子女参加。

新城社区主任刁林平说:“社区就是由一个众多‘小家’组成的一个‘大家’,为了这个大家庭的和谐,社区干部就不能怕麻烦。”

猜你喜欢

刘师傅新城居民
梅兰芳容人之失
心锁
珠江新城夜璀璨
一座新城的诗与远方
心锁
新城
1/4居民睡眠“不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