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切为了精准识别—省总工会召开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核查评估发现问题整改工作会议

2019-04-28文蓝天

时代风采 2019年4期
关键词:核查工会组织总工会

文蓝天

城镇困难职工究竟如何精准界定?对他们的核查评估过程中发现问题如何整改?为什么要引入第三方评估?如何更好地利用第三方评估结果?带着这些问题,3月13日,云南省总工会在昆明召开了全省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核查评估发现问题整改工作会议,目的只有一个:一切为了精准识别!

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孔贵华在讲话中指出,近年来,全省各级工会组织结合实际,精心谋划,扎实推进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取得了不少成效。一是坚持高位推动,工作全力逐步形成。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陈豪书记多次就困难职工解困脱困作出重要指示,原分管领导李秀领副书记多次听取工作汇报,特别是去年12月21日还召开会议专项研究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王树芬亲自部署、亲自协调、亲自推进,与省总班子反复研究相关问题。二是坚持制度建设,顶层设计更加完善。省总工会主动争取党委政府对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报请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的实施意见》,研究制定了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考核评价等方面的相关文件11个,全省绝大多数州市都由党委政府出台了文件,为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提供了有力制度遵循。三是坚持聚焦精准,工作思路更加清晰。始终把精准贯穿于解困脱困工作的全过程,努力做到全省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情况清,思路明,措施实。四是坚持因困施策,分类帮扶更加有效。全省各级工会共筹集6亿多元帮扶资金用于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我省建档立卡困难职工家庭减少到2.4万户,解困脱困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五是坚持创新推动,工作成效更加明显。各级工会结合各地实际,大胆探索,因地制宜开展解困脱困工作,“祥云样本”“红河经验”等受到全国总工会高度评价和宣传推广。

与此同时,孔贵华并不回避工会组织在全省开展建档立卡困难职工精准识别“回头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去年到基层调研,当时就觉得,困难职工的识别、退出,没有考核评价机制,工作太粗放。”“该纳入的不纳入,不该纳入的纳入了,连识别都不精准,对不起真正的困难职工。”

说到底,还是工作不细致。

看到基层工会报上来的困难职工人数越来越少,个别地方还出现了“归零”的情况,这位执着认真的工会主席甚至提出了一个直面人心的问题:“有一点像数字脱困,等到明年以后,困难职工全部消亡了,可能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

做好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是工会组织围绕脱贫攻坚大局主动担责的必然要求,是履行新时代工会组织使命任务的职责担当。

省总工会委托云南师范大学作为第三方对全省16个州市和24个省级产业工会2018年的困难职工动态管理工作成效开展实地核查评估,就是为了把问题找出来,从而以评促改,推动规范作业,进一步提高全省建档立卡困难职工识别和退出的精准度。

孔贵华指出,正视存在的问题,并不意味着否定工会过去为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所做的努力。各级工会开展的“送温暖”工程、“金秋助学”活动、职工医疗互助、大病救助等,一直都是工会的品牌工作。

他要求各级工会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做好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的重要性。做好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各级工会组织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也是发挥工会组织重要作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助力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使命担当,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是工会组织听党话、跟党走,落实党的决策部署、发挥党联系职工群众桥梁纽带作用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同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的重要讲话中要求,要做好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及时做好因各种原因返贫致困职工的帮扶救助。这为工会组织进一步做好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方向。工会组织作为职工群众的娘家人,基本职责就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困难职工是职工的一分子,他们有特殊困难,帮助他们解困脱困是工会组织不容置疑的主业主责。当前,我省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已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现在的建档立卡困难职工家庭贫困程度深、脱困难度大,各级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扛起这份政治责任,用心用情做好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

孔贵华指出,省总开展的第三方核查评估,既是一次对工作的健康体检,也是一次督促检查。有的工会还存在结对帮扶工作没有有效开展;帮扶方式不够精准;帮扶对象对帮扶工作认可度不高;台账管理还不够规范等问题。同时,困难职工识别、退出的精准率还有问题,漏评率、错退率、漏退率等数据精准度与要求还有差距。这些问题的存在,既有工作方法的问题,也有工作作风的问题,既反映了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也反映了点上的一些具体问题,全省各级工会要牢固树立问题意识,结合实际制定整改方案,迅速行动紧盯问题抓整改,确保问题排全、查实、摸清,不留死角,按照“问题方案化、方案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具体化”要求,深刻分析问题产生原因,找准症结所在,一抓到底,抓出成效;要把握标准,落实精准要求。离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只有1年多的时间,我省现有建档立卡困难职工多种因素叠加,贫困程度深,脱困难度大,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要以此次检查评估为契机,在识别上再一次认真“回头看”,围绕“两有五保障”,精准施策,落实精准退出时,必须经过考核方能退出,不能再随意;要围绕目标,构建长效机制,做到一般困难机制帮,突发困难及时帮,突出困难重点帮,从临时性救助的帮扶,转变为落实政策和建立机制的长效式帮扶。各级工会要将困难职工的精准识别作为重点工作,争取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强化担当作为,专题研究整改方案,把精准贯穿于解困脱困工作的全过程,建立帮助困难职工落实政策机制,建立资源整合机制,建立帮扶联系人机制,完善工会帮扶各项机制,建立考核问效机制。

孔贵华强调,要加强工作作风建设。困难职工的解困脱困工作,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我省各级工会干部在推进解困脱困工作中依然存在责任意识不强、担当精神不足,“等靠要”思想严重、工作作风不严不实等问题,还有一部分工会干部甚至是工会主席,不带头学习钻研业务知识,有的甚至连困难职工的建档标准都说不清楚。“人”的问题是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成败的关键所在,各级工会务必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解困脱困全过程和各环节,驰而不息加强作风建设,为深入推进解困脱困工作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各级工会组织要把社会力量动员起来,落实挂联帮扶制度,帮助困难职工解决实际问题,让各级工会干部真正成为职工群众信赖的“娘家人”。

省总工会巡视员彭增梅通报了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明确了下一步的整改任务和时间表,云南师范大学作为第三方向大会通报了核查评估情况。

猜你喜欢

核查工会组织总工会
西城区总工会第三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 孙劲松当选区总工会副主席
对某企业重大危险源核查引发的思考
打造有温度的工会组织——记北京服装学院工会工作
关于设计保证系统适航独立核查的思考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营造林核查应用研究
安徽:省总工会启动
工会组织要善于“春风化雨”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采用保留被测件进行期间核查的方法
如何发挥工会组织在合资企业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