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护理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

2019-04-27张华平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48期
关键词:四肢程度骨折

张华平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人民医院,山西 临汾 041000)

四肢骨折多为车祸、外伤、重物撞击、高能量损伤等外部因素造成的创伤性疾病。以肢体肿胀、疼痛、功能障碍等为临床表现。病情严重者伴有神经、血管损伤,如果未及时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护理和治疗,不仅会加重骨折程度还会威胁患者身体健康。手术为治疗四肢创伤性骨折常见且有效的方法,但手术具有创伤性且术后疼痛程度较高,易诱发负面情绪,影响康复效果,因此需加强围手术期疼痛护理工作,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手段减轻患者围手术期疼痛程度,降低负面情绪发生率,提高整体疗效[1]。因此开展本研究并进行汇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70例本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接收的四肢创伤骨折患者。试验组21例男、14例女,年龄25.63~56.52岁,均值(40.21±12.34)岁;18例上肢骨折、17例下肢骨折;20例交通事故损伤、8例击打损伤、7例高处坠落损伤。对照组20例男、15例女,年龄24.98~58.71岁,均值(41.39±13.52)岁;17例上肢骨折、18例下肢骨折;18例交通事故损伤、9例击打损伤、8例高处坠落损伤,对比P>0.05。

排纳标准:依从性较差者;精神异常者;意识昏迷者;认知障碍者;听力障碍者;恶性肿瘤者;严重脏器功能损伤者;合并慢性疾病者;家属不知情者。纳入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者;经影像学检查确诊者;无符合手术指征者;血液系统疾病者;免疫系统疾病者;认知、听力正常者。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根据医院相关规章制度、主治医师医嘱开展护理工作。

1.2.2 综合护理干预

(1)健康教育: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向其全面讲解疼痛相关知识、骨折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中注意事项,把患者疼痛程度评估-处理-反馈,贯穿到整个护理工作中。术后患者意识恢复后,护理人员需第一时间用面部表情量表法(FLACC法)、模拟标尺法、视觉模拟评估法,评估并掌握患者疼痛程度,并为其讲解镇痛方法、不同镇痛方法优劣势,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后出现疼痛的原因、疼痛可能持续时间,以减少患者对手术恐惧程度,为后续治疗、护理创造条件[2]。(2)心理护理:在健康教育同时开展心理疏导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术后护理人员要定期巡视病房,对患者情绪状态进行观察。还要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借助心理学内容、沟通技巧引导其表达内心想法,而后给予恰当的鼓励、安慰,叮嘱家属多陪伴患者,尽可能满足其提出的临床需求,降低其负面情绪发生率[3]。(3)疼痛护理:护理人员要通过患者面部表情、情绪状态、主诉、VAS评估结果对疼痛程度进行判断,轻度疼痛者进行按摩、冷敷,配合低剂量药物、音乐疗法、冥想法、注意力转移等方法镇痛。中度以上疼痛要在轻度疼痛基础上增加止痛药物剂量。(4)用药指导:用药前护理人员需为患者讲解各药物机理、使用方法、次数及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给药后要加强对临床症状的观察,出现异常及时停药并上报主治医师。(5)患肢护理:术后3~5天可引导患者在病床上进行小幅度功能锻炼,避免长时间卧床出现的关节僵硬。此外护理人员要定时对患肢进行按摩,若组织出现肿胀要及时进行冰敷,还需加强对患肢末稍血运、皮肤颜色、温度、知觉等的观察,若护理中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主治医师。(6)饮食护理:组织患者及其家属参加专业营养师开展的健康知识讲座,由专业人员根据患者身体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机体其他疾病、口味、饮食禁忌等制定合理科学饮食方案,并增加钙物质、维生素D3等物质的摄入,确保钙物质快速吸收加速骨骼的愈合。(7)延续护理:出院前采集患者及其家属联系方式,定期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随访,指导患者合理饮食、科学运动,促进损伤骨组织修复。

1.3 观察指标

①参考数字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术前,术后1、24、48、72 h疼痛程度,分值:0~10分,得分高低与疼痛程度成正比。②参考医院统一下发满意度量表评价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90~100分显示满意度高、50~89显示满意度一般、50分以下显示满意度差。③护理过程中常见骨不连、关节僵硬、创伤性关节炎、其他等并发症。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检验值用t、平方差表示,计数资料检验值以%、x2表示,统计数据借助SPSS 22.0分析,以P值表示。

2 结 果

2.1 疼痛程度

两组术后2 4 h、4 8 h、7 2 h 疼痛程度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疼痛程度(±s,分)

表1 疼痛程度(±s,分)

组别 n 术前 术后1 h 术后24 h 术后48 h 术后72 h试验组 35 6.93±1.02 6.52±1.01 4.22±0.51 3.02±0.21 2.11±0.12对照组 35 6.97±1.05 6.61±1.02 5.31±0.62 4.25±0.31 3.38±0.35 t 0.162 0.371 8.033 19.434 20.307 P 0.872 0.712 0.000 0.001 0.000

2.2 护理满意度

两 组 满 意 度( 9 7 . 1 4 % 、 8 0 . 00 % ) 差 异 显 著(P<0.05)。见表2。

表2 护理满意度[n(%)]

2.3 并发症发生率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5.7 1%、22.8 6%)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 并发症发生率[n(%)]

3 讨 论

机体经创伤发生四肢骨折后,机体各功能因骨折部位发生相应变化,且四肢骨折伴有强烈疼痛,疼痛程度会影响患者身心状态及治疗依从性,此外疼痛会诱发机体应激性反应,导致患者出现情绪低落,不仅会影响整体疗效还会增加术后疼痛程度,因此需开展疼痛护理以科学、合理的护理手段降低机体疼痛程度,提高整体康复效率。

四肢创伤性骨折后骨完整性、连续性遭到破坏,手术治疗虽可促进损伤骨组织修复,但若不针对患者负面情绪进行护理,会影响手术效果、肢体功能恢复进度。综合护理是从患者身心-躯体-社会等方面入手,根据患者疼痛的程度,评估其止痛需求,从而借助临床药物、心理学方法等手段进行针对性护理,提高四肢创伤骨折患者心理、生理愉悦程度,体现手术、护理相互配合重要性。且综合护理是以“以人为本”为护理理念,在护理开展过程中,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配合实施,提高患者对治疗、护理工作依从性。此外借助心理学方法、护理方法对患者机体疼痛程度进行转移或缓解,避免护理中一味使用止痛药增加机体对药物的依赖性,配合肢体功能锻炼在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栓的同时,改善术后整体预后效果,有效弥补常规护理缺陷或不足。结果显示:试验组35例患者经综合护理干预后术后24 h疼痛程度4.22±0.51分、48 h疼痛程度3.02±0.21分、72 h疼痛程度2.11±0.12分、护理满意度97.14%、并发症发生率5.71%与对照组比差异显著,该研究结果与秦桂艳[4]研究一致。

综上所述,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护理中,既可降低术后24 h、48 h、72 h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还可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做出合理评价,可借鉴。

猜你喜欢

四肢程度骨折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跟踪导练(四)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跟踪导练(四)
跟踪导练(四)
同时伴有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成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将内燃机摩擦减小到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