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然与实然: 高校辅导员职责浅探

2019-04-26李惠瑨

文教资料 2019年5期

李惠瑨

摘    要: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召开赋予了高校辅导员新的时代内涵。本文对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蕴含的辅导员四大应然职责,即政治上指导、心理上辅导、言行上督导、学习上引导进行探索,分析目前高校辅导员职责存有的问题,从强化政治指导、专业化心理辅导、加强言行督导、系统化学习引导四个方面探寻高校辅导员职责从实然走向应然的路径。

关键词: 应然    实然    辅导員职责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阐明了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意义、目标定位、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是指导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1]。此次重要《讲话》从新视野赋予了高校辅导员新的时代内涵,因此,要彰显高校辅导员在“大思政”背景下树德育人的地位和作用,就要切实把握此次《讲话》对高校辅导员提出的应然职责定位,深入了解高校辅导员职责存有的问题,从应然角度,解读实然状况,积极探索有成效的实践路径。

一、高校辅导员职责的应然追求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2]《讲话》对当前时代背景下辅导员工作提出了四大应然职责:

(一)政治上指导。“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3],“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3]。

(二)心理上辅导。“要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3]。

(三)言行上督导。“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3],“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3]。

(四)学习上引导。“要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使高校发展做到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风清气正”[3],“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3]。

二、一些高校辅导员职责存有的问题

(一)职能定位不清,教育内容缺位。高校辅导员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赋予了辅导员教育和管理的双重职能,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集众多角色职能于一身,似乎任何学生的事都需要辅导员承担,辅导员常常将自己的工作比作“救火队”、“消防员”,过于强调管理职能,辅导员的时间被大量事务性工作占据,客观现状和主观认知使得一些辅导员深陷于学生相关的种种事务,陷入“事务化”的境地,淡化了最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职能,对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引路”不够,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的缺位。

(二)育人理念滞后,缺乏协同创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高等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大思政视域下,要求全员参与,全员育人,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辅导员应主动与专任教师组成研究队伍,然而类似“专业课教研室应由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教师参与,辅导员没法参与”这样的认识依然普遍存在,一些辅导员与专任课教师缺少沟通,主动融入和协调创新意识不足,不会有意识地挖掘学科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导致专业课建设研究视野受限,从专业知识教育里来、到专业知识教育中去,难以跳出专业知识教育圈子融入思政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知识教育的效果打折扣。

(三)忽视学生需求,教育影响力不强。新形势下,当代大学生呈现出新的特点,“他们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是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4]。在看到学生优点的同时,也应关注学生的不足。新时期的大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在实际生活中,他们的价值观塑造尚未成形,知多做少。经济全球化、信息多元化、条件优越化给学生带来了良好的教育环境,但一些学生的知识体系搭建尚未完成,情感心理不成熟,意味着他们的依赖性较强,在遇到挫折与困难时情绪波动大,心理承受度低,容易引发心理问题。这就意味着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精神的牵引和生存的关怀”[5]。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切实了解、关注学生现实的思想精神状况和心理困惑焦点,贴近学生的思想特点,改变以往的话语体系,提高辅导员的教育影响力,这对辅导员职责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三、高校辅导员职责从实然到应然的路径分析

(一)强化政治指导,成为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旗帜。辅导员最核心的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好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教育的本质,从“人”的角度出发,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深入人心。在供给侧改革视域下,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供给端的指导者,首先要在思维和理念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主动树立符合具有时代特色的教育理念,跳出“事必躬亲、面面俱到”的“事务型”辅导员的主观认知,强化政治指导职责,从思想引领层面高度关注高校学生工作的政治诉求。在具体工作中,突破以往事务性工作的简单积累,学会思考,变学生事务为思政教育的平台,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入各项具体的学生事物中,将“围绕学生”面的管理和“关照学生”点的关照结合起来,满足“服务学生”的教育个性化需求,不断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化、实效化,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掷地有声,使辅导员成为大学生理想信念的一面旗帜。

(二)加强专业化心理辅导,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引领者。大学生处于价值观形成稳定的关键期,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建立在拥有健康的心理基础上,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高校思政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引领学生的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通的关键点。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的人生导师,对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形成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需要辅导员具有专业化的心理辅导核心能力。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核心能力要素包括掌握心理学基本学科知识的能力、开展心理健康课教学的能力、了解学生心理特征的能力、鉴别学生心理问题的能力[6]。专业能力的提升是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抓手,辅导员要自觉主动地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能力,树立正确的心理教育观,主动自觉地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7],通过专业系统的学习、培训获取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使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专业化,在实际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不断强化心理健康咨询与心理辅导能力,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努力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引领者。

(三)加强言行督导,成为大学生品行上的典范。辅导员是学生工作的一线人员,与大学生的接触最紧密,辅导员的品行是引领大学生的心灵领航標,辅导员队伍的言行、品德、素养,直接影响学生品行的塑造。传道布道者先得明道信道,自身就要修炼高尚德行和过硬本领,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8]。根据当代大学生的新特点,积极转变以往的话语体系,变灌输式说教为实践式引领,树立“服务学生、成就学生”的理念,从学生需求出发,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在关系到学生切身利益的“奖、勤、助、贷”相关工作时,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对待,让学生感受到公平正义的阳光;在社会实践中主动担当,用正能量感染学生,为大学生树立主动服务社会的历史责任感;对学生出现的不良言行时,不仅及时指正,更在日常生活中以自身言行强化对学生言行的督导,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实现“走近学生”向“走进学生”的教育升华,成为大学生品行上的典范。

(四)系统化学习引导,成为大学生学习上的导师。“大思政”的背景下,辅导员需要有协同创新的整理布局能力,主动融入专业课建设,与专业课老师一同发挥优势互补形成合力,从宏观层面以优良的校风和学风,塑造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从中观层面共同强化教育的目标、内容及方法,从微观层面,在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期间的三个转变,即初入大学时进行学业规划指导,顺利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在学期间进行生涯规划指导,鼓励、引导学生加入科研创新团队,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指导学生从理论学习向实践性学习转变;最终引导学生学会从自身的知识结构探索适合的学习方法,明确终身学习理念,实现学生从在校学习到终身学习的转变。教学相长,学习引导是一个能动的过程,需要辅导员在育人过程中不断升华心智,提高学习能力和科研水平,在学习引导过程中搭建师生互动的桥梁,系统化学习引导,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辅导员成为大学生的导师。

参考文献:

[1]坚持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

[2]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60/201404/167113.html,2014.

[3]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4]习近平首次点评“95后”大学生[N].人民日报,2017-01-03.

[5]冯凡彦,唐伟.人的非确定性生存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形上追求[J].山东社会科学,2009(2):133-136.

[6]罗品超.试论提升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核心能力[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5):54-55.

[7]刘科荣,罗品超.论高校辅导员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6(2):37-40.

[8]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研究“课题组.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举要[J].中国高教研究,2017(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