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素异序结构” 研究综述

2019-04-26孙妍

文教资料 2019年5期

孙妍

摘    要: “同素异序”虽是现代语言学术语,但传统语文学对其早有关注,被称为“倒文”。直至清末,对该现象的关注仅限于举例和使用功能的讨论。现代语言学建立后,该问题多在词汇学范式中讨论,涉及定义、分类、特点、成因等多个侧面,但一些根本性问题尚无清晰认识,如:该类现象的本质特点及成因;该现象是否由“倒序型”造词法而来?其形成有没有句法因素的影响?由于共时体系实是历时发展的阶段性结果,其中融合了诸多因素的作用,因此打通词语短语之间的界限,关注单位间的联系,对探索构建这类现象的深层机制十分必要。

关键词: 同素异序    倒文    传统语文学    现代语言学    研究视角

同素异序结构指的是语素相同和排列顺序颠倒的词或者短语,这类现象大多发生在双音节中,如:歌唱—唱歌、担负—负担。早在先秦时期这类结构就已出现:《诗经·桃夭》中有“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和“之子于归,宜其家室”并存的情况。现代汉语中较为常见,据前人统计,仅词典中就包含了千余条。

“同素异序”这一术语是现代词汇学的术语,然而对该问题的关注可上溯至先秦时期,在传统语文学研究中被称作“倒文”。但是,现代词汇学、语法学、修辞学建立之前的千余年来,对“倒文”的关注始终限于举例及使用功能方面的分析,少有理论性总结,以清末俞樾先生《古书疑义举例》相对详细。随着词汇学、语法学、修辞学等学科研究的深入,“倒文”诸例被各学科划分并进行不同角度的研究。其中“同素异序”现象一般被划归到词汇学领域(尽管此类现象涉及语法、修辞等多个学科)。下面我们从历时和共时两个角度梳理这一问题的研究脉络。

一、“同素异序”研究的历时脉络

关于“同素异序”问题最早的研究多认为自郑奠《古汉语中字序对换的双音词》(1964)起,然而事实上传统语文学对该现象早有关注,只是现代学科分立以前,该现象另有其名,常被忽视。在传统语文学中,所谓“同素异序”现象实是“倒文”体系中的一类。只是由于传统语文学与现代语言学研究目标的差异,对这类现象的关注角度不同。下面我们分两个时期简要梳理这一问题的历时研究脉络:

(一)传统语文学时期

由于清代是传统语文学成果最多、学术水平最高的时期,因此我们将清代作为分界点进行介绍。

1.清代以前

早在唐代以前的经书注释中,学者们对这类语序颠倒现象已有初步认识,遇到此类现象时,常会自觉地顺读过来。如:“中谷有蓷,暵其干矣。”毛传:“陆草生于谷中,伤于水。”(《毛诗正义·中谷有蓷》)这种“方位词+处所词”的结构在《诗经》中有多处,包括“中林”、“中心”、“中河”、“中沚”等情况。至唐代,学者们开始有意识地用术语对其进行描述。孔颖达的《毛诗正义》、《春秋左传正义》中多次出现“宜倒读”“当倒读”“古人之语多倒”等字眼。宋元明时期,受理学影响,训释者大多轻视训诂内容而重视义理,理论归纳意识逐渐萌发,对“倒文”现象的关注渐多。宋代孙奕《示儿编》大量谈到这类现象:“六经或倒其文,如《易》之西南得朋,吉凶者失得之象,类皆有之,唯《诗》为多。如:中谷、中林、中河、中路、中原、中田、家室、裳衣、横纵、稷黍、琴瑟、鼓钟、斯虫、西南、南东、下上、羊牛、乐岂、息偃、甥舅、孙子、女士、京周、家邦、鼐鼎、明齐,不一而尽……”此外,孙奕还发现这种现象大量出现在诗人的作品之中,“诗中倒用字,獨昌黎为多”。除孙奕外,王楙、罗大经、陈骙、沈括,元代的李治等学者都谈及“倒文”现象及修辞功能,如:“倒言而不失其言者,言之妙也,倒文而不失其文者,文之妙也”(陈骙语);“相错成文,则语势矫健”(李冶语)等[1](235-240)。总的来说,宋元明时期,“倒文”术语在这一时期已广为读书人所熟知;其次,或出于仿古、尊古的行文倾向,诗人们常在诗歌创作中运用“倒文”达到修辞效果。

2.清代

清代是训诂学的兴盛期,对于传统经典中的语言现象出现了较全面的探讨。训诂学者的笔记中记录了一些解经过程的心得和理性思考。其中,陆敬安、王懋竑、袁枚、姜宸英、朱亦栋、王念孙、王引之、马瑞辰、高士奇、俞樾等学者都对“倒文”现象有着或多或少的关注,这里面最完整、最全面的是俞樾先生的《古书疑义举例》(以下称《举例》)。其中“三、倒句例”、“四、倒序例”和“十三、倒文协韵例”三节分别谈到了三类“倒文”,使“倒文”从一个术语发展为一个包含三大类的系统。本文关注的“同素异序”现象与“倒序例”和“倒文协韵”都有一定关系。

倒序例,如:“《诗经·既醉篇》‘其仆维何?厘尔女士,厘尔女士,从以孙子。按:女士者,士女也。孙子者,子孙也。皆倒文以叶韵。犹‘衣裳恒言,而《诗》则曰:‘制彼裳衣;‘琴瑟恒言,而《诗》则曰‘如鼓瑟琴也。”

倒文协韵,如:“《文选·鹏鸟赋》:‘怵迫之徒,或趋西东,大人不曲,意变齐同。不言‘东西而言‘西东,‘东与‘同为韵也。后人不达此例而好以意改,往往失其韵矣。”[2](4-21)

(二)现代语言学时期

一般认为1898年《马氏文通》问世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是现代语言学的草创期,这一时期与之前的研究方法有很大差别,现代语言学真正确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们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界,将现代语言学时期分为前后两部分进行介绍。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

《举例》是传统语文学对语音、语法、词汇现象总结最完整的集大成之作,随着《马氏文通》的诞生,现代语言学步入草创时期,语言学内部各分支逐渐建立,《举例》中所谈及诸例都被划分进训诂学、词汇学、语法学、修辞学之中。就“倒文”现象而言,训诂学领域的刘师培、杨树达、马叙伦等先生对《举例》进行了增补,内容均收录在《古书疑义举例五种》(中华书局,1956),黄侃先生在《文心雕龙札记》(1962)中重新整理了“倒文”体系;修辞学领域的陈望道《修辞学发凡》(1932)、杨树达《中国修辞学》(1933)谈到了“颠倒”修辞;语法学和词汇学在这一时期界限并不清晰:马建忠的《马氏文通》(1898)、杨树达的《高等国文法》(1930)、王力的《中国文法学初探》(1936)都或多或少谈到“倒文”背后的语法问题。但由于这一时期正值语法研究热潮,大多学者都把关注点集中在了句法成分的颠倒上,本文关注的语素颠倒现象在这一时期并没有太多进展。

只有修辞学领域中的少量著作提到“颠倒”这种修辞手段,如:杨树达先生在《中国修辞学》将“颠倒”分为“词的颠倒”与“句的颠倒”两种手段。其中“词的颠倒”与“同素异序”现象有较大联系,其下又分为趁韵和不趁韵两种:(1)趁韵:《诗·唐风鸨羽》篇云:肃肃鸨羽,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父母何怙?树达按:恒言黍稷,此倒云稷黍,与上文羽栩为韵。(2)非趁韵:《易林·讼之困》云:萏菡未华。树达按:《说文》一篇下艹部云:芙蕖华未发为菡萏,此倒言之[3](183-18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真正针对同素异序现象进行的理论探讨出现在5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这类现象一般被视为一种词汇学现象。1956年,《语文知识》、《语文学习》杂志分别刊登了岑时甫《“缓和”呢还是“和缓”》,隋树华、张梁、汪惠迪《词素相同、次序不同的合成词》及毛西旁《关于字序可以颠倒的词》等几篇文章。但此后十余年,相关研究进程较为缓慢,只有丁勉哉《同素词的结构形式和意义关系》(1957)、郑奠《古汉语中字序对换的双音词》(1964)极少几篇文章,这与当时不稳定的社会状况不无关系。直至70年代末,才陆续出现了少量研究,如:曹先擢《联合式同素异序同义词》(1979)、陈爱文、于平《联合式双音词的字序》(1979)等。

80年代,一些专著和论文陆续出现,对该问题的讨论逐渐深入:佟慧君的《常用同素反序词辨析》(1983)是第一部专门研究此类现象的专著;武占坤、王勤《现代汉语词汇概要》(1983)将这类词归属为“同素词”范畴。有学者将该类现象归于造词法的作用(任学良,1981、符淮青,1985等,详见后文)。这一时期的论文相继出现,如:张永绵(1980)、梁荫众(1982)、蒋文钦、陈爱文(1982)等,内容涵盖了关于定义、辨析、分类、成因、使用规范、修辞效果等多个问题。

90年代,相关研究大量出现,涉及的范围和研究的深度都有了很大发展。专著方面:影响较大的是刘叔新的《汉语描写词汇学》(1990),该书提出了“倒序型”的造词法概念(详见后文)。论文方面:除概述性研究(如高元石,1991、薄家富,1996等)之外,还出现了一些专门性研究,如:專书研究:鲍延毅(1995)、潘攀(1996)考查了该现象在《金瓶梅》中的表现;专类研究,如:陆皓(1994)、倪宝元、姚鹏慈(199)针对同素异序成语这一小类进行了探讨;方言角度,如:张光明(1994)、张惠珠(1996)分别关注了忻州方言、闽南方言中的逆序词情况;汉外对比,如:周福芹(1996)、韩在均[韩](1999)分别对比了汉英、汉韩、中的同素反序现象;张博(1996)还谈到了先秦并列式连用词序的制约机制等。

到了21世纪,研究规模有了更大程度的提高。专著方面,以张巍的《中古汉语同素逆序词演变研究》(2010)最全面。还出现了专门类词典,杨英耀的《同素异序词应用词典》(2003)。论文方面,研究视角和深度都在不断丰富,最近几年还出现了心理学角度探索,如:陈曦(2004)、丁国盛、彭聃龄(2006)分别讨论了同素异序词的心理表征及识别问题。

下面我们就横向对这几十年以来的主要成果进行简要介绍。

二、“同素异序”成果概述

现有成果涉及多个方面,如:定义、分类、辨析、特点、成因、演变、方言研究、汉外对比、使用规范、应用意义等,但限于篇幅,本文只针对最基础几个方面进行介绍,并提出一些思考。

(一)同素异序结构的界定

我们整理了前人对同素异序现象的界定,主要就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是关于什么是“同素”。“同素”,顾名思义,指两个结构含有相同语素,如:“白雪—雪白”都含有“雪”和“白”两个语素。但是何为“同”,却有着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同语素要求语素必须完全相同,即:由本义生发出来的引申义、比喻义等都不算在内。如:白银—银白,白银的“银”是一种金属,银白的“银”是“像银一样的颜色”是前者的引申义,因此不应算作同素异序词(如:杨奔,1999、曹廷玉,2000、吴倩楠,2005等)。另一种看法则认为:语素义要基本一致或有明显的联系即可,而语素性质、结构关系及语法功能并不一定要求相同(吕叔湘,1979、张志公,1981、胡裕树,1987、项梦冰,1988、邢福义,1991等)。还有一种更极端的看法认为同素异序词是并列合成词的一部分(洪丽娣,1997、高惠敏,1999),这是关于同素异序结构中范围最狭窄的一种界定方式。

其次是关于“异序”这一说法。对于语素相同而词序颠倒的这类现象,研究史上曾出现过相当多的称谓——同素词(丁勉哉,1957)、字序对换的双音词(郑奠,1964、张永绵,1980),同素逆序词(曹先擢,1979)、同素反序词(佟慧君,1983)、同素异序词(高元石,1991)、倒文词(张琪昀,1987)、颠倒词(张德鑫,1995)等,各种说法不一而足,令人眼花缭乱。近些年“同素逆序词”、“同素反序词”、“同素异序词”几个说法使用较为广泛,据刘灏(2013)的调查,其中“同素异序词”使用频率最高。

再次是关于“结构”这一提法。以往大部分研究都将范围圈定在双音节合成词中的复合词内,认为词组、单纯词都不能看作同素异序词。也有少部分学者认为:从历时的观点看,同素反序现象是短语向词转化过程中的一种中间状态。同素反序的词正是这种转化过程的结果(王龑,2009),因此可以统称为“同素异序现象”。

此外,关于是固定结构还是偶发现象,也有不同意见。一些学者认为有一些词语是作者在写作中为达到某种修辞效果的“临时创造”,未被普遍接受和广泛运用,应该排除在同素异序词之外。如:唐代范摅《云溪友议》中记载了这样一首诗:“惯向溪边折柳杨,因循行客到州漳。无端忤触王衙押,不得今朝看饮乡。”谭汝为(1995)认为加点词只能算是临时创造。

还有关于语音方面的讨论,主要围绕基本音节不同、声调不同及儿化几种情况展开,由于篇幅所限,此处从略。

(二)同素异序现象的分类

早在50年代就出现了对“同素逆序”现象进行的分类(丁勉哉,1957);从90年代起,已经出现了语义、语法、语用多个层面的分类方式,介绍如下:

1.按意义①分

谭汝为(1995)分为四类,即:(1)词义完全相同(静谧—谧静);(2)意义略有差别(声名—名声);(3)词义相关(罪犯—犯罪);(4)词义明显不同(发生—生发)。黄乐(2006)分为三类:(1)语义完全相同;(2)语义相近;(3)语义完全不同。不过张巍(2010)不同意这种“语义完全不同”的说法,“既然无关联,就不能称其为‘同素词,否则就有自相矛盾之嫌”。张其昀(2002)、赵艳(2013)等还观察到意义相关的同素异序词中两词之间的语义关系。赵艳(2013)列举出9种语义关系:(1)事物—颜色、特征(黄昏—昏黄);(2)事物—产物(胶乳—乳胶);(3)事物—运用(唁电—电唁);(4)动作—对象(报喜—喜报);(5)整体—部分(中华—华中);(6)动作—结果(议决—决议);(7)事物—工具(票选—选票);(8)事物—比喻义(脚跟—跟脚);(9)行为—主体(伙同—同伙)。

2.按结构分

黄巍(2010)按结构形式分为相同和相异两类。结构形式相同的包括联合(爱怜—怜爱)和偏正(爱心—心爱)两个次类。结构形式相异的包括9种:联合—偏正(歌颂—颂歌);联合—动宾(号称—称号);联合—补充(和缓—缓和);偏正—动宾(案犯—犯案);偏正—补充(暴风—风暴);偏正—主谓(变量—量变);动宾—补充(成形—形成);动宾—主谓(耗能—能耗);补充—主谓(变形—形变)。

3.按词性分

谭汝为(1995)按照同素异序两个词的词性可以分为两类:(1)词性相同,如:都是名词:火焰—焰火;都是动词:吞并—并吞。(2)词性相异:如:名—动:意愿—愿意;名—形:黄金—金黄等。还有按是否兼类进行划分的:丁颖(2008)分为同素兼类词和非兼类词两种,其中兼类词又分为“一词兼类”和“两词兼类”。张凯波(2013)将兼类词继续划分为:兼类同性词和兼类异性词。

4.结合意义、结构和词性分

丁勉哉(1957)结合意义和用法分为三类:意义完全不同(如:油菜—菜油),意义相近而用法不同的(如:展开—开展),以及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如:家室—室家、衣裳—裳衣等。张寿康、林杏光(1985)结合词义与结构分为8类:(1)同义同结构;(2)同义异结构;(3)异义有联系同结构;(4)异义有联系异结构;(5)异义无联系同结构;(6)异义无联系异结构;(7)异义部分同义同结构;(8)异义部分同义异结构。还有结合词义、词性、结构及用法多方面进行分类的,如:丁颖(2008),李丽云(2002)等。

5.其他分类

还有个别学者的分类不同于上述视角,如:谭汝为(1995)、黄巍(2010)按色彩义(如:感情色彩②、语体色彩)进行了分类;萧岚(2002)按同素异序结构在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意义的演变分为:近代同现代同(心动—动心)、近代同现代分化(心机—机心)、近代异现代仍异(心虚—虚心)、近代同用现代只用一者(气性—性气)几种情况。

(三)同素异序现象的特点

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学者们根据意义、结构、用法等不同角度的分类及数据统计得出了关于同素异序现象特点的一些零零星星的结论,如:从意义上说,有学者发现了同素异序的两个结构中,A和B语素在整体词义表达中的作用是不同的,鲁高平(2007)发现:大部分同素异序词的语义重心在前;从结构上说,贾玉萍(2010)等发现同构的同素异序词比例远大于异构的同素异序词,且同构之中,联合结构占大多数。张巍(2010)谈到同素逆序词中联合—联合式居多,且两个语素愈接近愈容易颠倒;从词性上说,丁勉哉(1957)发现联合—联合类的同素异序词中,有一种词性转换的情况,比如:担负—负担,前者是动词(如:担负政治任务),后者除动词外还可做名动词(如:学生的负担过重)。总的来说,特点的挖掘还远不够深入。

(四)同素逆序现象的成因

关于同素异序现象的成因和来源,观点很多,是否承认有“倒序型”造词法是一个基本分界线:易熙吾(1954)最早將“变序法”列入双音词的构词法中;沈士英(1979)则认为“字序对换是一种构词法”;任学良(1981)称其为“变序式”造词法;符淮青(1985)将其视为一种“生造词”,应加以规范;刘叔新(1990)提出“倒序型”的造词法。

然而也有反对的声音。张寿康、林杏光(1985)认为“同素异序”不过是汉语词汇中的一种现象,形成异序词的本质还是各种各样的构词法。马显彬(2004)直接指出同素异序词形成的根本原因还在于汉语语序的灵活性,人们利用这种灵活性有意识造出了同素异序词,原因之二就是一种无意识的巧合,是从不同侧面归纳出来的概念,比如:音高—高音。张凯波(2013)谈道:“(异序)所指的是同素异序词的外形特点,而非强调其产生方式,产生的新意是异序后的结果而非目的。”

大部分学者都采取了一种折中的态度,既承认倒序型造词法的存在,又不认为所有的同素异序现象都由此来。刘叔新(1990)也谈到,有的双音复合词如:演讲—讲演、合适—适合之类不可能判定哪一个词早先存在,哪一个倒序而生,这些词不能看成“倒序型”造词法的结果。张瑞朋(2002)认为倒词序即可产生新词。但在一些词中,“逆序”不能说是一种构词手段。赵艳(2013)认为同素异序词中意义相异的两个词,如“意义相关”则由“倒序型”造词法而来,如“意义无关”则不属于“倒序型”造词法产生的,但未进行论证。

不管“倒序型”造词法是否存在,多数学者都认为同素异序现象的形成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涉及汉语构词法、汉民族思维特点、叶韵、修辞、方言差异、语体差异等多方面的影响。

三、现有研究成果评述及思考

(一)传统语文学与现代语言学视角的差异

从第一部分“同素异序研究的历时脉络”我们了解到,从汉代解释经典的工作一开始,“倒”就被发现了。至唐代,已有明确术语描述这一现象,然而直至清末俞樾的《举例》,我们对这种现象的认识仅限于一些例子和使用功能层面的探讨,没有深入的理论分析。究其原因,还在于传统语文学和现代语言学在研究视角和目标上的巨大差异。

传统研究,由于研究目标在于解经,大多关注行文之中的“非正常”现象,以便更好地为解经服务,“倒”即是一种“非正常”现象。现代语言学研究,研究目的是总结现象背后的规律,因此较多关注的是“正常”现象,并将一切语言现象(包括正常与非正常)都纳入观察视野。不同于“倒文”研究,在现代语言学研究中,“异序”的两个结构都受到了同等的关注,“同素异序”这一术语本身就昭示了研究视角上的变化,即:从只关注“倒”到无论谁“正”谁“倒”,而统一视为一组结构对。一般而言,这类现象大多是在词汇学领域内进行讨论的,其中的原因,我们认为一方面在于词汇学较多地承袭了传统语文学的研究范式,另一方面与“同素异序”现象本身以双音节词为主有关。

(二)关于现有研究局限的思考

在词汇学研究范式之下,“同素异序结构”多被视为一种有意识的创造词汇方式之一,即“倒序”造词法。但反对者认为,这种现象未必是有意识创造而来的,很有可能是语言内部机制,如:构词法、词汇化及修辞、押韵等多重因素作用而成。现代词汇学研究范式还有一个特点,即:大部分研究都将研究视野局限在词的范畴之内,从词典中收集语料,排除词以上的单位,如:短语。这样做虽然操作起来方便一些,却可能因人为割裂短语与词之间共有联系,而忽略二者背后共有的本质规律。

按照历史语言学的观点,短语被看成句法向词法的过渡阶段,因此二者联系不能割裂。“必须承认,词和仂语之间没有绝对界限”(王力,1953),也就是说,同素异序结构内部的松紧程度是有差异的。如果我们承认:一些今天的词可能是昨天的短语经词汇化过程而产生的,那么当代的“同素异序词”就可能是过去某一时刻的短语,当代的同素异序短语或许会凝固为未来某一时刻的词。语言结构时刻处于演变之中,如果我们把当代看成一个剖面,这个共时剖面中就包括已凝固的同素异序词和尚未凝固的同素异序短语。尽管二者从外形来看都具有同素异序双音节的特点,即AB/BA式,但由于内部松紧程度的差异,其在句法上的特征是有所不同的。

从前人研究成果来看,虽已涉及该现象的多个侧面,如:定义、分类、特征、成因等,但一些根本性问题还没有达成清晰的共识。比如:许多研究都对这类现象进行了分类,分类角度可谓应有尽有,如:按意义分、按结构分、按词性分、按用法分,以及结合多个标准分等,但从诸多归类方式来看,却没得到比较有说服力的规律性结论,也就是说,目前的归类思路还无法将杂糅的现象真正剥离开,揭示出本质特点。至于“‘同素异序现象究竟从何而来”这一问题,我们尚无明晰的回答。主要问题有:这类现象是否由“倒序型”造词法而来,以及除词法外,是否有句法因素影响了该结构的形成。

由于我们面对的共时剖面体系本身就是历时发展的阶段性结果,形成过程中融合了诸多因素的作用(既包括语言内部,又包括语言外部),因此,十分有必要扩大研究视野,将词以上的单位纳入研究范围,通过挖掘不同语言单位背后的联系探索构成这类现象的深层机制。

注释:

①根据现代汉语体系,词语意义包括:理性义和色彩义,但考虑到行文方便,本文通常所称“意义”专指“理性义”,“色彩义”会加以注明。

②谭称“评价色彩”,参见谭汝为《同素逆序词四论》,载《词汇学新研究——首届全国现代汉语词汇学讨论会选集》,语文出版社,1995.

附注:

[1]参见郑奠、麦梅翘.古汉语语法学资料汇编[G].北京:中华书局,1964.

[2]参见[清]俞樾等.古书疑义举例五种[M].北京:中华书局,1956.

[3]参见杨树达.中国修辞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参考文献:

[1]鲍延毅.《金瓶梅》逆序词与中古词汇变迁[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5(1).

[2]曹廷玉.近代漢语同素逆序同义词探析[J].暨南学报,2000(5).

[3]曹先擢.并列式同素异序同义词[J].中国语文,1979(6).

[4]岑时甫.“和缓”呢还是“缓和”[J].语文知识,1956(3).

[5]陈爱文,于平.并列式双音词的字序[J].中国语文,1979(2).

[6]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7]陈曦.汉语多词素词的心理表征和加工机制的心理学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4.

[8]丁国盛,彭聃龄.汉语逆序词识别中整词与词素的关系[J].当代语言学,2006(1).

[9]丁勉哉.同素词的结构形式和意义关系[J].学术月刊,1957(2).

[10]丁颖.《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同素异序词[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8.

[11]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12]高惠敏.关于同素异序词研究的几点思考[J].松辽学刊,1998(2).

[13]高元石.《现代汉语词典》的同素异序词说略[J].鞍山师专学报,1991(4).

[14][韩]韩在均.同素同义逆序词在韩语汉语中的差异表现[J].汉语学习,1999(3).

[15]洪丽娣.古代汉语中同素异序词的研究[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

[16]胡裕树.现代汉语[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231.

[17]黄侃.文心雕龙札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18]黄乐.现代汉语双音节同素异序词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

[19]黄巍.现代汉语同素逆序词研究——以《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为中心[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0.

[20]贾玉萍.现代汉语同素逆序词构词造词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學,2010.

[21]蒋文钦,陈爱文.关于并列结构固定词语的内部次序[J].中国语文,1982(4).

[22]李丽云.现代汉语同素异序词论析[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2.

[23]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4]梁荫众.略论同素词的修辞作用及其规范化问题[J].山西大学学报,1982(1).

[25]刘灏.日语镜像语与汉语同素反序词的对比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26]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98-100.

[27]鲁高平.同素异序词语义重心考察[J].现代语文,2007(1).

[28]陆皓.同素异序成语[J].六安师专学报,1994(4).

[29]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J].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5-16.

[30][民国]马建忠.马氏文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31]马显彬.同素异序词成因质疑[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5).

[32]毛西旁.关于字序可以颠倒的词[J].语文知识,1956(7).

[33]倪宝元,姚鹏慈.同素异序成语辨[J].杭州大学学报,1996(3).

[34]潘攀.《金瓶梅词话》中的同素反序词[J].江汉大学学报,1996(8).

[35]任学良.汉语造词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199.

[36]佟慧君.常用同素反序词辨析[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

[37]谭汝为.同素逆序词四论[A].词汇学新研究[C].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2).

[38]沈士英.字序对换的双音词新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79(3).

[39]隋树华,张梁,汪惠迪.词素相同、次序不同的合成词[J].语文学习,1956(5).

[40]王力.中国文法学初探[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36(1).

[41]王力.词和仂语的界限问题[A].王力文集·第16卷[C].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53:236-253

[42]王龑.汉语的同素反序现象及其意义——也谈词与短语的界分[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11).

[43]吴倩楠.现代汉语同素异序词研究[D].石家庄:河北大学,2005.

[44]武占坤,王勤.现代汉语词汇概要[M].包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

[45]项梦冰.试论汉语方言复合词的异序现象[J].语言研究,1988(2).

[46]萧岚.《近代汉语中字序对换的双音词》补例[A].近代汉语文献整理与研究[C].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47]邢福义.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48]杨奔.汉语同素反序词源流初探[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9(3).

[49]杨树达.高等国文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0.

[50]杨英耀.同素异序词应用词典[K].珠海:珠海出版社,2003.

[51]易熙吾.汉语中的双音词[J].中国语文,1954(10).

[52]张博.先秦并列式连用词序的制约机制[J].语言研究,1996(12).

[53]张德鑫.谈颠倒词[J].汉语学习,1995(6).

[54]张光明.忻州方言逆序词[J].语文研究,1994(2).

[55]张惠珠.略论闽南方言与普通话中的同素反序现象[J].华侨大学学报,1996(1).

[56]张其昀.现代汉语同素词通考[J].语言研究,2002(1).

[57]张琪昀.倒文词考察[J].盐城师专学报,1987(3).

[58]张凯波.《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双音节同素异序词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3.

[59]张瑞朋.现代汉语中的同素异序词[J].语言研究,2002,特刊.

[60]张寿康,林杏光.现代汉语中词素对换的双音词[A].北京市语言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语言论文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61]张巍.中古汉语同素逆序词演变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62]张永绵.近代汉语中字序对换的双音词[J].中国语文,1980(3).

[63]张月.汉语中的同素异序词[J].科教文汇,2007(2).

[64]张志公.汉语的语素——并略介绍哈尔滨语法教学讨论会[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1(4).

[65]赵艳.基于《现代汉语逆序词典》的同素逆序异义词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66]郑奠.古汉语中字序对换的双音词[J].中国语文,1964(6).

[67]周福芹.英汉词语同素反序现象比较谈[J].东北师大学报,19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