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标准化病人联合微视频在急诊急救网络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2019-04-26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44期
关键词:标准化病例护士

顾 洁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江苏 盐城 224000)

急诊工作是正常临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针对急症抢救进行的护理对医院医疗服务的质量以及应急能力等具有重要的影响[1]。因此,进行急救的护理人员其专业水平、工作的效率以及配合程度直接决定着医院的急诊质量以及救治成功率。为了提高全院护理人员的急救知识及技能,培养临床急救的评判性思维,增强应对危急重症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自2016年我院成立急救网络护士后定期采取集中理论(PPT形式)、现场技能授课和情境模拟工作坊等形式进行培训,我院于2018年4月急诊急救专业学组至病房对三个院区各科网络护士进行现场/情境模拟摸底考核,效果并不理想,护士只是机械记忆流程,缺乏实战经验。鉴于此,我学组进行探索新的培训方式。标准化病人(tandardized Patient,SP)教学方法指的是采用经过专业科学培训之后,可以体现疾病的实际情况的正常人或者患者进行教学培训,这些人可发挥扮演患者、充当评估者和教师3种功能[2]。这种教学形式形象、生动、逼真,护士作为标准化病人将症状、体征通过语言、行为、甚至仿真妆容表现出来,网络护士可通过倾听标准化病人的抱怨、形象生动的表现,进行身体评估,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患者的病情进行相应的发展、转归,是从患者的角度为网络护士提供及时、动态的反馈,在此过程中,便于网络护士更为形象、深刻的进行记忆。微视频具有短小精悍,图文并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资源多样,情境真实,获取方便,移动学习等特征[3]。将两者相结合,在讲授法中应用PPT、较难理解内容插入适当动漫,情境教学法中实施角色互换,实训中添加微视频,将视频内容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比较生动形象,参与培训的人员可以自主下载视频进行观摩学习,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该是会增强培训效果。有学者研究表明,这种混合学习模式,能很好地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4-5]。从而提高网络护士考核成绩以及培训满意度。

1 培训方法

1.1 确定培训方案、成立培训小组

鉴于4月份摸底考核成绩,急诊急救小组成员召开紧急会议,小组讨论,制定方案,并应用品管圈的方式确立培训方案,组成培训小组,成员包括急诊室护士长负责培训协调及管理;省级专科护士4名,主要负责培训计划的制订、具体过程中督导、SP的培训及考核计划;急诊科带教2名,主要进行相关病案的整理与收集;SP教师4名,主要对接受培训人员进行培训。

1.2 编制案例

根据《2015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在急诊护理抢救记录中选择真实病例--心跳呼吸骤停、急性胸痛、稳定/不稳定心动过速、过缓等病房常见急症,编制成4个培训案例。注意将疾病的典型表现等内容添加如收集到的原始病例中,同时结合病例实际情况设置相关专业问题,内容应该与病例大体保持一致。旨在重点训练护士观察、分析、急救处理的综合应对能力。

1.3 SP培训及准入

(1)根据编制的SP病例,挑选相应市级、省级专科护士6名为备选SP,充分学习SP的相关知识。

(2)以《2015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为引导,以编制病例为角本模拟演示,心跳呼吸骤停者由ECS进行培训;其他疾病则是在让其熟悉SP病例,并以此为依据,熟记并掌握急诊科常见典型病例,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的项目与内容,初步模拟患者的症状、体征等,并加入患者应有的表情、情绪,形成逼真的SP演示,在此过程中要做到“忠于剧本,回馈适当,有问才答”,尽量减少专业术语的使用次数。经过反复训练,最大程度模拟临床护理急救真实情景。

(3)采用SP的形式培训演示者:抽选专业水平较高,急救经验丰富的专科护士,同SP一同将急救过程完整演示一遍,演示时要严格按照评估流程以及质量标准,在此过程中,相关成员要及时发现急救过程中的问题,积极讨论,制定出走针对性解决方案。然后再次进行演练,力争让模拟的过程与临床实际一致。

(4)考核SP合格后予以准入。

1.4 微视频制作

根据病例,标准化病人与演示者模拟演示同时进行全程录像。视频拍摄完成后,运用FORFA视频编辑软件进行剪辑, 制成课堂教学需要的视频片段,经过后期编辑,插入字幕、图片等,更加生动,便于理解记忆。

1.5 微视频教学平台的建立

建立急诊急救网络护士微信群,将微课视频发至微信群,利用微信通知联络护士观看微视频。安排5名培训老师在固定时间利用微信群与其交流、答疑。

1.6 实施培训

(1)将编制的病例发放至群内,让网络护士提前熟悉病例及有关专业知识。

(2)集中对网络护士现场进行SP与演示者示范培训。

(3)将64名分成4人一组,共16组,ABCD角色轮流交换,以SP与演示者的演练模式进行练习。

1.7 采用SP的形式实施考核

培训结束后,我们又按照同样的方案编制出心跳骤停、急性心梗、稳定/不稳定心动过速、过缓等4个考核案例。同时保证每个病例的难易度、信息量基本均衡。为保证考核的严谨性和保密性,在考核的当日,集中标准化病人在考场内,考前10分钟将考核病例发给标准化病人,每位标准化病人扮演一个病例中的患者和另一个病例中的家属。4个人配合完成1个病例,抽签确定考试病例。

2 评价方法

2.1 成绩考核

培训完成后,按照SP方式对接受培训人员进行考核。本次考核由实现选择的专家按照科学明确的标准进行评分,评分标准包括护理评判性思维(15分)、病情观察评估能力(15分)、操作规范动手能力(10分)、应急处理(15分)、表达沟通(10分)、人文关怀(10分)、专业知识掌握(15分)、院感标准(10分)8个方面,总分为100分,合格分为80分。由急诊急救专业学组统一时间进行分组考核。

2.2 带教满意度调查

通过查阅权威文献,咨询专家,本院自行设计并制作问卷调查表,问卷主要调查新方案促进学员对相关知识的记忆以及理解、提升其学习的积极性、改善临床急诊思维、提高专业水平

以及护患沟通的能力等方面。评价采用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3级评价。

3 成效评价

考核总结:本次参加培训共计64个科室,64名急诊急救网络护士,分成16组,一组4人:培训前后对比见表1。

表1 培训前后对比

4 小 结

对相关人员进行科学培训后,担任SP,能够起到模拟评估者、病人以及指导者三种功能,比较一致,而且可以重复利用,依从性更高,减少了相关因素的干扰,改进了常规方案的缺点。SP能够更清晰准确地表现出疾病的主观感受,与临床辅助检查配合能够更好体现疾病的临床表现,使护士置身于急诊患者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情境中,更加体现了病情评估及处理突发问题的评判性思维。SP联合微视频应用于急诊急救联络护士的培训及考核中不仅迎合了身处数字时代的护士乐于接受新事物的特点,而且以其操作便捷、自主学习的优势提升了培训效果、护患沟通及人文关怀能力,得到护士的认可,在全院铺开,从而提高全院护士急救能力,达到了同质化的管理[6]。

猜你喜欢

标准化病例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标准化简述
“病例”和“病历”
也门霍乱疫情更新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妊娠期甲亢合并胎儿甲状腺肿大一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