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揿针在促进阑尾切除术后病人肛门排气的护理研究

2019-04-26宋时翠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44期
关键词:阑尾阑尾炎胃肠道

宋时翠

(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 泰州 225300)

阑尾炎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1],以腹痛、压痛、反跳痛、胃肠道症状为临床主要表现。手术是治疗阑尾炎的根治性方法,但患者术后由于麻醉药物、胃肠道刺激等因素的影响会抑制胃肠蠕动[2],减缓肠蠕动速度,增加术后腹胀等胃肠道症状的发生风险,腹胀严重时可使腹内压升高、下腔静脉回流受阻,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手术后迅速恢复肠蠕动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关键措施[4],因此术后促进患者肛门排气是护理重点之一。小揿针又称图钉式皮内针,揿针疗法是将针具刺入腧穴皮内或皮下,固定后留置一段时间,利用其持续刺激作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又称“埋针法”。本文旨在对其应用在阑尾切除术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详见正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本院治疗的阑尾切除术后患者中择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病例选取时间:2017年1月~2019年1月,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

纳入标准:(1)成功完成阑尾切除术的患者;(2)意识清楚且沟通交流能力正常的患者。

排除标准:(1)术后存在严重感染、皮肤破损的患者;(2)拒绝接受小揿针的患者。

对照组(n=45):男30例,女15例;年龄最小值10岁,年龄最大值88岁,年龄平均值(49.38±10.56)岁。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7例,坏疽性阑尾炎3例,慢性阑尾炎5例。

观察组(n=45):男28例,女17例;年龄最小值15岁,年龄最大值86岁,年龄平均值(49.54±11.29)岁。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9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20例,坏疽性阑尾炎3例,慢性阑尾炎3例。

组间基本资料相比对差别微小(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治疗与护理。术后予以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抗炎等治疗;同时护理人员加强生命体征监测、病情观察,做好日常生活护理;术后进行早期饮食干预;指导患者早期在病床上进行肢体的主被动运动,术后第二天,生命体征平稳,协助患者下床活动。

观察组:在上述措施的基础上采用小揿针。操作方法:在针刺前,相关区域用75%酒精消毒,采用0.22 mm×1.5 mm的小揿针,可埋针于合谷、足三里、中脘、下脘、脾俞、胃俞、大肠俞、小肠俞等穴位,留针2-3天至肛门排气后取下。护理方法:根据医嘱,探查穴位敏感点,确定埋针部位。在埋针前,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小揿针的作用、优势,获得患者的理解和支持,缓解其负面情绪,提升依从性;在埋针期间,护理人员密切关注患者局部有无出血、红肿、瘙痒、脱皮等不适症状,如有上述症状要及时摘除并汇报医生;用拇指指腹直压埋针处每个穴位30秒~1分钟,按压时以患者有疼痛或胀痛能忍受为度,每日按压3~4次。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阑尾切除术后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见表1所示。

表1 对比两组的康复情况(±s)

表1 对比两组的康复情况(±s)

组别 n 肛门排气时间(h) 肛门排便时间(h)对照组 45 25.72±6.54 55.70±11.83观察组 45 18.03±4.40 31.62±5.70 t值 - 13.540 12.301 P值 - 0.001 0.001

3 讨 论

阑尾切除术是普外科频率较高的手术,阑尾炎患者在术后由于麻醉作用会抑制胃肠蠕动,导致肛门排气困难,引起腹胀,对术后机体恢复和预后不利。中医学将腹部手术后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纳入“痞证”范畴,认为该病的发生同脾胃气机失调引起运化失常、脏气壅塞不畅有关,术后护理中应注重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

阑尾切除术后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术后疼痛、缓解临床症状,但在改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方面仍存在局限性。小揿针是一种微型针灸针,其以经络腧穴、针刺理论为指导,通过浅表组织穴位埋针能够即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能够获得持久的针灸治疗效果,促使腧穴的兴奋性、传导性提高,可起到疏经通络、调节气血的效果。另外小揿针运用现代电化学效应理论,埋入体内可改善局部穴位的电位差,进而对相应的神经和组织产生积极影响,可改善血液循环和调节神经功能,减轻腹胀、腹痛等症状,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且在应用小揿针的过程中加强护理干预可提升患者的依从性,有助于缩短肛门排气时间。

本文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相较于对照组均更短,充分说明了小揿针的效果显著,这是因为小揿针可对皮部、腧穴进行长时间的刺激,从而可对经络、脏腑的机能进行调节,具有温肾健脾、疏肝通络等效果,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术后胃肠道症状,促进胃肠蠕动。

综上所述,小揿针应用于阑尾切除术后患者护理中对于促进肛门排气、肛门排便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康复效果较好。

猜你喜欢

阑尾阑尾炎胃肠道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腹腔镜高位阑尾切除术的不同入路戳孔对比
阑尾真的无用吗?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柘木提取物对胃肠道肿瘤的抑制作用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比较对照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
皮纹横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疗效探讨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比较分析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急性阑尾炎9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