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解放那一天

2019-04-25王悦

党史纵览 2019年2期
关键词:天津

王悦

2019年1月15日是天津解放70周年纪念日,作为一名从事天津战役史料征集与研究的工作者,笔者有幸采访了一些当年亲历天津解放的参战将士和普通市民,深切感受到天津人民为迎接这座城市新生做出的历史性贡献。

智取城防图始末

天津战役是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之一——平津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次关键的城市攻坚战。在解放天津的战役中,为了保卫人民的生命财产,把一个完整的天津交给人民,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多次明确指示,能和平解放就不用打仗,非打不可也要最大限度地降低战争损失。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中共地下党和群众积极分子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解放战争后期,天津地下党有1000余人,他们隶属不同的党委,分别潜伏在国民党军警宪特机关、政府部门和文教新闻、公用交通、工矿企业、商业贸易系统,以及自由职业等。这些党员坚守着“人民利益至上”的信念,入虎穴,斗顽敌,临危不惧,利用各自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搜集军事、政治、经济、社会等重要情报;瓦解敌人内部、策反上层人士;组织群众护厂护校,十分活跃。

今年92岁的李希闵老人,是当年天津解放的亲历者,见证了天津城防图的绘制。眼前的他鹤发童颜,开朗豁达,很是健谈,完全不像是92岁高龄的老人,谈笑间时而开怀,时而蹙眉,眉宇间透着一股亲切与和善。这个平易近人、感情细腻的老人在讲述他经历过的70年前的天津战役时,充满激情、壮志满怀。李希闵回忆说:1948年11月,东北野战军分三路入关,12月8日首先解放了宜兴埠。当时,天津士绅们愿意采取和平方式解放天津,为此他们自发地组织了工商界团体。李希闵的祖父组织了教育界的天津人民自救会,一方面同解放军联系天津解放事宜,另一方面做劝降国民党陈长捷部队的工作。

七七事变后,李希闵从老家迁入天津,1946年3月进入天津市测量队工作,是最底层的职员,工资是60元,负责图纸的编号、登记、保管、借还工作。测量队的工作人员大多数为中学毕业生,因为家庭困难,没钱上大学,准备在测量队工作一段时间凑够学费再去上学。这些学生思想单纯,比较倾向于进步思想,对国民党的顽固和腐败非常反感,经常参加反饥饿、反内战的游行,李希闵作为进步青年也曾经参加过。当时人们的生活很困难,很希望得到新的生活、新的社会,盼望着解放。但是国民党当政者、天津市市长杜建时与警备司令陈长捷坚决要跟解放军对抗。1947年秋,国民党军决定在天津设防。由于当时仅有1934年版的地形图,需要重新绘制一份1947年的地形图,因此组建了一支天津地形测量队。在地形测量队队长周炳昌的带领下,测量队绘制出一份天津市地形全图,比例尺是一万分之一。这张珍贵的地形全图是自1934年以来唯一的一张比较真实的天津地形图。根据这张地形图,国民党军按照天津东西窄、南北长的地形特点,修建了一片城防以外3000米的无人区,用汽油弹把附近民房全部烧掉,李希闵位于红桥区前园的家就在此时被烧毁。地形图绘制成功后被印制了许多份,交到国民党天津警备司令部,后交到天津工务局。地形全图的原图上交后,仅留3张复制件放在测量队用于对外借阅,借阅工作由李希闵负责。其间,有许多人来借阅地形图,李希闵记得借阅时间最长的是他最要好的朋友于元喆。于元喆经常向李希闵宣传进步思想,劝说他趁年轻要多学习。一次,李希闵的一名同事结婚,参加婚礼后大家一起打牌,于元喆见了,把李希闵叫出来,嘱咐他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打牌上。当时李希闵意识到于元喆应该是一名中共地下黨。

1948年年初,为了配合人民解放军攻城,中共地下党组织决定要把国民党军的重要军事设施和兵力部署的详细情况摸清楚,需要在天津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一张天津城防图。经过慎重考虑,天津秘密情报员王文源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当时在国民党天津工务局第八段工程处当监工的地下党麦璇琨。为了核实情况,麦璇琨利用测量、绘图的机会,对碉堡进行一个点一个点的放线测量。在他随后绘制的城防图上不仅有完备的城防线,还有每座碉堡的坐标和准确的位置;图上附有土墙的横断面图,标明护城河的上口、下底、深度、两帮坡度及堤埝的高度、顶宽、内外坡度以及人行道、交通壕等详细尺寸。在空白处还画了各类型碉堡的立面图,标明碉堡的高度和枪眼位置;平面图标明碉堡的形状大小及出入口;断面图标明其结构,砖墙的厚度、高度、砂浆的配比和钢筋混凝土顶的厚度、混凝土的配比,钢筋的配置以及枪眼的尺寸等等。为了使城防工事和市内的道路、交通、建筑物衔接,他还在城防图上依照比例画出了街道、铁路、河流、堤埝、桥梁等设施。这份图纸的军事价值极高,经过炎热的夏天,于9月底完成,由麦璇琨直接送交王文源。然而此时又出现了一个难题:由于多段组成的城防图面积很大,目标太明显,因此没有办法带出天津城。为此,他们想到了一个好办法:王文源通过地下党刘铁淳,找到以开照相馆为掩护的康俊山。他们连夜操作,用照相机把大的地图拍成了一张相片,搁在药水里冲洗,图便看不见了,再用药水处理一下,便能恢复原状,从而巧妙地把图纸经过缩拍、化学处理后裱糊在两张12寸的老年夫妇照片后面。接下来,护送城防图的重任就落到了秘密交通员赵岩的肩上。当时要想把图纸带出戒备森严的天津城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但赵岩还是巧妙地通过了关卡,马不停蹄地连夜赶往解放区,并最终找到了接头人,顺利完成了任务。

因为负责借阅地形图的工作,李希闵经历了一次险情。一次,一个姓刘的特务找到李希闵,询问图纸的借阅情况,质问他谁借阅的时间最长。李希闵知道,如果告诉特务于元喆借阅的时间最长,就会暴露他中共地下党的身份,使他陷入险境,所以就推脱说记不清了。特务当即凶相毕露,掏出手枪,责令李希闵3天之内说出实情,否则将他抓到军事特别行政法庭。军事特别行政法庭专抓进步学生和进步青年,被抓进去的进步青年往往有进无回,法庭地点位于现今的鞍山道长城宾馆。在特务限期的3天之内,恰巧地政局发生变动,被归入财政局,12月16日测量队被撤销,成立了地政处,李希闵就这样幸运地躲过一劫。

秘密党员绘制的城防图,为解放军的炮兵提供了精确目标。天津战役打响后,解放军数以万计的炮弹倾泻到敌人的阵地上,其准确率之高,大大出乎敌人的意料,极大地减少了解放军的伤亡和城市的破坏程度,使经过战争洗礼的天津城,除中纺七厂、正中书局等处受损外,基本完好地回到了人民的手中。天津老百姓兴奋地说:“解放军的炮就像长了眼睛。”平津战役天津前线指挥部司令员刘亚楼解放后在回忆这段往事时,高度评价了地下党的工作。他说:“天津是解放军和地下党共同打下来的。在天津战役开始前,我们拿到一张详细的敌人城防图,对各条街道在什么位置,敌人在哪儿,碉堡在哪儿,天津周围的情况等等,了如指掌。这样仗就好打了。地下党对天津战役的贡献是很大的。”

时光荏苒,70年过去了,城防图的故事依然被人们所铭记,透过这张图,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这段历史,更体会到了老一辈革命者舍生忘死、默默奉献的精神,并时刻激励着我们努力奋斗、珍惜眼前的生活,使得这种精神得以传承和发扬。

伟力来自人民

西塘坨村,是天津宁河县潘庄镇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子,这里曾经是天津战役期间一所临时的战地医院。说起当年的往事,当地4位年逾八旬的老人几度哽咽,数次掉泪,他们详细地向我们讲述了当年目睹攻打塘沽、汉沽战斗的残酷,以及村民们自发地、无私地照顾伤病员的一幕幕感人场景。

为支援天津前线,冀中、冀东等解放区人民群众以原始的交通工具,手推肩扛,将大批后勤物资送到前线。一条条通向天津的大道上,车轮滚滚,气势如虹。为支援天津攻坚战斗,一些靠近天津的村庄的男女老少几乎全部上阵。宝坻八区南里字沽村的妇女、儿童组织起来帮助装车;宁河县各区、村的支前工作热火朝天,每个村都为大军准备了各种生活用品。他们提出了“腾房子、烧热炕,问寒问暖洗衣裳”的口号,相互挑战,争当模范。四区东塘坨250名妇女,为了有组织地照顾伤员,事先分别组成慰问组、洗补组、看护组等。在慰问护理伤员过程中,一区江洼村妇女在妇女主任李叔华、生产委员冯淑琴带动下全部行动起来,她们组织起18至50岁的妇女,分成22个组,每组7人,承担起缝衣、洗衣、慰问、短途抬担架等工作;宁河大王庄军属韩大娘一夜给伤员接屎接尿十余次,白天照样洗药布洗血衣,一直坚持6昼夜;宁河青泥村牲口被牵去前方运粮时,妇女们自动组织起来磨碾公粮。干部刘廷兰等10余名妇女,3人一组4天碾了2000斤大米;宁河二区700余名妇女,一天就抢修公路10余里。

天津的解放,是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广大人民为此做出的巨大牺牲与贡献,将永载史册。(题图为1949年的天津)

(责任编辑:张文军)

猜你喜欢

天津
守护天津卫 “疫”线显担当
天津之旅
《天津之眼》
天津宝成博物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