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液透析护理缺陷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研究

2019-04-24杨艳丽

系统医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护患次数比例

杨艳丽

山东省乐陵市人民医院血液透析科,山东乐陵 253600

在护理工作中因为受到诸多原因的影响而发生的管理方面、服务方面或者技术方面的失误,出现了患者及家属不满意的结果和现象,损害了患者的健康和利益,这些就是所谓的护理服务质量缺陷,其主要有医疗纠纷、护理事故和护理差错等三个方面的内容[1]。目前我国的血液净化技术虽然实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在人员培训、技术标准化和质量管理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很容易导致血液透析护理缺陷[2-3]。基于此,为了对血液透析护理缺陷原因进行分析,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防范对策,该文选择该院在2017年1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133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133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7年1—10月期间未针对护理缺陷实施防范对策的6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11月—2018年5月期间针对护理缺陷实施防范对策的6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共计有25例女性,40例男性,年龄在 41~60 岁之间,平均年龄(50.3±2.7)岁,病程在3个月~6年之间,平均病程为(3.1±0.7)年;观察组共计有24例女性,44例男性,年龄在49~62 岁之间,平均年龄(51.7±2.2)岁,病程在 3 个月~7年之间,平均病程为(3.3±0.9)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能够进行比较。该次研究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且所有患者和家属都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这些患者在血液透析中出现的护理缺陷进行总结,对导致这些护理缺陷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这些缺陷和原因制定有效的防范对策,并且统计和分析实施针对性防范对策前后的护患纠纷发生次数、患者投诉次数和风险事件发生次数[4-5]。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与分析两组患者的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百分比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缺陷的原因

对这些患者在血液透析中出现的护理缺陷进行总结,对导致这些护理缺陷的原因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2017年1—年10月期间未针对护理缺陷实施防范对策的对照组患者中一共出现了24次护理缺陷,原因如下:由于护理人员未能集中注意力而造成的护理缺陷出现4次,占16.7%的比例;由于护理人员缺乏经验、技术水平不过关而造成的护理缺陷出现6次,占25.0%的比例;由于没有严格落实查对制度而造成的护理缺陷出现6次,占25.0%的比例;由于护理人员不具备应有的风险意识而造成的护理缺陷出现5次,占20.8%的比例;由于错误的观察和评估而造成的护理缺陷出现3次,占12.5%的比例。见表1。

表1 护理缺陷的原因分析

2.2 两组患者的护患纠纷发生次数、患者投诉次数和风险事件发生次数的比较

在针对血液透析护理缺陷实施针对性防范对策之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在护患纠纷发生次数、患者投诉次数和风险事件发生次数等方面均明显更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护患纠纷发生次数、患者投诉次数和风险事件发生次数的比较结果[n(%)]

3 讨论

3.1 护理缺陷的原因分析

①护理人员操作失误、缺乏执行力:在该次研究中,由于护理人员未能集中注意力而造成的护理缺陷出现4次,占16.7%的比例;由于护理人员缺乏经验、技术水平不过关而造成的护理缺陷出现6次,占25.0%的比例;由于错误的观察和评估而造成的护理缺陷出现3次,占12.5%的比例。上述的这些都是因为护理人员操作失误或者缺乏执行力导致的护理缺陷,一共出现13次,共计占54.2%的比例,因此其是导致血液透析护理缺陷的最为关键的一个原因。其主要表现为:没有对患者的反应进行准确观察,不了解主要症状[6];没有认真检查透析仪器,出现了参数设置错误和错误食用抗凝剂等问题;在护理工作中没有认真操作[7]。

②缺乏系统培训:该次研究中,由于没有严格落实查对制度而造成的护理缺陷出现6次,占25.0%的比例;由于护理人员不具备应有的风险意识而造成的护理缺陷出现5次,占20.8%的比例。上述的这些都是因为护理人员缺乏系统培训而导致的护理缺陷,一共出现11次,共计占45.8%的比例,因此其是导致血液透析护理缺陷的第二主要原因。其主要表现为:护理人员在具体操作中专科知识不足,比如没有正确排除仪器故障、接反人造血管动静脉端[8];缺乏针对高危操作的风险意识,不能够准确的预见脱针、坠床和跌倒等[9]。

3.2 护理缺陷防范对策

①制定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针对血液透析护理缺陷,医院制定了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和上机操作行为加以规范。比如,在正式上机操作之前要清楚查对的内容和时机,清楚了解透析过程中需要观察的重点项目。此外,明确质量控制点,从而有效的减少工作程序的差异[9]。

②提升风险意识,全面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为防范血透护理缺陷,医院针对护理人员开展了一系列的安全培训,提升风险意识。通过典型案例对缺陷原因进行分析,从而针对性开展深度教育[10]。

③做好技能培训和专科知识培训:医院针对血透护理人员进行了关于技能和专业理论的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其技能培训和专业理论培训,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预见能力和操作技能,使其更好地处理和应对风险[11]。

④强化科室的层次管理功能:血液透析科的管理者充分做好管理工作,对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危险因素进行定期排查,重点考察和观察低资质的护理人员,纠正其不规范的护理行为,全面强化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水平。

3.3 结论

在该次研究中,在针对血液透析护理缺陷实施针对性防范对策之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在护患纠纷发生次数、患者投诉次数和风险事件发生次数等方面均明显更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这一结果表明,针对血液透析护理缺陷实施针对性防范对策能够有效减少护理缺陷,具有很好的护理效果。冯丽容等人[12]在研究中发现,采取防范措施前后,护患纠纷发生率分别为2.8%、0.9%,患者投诉率分别为3.7%、1.8%,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4.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该次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综上所述,深入分析血液透析护理工作中的各种缺陷问题,有针对性的加以防范,能够有效降低血液透析患者风险事件的发生次数,减少护患纠纷和患者投诉,值得在临床上予以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护患次数比例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机场航站楼年雷击次数计算
2020年,我国汽车召回次数同比减少10.8%,召回数量同比增长3.9%
人体比例知多少
护患沟通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
基于切削次数的FANUC刀具寿命管理
依据“次数”求概率
按事故责任比例赔付
浅谈护患关系及护患冲突与处理
限制支付比例只是治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