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乳腺炎患者的护理分析

2019-04-24田娜

系统医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乳腺炎乳汁哺乳

田娜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大连医院,辽宁大连 116600

急性乳腺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其致病原因多是乳腺导管阻塞、细菌侵袭等致使乳腺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该病的主要发病人群是处于哺乳期的女性,且在产后3周左右的发病率最高,这是由于哺乳期女性的乳汁分泌过多而导致淤积的情况,逐渐出现炎性反应,诱发乳腺炎[1]。患病后,不仅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也会导致其无法正常哺乳,从而对婴儿的身体健康也带来一定的影响,部分病情严重的患者还可能发生脓毒血症。临床不仅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也需要配合良好的护理手段,以保证更好的治疗效果。为探讨不同护理方案对急性乳腺炎患者护理体会的影响,经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该研究对该院妇产科2016年9月—2018年9月接收的112例急性乳腺炎患者进行以下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自该院妇产科接收的急性乳腺癌患者112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6例。所有患者知情并同意参与此次研究。研究组的年龄为 23~42 岁,平均(31.46±6.27)岁;其中 25 例为经产妇,31例为初产妇。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21~40岁,平均(31.39±6.14)岁;其中 24 例为经产妇,32 例为初产妇。两组基本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112例患者均经过常规与专项检查,确认为急性乳腺炎,且自然病程为10~40 d;②都保持神志清楚和生命体征平稳的状态,对治疗与护理均保持良好的配合程度;③都存在程度各异的乳房肿大、肿块、局部红肿热痛或其他全身性反应,其他相关的指标,如降钙素原、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④112例患者及家属均知情且同意。

排除标准:①有精神类疾病史以及存在精神障碍的患者;②合并有脑、肾、肝、心、消化道等重要脏器功能损害或严重疾病患者;③对言辞研究中所用药物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

1.3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都采取了一般护理干预措施,其中有保持病房环境的整洁、舒适以及安静,保持病房内空气的流通,并注意保暖和降温,防止患者发生感冒。采取乳腺术治疗的患者,指导其保持舒适的体位休息,注意患者局部的清洁卫生处理,要求家属为患者准备宽松、柔软的衣服,保持周围皮肤的清洁与干燥。

在一般护理基础上,研究组采取了其他综合护理干预:①情志护理。对于急性乳腺炎患者来说,其气血不足,局部的疼痛又无法进行正常哺乳,所以极易出现烦躁的情绪,这便会导致病情加重,形成恶性循环的状态。另外,急性乳腺炎严重感染或形成脓肿后需要进行切开排脓治疗,许多患者都担心切口不能快速愈合或愈合后留下瘢痕而影响美观,因此也造成加大的心理压力。所以,在护理干预中应加强情志护理,向患者详细讲解急性乳腺炎的病理特征、采取的治疗措施以及治疗过程与治疗后应注意的事项,使得患者对疾病具有较为全面的认识,从而减轻心理压力,消除其恐惧与紧张;告知患者保持舒畅的心情对疾病治疗的积极意义,指导患者进行自我保健,调节自我情绪。让患者家属多给予患者安慰,提高患者的疼痛耐受性,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②饮食护理。饮食护理主要采取中医辨证护理,要求患者保持饮食清淡,且多食用高纤维、高蛋白以及低脂肪易消化类食物,严禁食用辛辣以及助火生疮类食物,如姜、蒜、葱等。对于存在高热的患者,必须保持食品的清淡易消化,例如水果、蔬菜、大枣粥、绿豆粥等具有健脾益气的半流食[2]。早期乳腺炎患者,可用陈皮6 g、蒲公英30 g煮水服用,1剂/d;也可制作蒲公英粥食用,将蒲公英与金银花去渣留汁,再加入适量粳米做成粥后服用,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③哺乳护理。乳汁淤积是急性乳腺炎患者最常见的病因,所以,患病后也应该定时哺乳,在哺乳后有残余的乳汁也应该尽量排空,避免乳汁淤积。指导患者以科学的体位进行哺乳,尽量保持乳汁被通畅吸出,并将乳腺管充分排空;若婴儿无法吸出所有的乳汁,可配合手按摩的方式或借助吸入器将乳汁吸出排空。每次哺乳后都要对乳头与乳晕进行清洁,可用温水擦洗,但不能用酒精擦洗,防止皮肤皲裂。若乳头或乳晕处发生皮肤破损时,应停止哺乳[3]。

1.4 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护理工作满意度以及其他护理指标。其中,临床护理效果主要通过局部肿痛消失时间、全身炎症反应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治疗天数来反应,而其他护理观察指标则是指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操作错误率等。

1.5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用t检验计量资料的差异,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的差异,将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表示为(±s)、百分率(%),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

研究组的局部红肿消失时间、全身炎性反应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治疗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2.2 两组的其他护理观察指标比较

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的健康知识掌握率更高、护理操作差错率与护患纠纷发生率更低、护理工作满意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比较[(±s),d]

表1 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比较[(±s),d]

组别 局部红肿消失时间全身炎性反应消失时间住院治疗时间研究组(n=56)对照组(n=56)t值P值2.68±1.25 5.22±1.37 8.69<0.05 4.18±1.02 7.84±1.06 9.94<0.05 6.69±2.97 9.31±2.75 9.57<0.05

表2 两组的其他护理观察指标比较[n(%)]

3 讨论

中医学中将急性乳腺炎疾病称为“乳痈”,认为是由于肝气郁结不畅,阳明胃热熏蒸,又受到产后哺乳,乳头破裂,外感风热毒邪等影响,使得患者出现肝郁与胃热互结的情况,其乳汁郁结,发生气血壅滞,化热酿毒后发生肉腐并形成脓液[4]。该病给女性患者的产后生活带来严重影响,而早期预防与早发现、早治疗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对于患有急性乳腺炎的患者,不仅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还应该加强护理干预,减轻疾病痛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妊娠后期,孕妇应经常用温水清洗乳头和乳晕位置,存在乳头凹陷情况的,应经常拉伸乳头,使得乳头被拉出,起到预防产后乳腺炎的作用。另外,产妇应经常喝橘核煎熬的汤药,具有软坚散结、行气通络的效果,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乳汁郁滞而发生乳痈[5]。正确、健康的哺乳习惯也十分重要,应按时哺乳,每次哺乳后应尽量将乳房排空,不让婴儿养成含乳睡眠的习惯。中医上认为急性乳腺炎与患者自身的情志存在很大的关系,过度的思虑不仅会劳神伤脾,还可能出现气机郁滞,致使病情更加严重[6-9]。所以,正确的饮食、舒畅的心理状态等也是预防和治疗急性乳腺炎的关键,对患者的康复也有着很大的帮助。在该次研究中,研究组在采取了综合护理干预后,局部红肿消失时间(2.68±1.25)d短于对照组(5.22±1.3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9,P<0.05)、研究组全身炎性反应消失时间(4.18±1.02)d短于对照组 (7.84±1.0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9.94,P<0.05)、研究组住院治疗时间(6.69±2.97)d 均明显比对照组(9.31±2.75)d短,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7,P<0.05)。 在其他指标方面,研究组的健康知识掌握率(94.64%)更高、护理操作差错率(1.79%)与护患纠纷发生率 (0.00%)更低、护理工作满意率(87.50%)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43、18.84、9.62,19.98,P<0.05)。 在董艳丽[10]的研究中,选取了 39例常规护理患者作为对照组,39例综合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红肿热痛消失时间(2.7±1.2)d 明显短于对照组(4.9±1.5)d,观察组的炎症消退时间(4.3±1.4)d 明显短于对照组(7.9±0.8)d,护理满意度相比,观察组92.3%显著优于对照组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该次研究结果基本相似。

综上所述,综合细致的护理措施,能有效缩短患者的红肿与全身炎性反应消失时间,降低护理挫折差错率与护患纠纷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护理工作满意率,为患者带来较好的护理体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乳腺炎乳汁哺乳
按摩推拿护理缓解哺乳期乳汁淤积诸症的作用
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1例
会哺乳的树
乳汁点目需谨慎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平躺,一个错误的哺乳姿势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妈妈的奶为何变色了
消炎散结通乳汤治疗乳腺炎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