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比Bakri球囊填塞与B-Lynch缝合在剖宫产术产后出血中的疗效

2019-04-24徐晓聪

系统医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缝线球囊出血量

徐晓聪

新泰市第三人民医院,山东新泰 271212

现阶段治疗剖宫产术后出血主要以手术为主,B-Lynch(子宫)外科缝扎术是控制产后出血的主要方法之一,具有简单易行、避免子宫切除、利于生育功能的保留等优势。Bakri球囊填塞依据“三腔两囊管”的概念延伸而来,特别随着现代临床导管、Bakri球囊等材料的进步,在改善、预防患者产后出血中具有重要意义[1]。但就两种方式治疗优劣势,仍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该文收集2015年3月—2017年12月该院收治的剖宫产后出血88例患者临床资料,总结Bakri球囊填塞与B-Lynch缝合在治疗剖宫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现将其报道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该院收治的剖宫产后出血88例患者临床资料。纳入标准:①该组患者均为育龄期妇女,符合临床剖宫产术手术指征,孕周均超过32周;②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均完整;③产后2 h患者出血量超过500 mL,且入院接受保守治疗效果并不理想[2];④该次研究内容获得伦理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并同意。排除标准:①既往存在阴道出血者;②伴有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者;③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④伴有感染性疾病者。依据患者入院时间不同分为两组,即对照组 44 例,年龄 20~38 岁,平均年龄(28.41±3.41)岁,孕次 0~4 次,平均孕次(2.03±0.62)次;初产妇 29例,经产妇 15例;孕周 35~42周,平均孕周(39.11±1.00)周。观察组44例,年龄20~39岁,平均年龄(27.97±3.38)岁,孕次 0~4 次,平均孕次(2.09±0.12)次;初产妇30例,经产妇14例;孕周35~42周,平均孕周(38.79±1.10)周;两组对象基线资料(包括年龄、孕次、产次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B-Lynch缝合术 对照组接受B-Lynch缝合术治疗:①子宫加压:首先做好子宫切口的快速缝合,由腹壁切口处托出子宫,采用双侧对宫体予以加压,依据患者出血量减少,则预测此术式成功;②选用75 cm长短1-0可吸收缝线对子宫切口下缘中外1/3处予以缝合,选择缝线边缘1~3 cm左右出进针,由宫腔对应穿透后壁处出针,完成后壁子宫体垂直褥式缝合,直至宫底与宫角距离3~4 cm左右,并向前壁体部作垂直褥式2~3针缝合,最后选择切口上缘至缝线边缘2~3 cm左右;随后选用另 一根可吸收缝线1-0予以上述方法完成左半部缝合;③由助手协助下完成宫体加压,逐渐拉紧缝线,促使子宫向一侧作压缩状,随后采用2根风险予以首尾打结;④将子宫放回腹腔内,并观察子宫的色泽表现、尿量、生命体征、阴道流血量等等,以便于出血的评估与控制,以10~15 min为宜,对于其中风险较高的患者可酌情增加观察时间,以子宫由灰暗逐渐转为红润,且出血停止,生命体征平稳等为标准;⑤密切观察产妇术后24 h有无存在子宫硬度、阴道流血表现。

1.2.2 Bakri球囊填塞 观察组采用Bakri球囊填塞治疗,选择剖宫产术作部分切口的缝合,选择合适的球囊由患者子宫下段塞入阴道内,此期间可选用无齿卵圆钳钳夹,作球囊末端牵拉于阴道外口处,随后予以注射300~400 mL氯化钠溶液,并结合患者子宫收缩量、大小予以调整注水量,固定导管位置,重视阴道血流量表现,在导管引流口作一次性引流袋的连接,统计出血量表现,随后正确缝合子宫切口,在手术后16~24 h左右取出球囊,遵医嘱予以患者头孢二代抗生素、缩宫素等对症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①统计两组手术时间与出血量;②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依据产妇出血量以及子宫恢复情况评估治疗效果[3]:有效为患者术后阴道流血量不足50 mL/h或出血停止,子宫收缩表现良好;无效为患者阴道流血量超过50 mL/h或无法控制,子宫收缩不良。治疗有效率=有效/总人数×100.00%。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42例(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34 例(77.27%)(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n(%)]

2.2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数值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s)

组别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观察组(n=44)对照组(n=44)t值P值63.88±9.56 76.12±9.45 6.040<0.05 952.62±55.74 1115.86±59.35 13.299<0.05

2.3 两组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2例(4.55%)明显少于对照组11 例(25.00%)(P<0.05),见表 3。

表3 两组并发症比较

3 讨论

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指的是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超过500 mL,临床超过80%出血患者发生于产后2 h内,仅有少部分发生于分娩24 h后[4]。产后出血属于分娩期严重并发症类型,同时也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在近年来一项数据调查显示,产后出血是我国临床发生率较高,特别随着现代人思想观念的转变,剖宫产术的逐年增加,导致产后出血发生率出现递增趋势[5]。

Bakri球囊填塞主要利用硅胶球囊实现治疗的目的,此治疗原理在于,促使球囊膨胀,对患者宫腔形成一定压力,发射性、机械性刺激,对其空腔创面予以压迫,促使子宫恢复收缩达到止血的目的。此方法更符合人体生理机制,主要依赖于人体发挥其自身凝血功能,不仅达到纠正产后出血的作用,同时可预防血栓的形成。此外在陆昊[6]的研究中指出,水囊具有可塑性的优势,在治疗期间,可随患者具体情况改变其形态,确保宫腔填塞、对胎盘剥离面压迫更加充分,同时也正因水囊的弹性特性,不会对人体正常子宫收缩造成影响,而球囊远端引流孔的设计为观察、评估止血提供了重要渠道,有效避免了空隙、沙条填塞过紧、隐匿性出血等情况的发生[7]。B-Lynch缝合术属于控制产后出血的常见方式,通过对子宫前壁缝线加压,促使子宫呈纵向压缩表现,与肌纤维子宫壁血管交织,形成挤压,关闭血窦,减少盆腔动脉所致的出血表现。在汤慕群[8]的研究中指出,B-Lynch缝合术止血成功率超过90%以上,其优势在于可最大程度保留患者子宫,从其理论上实现了对产妇生育能力的保留;但究其远期效果而言,此术式由于对缝合缝线要求较高,如缝合过紧可能引起子宫缺血性坏死;缝合过松则无法获得止血的治疗目的[9]。在该文中可见观察组治疗有效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77.27%;且从两组并发症可见,观察组表现更低,此外,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数值明显小于对照组。此数据证实了Bakri球囊填塞确有可观的疗效收益,且安全性较高。这与现阶段报道表现一致性[10]。

综上所述,相较于B-Lynch缝合术治疗,采用Bakri球囊填塞治疗剖宫产术产后出血患者可取的较好效果,有助于提升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缝线球囊出血量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切割球囊用于冠状动脉疾病治疗的现状及应用前景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
剖腹产横切口两种缝线缝合的对比探讨
外科缝线标准中线径问题的研究
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量的估测方法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球囊压迫法建立兔双节段脊髓损伤模型
缝线抗议
锯齿状缝线皮下埋置面部提升术临床应用(附1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