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19-04-24徐敬媛

系统医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那普利射血内酯

徐敬媛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铁路医院心内科,山东济宁 272100

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难以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发生不同程度淤积,引起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发生障碍[1]。临床研究表明:心力衰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发病后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干预,将会威胁患者生命[2]。常规方法多以扩张血管、利尿及强心治疗为主,虽然能改善患者症状,但是远期预后较差,死亡率较高。因此,该研究以2017年6月—2018年8月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74例作为对象,探讨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74例作为对象,电脑抽取随机数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7例,男21 例,女 16 例,年龄 43~75 岁,平均(52.48±4.57)岁;病程 1~5 个月,平均(3.12±0.41)个月。 原发病类型:高血压心脏病11例,冠心病7例,风湿心脏病8例,扩张型心肌病11例。观察组37例,男20例,女17例,年龄 45~76 岁,平均(53.11±4.62)岁;病程 1~6 个月,平均(3.21±0.45)个月。原发病类型:高血压心脏病10例,冠心病8例,风湿心脏病9例,扩张型心肌病10例。该研究均在医院伦理委员会监管下完成,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及原发病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心力衰竭临床诊断标准[3-5];②符合螺内酯、贝那普利药物治疗适应证;③能遵医完成检查、治疗。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动过缓、肝肾功能异常者;②合并药物过敏、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异常者;③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或病情持续恶化危及生命者。

1.3 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包括:抗心衰、吸氧、注射强心剂及口服硝酸酯类药物。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治疗。每次取贝那普利(国药准字H20043648)5 mg,1次/d,用药后完成患者血压测定,对于血压无异常者调整药物剂量,但是最大剂量不宜超过30 mg/d;对于病情较轻者给予最小剂量用药[7]。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螺内酯治疗。每次服用螺内酯(国药准字 H33020111)10 mg,2 次/d,连续治疗 1 个月(1 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①心功能。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左室收缩末内径、左室舒张末径及左室射血分数;②安全性。统计并记录两组治疗后恶心呕吐、腹泻、皮疹、血压升高及肝肾功能异常发生率。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行 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s)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心功能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左室收缩末内径、左室舒张末径及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左室收缩末内径、左室舒张末径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安全性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恶心呕吐、腹泻、皮疹、血压升高及肝肾功能异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1 两组心功能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心功能水平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与治疗前比较,bP<0.05。

组别 时间 左室收缩末内径(mm)左室舒张末径(mm)左室射血分数(%)观察组(n=37)对照组(n=37)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44.52±3.21(31.37±2.35)ab 44.53±3.23(40.11±2.58)b 58.88±4.25(44.57±3.41)ab 58.47±4.21(50.77±4.09)b 33.50±3.41(57.81±5.77)ab 33.48±3.40(45.64±4.59)b

表2 两组安全性比较[n(%)]

3 讨论

心力衰竭是由于患者心脏正常收缩与舒张功能发生障碍,造成经脉系统血液淤积或动脉血液灌注不足引起。临床研究表明:心力衰竭患者普遍具有糖尿病或糖尿病史,由于机体内持续血糖升高,对机体各个脏器功能、代谢系统发生不同程度损伤,引起器官发生病变,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率[8]。近年来,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在心力衰竭患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该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左室收缩末内径(31.37±2.35)、左室舒张末径(44.57±3.41)mm 水平,低于对照组(t=12.491、9.481,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57.81±5.77)%,高于对照组(t=3.195,P<0.05),说明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用于心力衰竭患者中能改善患者心功能水平,利于患者康复[9-10]。国内学者以97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对象,根据患者治疗适应证和家属意见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47例)联合螺内酯治疗,结果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LVEDD(46.81±3.90)mm、LVESD(42.91±3.85)mm 及LVEF (48.25±3.70)%水平均优于对照组 LVEDD(53.28±4.11)mm、LVESD (46.11±2.16)mm 及 LVEF(39.53±4.37)%。螺内酯属于是一种特异性的醛固酮拮抗剂,药物能直接干预醛固酮,降低机体内醛固酮水平,能发挥利尿及保钾、保镁作用。贝那普利属于是一种转换酶抑制剂,属于ACEI类药物,能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而发挥作用,并且药物具有扩张血管,发挥抗心力衰竭作用。现代药理结果表明:贝那普利用药后经水解后能产生活性物质,能作用于血管并将其转换成ACE,能防止血管紧张素的进一步转化,抑制严重症状的进一步发展[11]。同时,贝那普利具有血管扩张作用,能降低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状态,保证心室与心功能重构。临床上,将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用于心力衰竭患者中效果理想,能发挥两种治疗药物的协同作用,并且药物联合使用并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能提高患者耐受性、依从性。该研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恶心呕吐、腹泻、皮疹、血压升高及肝肾功能异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用于心力衰竭患者中药物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将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用于心力衰竭患者中有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水平,药物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那普利射血内酯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穿心莲内酯滴丸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影像学研究进展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穿心莲内酯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蒙药如达七味散中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测定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贝那普利联合美托落尔治疗快速房颤的疗效观察
特拉唑嗪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肾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贝那普利的血药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