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腺肽α1注射液联合FOLFIRI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其对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

2019-04-24晏明珠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9年6期
关键词:胸腺肽亚群淋巴细胞

晏明珠

(光山县人民医院药剂科,河南 光山 465450)

胃癌为临床常见恶性肿瘤,病死率极高,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第2位,其中晚期胃癌占38%左右[1]。晚期胃癌患者丧失手术切除机会,多采用化疗方案以延长生存期。化疗虽可有效抑制恶性肿瘤,但其对机体正常细胞具有一定不良反应,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机体免疫功能可促进肿瘤生长,而肿瘤本身则对机体免疫功能具有抑制作用[2]。因此,以免疫治疗为主体的肿瘤生物治疗已逐

渐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模式。有研究[3]指出,对晚期胃癌患者予以化疗方案治疗的同时,加用免疫增强剂,可显著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效果较为显著。本研究选取62例晚期胃癌患者,分析胸腺肽α1注射液联合FOLFIRI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6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1)与观察组(n=31)。观察组:男18例,女13例;年龄35~77(54.12±4.38)岁;病理分型:腺癌15例,黏液性癌11例,印戒细胞癌5例;TNM分期:Ⅲb期19例,Ⅳ期12例;对照组:男17例,女14例;年龄36~78(54.94±4.61)岁;病理分型:腺癌14例,黏液性癌11例,印戒细胞癌6例;TNM分期:Ⅲb期20例,Ⅳ期11例。2组性别、年龄、病理分型、TNM分期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已经获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同意。

1.2 方法2组患者均予以FOLFIRI化疗方案:伊立替康150 mg·m-2,静脉滴注,持续30~90 min,第1天;亚叶酸钙200 mg·m-2,静脉滴注,持续2 h,第1、2天;5-氟尿嘧啶400 mg·m-2,静脉推注,第1、2天;5-氟尿嘧啶600 mg·m-2,静脉微量泵入,持续44 h,第1、2天;14 d为1周期,连续接受化疗4周期,每周期化疗前常规予以5-羟色胺3受体拮抗剂、阿托品;若伊立替康用药24 h后出现肠蠕动加快或腹泻,及时予以易蒙停,起始用药4 mg,之后每次2 mg,2 h 1次,症状改善后继续用药12 h。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胸腺肽α1注射液治疗,每次1.5 mg,每天1次,皮下注射,4周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2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近期疗效参考WHO实体肿瘤疗效判定标准进行判定: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疾病进展(PD),以CR+PR+SD计算疾病控制率[4]。生活质量:分别于治疗前、后以KPS评分进行评估,共100分,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高[5]。

1.4 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测定采用生物化学方法于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8+、CD4+、CD4+/CD8+)。

2 结果

2.1 2组近期疗效比较观察组疾病控制率为83.87%(26/31),较对照组的61.29%(19/3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1,P=0.046)。见表1。

表1 2组近期疗效比较 n(%)

2.2 2组KPS评分比较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K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44,P=0.732)。治疗后,观察组KPS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05,P<0.001)。见表2。

表2 2组KPS评分比较 分

2.3 2组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CD4+、CD4+/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59,P=0.721;t=0.029,P=0.977;t=0.254,P=0.801)。治疗后,观察组CD4+、CD4+/CD8+水平均较对照组高(t=3.944,P<0.001;t=2.206,P=0.031),而CD8+水平较对照组低(t=5.694,P<0.001)。见表3、4。

表3 2组治疗前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

表4 2组治疗后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

3 讨论

目前,晚期胃癌治疗的关键在于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治疗手段多以化疗为主。以往临床上多采用以顺铂+5-氟尿嘧啶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但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随着新型抗肿瘤药物的出现,如伊立替康、紫杉醇、奥沙利铂、多西他赛等,使得晚期胃癌治疗效果得到极大改善[6]。FOLFIRI化疗方案是一种以伊立替康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伊立替康作为一种选择性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可诱导单链DNA损伤,抑制DNA复制,从而发挥细胞毒作用,联合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效果已经得到大量临床实践证实。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免疫学研究的进展,临床学者对肿瘤病因、发病机制等研究越来越深入。研究[7]发现,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肿瘤发病率较高,且机体免疫功能在肿瘤进行性生长时受到明显抑制,两者互为因果,对肿瘤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积极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对恶性肿瘤患者尤为重要。本研究的观察组对晚期胃癌患者予以FOLFIRI化疗方案治疗基础上,加用免疫增强剂胸腺肽α1注射液,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疾病控制率、KPS评分、CD4+、CD4+/CD8+等数据均较对照组高,而CD8+较对照组低。这提示该联合方案可有效调节患者血清T细胞亚群水平,提高疾病控制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分析原因在于胸腺肽α1注射液是由胸腺组织分泌的一组具有生理活性的多肽制成,可刺激体内细胞大量分泌,增强机体淋巴细胞功能,且对胸腺内干细胞转化T淋巴细胞具有促进作用,该药物用于治疗晚期胃癌,可调节T淋巴细胞水平,改善机体因化疗造成的免疫功能低下,提高其抗肿瘤作用[8]。

综上所述,胸腺肽α1注射液联合FOLFIRI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患者,可显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且能改善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

猜你喜欢

胸腺肽亚群淋巴细胞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胸腺肽结合生脉注射液在免疫功能低下脓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意义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肝内T淋巴细胞单细胞图谱显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中肝脏幼稚样CD4+T淋巴细胞的扩增
ACS患者血清FSTL-1、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PAR-γ、 MMP-9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CD11b和CD27定义人类NK细胞新亚群的研究进展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应用胸腺肽联合抗生素治疗的效果观察
胸腺肽ɑ1治疗肝衰竭疗效的Meta分析
胸腺肽不能随便打
多发性硬化症的单核细胞致病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