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估算教学技巧

2019-04-23王文英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取舍估算数据

王文英

[摘 要]许多教师认为精算才是计算的正统,而估算则是旁门左道,学生可学可不学,学不好也没关系,因为毕竟大多数计算的目的是求出精确值。但是,估算教学的要义绝不仅仅是快速求出结果,还在于对学生判断决策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估算;取舍;情境;数据;优化;尺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1-0055-02

估算在小学数学中十分重要,但是估算教学却经常不能落实。本校在一次教研活动中针对估算教学中的难点进行了问卷调查,总结提炼出三大问题:①估算与精算取舍不当;②越估算越出错;③估算方法不完善。针对上述问题,教研组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和科学论证,现提出一些应对措施。

一、算法取舍:精选妙用情境

学生估算意识不强,这个难题的突破口在情境的选用上。要体现估算的价值,就应该营造氛围、制造机会,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估算的需求。

1.改变面貌,体会估算之便

教师要选好估算情境,刺激内需,当务之急就是营造笔算困境,让笔算失去用武之地,估算就可闪亮登场。

比如,教学二年级“加减法估算”时,教师出示练习题:“妈妈带100元钱去商店买生活用品,其中开水瓶28元、电水壶43元、玻璃水杯24元。妈妈带的钱够吗?”

本课是估算的起步,学生已经学会两位数加法笔算,部分学生甚至会口算。在教师出示习题后,学生都不约而同地选择精算。事后教师费尽口舌“推销”估算,但是学生还是不买账。于是教师改变问题出示方式,口述题目信息,让学生抢答。由于没有文字信息直观展示于眼前,学生只能凭借瞬时记忆提取相关数据,这样笔算、口算都有一定困难,此时教师建议估算,学生便能欣然接受。

2.采用同一情境,突出估算特色

乘法估算多以购物付款为载体,巧妙的追问,可以让乘法估算呈现螺旋式上升结构,每次出现都更胜从前。不同学段的估算,采用同一情境,但是具体细节不一样:

从这个“同题异问”的设计不难发现,估算练习并不缺题型,缺少的是提升方法,教师应该充分挖掘现有估算文本的内涵。

二、越估越离谱:恰当选择数据

学生排斥估算的一个很大原因是越估算越出错,风险大!诚然,估算有时容易使结果错得离谱,究其原因,是习题数据设计太刁钻,导致估算教学适得其反。细节决定成败,若教师能精心设计巧妙的数据,则会大大提高估算教学的效果。

1.选择典型数据,突出重点

例题:报告厅每排22个座位,一共18排。有350名学员参加进修,这个报告厅能坐得下吗?

方法①:20[×]20=400[>]350。

方法②:22[×]20=440[>]350。

方法③:18[×]20=360[>]350。

三种估算法都得出相同的结果——能。教学中,教师还应该让学生体会不同方法的合理性。相比之下,方法③更有说服力,因为要保证每个人都有座位,必须是缩小取近似值计算才合理。例题选择数据22和18,刚好两个数都接近20,一个比20大2,一个比20小2,这样的对称数据,更能突出扩大近似值与缩小近似值的反差。

2.设置对比数据,挖掘深度

教师可以通过改编习题,形成对照题组,引起学生对比反思。

原题:锁匠张师傅要配制380把钥匙,平均每分钟可配制53把钥匙,8分钟能完工吗?

答:53(50)[×]8[≈]400(把),400>380,8分钟能完工。

变式一:锁匠张师傅要配制400把钥匙,平均每分钟可配制53把钥匙,8分钟能完工吗?

答:53(50)[×]8[≈]400(把),8分钟能完工。

变式二:锁匠张师傅要配制400把钥匙,平均每分钟可配制48把钥匙,8分钟能完工吗?

答:48(50)[×]8[≈]400(把),8分钟不能完工。

通过以上变式练习使学生发现,估算结果对是非判断的影响不是绝对的,不能简单根据估算值和目标值的大小关系来断定最终结果,估算动机也应考虑在内。估算值只是一个参考标准,根据这个标准作出合理判断才是估算的精髓,这也正是估算比精算有意思的地方,它需要学生学会对常理进行推测。

三、估算的优化:弹性把握尺度

若追求精确度,计算过程就会复杂;若追求计算过程简单,计算结果就会粗略。这种结构矛盾其实很好处理,估算值本就是概数,因此教师对估算结果的评价也应该放宽尺度。

1.试题中的估算量力而为

对于试题中出现的估算,教师不能苛求学生必须算出统一的值,应设置合理区间,只要学生的答案在这个范围内就算对。估算试题的设置要量体裁衣,根据学生的计算能力设立不同标准,如低年级学生刚刚接触估算,尺度就宽一些;高年级学生估算能力更强、经验更丰富,尺度就紧一些,从而引导学生不断改进方法,提高精确度。

如,估算121[×]4,对三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口算基础是整百、整十数乘一位数,此时近似看成100[×]4更合理;到了四年级,学生已经能够熟练计算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此时近似看成120[×]4更合理。

2.解决时注重方法选择

解决问题时,要注重方法的选择,根据不同情况,灵活把握该估多还是估少。

例题:每张电影票49元,104个同学看电影,应该准备多少钱?

方法①:49(50)[×]104(100)[≈]5000。

方法②:49(50)[×]104(110)[≈]5500。

方法③:49(50)[×]104(105)[≈]5250。

方法④:49[×]104(110)[≈]5390。

选择方法①的人最多,因为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已经深入人心。细细分析,方法①的票价扩大了,但是票数缩小了,最终的估算值是缩小的,按照这个算法得出的钱数不够买电影票。其实,要使准备的钱充足,应该把票价和票数都扩大,因此方法②、③、④都可取。

经过历时两年的估算专题研究,我对教材的估算结构体系有了更透彻的认识,明确了培养学生估算意识的重要性,创造了一些估算教学方法,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 参 考 文 献 ]

[1] 张寒晖.低年级估算教学离不开具体情境[J].小学教学参考,2018(17).

[2] 劉亚丽.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策略[J].数学教学通讯,2018(22).

[3] 季璇.“让”出思维的天地,“放”出课堂的精彩——《不规则图形面积估算》教学实践与反思[J].教育视界,2018(16).

(责编 李琪琦)

猜你喜欢

取舍估算数据
取舍之间彰显有效教学
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取”与“舍”的思考
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策略
浅谈计量自动化系统实现预购电管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