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一起“打卡”

2019-04-23单培文

江西教育B 2019年3期
关键词:打卡征文作文

单培文

“恭喜江凌薇同学的《爱你中国心》发表于《育人》杂志,吴桐菲的《为你,为我》发表于婺源报,何源的《摄像头见闻》荣获省级安全征文一等奖……请大家为他们送上热烈的掌声。”这样的场景,月月在班级中上演。

其实,初接手这个班时,学生怕作文,不敢写作文,一听作文就头痛欲裂,恨不得将作文生吞活剥。我想了许多办法,收效甚微。

班会课上,我做了调查,发现孩子们偏爱电子产品,只要有机会,每天都要登录游戏界面进行“打卡”签到,从而获得积分或者道具的奖励。更有甚者,凌晨早起“打卡”,偷偷摸摸“打卡”,花钱请人“打卡”……提及“打卡”时,学生眉飞色舞,说得头头是道。如果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带着学生进行写作“打卡”,引领学生成长,是不是有意料之外的惊喜呢?

我坐在办公室里,根据各种游戏设计了作文“打卡”模式。学生每天作文“打卡”,不论题材,不论好坏,根据字数获得积分奖励;连续“打卡”超过规定天数,所得积分翻倍;学生“打卡”时作文进步大,额外获得若干积分;积分可兑换物品,或获得相应权利与奖励。物品由个人赞助,权利有免作业或考试加少量分等,奖励分荣誉称号和精神鼓励。

因为我知道,学生写作贵在坚持,哪怕初始时文字杂乱无章,纯粹记流水账,但只要坚持下去,写到若干天后,他一定会反思写作的技巧,主动地积累词汇,肯定有意想不到的进步。

当我在教室里宣布作文“打卡”时,立刻引起轩然大波:有拍手称快的,有无动于衷的,有嗤之以鼻的……我及时地推出奖励措施,并进行引导。学生听说积分可以兑换奖励时,明显来了兴趣,一双双小手高高举起,均表示要参加。

前一个星期,学生“打卡”都表现出超高的热情,个个都写出比平常字数多或水平好的作文,连最后进的学生也交来四百字的作文,完成了老师的要求。我及时地给出积分,并进行言语的鼓励,让他们再接再厉。

半个月后,部分学生的心气懈了不少,像漏气的皮球,软软的。有人抱怨作文太难,有人干脆不交了事。我立马做出反应,来到班上给他们鼓劲,告诉他们“坚持就是胜利”“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恰好,已有优生利用积分免除了作业,或得到了荣誉证书,让大家看到了“打卡”的收获。这让所有人觉得:挂在树上甘甜的果实,并非高不可攀,而是跳一跳就可以摘到。写作的兴趣之水重新從源头流出。

接下来的事水到渠成,学生进步越来越大,作文越写越好。我及时地将他们的作品推荐到报纸杂志上,或者组织他们参加各类征文比赛。发表与获奖意料之中,更是激起了学生写作的高潮,良性循环就此上演。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上进心。”我们不妨顺应学生的内心,从他们的兴趣出发,也许在破解作文难题上,可以迎来柳暗花明,看到天边的彩虹。

(作者单位:江西省婺源县紫阳第一小学)

猜你喜欢

打卡征文作文
“图图话话堡”征文
下期征文
今天你“打卡”了吗?
微信巧“打卡”家园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