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因材施教原则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2019-04-22罗仁英

卷宗 2019年10期
关键词:中职英语因材施教新课改

罗仁英

摘 要:近几年,随着中职院校的不断扩招,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也在逐渐拉大。而在新课程教育体制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国家教育部门也越发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并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依据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与个性特征来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方略。本文就围绕着因材施教原则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相关探究。

关键词:中职英语;因材施教;新课改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与发展,为了顺应时代变革的发展需求,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标准也越来越高。对于当下的社会发展趋势而言,具有多元化素养的、具有创造力的复合型人才更加受到各个行业的喜爱。而在经济、文化、贸易全球化的进程不断推进的新时期,社会各界对于外语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高,但需求标准也随之越发严苛。[1]作为一种在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的语言,在中国属于英语人才的竞争市场也越发激烈。为了使得自己所培养的英语人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中职英语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就注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且依据每一位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态度来制定出细分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略,并为学生进行细致的职业规划,以学生毕业之后的职业发展为导向,来开展个性化的教学活动,来真正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

1 中职英语教学现状

1.1 学生素质较差

在中职学校近几年的教育发展进程中,由于招生面的扩大以及招生标准降低等等各方面的因素,中职学生的个人素养普遍呈现出一个下滑的趋势。通过一定系统的调查研究,我们能够发现中职学生选择中职院校的标准也是普遍较低的,绝大多数的中职学生往往是由于自身学习能力的不足而选择了中职院校。在这部分学生当中,有许多并不具备考入普通高中的能力,甚至于在还未完成初中学业时就选择了放弃。因此可以说,绝大多数的中职学生各个学科的素养都无法与普通学校的学生相比较,英语能力自然也就无法拿上台面。但在整体英语学科素质较为低下的情况下,也有少部分成绩较为优异的学生,他们的基础知识较为扎实,能够进行标准的词汇发音以及围绕着相应的主题完成流畅的英语对话,书面性的语言组织能力也较强。但绝大部分中职学生并不具备这样的英语科学素养,他们在单词拼写阶段就会出现较大的困难,并且难以理解教师所讲解的文法知识。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就会对英语学习产生一定的疲惫感以及厌倦感,从而形成消极的学习态度。

1.2 教学设施不够完善

在全国范围内的中职院校都因为形势原因而不断扩招的情况下,许多学校的教学设施已经无法满足当下学生英语能力发展的教学需求。而学校方面也没有对教学设施的改进或者更换引起足够的重视。除此之外,部分英语教师也没有对当下的信息技术手段以及多媒体软件、网络资源等新兴的教学方式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认知。部分中职英语教师,特别是拥有较长教龄的英语教师,更加不愿或者没有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意识。他们在实践教学过程当中仍然采用的是一种单一的讲解式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自己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权威以及主导,只顾一昧单方面地向学生灌输英语知识,而没有留出充足的时间与空间来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与互动,不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对于所学知识的吸收情况,也没有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思维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长此以往,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学课堂就根本无法发挥出它应有的效果,学生的英语水平也在长时间内都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基于此种情况,中职英语教师应当通过合理引入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来进行一定的改善。

2 因材施教原则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2.1 备课分层

备课属于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准备环节,也是整个教学步骤中所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职教师应转变传统“一刀切”式的教学模式,以发展学生的个人素养为核心目标来制定教学计划。[2]兼顾班级所有学生,保障当前教学的层次性。教师需要在开展正式的教学活动之前首先围绕着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细致研究,然后深入到学生群体的内部,了解每一位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与学习能力,从而根据他们的发展需求来制定出更加细分化的教学目标。在开展实际教学活动之前,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当下的英语能力来划分出大致的学习层次。例如将英语学习能力较强,基础扎实又具有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的学生划归为A组,将英语学生能力处于中游阶段的学生划归为B组,将英语学习基础较差,学习能力较为薄弱的学生划归为C组。在进行大致的学习层次划分之后,再依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性格喜好等各种因素来进行更为细致的小组划分,并明确各小组各位成员的不同分工。例如让具有领导意识与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小组长的职责,让口语交际能力较强,课外实践丰富的学生来策划小组的课外英语学习活动,让性格文静,做事细致的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中各项数据的记录。在教师备课的过程中,需要依据班级内学生大致能达到的平均学习水准来制定基础的教学目标,然后同时兼顾尖子生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对于尖子生提出比平均能力高一个层次的教学目标,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就主要以夯实他们的英语学习基础作为教学任务。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以有效提升中职英语教学的效益。

例如在《At the hotel》的学习中,教师就需要要求C组学生主要掌握check in、need、complain、offer、accommodation、menu、delicious、average等基本词汇的读音以及释义,要求B组学生掌握Here we are.Here it is.I can manage it.等句型的使用场合以及方式,并合理运用于对话交流之中。最后要求A组的学生掌握全部词汇、短语、句型并能完整流畅地进行围绕宾馆场景的相关话题对话,并掌握it的用法与便条的写法。英语教师需要依据不同层次学生特点制定不同教学目标,从而有效提升英语教学效益与学生的英语素养。

2.2 课堂教学分层

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學目标,教师不能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只一昧遵循着预先指定的教学计划来开展教学活动,而是要依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反馈情况来及时进行调整。并适当的对本节内容中的单词、词组、课文进行分层。在中职英语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需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例如针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应该以帮助他们强化基础积累为主,让他们在课堂内外多阅读、多积累,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积极的学习态度。对于中等生教师应当对他们的现有能力进行适当的拓展,主要提升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比如引导他们用英语进行交流对话或者课文阅读。而对于成绩较为优异的学生,教师应当以引导、启发式教学为主,给优等生足够的自主思考、 探究时间与空间。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需要按照学生的知识接收情况来及时进行反应与调整,并按照由浅入深,由简到难的教学步骤来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活动。

例如,在课堂提问环节,教师也需要根据学生不同的能力来提出不同难易度的问题。比如针对C组学生提出一些可直接在原文中找到直接答案的问题,对B组学生提出一些总结与概括文章内容或者找出文章主旨的稍有难度的问题,帮助他们培养逻辑思维。而对A组学生提出一些开放性较强,自主发挥空间较大的问题。

总而言之,在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遵循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来合理运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手段,以科学实现个性化教学方案,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英语素养。

参考文献

[1]梁渊.论因材施教原则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6(S1):31-33.

[2]刘艳.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探究[J].海外英语,2016(21):83-84.

猜你喜欢

中职英语因材施教新课改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浅谈“互联网+中职英语教学”革新的影响
中职英语口语互动教学探究
渗透专业元素,提高职业能力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