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图书馆在“全民阅读”中的作用

2019-04-22李罗平

卷宗 2019年10期
关键词:全民阅读公共图书馆作用

摘 要:对人们精神文明生活来说,阅读是扩展人们精神世界、丰富精神生活的良好方式。近年来, 为了使我国公民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政府在各方面都给予了不同程度的支持。公共图书馆作为其中一项,对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公共图书馆是由国家拨款,而建立的自主、免费的公共服务,是全民都可免费阅读的图书馆,由中央或地方的政府进行管理。但在对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应用现状进行调查后发现,公共图书馆在“全民阅读”中所能起到的作用有限,且还存在一些需要完善之处。为此,本文将会对公共图书馆在“全民阅读”中的作用展开分析,并以此作为切入点,对我国全民阅读的现状展开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着重对如何在全民阅读中,发挥公共图书馆作用的方法和策略进行阐述。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全民阅读;作用

1 前言

自2011年开始为,国家为人们免费提供了各种公共图书馆相关的公共服务。这些服务的提供,对推行公平、免费、通畅的全民阅读带来了良好的机会。本文所進行的探讨,将会以公共图书馆职能服务的持续完善,以及当前推行的全民阅读为基础,对当前全民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探讨公共图书馆在其中的作用,对如何在全民阅读中,发挥公共图书馆作用的方法和策略展开探究,以为全民阅读的良好推行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2 全民阅读的发展背景

在党的十六大上提出了建设学习型社会,全民阅读则是对这一方针的贯彻落实。从2006年开始,全民阅读便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推行。经过各地区文化部门,以及相关部门的大力倡导和努力,这项运动在全国得到了良好的施行。无论是发展速度,还是规模、内容等方面,都不断扩大并得到创新。在阅读和学习上对全国人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建设和丰富人们的精神文明生活,起到了良好且重大效用。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倡导全民阅读”以及“推动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被列入“十三五”工作的重点。之后,相关部门又颁布了《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全民阅读在国家政治战略中的重要程度再一次得到提升,这对新时期开展全民阅读,提升我国公民的精神文化素养、知识水平、培养国民核心价值观、传承我国五千年传统文化,都有着十分巨大且深久的意义。

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后,全民阅读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的次数高达4次。由此可见,国家对全民阅读非凡的重视程度。而在全民阅读中,公共图书馆则是主要的阵地,可以说对全民运动的开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并且也为丰富人们的精神文明生活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3 公共图书馆在推广阅读中的积极作用

所谓的公共图书馆,就是由中央以及地方政府负责管理,出资,并进行后期服务,为社会大众提供免费书籍、文献、资料等查询、借阅等服务的公共服务设施。自公共图书馆被提出和建设之后,为了促进其发展,完善各项功能,使人们享受良好的公共服务,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从2018年1月1日开始正式全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中对公共图书馆的义务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并规定这些服务均以免费形式提供为人民大众;公共图书馆的服务项目除了图书阅读之外,还应该包括各种公益性质的讲座、全民阅读的推广、展览等服务;还应该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各种公益活动,来促进全民阅读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应该为儿童专门设立阅读区,并配备能为儿童阅读起到指导作用的专业服务人员,使儿童能在图书馆中享受到良好的教育指导。《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是对自全民阅读以来所总结经验的一种提炼,并将其上升为法律,对图书馆未来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且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随着公共图书馆在全国范围的推广,发展势态良好,截止到2016年年底,我国一共建立的公共图书馆高达3135座,总藏书量高达9.02亿册,电子图书88798万册。除此之外,近年来共举办了各种活动140033次,活动的参加人数高达7138万。由此可见,公共图书馆自推行以来,对人们的精神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全民阅读在推行具有不可磨灭的功劳。公共图书馆的对象包括各个年龄段、阶层的公民,也为特定的读者提供了服务。其存在的意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象征。

3.1 在全民阅读促进工作中的保障作用

随着我国国家实力的增强,国家对公共文化的建设力度不断增加,公共图书馆几乎已经覆盖到城乡。地方政府也根据自身特色和情况,加快了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使各项功能更加的完善,实现了数字、流动服务,随着电子科技和互联网的发展,更是实现了自助服务,实现了线上和线下结合,使人们能更加便捷的享受服务,根据乡村的需求,实现了阅读资源的整合,使乡村也能享受到良好的文化服务。

3.2 在全民阅读促进工作中的引领作用

公共图书馆的管理者为中央或政府,是基于公共服务而建立的公益组织,因此,为了促进全民阅读的推行,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旨,起到良好的引领作用,应该积极宣传传统文化,并促进其传承,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精神,在全民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有一只地,培养人们的文化自信,在社会中努力引领、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

以桂平市图书馆为例,2018年上半年桂平市图书馆开展了以“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桂平”为主题,通过亲子阅读推广、好书推介、讲座展览、数字图书推广等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推动全民阅读活动持续深入开展。各类全民阅活动12场次,受益人数3000余人。

3.3 在全民阅读促进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全国公民,是为全体人民群众而建立的公益组织。因此,应该使众多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创造多元化的阅读模式。但为了促进全民阅读的良好推行,应该做到坚持以中央或政府为主导位置,倡导社会力量参与进行辅助,实现社会、政府阅读资源的共享和整合,以做到真正为人民群众谋福利的原则,构建一个完善的全民阅读保障服务体系,使更多人民群众参与到全民阅读中来,提升人民群众的阅读水平和质量。

4 公共图书馆在推广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4.1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不够健全

我国目前的公共图书馆在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大部分都存在推广不够,服务体系不健全的问题。与服务大众的性质严重不符,公共图书馆公益性没能发挥充分。在服务上,公共图书馆普遍缺乏主动服务意识,吸引读者的服务模式手段落后,在服务、感知、环境上都不能满足普通民众的需求。这直接导致具有广泛社会效益的公益体系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读者体验感并不太好,很难吸引读者在图书馆长期有序的开展阅读。

4.2 公共图书馆共享阅读平台构建不完善

互联网科技的发达,使阅读平台实现了多元化。纸质阅读逐渐减少,电子阅读迅速成为人们阅读的主要方式。手机、电脑、电子书设备等,快速取代了纸质书,成为人们阅读的新方式。并且,随着科技、网络、电子设备的不断创新升级,数字化阅读的发展还会更加迅猛。当智能手机带来多样化的阅读软件和平台后,人们对网络阅读的依赖逐渐加深,微博、微信等信息平台对人们的信息阅读的吸引更大,并且除了文字之外,这些信息平台音频的加入,使人们的兴趣又随之增加;除此之外,相对于纸质书籍,网络在信息上的传递速度更加便捷,而且和纸质书籍相比,网络能更快的获得信息,且花费的金钱更少。因此,网络阅读逐渐成为人们阅读的主要方式。但公共图书馆仍以提供传统纸质版书籍为主,在信息化建设和电子阅读共享平台建设方面相对滞后,很多图书馆并未有APP软件,不能实现网上订阅功能,这直接制约了全民阅读的推广。

4.3 公共图书馆缺乏大范围的全面阅读项目

根据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各个图书馆中销量最高的书籍主要有以下几种:学习类书籍、考证类书籍、就业指导书等。随着网络、电子阅读的发展,人们对纸质书籍的需求和阅读迅速减少。据统计,桂平市图书馆2017年1-9月份通过举办公益性讲座、展览,开展阅读推广、宣传活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流动图书借阅与送书下乡服务等活动,实现共接待读者近万余人次,其中阅览室接待读者11257余人次;图书外借室接待读者11110余人次。流通书刊19573册次。但整体看来,全民阅读项目仍然较多局限于青少年阶段,未覆盖全民年龄段。同时,推广的范围也更多是局限于学校,在社会各界尚未广泛推行。

5 公共图书馆在推广全民阅读中的对策和建议

5.1 构建层级完善的多级图书馆服务体系

所谓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指的是在一个地区内以均等服务为基础,独立建立或合作建立而成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总称。这个体系能够直接覆盖到全国范围,是基于全国公共图书馆所建立的唯一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以其强大的覆盖力,在全民阅读中的促进作用,是任何一种形式的推广手段和组织都难以超越的。这一体系的建立,将会为全民阅读在社会中的推行,各种全民阅读活动的组织和展开,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包括人员、资金、物资等方面的支持。最近几年,我国各个地区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建立上,进行了多次的创新,比如苏州创建的“苏州模式”,杭州地区建立的“中心馆——总分馆”等等,很多地区都在以自身实情为基础,进行了多级图书馆网络的建立和创新,实现了多家图书馆之间的通借通还,以及资源之间的共享,再加上各个图书馆增设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流动图书馆等,使人们借阅更加的方便,促进了全民阅读的发展。通过建立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形成了以总图书馆为主导,各个分级图书馆联动的服务网络,增强了全民阅读的推广。

5.2 加快对公共图书馆共享平台的建设

《公共图书馆法》的推出,为全国公民提供了有力的阅读保障机制,为人们创造了良好的阅读条件。在法律上而言,这一法律的出台,使公共图书馆的管理更加正规,也为阅读推广起到了良好的保障作用。因此,为了更好的保障人们在全民阅读中的资源,应将公共图书馆共享平台的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平台的建立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首先,实现互联网+模式。当前互联网逐渐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且人们对互联网有巨大的依赖性。因此,应该建立网络公共图书馆。除此之外,相关手机APP的开发也应该加快,积极主动发现潜在的新读者。其次,对电子资源和纸质书籍共同对待。也就是说,不但要重视纸质文献在全民阅读中的推广,还应该加强数字化资源的建设以及推广。实现网络图书馆和线下图书馆之间资源的互通,通过两者的结合,更好的促进全民阅读的推广。

5.3 通过推行阅读项目引导民众形成阅读习惯

公共图书馆的目标群体是全国人民大众,因此图书的种类应该更加广泛众多。且在全民阅读推广中,应该对不同的读者群体进行划分,以针对性的提供阅读服务。比如,对于小学生来说,可以创建“小学生阅读助跑项目”,在这一分类中的书籍,主要是针对小学生的教育、喜好。公共图书馆还应该积极和社会上一些小学教育机构、出版社等进行合作,针对小学生阅读的书籍种类、阅读习惯养成、阅读兴趣培养等开展各种与阅读相关的活动。

公共图书馆应该加强其资料的收集,通过开展一些免费的阅读活动,使全民能够享受到应有的阅读资源。另外,还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的读者,建立不同的阅读活动,联系社会上的阅读机构,通过构建良好阅读氛围的方式,循序渐进的培养大家具备良好阅读习惯。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最终使全民阅读的总体目标逐步得到实现。尤其是青少年正处于思想、价值观、世界观养成的阶段,因此为其推荐的书籍应该经过严格筛选,通过阅读来引导青少年具备良好的价值观。除此之外,还应该实现线上和线下的结合,通过互联网实现各种读书交流会的建立,通过各种方式引导促进良好阅读风气的形成。

6 结论

全民阅读不仅仅是为了丰富人们的精神文明生活,更是提升国民整体水平的有效方式,并对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公共图书馆作为全民阅读中推广的主要阵地,各种阅读活动的开展对推广全民阅读、培养国民阅读习惯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在当前这个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的建立和全民阅读的推广,应该根据时代潮流而建立,依托于互联网,实现线上和线下结合,整合线上线下阅读资源,实现多样化的全民阅读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天天.公共图书馆“立体阅读”推广服务新模式的构建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5,(07):152-155.

[2]丁璇,孔超.近五年高校圖书馆阅读推广研究进展与分析[J].图书馆学刊,2017,(08):99-105.

[3]张红军.我国公共图书馆全民阅读服务模式观察[J].出版广角,2015,(15):102-103.

[4]瑚小雪.“微时代”公共图书馆全民阅读推广服务创新研究[J].图书馆界,2016,(06):16-18+34.

[5]魏虹.公共图书馆推广全民阅读的服务模式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5(1):34-35.

[6]罗烈洲.全民阅读推广视角下的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7(5):86-89.

[7]张华林.阅读转型时期公共图书馆全民阅读推广服务制度建设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7,29(6):156-159.

[8]张铁艳.公共图书馆在全民阅读推广中的对策研究[J].商品与质量:消费研究,2015(9):363-363.

[9]孙琪.基于安徽省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联盟的全民阅读策略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5,33(6):59-62.

[10]冯薏儒.基于均等化服务的公共图书馆全民阅读推广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7,37(5):7-8.

作者简介

李罗平(1968-),女,馆员,桂平市图书馆馆长。

猜你喜欢

全民阅读公共图书馆作用
全民阅读背景下高职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培养研究
新媒体时代高职大学生践行“全民阅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复合型文化场所:实体书店的立体化转变
做一个全民阅读时代的“悦”读人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