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赤子之心,馈一方水土

2019-04-19蓝桂珊

师道 2019年3期
关键词:木棉

蓝桂珊

现代人愈来愈忙,也愈来愈“盲”。“忙”是“亡心”,“盲”是“亡目”。教育工作者最是忙,当中又有多少人因忙而盲?我们都太忙,以至于没时间思考因何而忙。林清玄如是说,“一个人到了三十岁,如果还不懂得腾出时间来觉悟职业追求,就是一步步走向死亡的道路。”

根的情意,吾心似明月

记忆真是万能,所有平凡的、丑陋的、难过的,曾经所逃避的,一旦成为了过去,便变得珍贵。小时候穷得慌,穷得怕,这种厌倦曾几何时深入骨髓,以至于我求学年代便暗下决心逃离这个落后的井底。我向往城市生活,立下非城区学校不留的雄心壮志。事与愿违,2004年,我用尽“洪荒之力”仍没有获得留任直属学校的机会。我回到家乡,这个生我养我,却被我一直拒之门外的地方。忘了多长的时间,忘了怎样的一段悲伤,只记得内心的偏执——农村的孩子就是没有城市孩子漂亮,农村学校就是不能上大雅之堂。压抑住内心的渴望,我在安静中不慌不忙地筹划,内心酝酿着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转眼12年,依据着心中蓝图,我一步一个脚印,自我增值,购置物业,转换户口,丈夫的职业调动,女儿的学位落实。万事俱备之际,我心却茫然。人有时就是一种奇怪的生物,一路朝着终点前进,却忘了路上的风景。一天,我来到一个家境相对弱势的学生家庭家访,一砖瓦房,两棵龙眼树守候,主人一脸失意,像是因自家简陋不好意思待客。殊不知,这里激发起我尘封多年的念旧情结——房檐边上的丝丝青苔,轻轻触碰便滑落寸寸黑皮的龙眼树身,那是家乡、童年、回忆的气息,一触便泛滥,让我欲罢不能。我仿佛看到了年幼时期的自己——贫瘠的土地上,带着求知的渴望,追逐、奔跑……时隔十几年,竟在这里与记忆相遇。瞬间,一种使命感油然而生!

时间可以改变很多事情,包括你的情感、思维,甚至追求。我一直执意眺望远方的山峰,却忽略了身边蜿蜒的河流。最后发现她——这个给予我血肉之躯的地方,这里的每一个人,每一寸土地,赐予我一腔衷肠,守候着我的教育梦。当年的恩师成为今日的同事,这是一种知识和精神的传承。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他们熬过了寒灯独照的日子,坚守三尺讲台。落叶归根,海外的游子不远万里从家乡带回一抹黑土,解的就是一种乡愁,图的就是一份乡情。我有什么理由把身处的幸福狠心抹杀?不是东凤教育需要我,而是我压根儿离不开她,仿如绿叶对根的情谊。

不忘初心,处处莲花开

加班一段日子后,属于原学校的事务基本结束,我正式开始“搬迁”。搬迁,真是人生无可奈何的事,在清理杂物时总是面临舍与不舍、丢或不丢的困境,就像要在乱阵中杀出重围,但往往筋疲力尽后,多次彷徨、犹豫、反复再三想帶走的东西又重复丢弃。这是我第三次“搬迁”,即使有了前两次经历,仍让我不堪重负。我是个重感情的人,认定了的情绪便信任、依赖、执着……这是优点也是短板。不舍的是物件,还是一颗剪不断理还乱的心?

忆当年从中心小学交流到凤鸣小学,好一段时间仍停留在旧单位的影像,签到时不自觉还是在“所属单位”一栏写上中心小学,让人啼笑皆非。凤鸣三年,我已把身心融入这个地方,念她的情,恋她的意,眷念的心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与新同事会面时,新领导特此声明要我修改微信昵称。一时间,难以下手,就像是收养了多年的孩子,亲生父母来认亲了,教我如何割舍?

让我再环绕一周吧,最后以主人翁的姿态欣赏她的美,触碰她奔流的脉搏——这棵凤凰树,当年是硬邦邦的直杵蓝天,今日已是枝繁叶茂,三年的光阴真能产生质的变化。楼梯的装饰画上,仍有我的身影,很快,新来的学生问:“这位白色衣服的老师是谁?我怎么没见过啊?”随着学生不断更新,我是要淡出这个圈子的,一想便觉得无奈。办公室里,被我坐到掉皮的椅子,不久便要承担另一种重量,新主人将在我曾经奋斗过的电脑前敲打着键盘。所到之处,处处有温度。大门前的木棉树真是奇怪,都8月多了,花仍未落有如火烧。保安叔叔闲时便会站在木棉树下张望,等待即将要掉落的木棉。不知是风的无情,还是树的不挽留,有的木棉花色泽都还如新,却从枝头飘落,每掉一朵,仿佛又坠落一个季节。一朵花离枝、破风、落地,啪嗒作响,有时能震动人的心灵。文人注定是多愁善感的:这朵花为何坠落,是失去了结子的心愿?还是沉溺于自己的美丽失去了坚持的力量?忧愁的心,就连看一朵落花都是哀伤的,难怪林妹妹总是要葬花。

“木棉晒干了,煮水喝煮粥吃,都很清热。”保安说。“嗯,挂在树上也是装饰,只能美一会儿罢了。”“你们知识分子不知道吧,木棉磨成粉还可以驱除蚊虫呢!木棉在哪儿都是英雄!”好一句到哪儿都是英雄!我惊讶,保安叔叔居然还有此等觉悟,顿时另眼相看。哦,不只是木棉,人也是一样,每个人的搬迁,都是从这一站到那一站。在流动与迁徙中,只要不忘初心,保持热血与芳华,处处莲花开。无论是在中心、凤鸣还是同安,手中握紧的仍是一寸白粉笔,身边仍是三尺讲台。一声“老师,您好!”让多少人魂牵梦萦,有时走得太快,以至于忘了自己为何而出发。有见及此,豁然开朗,果断拿出手机,微信昵称一栏:凤鸣某某变成同安某某!

情怀教育,纯心育桃李

暑假期间,闹起了同学聚会潮,小学同学、初中同学、师范像密谋已久,一下子从四面八方涌出来。我倒也闹得欢,一是确实闲着没事,二来嘛,能跟一群毫无利益关系的人一起“想当年”,也是一大乐事。我喜欢跟不同行业、不同个性的人接触,这让我了解到社会上不同领域的信息。越是接触得多,越是发现教育界的相对纯净。工作对象的性质,决定了我们的工作圈子仍保留着社会染缸中难得的一寸净土。

做生意的朋友喜欢跟我畅聊,谈到内心的许多挣扎——盯着数字闪烁的双眼,曾经也看山看水;只会签名的右手,曾经也写过情书与诗歌;为金钱烦恼奔波的双腿,曾经也在海边踏浪戏水……那个理想主义的,每一个毛孔都充满光彩的我们,已一去不复返,只能安慰自己“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听着他们的诉说,我也不自觉陷入了沉思——教师的圈子不断功利化,似乎离初衷渐行渐远。我们经常参加不同的会议,处理着与教育无关的文件,还要和很多你看不顺眼却没办法忽略的人交接、应酬。到最后,生命的时间和空间被挤压,幽默和浪漫情怀被无辜淡化。

适者生存,行走江湖,学会融合,接受不能改变的,对原来看不顺眼的事情都可以一笑而过,被认为是一个人的成熟。有一句俗语说:“滚动的石头不生青苔。”意思是当一个人时常改变自己,就可以保持光润的面貌。问题是,滚动的石头是自愿滚动呢?还是被别人所滚动?如果是自愿滚动追求光润,那么,光润就是好的;倘若是想要静止却被别人滚成光润,光润就是一种负担。如此看来,即使我们真是身在江湖,也并不可怕。“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教育情怀,说白了就是一种信仰。那一刻我坚信:一个人不管处于何种环境,都要坚持心灵深处的某些质地,因为有时生命的意义只在于说明一些最初的坚持。教书育人,本应纯真,甘守三尺讲台的人,都是以一颗纯心育桃李的人。

今年三十有三了,所幸有所思——忠心、静心、纯心。既然为教书而来,便许下育人之心;若有一腔衷肠,便以赤子之心,馈一方水土……

(作者单位:广东中山市东凤镇同安小学)

责任编辑   黄佳锐

猜你喜欢

木棉
落入海里的星
美丽异木棉
木棉殇
木棉笑
容时哥哥
南疆木棉红似火
伟岸之中藏柔情的木棉
最暖的春风
美丽异木棉
美丽异木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