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技术标准竞争的科技创新驱动力效能研究

2019-04-18

山东社会科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驱动力技术标准竞争

张 婧 张 振

(北京交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44)

技术标准是对企业生产产品、提供服务所使用技术方法、方案、路线的一种约束,也是限定企业按照法定的(可选择的)技术方法、方案、路线提供达到一定性能指标的产品的文件。[注]葛亚力:《技术标准战略的构建策略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6期。1901年成立的英国工程标准委员会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层面上的标准化组织。1934年,约翰·盖拉德发表了《工业标准化原理与应用》,首次对标准化进行了理论层面的研究。1946年英、法、美等国家共同成立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标志着标准制定活动进入了国际合作的阶段。1999年欧盟发布《欧洲标准化的作用》,并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给予相关标准化组织以大力支持,在促进欧洲内部形成各行业统一标准后,又将其标准渗透向国际市场。2000年美国发布《美国国家标准化战略》。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盟先后出台了282项相关法规(指令)并制定了配套的协调标准,以支持技术标准与科技创新研发的协调发展,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985 年颁布实施的《技术协调与标准化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完备的运行机制以确保法规(指令)认证许可制度和检验程序以及技术标准得以执行。

在技术标准对科技创新驱动力方面,发达国家特别注重将扶持和提升基于技术标准创新的科技能力培育,通过制定政策、优化资源等扶持措施确保其发挥作用。[注]O'Connor J, Shaw K. What next for the creative city?.City Culture and Society,2014.美国硅谷由此成为最受瞩目的全球性科技中心,并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等多个技术标准创新领域具有全球引领地位。它不仅带动了美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也成为其社会经济的重要支柱。[注]Zinnov. Semiconductor Hubs for Research and Innovation(overview).2011.日本通过技术立国战略,集中资源将东京打造成了全球性的科技中心城市,其京滨工业区内高档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数字感光元件、高档科学和医疗仪器等在全球范围内遥遥领先。[注]刘硕、李治堂:《创新型城市建设国际比较与启示》,《科研管理》2013年第34期。这些都得益于技术标准体系的创新与完善。

与发达国家和标准化强国相比,我国的标准国际化工作还存在较大差距。一是技术标准数量多,科技创新驱动力不足。目前我国现有国家标准20906项,种类多、数量大,但能够达到国际标准的却很少,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数量更少,仅占国际标准总数的0.7%,且存在技术标准国际化滞后的现象。[注]蔺栋华、张少红:《论技术标准国际化问题》,《山东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二是技术标准建设滞后,技术标准理论研究力量薄弱,国际标准化人才缺乏,铁路、通信等行业的技术标准在国际竞争中还处于劣势。三是科技创新研发成果转化率低,技术标准化对科技创新的关联度显著不足。

一、技术标准竞争要素分析

2006年,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联合设立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并于2018年发布了《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管理办法》,其目的在于进一步推动标准化工作,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对我国标准化工作提出的一系列新要求。我国国家标准GB/T2000.1-2002《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中对“标准”的定义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标准化是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和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GB3935.1—83)。

(一)技术标准构成要素

按照标准的性质,标准可以分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三类。其中,技术标准是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订的标准,一般分为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和安全、卫生、环境保护标准等。ISO中对技术标准的定义:技术标准是一种或一系列具有一定强制性要求或指导性功能,内容含有细节技术要求和有关技术方案的文件,目的是使相关产品或服务达到一定的安全或质量的要求。技术标准的实质就是对一个或几个生产技术设立的必须符合的条件。其目的是让相关产品或服务达到一定的安全或市场进入的要求,同时降低交易各方之间沟通协作的信息成本、减少产品差异、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企业间低层次的重复R&D活动,提高企业间的合作创新效率。[注]王倩:《技术标准竞争中的国家利益博弈与4G竞争策略分析研究》,学位论文,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从制定标准主体的角度,可以将其分为企业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区域标准、国际标准;我国一般按企业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进行管理。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又可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其中保障人身财产安全和人体健康,以及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是强制性标准,其它标准是推荐性标准。从标准服务目标的角度,可以将其分为劳动力标准、兼容性标准、环境标准和质量标准。本文所述技术标准如无特殊说明一般指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二)技术标准竞争驱动因素

纵观国际市场,技术标准正在变成一个国家实行贸易保护的主要壁垒,技术标准竞争日渐成为产业竞争的制高点,与专利技术紧密相关,成为开拓国际市场的关键影响因素。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学者们就对标准竞争的产生与驱动机制进行了研究。德国学者Blind(2004)对标准化的经济效果进行了研究,并强调标准的经济意义,即标准的产生和扩散对拉动经济增长、提高生产效率和促进创新都有积极的作用。刘敏(2009)通过对个案的定性分析和面板数据模型得出专利申请量与研发支出对技术标准的产出有显著的正相关影响。Morris等(1993)提出企业可以通过掌握技术体系的标准来主导行业体系。谢伟和赵志平(2005)认为技术的进步是技术标准建立和发展的根本。Hill(1997)也认为将技术转变为产业标准的能力是企业在市场中持续发展的关键。Shapiro等(1999)则提出用户安装基础、互补技术、知识产权、先发优势、创新能力、生产能力、品牌和声誉等七种因素决定着是否能取得标准竞争的胜利。

杨武等(2010)提出技术标准化过程中技术、市场及规制从不同角度对技术标准产生影响,且技术标准竞争力为其影响力的体现,并建立了包含技术标准竞争三要素(技术、市场和规制)的13项指标的技术标准竞争力评价体系。[注]杨武、吴海燕、杨成鹏:《基于“技术-市场-规制”模型的技术标准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2010年第1期。朱杰(2016)认为专利水平的高低、科技研究水平和能力、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能力影响了我国技术标准的进程,其中研究开发人员所占比重以及研发经费投入情况是衡量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技术标准竞争能力的重要依据。[注]朱杰:《我国技术标准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钻石模型》,《现代商贸工业》2016年第11期。张泳和王馨(2014)从三个方面阐释了企业参与技术标准竞争的驱动因素:一是政府压力、行业协会与专业机构压力和外部竞争环境的强制性驱动;二是外部认可产生的激励作用驱使企业遵守规范进而使技术标准获得更高的认可而在标准竞争中获胜;三是企业对取得良好收益或得到供应商和消费者认可的模仿性驱动因素。[注]张泳、王馨:《企业参与标准竞争相关驱动因素的研究综述——基于新制度理论的视角》,《科技管理研究》2014年第14期。

(三)技术标准竞争的研究

技术标准形成过程受诸多因素影响,技术路径依赖、网络效应与竞争战略是影响技术标准化效果的重要因素。毛丰付(2010)认为政府扶持与规划是高科技产业标准胜出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注]毛丰付:《中国产业标准崛起机制与途径研究——以WAPI为例》,《经济管理》2010年第5期。当技术标准进入市场后,会形成一些不兼容的技术标准体系,企业为争夺技术标准中的主导权,往往会采取扩大安装基础,加强对消费者的锁定效应等一系列竞争策略。在标准竞争中的获胜者则成为标准的倡导者,同时获取更多的市场利润,而失败者只能作为追随者,不仅需要支付主导标准的使用费用,而且前期的投入没有任何效益。

中国现阶段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何通过制定标准政策在技术标准竞争中获得优胜已经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的重点。标准竞争的范围往往不局限于企业内部,而是渗透在供应链的不同环节,参与标准竞争的主体形式除了单一企业还有战略联盟。竞争的效果具有极强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受到政治、经济、技术等多元因素的影响,不能由某一企业或联盟所控制,这也加大了标准竞争战略制定的难度。

技术标准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最有效手段,它不仅增加了发达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还诱导技术后进国家在战略路径上的跟踪模仿和过度依赖,某种程度上抑制了这些国家的创新能力,使其经济发展呈现出越来越多的依附性特征。

二、基于技术标准竞争的创新驱动力评价指标体系

技术标准竞争需要科技创新的推动,科技创新工作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技术、人才等创新资源的支撑,这些资源极大地影响着科技创新活动的活跃程度、创新产出能力和创新可持续性。本研究综合考虑对科技创新能力起到推动作用的有效资源,建立基于技术标准竞争的科技创新驱动力指标体系,主要包括技术标准竞争力和科技创新驱动力两个一级指标,以及技术创新投入水平、技术创新产出水平、技术市场化水平、创新产业动力、创新智力动力和创新金融动力6个二级指标。

(一)指标体系构成要素分析

1.技术标准竞争力分析。技术标准竞争的核心是技术的竞争,因此本研究从技术创新投入水平、技术创新产出水平和技术市场化水平三个方面进行指标评价。数据如无特别说明均来自各地区统计年鉴。

技术创新投入水平:该指标衡量的是本地区在科技创新活动上投入的各项资源的价值。本研究选择与创新活动直接相关的R&D经费、R&D项目(课题)数作为衡量创新投入水平的关键指标。其中,R&D经费内部支出和企业投入是指用于内部开展R&D活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实际支出;R&D经费投入强度是指本地区R&D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体现该地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程度;R&D项目(课题)数体现本地区开展科技创新项目的多少,创新课题数越多,整个区域对创新活动的积极性越高。以上数据来自各地统计年鉴和统计计算。

科技创新产出水平:科技创新产出的主要成果就是新知识、新技术,在知识经济时代,专利是保护知识和技术最有效的手段,同时还有一些知识无法直接转化为生产力,但是对认知领域的拓展起到重要作用的研究成果,多以论文的形式存在。本文选取专利和科技论文作为衡量创新产出水平的关键指标,其中专利申请数体现本地区科技创新的活跃程度;专利授权数指报告年度获取授权的专利数量,体现本地区知识性成果产出水平;有效发明专利数反应本地区科技创新实力;科研机构发表科技论文数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地区的知识创新能力和知识创新密度。

技术市场化水平:当科技创新成果研发和应用主体不同时,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会发生技术交易。技术市场的交易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创新成果的转化能力,其中技术市场成交合同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创新转化的活跃度;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创新转化的规模。

2.科技创新驱动力。

创新产业动力:创新离不开产业,产业离不开企业。根据调查可知,大企业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创新产出要远高于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创新产出要远远高于传统企业。本文从中国500强企业数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是指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企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是创新能力最强的企业)数量、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五个指标进行评价。以上数据来自“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和各地区统计年鉴科技版。

创新智力动力:科技创新的核心资源是知识和技术,人才是知识和技术的载体,高校和科研机构是人才的培育基地,本文从人才和人才培育机构两方面进行指标选择和评价。高校数量多少决定了为本地区经济发展可提供人才数量的多少;科研机构数量的多少决定了科研课题和科研活动数量的多少(本指标所指的科研机构包含高校、企业、政府开办的科研机构,以及专业的科研院所等);R&D人员数量(在该地区所有经济体中从事科研的工作人员数量)体现了本地区科研创新的人才基础;R&D人员本科学历以上人数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企业的创新研发水平;R&D人员全时当量能直观体现人才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水平。因此,本文从高校数量、科研机构数量、R&D人员数量、R&D人员本科学历以上人数、R&D人员全时当量五个指标对创新智力动力进行评价。以上数据来自各地区统计年鉴。

创新金融动力:科技创新对资金投入的需求量大,资金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本文从资金投入方式上设置评价指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财政教育支出指本地区用于教育事业的财政支出金额,体现了政府对人才培养的投入程度;②财政科学技术支出指用于科学技术方面的支出。财政科学技术支出的多少决定了基础科学研究开展的体量;③高技术产业贷款余额,贷款余额越高表示贷款机构对高技术产业的科技贷款规模越大;④创业股权投资金额。科技金融风险相对较高,外部环境的有力支撑可促进科技金融市场的发展,为科技创新研发提供有力支持;⑤新三板企业数量。积极高效的资本市场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条件,能够为创新主体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其不断创新发展。通过新三板上市企业数对资本市场进行评价;⑥R&D经费中政府投入部分体现了政府对创新市场资金支持能力。

(二)指标体系建立

本文综合考量技术标准竞争力和创新驱动力的各项指标,建立基于技术标准竞争的创新驱动力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基于技术标准竞争的创新驱动力指标体系

三、基于技术标准竞争的科技创新驱动力实证分析

在技术标准竞争的大背景下,对基于技术标准竞争的科技创新驱动力进行分析研究,目的在于推动我国技术标准化建设,助力中国标准“走出去”。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将需要决策的内容分解为目标、指标和对象三个层次,通过对指标、对象的关键特性进行评价,得到可用于比较的目标结果。层次分析法针对要决策目标的本质进行研究,识别影响目标的关键因素和因素与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说服力。

(一)基于科技创新驱动力的AHP模型

本文采取分层计算的方法,对各项指标进行加权无量纲化,进而构建判断矩阵A=(aij)n*n,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科技创新驱动力的AHP模型(见图1)。由于不同指标对目标的重要程度不同,因而需要计算各指标权重,通过权重和无量纲化指标的乘积得到评价结果,最终对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研究。

(二)基于技术标准竞争的创新驱动力指标权重计算

对基于技术标准竞争的创新驱动力指标各项权重进行计算。本文运用“直推法”对A1(企业动力)、A2(科研动力)、A3(资金动力)3个指标两两比较,按照Satty等学者提出的取值量化,得到表2所示判断矩阵及其矩阵方程:

图1 基于技术标准竞争的创新驱动力评价AHP模型

A1A2A3A1125A20.512A30.20.51

对λmax特征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w’=(0.5954,0.2764,0.1283);据此,各项指标的权重系数:企业动力权重为0.5954;科研动力权重为0.2764;资金动力权重为0.1283。同理,对二级指标权重进行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据科技部《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监测报告2016-2017》和《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16-2017》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区域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区域创新格局进一步优化,北京市和上海市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效显著。本文以北京市2013-2015年数据为例,依据统计年鉴进行数据采集并对各项指标无量纲化处理,结果如表4所示。

表3 基于技术标准竞争的创新驱动力指标权重表

表4 2013-2015年北京市基于技术标准竞争的创新驱动力指标体系定量指标及无量纲化结果

通过计算,2013-2015年北京市基于技术标准竞争的科技创新驱动力值分别为0.4504、0.4987、0.5417。据此,本文综合无量纲化处理的数据和最终计算结果,绘制不同指标下北京市2013-2015年创新动力对比示意图(图2)。该图显示,北京市2013-2015年技术标准竞争力和科技创新驱动力整体呈上升趋势,2013、2014两年二者基本持平,2015年技术标准竞争力超过了技术创新驱动力。

图2 北京市2013-2015年技术标准竞争力和科技创新驱动力对比图

2013-2015年北京市科技创新产出水平大幅增加,专利授权数和有效专利发明 数增长较快,科技创新投入水平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总体呈现平稳上升趋势,其中资金动力支持显著,创业投资和新三板企业数量的激增极大地激发了创新研发工作的活力;2013-2015年中国500强企业数量总体稳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大幅度增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有所降低,2014年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和工业企业的收入达到峰值,而2015年所占份额却有所降低,这反映出全国各地为促进本地区技术协同发展都纷纷加大了地区内的技术市场交易额,且技术扩散速度都高于基础建设的速度。因此,出现北京科技市场交易额比重有所降低的现象。另外,数据显示北京市科研投入不断增加,重视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设立,本科及以上学历的R&D人员人数稳步上升。

四、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技术标准竞争正日益成为国际市场竞争的新宠,而技术创新则在技术标准化进程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研究表明,当今国际市场的竞争就是技术标准的竞争,技术标准的竞争其实质又是企业科技创新研发能力的竞争,只有不断的创新企业才能拥有持续不竭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在技术标准竞争的大背景下,对基于技术标准竞争的科技创新驱动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我国技术标准化建设,有益于中国标准“走出去”。

标准体系的制定应注重与国际标准接轨。同时,应提高科研人员技术标准化意识,加强对科技人员标准化知识的培训,充分发挥技术标准在科研、开发、设计等方面的作用, 促进标准化与科研、产业化的互动,提高科技创新成果向技术标准的转化率。加强对标准化从业人员的培养,鼓励国内各行业企业参与国际技术标准的竞争,鼓励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进行科技创新,提高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率。建设创新型国家,应注重技术标准的制订与修订管理,增强技术标准创新力度。为了推动科技创新能力,提高技术标准竞争力,应注重技术标准建设与科技研发协同发展,通过建立有效的政策法律支撑体系,实现技术标准在服务实体经济、推动企业科技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取得全面突破。

猜你喜欢

驱动力技术标准竞争
浅析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
深海采矿船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制订
对特高坝抗震设计及相关技术标准的探讨
油价上涨的供需驱动力能否持续
基于关键驱动力要素的情景构建应用
温暖厚实,驱动力强劲 秦朝 QM2018/QC2350前后级功放
网络文学IP化的“技术标准”——以《琅琊榜》为例
以创新为驱动力,兼具学院派的严谨态度 Q Acoustics
感谢竞争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