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安市博物馆藏吉州窑黑釉瓷赏析

2019-04-15文/涂

文物天地 2019年3期
关键词:玳瑁吉州窑贴花

文/涂 飞

吉州窑在江西省吉安市永和镇,赣江中游的吉安市古称庐陵、吉州,元代始称吉安。吉州窑始烧于晚唐,经五代、北宋,于南宋达到鼎盛,元代后期逐渐走向衰退,终烧于明,历时500余年。吉州窑各窑场大都分布在赣江两岸,水陆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方圆几十千米内都蕴藏着丰富的黏性白泥,柴草充足,具备瓷器生产的天然条件。

吉州窑是一座大型的民间窑场,在烧制传统民间日用瓷的基础上,开创了很多新型的制瓷技术和原料,在降低生产成本上做了诸多努力,使产品适销对路,符合人们的需要,产品得以大量生产。吉州窑的能工巧匠,以其高度的智慧、娴熟的技艺创造了无数的瓷器杰作。吉州窑产品种类繁多,风格多样,纹饰丰富,其制作工艺精湛,特色鲜明,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吉州窑瓷器按釉色可分为青釉、乳白釉、黑釉、绿釉以及彩绘瓷等;装饰上采用洒釉、剔花、印花、刻花、划花、彩绘、剪纸贴花、堆塑和雕花等技法。黑釉瓷是吉州窑代表性产品,最负盛名,数百年来备受世人喜爱,成为其产品的典型代表。可以说,吉州窑既是举世闻名的综合窑场,又是中国古代黑釉瓷的生产中心之一,在当时及后世均有重要影响。

黑釉瓷以氧化铁为主要着色剂,分为素黑、茶色、褐色等多种釉色,是吉州窑的典型产品之一。吉州窑黑釉瓷的釉色多有窑变,色泽和谐质朴,装饰纹样千姿百态。代表有性工艺有剪纸贴花、油滴、洒釉、刻花、剔花等。纹样有木叶、奔鹿、虎斑纹、玳瑁纹、鳝皮黄、兔毫、双凤、火焰宝珠纹、梅、荷、牡丹、卷草纹等。器型有碗、盏、钵、碟、瓶、壶、罐、炉、杯等,又繁衍出多种形制。

图一 宋 吉州窑黑釉碗

图二 宋 吉州窑黑釉斗笠碗

一、黑釉瓷

入宋以后,吉州窑大量烧造黑釉瓷器,已发现的窑址中有1/3以上都见到黑釉瓷。黑釉瓷器的大量烧造与当时的饮茶风尚密切相关,宋人崇尚斗茶。“斗茶”是把半发酵的茶饼磨成粉,再沏以初沸的开水,水面会起一层白沫,斗茶之输赢,主要看茶沫的白色程度及白沫维持时间,黑釉茶盏(碗)因便于衬托白色茶沫观察茶色而受到斗茶者的偏爱。由于观茶色和斗茶风尚的需要,黑色茶盏风靡一时,因而推动了黑釉瓷烧制工艺的发展,在吉州窑烧制的黑釉瓷中,碗、盏占有重要地位。

宋吉州窑黑釉碗(图一),高5.8、口径11.6、足径4.1厘米。圆唇,微敛,斜弧壁,矮圈足。通体施黑釉,底无釉。

宋吉州窑黑釉斗笠碗(图二),高5.6、口径14.8、足径3.6厘米。敞口,口以下渐内收,圈足。因其敞口、斜腹壁呈45度角、小圈足,形似仰置的斗笠而得名。吉州窑碗类产品中,斗笠碗数量较多。

图三 宋 吉州窑黑釉“弟子蒋子通”铭文碗残片

图四 宋 吉州窑黑釉折肩执壶

宋吉州窑黑釉“弟子蒋子通”铭文碗残片(图三),残高3、底径5.5厘米。器上腹部全残,剩腹底部,写有“弟子蒋子通”铭文,圈足无釉。宋代瓷器款识远较前代为多,铭文内容有作坊标记、工匠姓名、制作年月、地点、吉语等。吉州窑碗内底多见印有“吉”“记”字样,或用褐彩书写“吉”“记”“福”“慧”“太平”“本觉”等。

宋吉州窑黑釉折肩执壶(图四),高11.2、口径3、足径4.4厘米。喇叭口,细颈逐外撇,折肩,直腹,下腹内收,假圈足。肩部置一管状流,与口平齐,对称一侧置耳形扁执。吉州窑除了烧制黑釉茶盏外,还有黑釉瓶、罐、壶等器物。此壶釉色素黑,造型典雅。

元吉州窑黑釉地鸟形钮盖堆塑人物皈依瓶(图五),通高32、口径7.3、底径8.5厘米。盖为帽形,以子母口与器身吻合,盖面五层阶梯上置一鸟为钮,器身盘口、方唇、长竖颈、溜身,收腹,束胫,喇叭形底座,内空。颈部塑四立俑,腹部一侧有四指印脱釉,内无釉外满釉,底内无釉,底裂。皈依瓶又名魂瓶,古代随葬明器,与古人的宗教信仰有关,多在器物上堆塑楼阙、人物、佛像、鸟兽等,器型多为罐、坛。此器为鸟形钮盖,瓶身细长,颈肩部堆塑人物,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图五 元 吉州窑黑釉地鸟形钮盖堆塑人物皈依瓶

二、洒釉

洒釉属窑变花釉,是在釉地上再添加不同颜色的釉料,安排随意,或斑或点,或作条状,烧成后,使釉地与添加色釉形成色差对比,花色可变幻无穷。

宋吉州窑黑地洒釉碗(图六),高5.2、口径11.2、足径3.4厘米。圆唇,斜弧壁,假圈足,器内外黑釉地玳瑁纹,器内底有窑疤。

宋吉州窑褐釉洒釉彩三足炉(图七),高6.2、口径11.5、底径4厘米。折沿,短颈,扁腹,下承三足。器外饰褐釉地洒釉,底足无釉。

图六 宋 吉州窑黑地洒釉碗

图八 宋 吉州窑黑釉地玳瑁纹碗

图九 宋 吉州窑黑釉地玳瑁纹连托盏

三、玳瑁釉

玳瑁釉是吉州窑最有特色的瓷釉装饰方法之一,是在深色釉地上添加一些黄色釉料,以黑地黄斑两种色调仿玳瑁甲壳斑纹烧制。

宋吉州窑黑釉地玳瑁纹碗(图八),高6、口径11.4、底径3.6厘米。圆唇外撇,斜弧壁,圈足。器内外饰黑釉地玳瑁纹,釉不及底。

宋吉州窑黑釉地玳瑁纹连托盏(图九),器物高8.2,口径13,足径5.6厘米。圆唇,宽沿,沿以下渐内收,高圈足,下有一连体高圈足托盘,托底下有一圆孔通碗底,内空。器内外黑釉地洒黄釉玳瑁纹,底足无釉。带托瓷盏最早出现于东晋,饮茶专用,以防盏热烫指。早期茶盏多与托盘相连,唐以后,盏、托分离形式渐多。吉州窑所见多为连体式。此器造型规整,釉色莹润,为吉州窑黑釉瓷中的精品。

宋吉州窑黑地玳瑁纹花口瓶(图十),高11.1、口径3.3、底径3.5厘米,花口,细长颈,微鼓腹,器身黑釉地玳瑁纹,釉不及底,器内无釉。此器口有如开放的花瓣,花口瓶在宋代南北方瓷窑中均有烧造。

图十 宋 吉州窑黑地玳瑁纹花口瓶

图十一 南宋 吉州窑黑釉地虎斑纹钵

四、虎斑纹

虎斑纹的制作工艺方法与玳瑁斑相同,只是涂绘的黄色釉斑呈不规则竖条形,状如虎皮的花斑。

南宋吉州窑黑釉地虎斑纹钵(图十一),高8.7、口径13.2、足径5.5厘米。残口,鼓腹,圈足。黑釉地饰虎斑纹,釉不及底。

图十二 南宋 吉州窑黑釉地虎斑纹瓜棱碗

南宋吉州窑黑釉地虎斑纹瓜棱碗(图十二),高5.4、口径10.2、足径3.2厘米。瓜棱形,斜弧壁,假圈足。黑釉地饰虎斑纹,底无釉。

图十三 元 吉州窑褐釉地剔花火珠火焰纹圈足炉

五、剔花

剔花始于宋代北方磁州窑系,磁州窑产品是在划出花纹的坯胎上,将花纹外的部分剔除,使花纹凸起,再施透明釉。吉州窑则是在黑色底釉上剔除花纹部分的釉,使花纹以浅淡的胎色呈现。手法简单,纹样简洁洗练,色差对比鲜明。

元吉州窑褐釉地剔花火珠火焰纹圈足炉(图十三),高6.3、口径9.3、足径5.9厘米。平口内敛,圈足。器内无釉,器外施褐釉,腹部剔一露胎火珠火焰纹,釉不及底。剔花工艺是在剪纸贴花的基础上,施色釉后揭除剪纸,用刀剔除余釉,直接现胎,使图案呈现出来。也有剔釉后在图案上稍加点染,再罩一层透明釉的做法。多用于深色釉,图案多为朵梅、折枝梅、火焰、宝珠等。

南宋吉州窑褐釉地剔花杜鹃花纹四系罐(图十四),通高7.2、口径6.6、足径4.8厘米。直口,竖颈,丰肩,鼓腹下收,圈足。器内近口处饰黄褐釉,旋胎痕清晰可见。器外壁饰黄褐釉,近足处及底无釉。颈和肩接口处对称塑桥型竖钮四只,腹部对称饰两朵杜鹃花,剔釉直接露胎,使主题纹饰更为醒目突出,纹样简洁洗练,手法简单得体,色差对比鲜明,为吉州窑剔花装饰手法中的代表之一。

宋吉州窑黑釉剔花折枝梅纹三足炉(图十五),高10.4、口径12.5、底径8厘米。平口,内折,直弧壁,三足。器外黑釉地剔折枝梅纹,器内和底无釉。折枝花纹是瓷器的一种装饰纹样,是在器物的显著部位绘画或刻划一枝折下的花卉。宋以后流行,多见折枝牡丹、折枝梅纹等。此器纹饰是在剔花基础上再加以刻划、彩绘而成。

图十四 南宋 吉州窑褐釉地剔花杜鹃花纹四系罐

图十五 宋 吉州窑黑釉剔花折枝梅纹三足炉

图十六 宋 吉州窑黑釉木叶纹斗笠碗

图十七 宋 吉州窑黑釉木叶纹碗

六、木叶纹

木叶纹是黑釉瓷装饰工艺之一,为吉州窑独创,系将天然树叶浸水腐蚀后存叶脉,然后贴于已施黑釉的器物上,再敷透明黄釉经高温烧制而成。树叶的形状、茎脉清晰可见,多用于碗盏内壁装饰。木叶纹多饰于口大、足小、敞口、浅腹的斗笠碗内壁,或半叶挂于器口,或一叶置于碗内底,或双叶叠落,安排随意,构思新颖。

宋吉州窑黑釉木叶纹斗笠碗(图十六),高5.5、口径14.5、足径3.5厘米。敞口,口以下渐内收,圈足。器内饰黑釉地木叶纹,器外施黑釉,底足无釉。

宋吉州窑黑釉木叶纹碗(图十七),高6、口径14.7、足径4厘米。圆唇,斜壁,圈足。器内饰黑釉地木叶纹,器外施黑釉,底无釉。

图十八 宋 吉州窑鹧鸪地剪纸纹碗

图十九 宋 吉州窑兔毫地剪纸双凤纹斗笠碗

图二十 宋 吉州窑鳝皮地剪纸梅朵纹碗

七、剪纸贴花

剪纸贴花是吉州窑独创的一种装饰工艺,将各种民间剪纸图案贴在已施或未施釉的器物上,剔除剪纸后,直接焙烧,或于纹样上再敷釉后烧制,使图案凸显,既简化了图案描绘工序,又增加了产品的艺术效果。

宋吉州窑鹧鸪地剪纸纹碗(图十八),高5.6、口径14.2、足径3.9厘米。微敛口,斜壁,圈足。器内壁鹧鸪斑地饰三朵剪纸贴花,器外壁黑釉地洒黄绿点状釉,釉不及底。吉州窑剪纸纹样多是民间喜闻乐见的龙、凤、奔鹿、朵花、折枝花、团花及各种菱花形图案和吉语等,具有浓郁的民间乡土气息。

宋吉州窑兔毫地剪纸双凤纹斗笠碗(图十九),高5.3、口径15.3、足径4.8厘米。圆唇,斜壁,圈足。器内饰褐釉地兔毫剪纸双凤纹,器外饰褐釉地洒釉,釉不及底。凤凰纹是吉州窑剪纸贴花中常见纹样之一。

宋吉州窑鳝皮地剪纸梅朵纹碗(图二十),高6.5、口径12.3、足径4.4厘米。敞口,里口有一道凸旋纹,口以下渐内收,圈足。器内饰鳝皮地剪纸梅朵纹,器外施黑釉,底足无釉。朵梅纹是吉州窑剪纸贴花中常见纹样之一,坯胎上施淡黄色底釉,剪纸图案上则施以黑釉,高温烧制后,两种釉色相互渗透,浓淡相衬,呈现色彩相嵌的图案。

吉州素有“文章节义之邦”“江南望郡”的美称,历史上产生过欧阳修、文天祥、谢缙、周必大、杨万里等历史文化名人,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庐陵文化。正是这璀璨夺目的庐陵文化,孕育了吉州窑的陶瓷艺术,并使之成为中国古代陶瓷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猜你喜欢

玳瑁吉州窑贴花
罗军平:我对吉州窑有三“心”
吉州窑陶瓷中书法装饰的应用研究
『東南文化』2021년 제2기 주요 논문 제요
宋代吉州窑窑变瓷的创新
香港苏富比历年所见吉州窑拍品
●合同签订时,需要贴花履行印花税的纳税手续吗?
父亲的玳瑁
过年啦
玳瑁的休闲打开方式
延迟贴花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