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学业质量评价

2019-04-14崔凤琦刘飞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9年10期
关键词:学业试题汉字

崔凤琦 刘飞

今年秋季开始,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在全国范围内使用。为保证教材的替换、衔接平稳过渡,我们除对一线教师进行教材理解与使用的各级培训外,还要加大基于统编教材的学生学业质量评价的研究力度,这是保证教好统编教材不可或缺的研究内容。

基于统编教材的小学语文学业质量评价要落实教材“突出德育为魂,能力为重,基础为先,创新为上”的编写理念,彰显教材“读写紧密结合、閱读为要,加强思维训练,培养读书习惯”等编排特色。学业质量评价要从甄别与选拔的功能逐渐向完善学校课程设置、改善教师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转变,评价的实施路径要丰富多样。试题的设计应以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导向,以凸显学生语言应用能力为核心。据此我们作了以下尝试。

一、注重汉字文化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统编教材进一步加强了对汉字学习的要求,把汉语、汉字摆回到第一位。另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学业质量评价指导下的试题编制应加强和细化对汉字的检测,注重汉字基础、书写、文化内涵的考核,凸显语文学习的文化意义。例如:

我能给“包”加不同的偏旁组成新字,填入下面的括号中。

冰( )落在梅花上,点缀的蜡梅更加鲜艳了,突起的花( )显得特别精神。蜡梅不仅开得美,晒干了还可以用来( )茶,可以清热解毒,预防感冒。

这道题的设计就侧重于学生对汉字基本结构的掌握(形声字的构字特点),也渗透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和丰富的生活要素。

二、语言强调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要求学生利用各种渠道进行课外阅读和语言积累。因此,学业质量评价要落实“积累语言、发展思维、促进运用、厚积人文”的理念。对语言积累的考核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考查语言材料的积累;二是考查学习方法的积累。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

其中语言材料的积累主要考核学生对经典篇目的学习与掌握。统编教材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提供了丰厚的素材,如古诗、古文、现代经典散文等。背诵这些内容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增强学生的记忆力。例如:

语文书中的经典段落,你能填充吗?

细细的溪水,流着____,流着____。灰白色的____,____。哟,____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____!

此外,命题还要注重在实际运用中综合考查语文知识和语文积累,给出具体语境及知识点对学生进行考查,强调理解后的记忆。例如:

日积月累,活学活用,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名言俗语。

小刚说话算数,说到做到,守诚信,你会用“____”称赞小刚。

又如关于古诗积累的考核:

诗中的月夜写景更抒情,《宿建德江》中的“____,江清月近人”写出了诗人漂泊他乡的淡淡愁绪,而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____,清风半夜鸣蝉”则写出了一幅明丽清新的夏夜图。诗是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句一幅画,乌云骤聚是“____”,大雨突降是“____”,真是有形有色,绘成一幅“西湖骤雨图”。诗中有春天,《春日》中的春是“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江南春》中的春是:“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等。

这样的考核设计,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积累,同时也训练了学生在特定语境中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不仅避免了死记硬背,而且注重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注重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积累意识。

三、拓宽阅读边界

统编教材旗帜鲜明地强调语文学习的第一要义就是“读书”,唯有大量的有指导性的阅读,才能有更好的语文学习。教师要坚定地认同“读书活动就是学习语文”这一理念。学业质量评价要落实这一要求,将教材中的“快乐读书吧”融入其中,考核学生的阅读行为。

四年级试题:

在“快乐读书吧”,你读过这本书吧?请完成填充。

1.通过阅读这个书的封面,你提取到的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这本书中的三个人物的名字:____

五年级试题:

阅读《西游记》,按要求完成相关的读书笔记。

1.摘抄词句:从故事中摘抄表现唐僧师徒四人不同性格特点的句子。

2.概括要点:用几个词和思维导图,为唐僧师徒四人作简要介绍。

3.抒写感受:写出读书的感受。

六年级试题:

1.请正确选择对《童年》这本书中的人物评价的选项:

★阿廖沙的性格是( )。

A善良 B坚强 C正直 D充满爱心

★阿廖沙的两个舅舅的性格是( )。

A善良敦厚 B自私粗暴

C聪明热情 D多愁善感

★阿廖沙的爸爸的性格是( )。

A善良 B贪婪 C残暴 D阳光

2.请你根据对《童年》的阅读进行填充:《童年》是苏联作家____的自传体小说,这本书中的爱,仿佛黑暗中的明灯,照亮了阿廖沙的心。

3.这学期你还读过作者( )写的《 》,请您选择书中的人物作一个简单评价:______

有质量的评价是探究的过程,借助评价既助推学生真正去读书,也促进了教师扎实、全面、系统地推进课外阅读。

四、注重读写结合

统编教材强调“读写结合”,作文与阅读的结合要紧密,命题设计要突出这方面的考查。例如:

用一段通顺连贯而又简洁的话写出文中“一件小事”的经过,事件中的“我”改用第三人称。

再如:

读一读,你还可以把书比喻成什么?照样子写一句。

书,一度是我的堡垒,也是我的王国。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作文与阅读的结合,可以更好地训练学生的语言概括、转述、想象、推理和语言表达能力,激發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表达愿望。另外,在习作实践中增加了“微写作”这一内容,例如:

四年级:

从下面两个内容中选择一个进行微写作。

1.从《盘古开天地》《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中选择一个人物进行简单介绍。

2.你最近对哪一种植物进行了观察,写一则观察小日记。

五年级:

从下面两个内容中选择一个进行微写作。

1.选择身边的一个事物或一种动物的活动,试着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说明它的特征。

2.元旦快到了,请你为元旦联欢会设计一个活动宣传主题,并展开合理想象,把这样的场景描述出来。

六年级:

读下面的词语,选择其中一个,把你想到的用一段话写下来。

饱经风霜的脸/饱经风霜的老屋/饱经风霜的大树

“微写作”的写作内容来自教材又贴近生活,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写出自己对生活的观察、思考与见解。写作内容简明,学生易于人手,使阅读与写作结合得更加紧密,内容更有深度,进一步强化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考查。

五、强化灵活运用

我们要帮助学生将学到的语文知识、形成的语文能力运用到生活中。命题的价值取向要努力实现书本知识与社会生活的链接,学生故有经验与自身成长需要的链接。同时要注意命题的趣味化、生活化,突出真实性和情境性,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和能力。例如:

班级要制作毕业纪念册,初步选定了两种封面设计(见下图)。请你选择其一,向同学们陈述你的理由,让大家支持你的选择。

【要求】1.注意说话目的,理由合理;2.条理清晰,表达得体;3.正确书写汉字,准确使用标点,规范运用语言;4.50~80字;5.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再如:

今年的母亲节,班里准备召开班会,主题是“感谢母亲”。

1.对于这个主题你会提出什么问题?

2.用简要的文字概述表格所反映的主要信息。

3.根据表格内容,谈谈你的感受。

这些素材来源于现实生活,学生通过阅读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让语文的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

六、关注多元整合

统编教材编排强调通过有效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因此学业质量评价要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整合迁移能力和语文综合能力。例如:

阅读文章后回答下面的问题(文章略):

1.文章写木匠在铺设地板时,为什么要留一道缝隙?他们这样做,其实是根据我们《科学》课上所学到的什么原理?

2.读了本文,你觉得除了做人与处世要讲究“留一道缝隙”外,在哪些方面也应该“留一道缝隙”?为什么?

3.文中说:“李白打捞的就是水里的月亮”,请写出你读过的李白诗中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再如:

同样是写杭州西湖,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和林升的《题临安邸》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试比较它们的异同。

这样的设计要求学生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将生活中的资源与语文学习资源整合在一起进行探究式学习。语文评价的命题应加强整合,减少单个知识点的试题,在有限的试题中考查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

统编教材的实施会让当前学业质量评价普遍存在异化的现象有革命性的改变,需要不断研究学业质量评价的文化引导、应用水准,需要探索学业质量评价的方法、成效,旨在落实德育为魂,积极响应语文核心素养的价值导向,引导教师在教学中丰富语文教学内涵,拓展学生学习宽度,促进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切实用学业质量评价的“质”助推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效”。

猜你喜欢

学业试题汉字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基于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评价与水平划分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调研报告
业精于勤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