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心理教育中心理干预方式的有效运用

2019-04-13福建省晋江市第四实验小学陈晓玲

天津教育 2019年22期
关键词:谈话心理健康小学生

福建省晋江市第四实验小学 陈晓玲

所谓心理干预,主要是对存在心理问题的人员通过抚慰、谈话以及疏导等方式解决他们的不良心理状态,使其恢复正常心理状态。在小学心理教育过程中,运用心理干预手段,转变小学生不合理的观念以及调节不良情绪,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现阶段从整体教育状态来看,相关工作者对心理干预还不够重视,心理干预的使用较少,所以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心理教育水平,还应加强心理干预的有效运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学生以后走向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一、心理干预在小学心理健康中运用的要性分析

(一)有利于解决小学生的心理危急

在人们的意识中,心理危急多发生在成人身上,很少会发生在小学生身上,但是实际上心理危机可能会发生于人发展的各个阶段。现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文化观念的传播途径越来越广泛,而小学生过早地接触网络,会对孩子的情绪以及观念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家长们认为孩子内心单纯、善良,实际上孩子们已经存在许多复杂情绪以及想法。

例如近年来,经常有“熊孩子”做一些破坏性的行为,严重影响他人,但总是因为孩子小、不懂事而被谅解,对于“熊孩子”这一行为,家长没有给予重视,未给予引导和教育,这样就可能引起“熊孩子”的心理障碍。与此同时,学校一味地采取正面疏导,是无法达到良好的心理教育效果的。对于一些情绪冲动、暴力心理、具有攻击行为的学生,需要实施心理干预才能解决。当学生出现心理危机时,很少能够及时察觉到,小学生年龄较小,也无法认识到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由此可知在小学心理教育过程中,实施必要的心理干预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二)符合小学生心理形成恶化发展特点

学生阶段是学生心理品质塑造的关键时期。学生时期,随着不断成长,学生逐渐走向成熟,其心理状态也会发生不同的变化,这个时期可能受自身以及外部因素影响,可能会产生一些不良心理,对此在该时期要及时消除小学生的不良心理,采用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使小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小学生对各种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由于是非判断能力较低,很可能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念,例如将以暴力征服别人的人当作英雄人物,并产生错误的羡慕心态,甚至去模仿。对此学校应正确引导学生。

一是要正面引导学生,使其了解真正的英雄人物应该具备的思想品质。

二是要树立反面例子,使学生了解其带来的严重后果,消除学生对他们的羡慕心理。另外小学生情绪波动也比较大,这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难点之一,具体表现在做事冲动,受不良情绪支配,可能会在失去理智的情况下产生严重后果。对此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非常重要。

二、心理干预在小学心理教育中的运用方法分析

(一)运用谈话法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

谈话法是心理干预经常运用的一种方法,主要是指针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教师通过询问、诱导、安慰和警示性谈话等方式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解决心理问题。在运用谈话法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谈话过程中,心理指导教师要表现出良好的亲和力,引导学生从不良心理走出来。其次谈话过程中,应通过谈话,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倾向,并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抚慰,使谈话更具针对性,达到良好的干预效果,切记泛泛而谈。再次谈话过程中,应明确谈话的目的性,通过心理干预手段,使学生能够实现自我调适。

例如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存在暴力倾向,特别是对教师有严重的敌对情绪,班主任经过几次的谈话,都没有获得明显的效果。为此班主任让心理指导教师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心理指导教师找到这名学生时,没有马上处理问题,而是以朋友的口吻,诚恳、和蔼地询问这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家庭生活。通过询问后,教师了解到这名学生父母离异,不爱学习,经常与同学打架,因此常被父亲打骂,所以对他人产生了一定的敌意,认为只有武力才能解决问题。了解情况以后,心理指导教师轻身细语地告诉这名学生暴力倾向的危害,并让他知道想要征服他人,要友善地对待他人、团结同学,这样别人自然而然就会尊重他,经过心理教师的耐心指导,这名学生逐渐消除了暴力倾向的心态。

(二)运用团体辅导法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

团体辅导法是指在团队领导者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围绕某一共同关心的问题,开展相应的活动形式,团队成员在活动中相互启发、诱导,改变观念、行为,从而达成团体共识和目标。团体辅导法还要依赖于团体训练,团体训练主要是根据心理学原理设计和开展团体活动,团体成员通过参与团体活动,获得主观心理体验和感受,达到对团体成员心理干预的目的。小学生心理教育团体训练,不同于普通集体活动,其特点在于教育性、主体参与性、计划性。涵盖的形式较多,有室外活动、角色扮演、辩论以及公益劳动等。

例如现在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长比较宠溺,所以部分学生就会变得较为自私,不愿意为他人着想,缺乏集体观念,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就可以经常开展一些集体性活动,包括“集体开火车”“跑步接力比赛”,还可以组织学生以集体的名义参加一些学校或者校外的活动,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要团结同学,与他人协调合作,才能获得成功,从而强化学生的集体观念。

又如针对一些脾气较为急躁的学生,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帮助教师找钥匙”活动,即教师将钥匙藏在教室的某一个角落,让学生帮助寻找,这显然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耐心寻找,逐渐消除学生的急躁情绪。

(三)运用游戏法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各方面发展都不够成熟,心理指导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时,应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这样才能让小学生更好地接受教师的心理干预,才能达到良好的心理干预效果。所以在小学的心理教育过程中,可以运用游戏法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在游戏过程中消除学生的不良心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运用游戏法进行心理干预,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要科学、合理地设计游戏。在游戏设计的过程中,应围绕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兴趣爱好,科学、合理地设计游戏,引发学生的兴趣。一般小学生的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所以游戏的形式要足够的新颖,才能吸引小学生参与到游戏中。在游戏中,当学生表现出不良情绪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必要的干预,让学生游戏中获得快乐的同时,逐渐形成良好心态。

二是要明确游戏开展的目的。游戏应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应突出心理干预功能,不能一味地追求趣味性,应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诱导性,使游戏开展能够有效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三是游戏内容应简单好学易玩。对于游戏内容,不能过于复杂,应保证游戏内容简单,而且具有一定的变化,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游戏产生新鲜感,并且更好地投入游戏,有利于促进心理干预效果的有效提升。

三、结语

总之,目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得到的重视程度不够,为此学校还应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应重视心理干预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有效实施,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小学生心理干预方法有很多种,在实际心理干预过程中,还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措施,及时消除小学生存在的不良情绪,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加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促进小学生正常、健康成长,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谈话心理健康小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班主任的谈话艺术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正确理解术前谈话
我是小学生
(1)阅读理解两则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