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乡村儿童学力发展的学习策略研究

2019-04-12朱艳艳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数学方法数学思想学习策略

朱艳艳

[摘 要]研究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领域的教学方法有三个阶段:提出问题阶段,学习策略主要有课题提问法、 观察提问法、尝试提问法、冲突提问法;理解问题阶段,学习策略主要有标记法、整理法和转换法;解决问题阶段,学习策略则是选择恰当的方法,运用常用的数学思想和探索策略的多样化。

[关键词]学习策略;解决问题;数学方法;数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8-0060-02

当代认知心理学家指出,没有任何教学目标比“使学生成为独立的、自主的、高效的学习者”更重要。受眼界和家庭条件的影响,相较于城区儿童,乡村儿童的学习方式往往较为单一,乡村教师对学习策略的教学也比较欠缺。针对这些现状,笔者采用不同领域的专题式研究方式探索学习策略教学的实践路径,以“问题解决”领域的学习策略为专题研究点。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问题解决”作為课程的目标之一,并明确提出:“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培养应用意识。”笔者把问题解决的过程分为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三个阶段,每一阶段采用不同的学习策略。

一、提出问题阶段的学习策略

思维始于问题,没有问题的存在,就没有思维的开始,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实施问题解决的第一步。具体方法有:

1.课题提问法。教学中,在揭示课题后让学生提问。如教学“小数的认识”时,出示课题后问:“看到这个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出:“什么是小数?”“小数有什么用?”“小数怎么写、怎么读?”“小数与整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长此以往,每当出示课题后,学生会自主提问并思考,形成结构化的思维。

2.观察提问法。例如,将下图中的绳子拉直,它的长度大约为多少厘米?

教师先让学生观察,然后提问:“这题与我们平时的测长度问题有什么不同之处?”这样学生就会仔细观察。教师还可出示从0刻度开始量的直线段图,让学生在观察中引发思考。

3.尝试提问法。教师教学时不必急于公布解法,而是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去尝试解决问题,在尝试中提出问题,形成学力。例如,教学鸡兔同笼问题时,先让学生寻找不同的解决策略。学生的方法有一一列举的列表法、设未知数x的方法、假设法等。学生在独立尝试后大多能提出问题,比如“这些解法有什么共同之处?”,由此自然引出了学习策略:将多个未知量转化为一个未知量。

4.冲突提问法。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知识前后冲突时是最容易引发问题思考的时候。例如:请在下图中表示出[25]公顷。

学生常常将长方形这一整体误认为是1公顷,不假思索地就在图中涂出2份,这正是问题解决中的冲突点。学生常把一个图形作为一个单位量,冲突显示这是学生的思维惯性带来的结果。教师这时要让学生思考新旧问题之间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在冲突中理解新知。

二、理解问题阶段的学习策略

有了问题,就有了探究的目标,要顺利解决问题,必须先理解问题。理解问题的一般步骤:第一步,知道问题的信息和目标;第二步,找到问题的症结;第三步,想到与此有关的条件;第四步,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理解问题不仅仅是分清已知什么、要求什么,更重要的要对问题结构有一种内在的、本质的认识,要对问题进行表征,把内在的理解外显出来。一般方法有:

1.标记法。标记法是常用的理解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到了高年级,面对比较复杂的数量关系时,标记法能通过“读画”,全面、深刻、准确地理解其中显而易见的条件。对于要求的问题,要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标记符号加以区分。例如,在分数应用题教学中,找准单位“1”和两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尤为重要,而对于问题中容易被忽略的单位,则可以用标记的方法进行理解学习(如下图)。

[一个长方形泳池,深1.5米,是长的[14],宽比长少[35],这个游泳池能蓄水多少立方分米?]

2.整理法。当题目中的信息比较多时,通常要将题目中的信息进行整理,常见的整理方法有列表法、箭头图法、简化法等。如下面这道题的教学:

张老师买6个排球和3个篮球,共用去420元;李老师买同样的2个排球和3个篮球,共用去300元。买一个排球需要多少元?此题可以让学生对信息进行对应式的整理:6个排球、3个篮球[→]420元,2个排球、3个篮球[→]300元。这样便于观察和获取有效信息。

3.转换法。当学习过程中遇上隐蔽条件或含蓄的表达时,则可以利用转换法,将不熟悉的语言转化为熟悉的语言。正向思考对学生来说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但是一到逆向思考时,学生往往很难厘清数量之间的关系。这时,教师可以把具体的转化为抽象的,把抽象的转换为形象的,把逆向的转换为正向的……

三、解决问题阶段的学习策略

理解了问题意味着找出了相关信息,这时运用图形表征更有助于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选择恰当的方法,运用合适的数学思想。

1.选择恰当的数学方法

解决问题阶段主要的数学方法有猜想、实验、类比、分类、枚举等。

[方法 含义 举例 猜想 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对数学问题作推测性想象,寻找规律,并进行合理论证。 学习“加法交换律”时,由一个案例引发猜想,再进行举例验证(注意特殊数0和1),最后归纳规律。 实验 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规律,得出结论。 用12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纸片,能摆出多少种不同的长方形? 类比 让学生通过类比、联想的思维方法,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发现数学原理、方法,推出结论。 张老师所带的钱能买20支钢笔,单买圆珠笔能买30支,如果两种都买,且买的支数相等,可各买多少支?通过分析,与工程问题类比,作出解答:1÷([120]+[130])。 分类 根据研究材料的不同特点,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找出规律、方法,得出结论。

枚举 将问题所涉及的情况全部列举出来,一一加以讨论,从而解决问题。 用20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含正方形),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

2.运用合适的数学思想

在解决问题中要多让学生尝试运用一些数学思想,如转化思想、对应思想、假设思想、建模思想等。

转化思想是把某一个数学问题转化成另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来解决。例如,从一块正方形地里划出一块宽1米的长方形土地,剩下的面积是20平方米,求划出的长方形土地的面积。教师引导学生将上述问题转化为和差问题,通过转化拼成新的大正方形,大正方形的边长恰好等于长方形长与宽的和,中间是面积为1平方米的正方形,所以大正方形的面积是20×4+1=81(平方米),从而求出长方形长与宽的和为9米,从而求出划出的长方形土地的面积为5平方米,问题得以解决。

对应思想是用对应的观点发现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对应数量求未知数的一种解题方法。例如,两筐苹果重量相等,如果第一筐卖出15千克,第二筐卖出39千克后,第一筐余下的重量是第二筐余下的3倍,两筐苹果原来各有多少千克?教师让学生找一找对应关系,把第二筐余下的重量看作1倍数,那么第一筐余下的重量就是3倍数,多的2倍所对应的数量就是卖出的相差量24千克。

假设思想是指有些题目的数量关系比较隐蔽,可以先假设其中一个数,或一个量与另一个量相等,使题目简单化。 例如,六年级同学坐车,买车票99张,共花280元,其中单程票每张2元,往返票每张4元,那么单程票和往返票相差几张?假设全都是往返票,问题就变得简单了。

建模思想,即从数学的角度,对所要研究的问题作一个模拟,舍去无关因素,保留其数学关系,以形成具有某种结构的数学模型。例如,一辆汽车从城市开往山区,往返共用20小时,去时用的时间是回来的1.5倍,去时的速度比回来的速度每小时慢12千米,汽车往返共行了多少千米?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可用长方形的长与宽分别表示速度和时间,那么长方形面积的值就和路程的值相等,可以构造如图所示模型:

由于往返路程是一样的,所以长方形ABCD与长方形AEFG的面积相等,阴影①与阴影②的面积相等。阴影①的面积为12×8=96, 阴影②的边长BC=96÷(12-8)=24,长方形AEFG的长AG=24+12=36,长方形AEFG的面积为36×8=288。 因此,汽车往返共行了288×2=576 (千米)。

3.探索策略的多样化

問题解决要从原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去探索, 使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例如,比较[34]和[56]的大小,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分子分母都不一样,这时如何比较呢?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呈现不同的思考方法。学生群策群力,有用折纸的、有用化小数的方法,还有用通分的方法,方法多种多样。

总之,研究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三个阶段的教学方法,让乡村儿童能灵活地运用学习策略,增强学习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反思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学力。

(责编 吴美玲)

猜你喜欢

数学方法数学思想学习策略
数学方法在化学平衡学习中的重要应用
浅析数学方法在金融学中的应用
月牙肋岔管展开图的数学方法解析
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策略探讨
论简单估算数量级的数学方法
一种使用反向学习策略的改进花粉授粉算法
基于微博的移动学习策略研究
自主学习策略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