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数学课堂内容的呈现策略

2019-04-12周君吴本庆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策略

周君 吴本庆

[摘 要]课堂是教师展示教学内容的地方,是学生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种感官进行感受的场所。课堂内容通过何种策略进行呈现对于教育教学的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教师要结合班级学情和教学内容,想方设法进行科学合理的内容呈现,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课堂呈现;策略;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8-0047-02

课堂教学,无论是传统课堂,还是新课标提倡的自主合作式学习课堂,都存在课堂呈现的问题。所谓的课堂呈现就是把思维用文字、图片等形式,或生动,或准确,或条理性地显现或者展示出来,通过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感受数学知识,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有序呈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条理性

在多种呈现策略中,有序呈现是一种基本的呈现策略。所谓的有序呈现就是教师在课堂中,把知识点展示出来的时候,要按照某种顺序进行。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有选择性地进行安排,或者由原因到结果,或者由条件到结果,或者由浅入深,或者由现象到本质,等等。总之,呈现要有一定的条理性。

例如,在进行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时,教师要精心设计公式的推导呈现方式。首先展示相关物品,让学生通过观察,明确圆被分割成若干份以后,圆周的一半相当于长方形的一条边长,圆的半径相当于长方形的宽。教师在黑板上进行相应的板书:根据已学知识,明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长乘以宽;然后根据观察可知,长方形的长是圆周的一半,长方形的宽是圆的半径,把这两个量带入到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从而得出圆的面积公式。这就是由已知到未知,由条件到结果的呈现策略。

呈现方式的有序性反映的是思维过程的条理性。想要让呈现变得更有序,一定要加强思维过程的条理性,同时教师在课堂内容的讲授中,有意识地进行有序呈现,也是对思维条理性的有效示范。因此,教师应时刻关注教学内容的有序呈现,努力做好示范作用。

二、结构化呈现——构建数学知识体系

所谓的结构,就是内容的组织和分布。数学教学内容的合理组织和分布,让知识呈现出系统化的形态,将大大有利于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师在一个章节或者一本书教学完成以后,或者在进行总复习的时候,要善于对知识进行结构化呈现,让学生有一个较为系统的整体印象,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下图是关于分数的知识系统图。它通过知识树的形式对分数内容进行结构化呈现。三年级至六年级的分数内容全部在这幅图中,有效帮助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分数在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起到了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在进行数学知识结构化呈现的时,要重点关注两个方面: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知识点的覆盖要全面无遗漏。很多时候,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系统化呈现时,只是满足于形式上的结构化和系统化,对于知识点之间内在的因果逻辑联系关注得不够,导致学生对于知识体系的掌握没有深度,自然对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没有帮助。另外,要提高学生数学的整体素质,对知识点的全面覆盖也是相当重要的。在知识系统中,所有的知识点都是这个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这个系统的完整性和连贯性起着巨大的作用。如果遗漏了某个知识点,可能会破坏整个知识环节之间的连续性,从而给学生的学习带来负面影响。

三、比较式呈现——突出特征,强化印象

比较法的运用非常广泛,比如在美术中将红花与绿叶放在一起,那么各自的颜色特性就会变得更加的鲜明;在语文中,如果把对称句呈现出来,就能够感受到语句内涵的张力。同样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可以比较的知识、题型、题目以比较的形式加以呈现,以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

(1)水果店运来40筐水果,其中苹果占5/8,苹果有多少筐?

(2)水果店运来苹果40筐,占运来的水果总数的5/8,运来水果多少筐?

两个题目都是关于分数的问题,如果不仔细看,很容易把这两类题目混为一谈。通过对比,发现这是两个本质不同的题目。事实上(1)中5/8的单位“1”是水果的筐數,即40筐,根据分数的意义即可解答;(2)中5/8的单位“1”是苹果的筐数,即所要求的结果。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答即可。通过比较不难发现两题的单位“1”的含义不同,解答的思路也大相径庭。这样一比较,学生就能够明白是什么时候用乘法,什么时候用除法,对于这种题目就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如果课堂上不这样呈现,那么这两类题目的特点就不会得到如此鲜明的展示,也不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要勤于选择可以比较的内容,同中比异,异中比同,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异同点,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四、多媒体呈现——有效提高教学效益

随着近年来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的普遍应用,多媒体呈现教学内容已经不足为奇。笔者认为课堂教学中的多媒体呈现一定要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益为纲领,凡是不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益的多媒体呈现,即使再漂亮、再精致,都是没有必要的。

多媒体呈现包括PPT、音视频、投影等形式。前段时间各地出现了多媒体使用高峰——导入新课、呈现解题过程、呈现答案等,有种泛滥成灾的趋势。那么多媒体到底该如何使用呢?

多媒体呈现应以新课标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以教师为主导,而不是不假思索地把教学内容全部通过多媒体呈现出来,这样只会占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考、探究、合作的时间和空间,学生除了欣赏到多媒体制作的精美,将一无所获。

因此,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时,要时刻本着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为宗旨。只有这样,多媒体的呈现才是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服务,才能起到提高教育教学效益的作用。

当然,课堂教学呈现的策略还有很多,再此就不一一赘述。总之,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学情的不同,勤思考,多探究,一定能够找到科学合理的呈现策略,让我们的课堂精彩纷呈。

(责编 罗 艳)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线性代数课程学—研—用教学内容及模式探索
精心设计教案 重构教学内容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