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钢琴演奏中歌唱性的重要性
——以拉赫玛尼诺夫《练声曲》为例

2019-04-12黄双

报刊精萃 2019年10期
关键词:拉赫玛演奏者钢琴演奏

黄双

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 四川 成都 610106

钢琴作为有着能创造永无止境的旋律,并有自己独特的音响特点,可说是现当代炙手可热的一门乐器。那么在演奏这样一门乐器时不能没有情感机械的去弹奏,这样是乐曲听上去呆板没有深度。更需要我们注重歌唱性在演奏中的重要性,需要听到演奏者内心情感的表达。这就要求演奏者通过演奏技巧,结合内心对作品的理解与感受来歌唱性的演奏。

一、歌唱性的定义。

(1)歌唱性在钢琴演奏中的重要性

钢琴不再是少数人才能学习的乐器,现在它已经进入了大众的生活中。大多数钢琴演奏者在演奏中更多倾向于作品的技术处理,追求作品的华丽与炫技,从而机械的弹奏作品。但要知道当我们刚开始接触钢琴这门乐器以及刚开始学习一个新的作品时,更多地是先听到作品的旋律之后再慢慢的弹奏出来。例如许多老师让你在练琴的时候边唱边弹,因为你会发现内心带着旋律的弹唱比你一个一个音的慢慢识谱更能快速的将作品弹奏出来,并且旋律线在衔接上更连贯,音乐情感更丰富。由此体现了钢琴演奏中歌唱性的重要性。声乐歌唱者表达内心对作品的情感时是以歌词来将自己内心的情感直接演唱出来,而钢琴演奏者想要表达内心对作品的情感不仅要有好的技术支撑,同时更加要注重歌唱性的弹奏。才能让演奏的音乐情感更能进入听众的内心从而产生共鸣的效果,让人有声临其境,感同身受的感觉。演奏者在演奏中要去注重画面感的创作,这种二度创作需要更多的音乐情感,那么歌唱性奏奏是必不可少的。

(2)歌唱性在钢琴演奏中的表现手法

《法因伯格论钢琴演奏艺术中》说音乐与诗的关系,书中提到他认为诗与音乐的联系在下意识里没有断过,都有着相似之处。尤其提到诗的格律的每个细节,句子的结构,句法,逻辑的重点等许多的因素都与旋律有关。诗里面的音节相当于音符一样的,音节组成的句子就和音符组成旋律一样是相等的,只是以不同的形式进行情感的表达。诗是以朗读的形式进行情感的表达并利用句子的构法进行朗诵;音乐是以弹奏旋律的形式进行情感表达,这两个表达形式体现了音乐与诗的表达方式和句子构成的规律都有着莫名的联系。那么歌唱性弹奏就成了重要的一部分,以富有情感朗诵诗的感觉演奏旋律。在弹奏每一个钢琴作品注重技术的同时也要注重歌唱性弹奏,这种歌唱性的弹奏更能让聆听者得到一种情感的慰藉并与演奏者产生共鸣,感受弹奏者想要表达作品的内心情感。

二.钢琴演奏中歌唱性的重要性——从拉赫玛尼诺夫《练声曲》及其背景来分析钢琴演奏中歌唱性的重要性。

(1)拉赫玛尼诺夫人物简介

拉赫玛尼诺夫一生从事三项事业——作曲 钢琴演奏和指挥。钢琴音乐始终是他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与他本人是一名杰出的音乐家有关。生于俄国的拉赫玛尼诺夫是一位用灵魂来创作的音乐家,他的音乐特点更具有一种俄罗斯的浪漫主义风格。在他所创作的作品中都带有着浓郁的俄罗斯浪漫主义风味,充满了伤感和浓郁的抒情性,其作品能带人进入一种无限忧愁的情感之中。

(2)钢琴作品《练声曲》背景介绍

在众多作品中,1912 年创作的《音乐会练习曲》Op.34 属于拉赫玛尼诺夫中期的音乐作品,而这首《练声曲》则是这一套艺术歌曲集中的最后一首作品。也是唯一的一首“无词歌”,也说明在他的心中练声曲和艺术歌曲的艺术性是有着同等地位的。这首作品被许多歌唱家演绎,也由许多乐器改编演奏,是一首有着很高的演奏价值和学术价值的无词浪漫曲。

三.钢琴作品练声曲演奏中歌唱性的表现手法

(1)演奏中的呼吸

谱例1.

从《练声曲》的开始弱拍伴奏的小三度音程的呼吸气口,慢慢营造忧伤的氛围,一开始以右手三度音程作为辅助声部为铺垫,配以高音声部的主旋律音,构成复杂的织体结构。再以左手辅助声部加低声部旋律与右手前后进入形成二重奏的歌唱性旋律线烘托出一种浓郁的伤感旋律情怀。之后又以更为复杂的织体结构与丰富的声部进行,以节奏的多变,左右手绵长的主旋律的交替出现给人以情感丰富的视听感受。该曲旋律线是以高声部为旋律走向,能听到明显的旋律声部进行,在左右手交替出现主旋律后演奏者更能通过该作品体会到在演奏中明显的歌唱性。这不仅要演奏者有技术支撑更要注意乐曲歌唱性的弹奏,注意乐句中呼吸与触键的配合,注重歌唱弹奏呼吸的配合以轻松自如,非常如歌的方式演奏这首作品。这种情感的抒发,在歌唱性的弹奏时注意乐句气口切换的呼吸方法,也就是将每一个乐句的触键当作深情的朗诵诗一样的演奏出来。

(2)演奏中的力度

谱例2.

这首作品中旋律线条悠长其速度相比其他作品更加缓慢,作品中不停的两到三小节做由弱渐强的处理,在力度方面的变化以及速度上的变化相比都出现的比较频繁。其演奏者在演奏中结合自身的情感感受以歌唱性弹奏,更能感受到作曲家的丰富情感。体会到更加深入内心的丰富情感,更加贴近感受作曲家丰富极具复杂的情感交织。以一种歌唱性的弹奏方式让人了解音乐的旋律线的同时,还能体会到这首作品中丰富情感以及作品给人一种像在山谷间的回响,营造一种情感氛围,给聆听者一种空灵的感受以及内心深处的慰藉。同时也给演奏者一种内心深处情感的抒发以及有着无限的哀伤的情感表达,得到心灵寄托。这也是钢琴演奏中歌唱性的重要性的意义所在。

(3)演奏中的层次感

谱例3

演奏中不仅要注意以呼吸的方式来体现歌唱性,还要注意演奏中作品层次感的表现。在此曲中这个层次感就好像是以二重唱的形式在作品中以力度速度等方式进行鲜明的层次表现。从一开始到结尾不停的主旋律出现,每一次旋律出现以复杂的织体结构变化配以强弱对比记号,左右手交替出现,都体现出作品鲜明的层次感。最后,在该曲后半部分的情感推动速度的变化,直到最后激动过后回到刚开始乐曲的最初模样的变化尾声,有着首尾呼应的特点。这就要求演奏者在演奏中注重歌唱性的弹奏乐句乐段的层次感,来体现这首作品丰富的情感变化。

总论:通过对一个作品的简要分析之后,更能深入了解到在钢琴演奏中歌唱性的重要性,知道怎样才能让演奏者内心情感得到更好的抒发,怎样更好的去表达作品中丰富的情感。通过上述浅显的探讨后,我认为在演奏中歌唱性的演奏是尤为重要的。

猜你喜欢

拉赫玛演奏者钢琴演奏
器乐演奏舞台艺术实践音乐表演心理调控探究
钢琴演奏中的表现力分析
视唱练耳在钢琴演奏中的实践应用探讨
钢琴疗法
——钢琴演奏的魔力
拉赫玛尼诺夫《音画练习曲》作品33之8的演奏分析
钢琴演奏中心理控制的作用
二胡演奏者的合奏技能探究
浅析心理活动对钢琴演奏的重要影响
传奇女飞行员“逃美”激怒阿富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