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如何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

2019-04-12庄晓杰

报刊精萃 2019年10期
关键词:黄花红花解题

庄晓杰

黑龙江省五常市安家镇中心学校 黑龙江省 安家镇 150229

一、利用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标准量

标准量这个概念对于二年级小学生来说是很难理解的,那么怎样来帮助学生理解呢?我认为,可以分如下几步进行:

1、课件出示明明和丽丽比个子的图片并提问:“图上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如果明明和丽丽比个子是以丽丽为标准的,那么丽丽和明明比个子又是以谁为标椎的呢?”通过分析,使学生具体知道,是以明明为标准的。

2、在黑板上贴出2 个“红圆形”,5 个“白圆形”,然后让学生比较。接着提问,“如果以红圆形为标椎是谁比谁?”“如果以白圆形为标椎是谁比谁”?使学生理解了“比谁”,“谁”就是标准量。

3、课件再出示数与数之间的比,如出示题目:“5 与6 比、8 与10 比哪个数是标准量?”

通过以上训练,使学生由直观、形象、具体的对比,逐步上升到抽象的数量对比,从而知道了与“谁”比,“谁”就是标准量,比谁谁就是标准量。知道了标准量之后,就能为下面学习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和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题打下基础了,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概念,才能为思维灵活性的训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在说理训练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说理训练既能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又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解题能力,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能力培养的主渠道,特别是数学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说理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我们在听课的时候,发现很多的课堂上,学生会做题,但是一让学生来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做的,学生就哑口无言了,茶壶煮饺子,说不出来,不会说,这就说明学生的说理能力不强。由此可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说理能力的培养很重要。训练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通过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题的训练培养学生顺向思维的能力。

对于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题学生很容易掌握,但往往却只会做而讲不出道理来,因此通过说理来培养学生顺向思维的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我在对于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题学习的说理训练中采取了如下几种方法:

A.运用实物图分析数量关系

1、先在黑板上贴出5 朵红花,让学生说出第一个已知条件,就是5 朵红花。

2、在第二排贴出和红花同样多的5 朵黄花,再贴出比红花多的3朵黄花,提问,谁能说一下老师是怎样贴的?让学生讲出第二个已知条件就是黄花比红花多三朵。

3、引导学生分析这道题的问题,让学生看图并提问黄花有几朵?学生回答说8 朵,接着再提问,8 朵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是哪两部分组成的?

4、让学生分析所求问题,提问求黄花的朵数就是求什么?比5多3 的数是多少?

B、利用线段图进一步进行完整说理训练,根据上题画线段图

图中第一线段表示,红花5 朵是标准量,第二段表示黄花朵数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和红花同样多的朵数,另一部分是黄花比红花朵的3 朵,通过线段图分析,让学生口述,最后明确求黄花有几朵,就是求比5 多3 的数是多少?

C.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渗透

1、在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当中,应适当渗透反叙思维。仍以上题为例,可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我们用黄花做标准的量,应谁和谁比?如果求黄花的朵数,第二个已知条件应该怎样说呢?(红花比黄花少5 朵),以此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发他们积极思考。

2、通过反叙题训练,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

解决反叙题的思维过程就是逆向思维的过程,在解题时学生往往见多就加,见少就减,而通过学习反叙题可以使他们知道多不一定就加,少也不一定就减,通过具体的教学培养学生灵活思维的能力,可以这样进行:

A.变换标准量比较实物的多少?

让学生比较7 支白粉笔、3 支红粉笔的多少。提问,用红粉笔做标准量应该怎样比较?用白粉笔做标准量又怎样比较?

B.通过正叙引入反叙。

出示例题,红花12 朵,黄花比红花多三朵(红花比黄花少三朵),黄花有几朵?

然后提问,这道题第二个已知条件是什么?是谁与谁比较?其中是怎样说的?还可以怎样说?通过分析使学生明确这道题说的一件什么事,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又是什么,已知条件中的已知数表示什么意思,等等。

三、引导区分,提高解题速度,使学生进行灵活思维

通过说理和解题,学生已学会解正反叙题的解题方法,这时又怎样才能提高解题的速度呢?正叙是多加少减,而反叙是多减少加,因此只有区分开正叙和反叙,才能正确解题,加快运算速度,区分正反叙可以采用画批方法,也可采用画线段图,另外还可做这样的区分,比谁求谁是反叙,比谁不求谁是正叙。

结束语:

总之,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学生打破了见多就加,见少就减的心理定式,明白了学知识不能死记硬套,必须灵活运用。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数学思维之间关系十分密切,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特别是低年级数学教学,更是培养学生思维的关键时期,我们在核心素养下的教学工作中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必将会使我们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黄花红花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云小萱:助大同黄花飘香
三利黄花:三代人专注59年
红花榜
红花榜
用“同样多”解题
红花榜
红花榜
黄花歌
巧用比妙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