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生物菌剂在番茄上的肥效试验研究

2019-04-11张爱红

中国果菜 2019年3期
关键词:基施增产率投入产出

张爱红

(鱼台县农业局,山东鱼台272300)

目前番茄植株易发生早衰,具体表现为:番茄茎秆细,生长点瘦弱,番茄侧枝少,叶片小且薄,颜色发黄、开始老化有时叶片上出现瘤状突起,并且番茄极易出现裂果、空果及僵果,果实着色不良,果实小,番茄植株抗性降低,容易引发大面积的流行病害[1,2]。微生物菌剂具有直接或间接改良土壤、恢复地力、预防土传病害、维持根际微生物区系平衡和降解有毒害物质等作用[3,4]。农用微生物菌剂恰当使用可以提高农产品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减少化肥用量、降低成本、改良土壤、保护生态环境[5-9]。方雪丹等[10]以番茄美罗迪为试材,研究了固态微生物菌剂对温室番茄的株高、单果质量、单株果数、商品率、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室大棚的土壤里穴施微生物菌剂,能够促进番茄的生长,增加番茄的商品率、单株果数、单果质量,提高了番茄的产量,并高于常规施肥和添加等量基质。王鹏等[11]以格雷番茄为试材,研究了4种微生物菌剂对连作番茄生长、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微生物菌剂能够显著促进番茄株高的增长和茎粗的增粗,显著增加单果重和小区产量,番茄果实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均有显著增加。

本试验通过在番茄种植上施用微生物菌剂,并与灭活微生物菌剂、常规施肥、空白对照的结果进行比较,探索一种能够改良土壤,降低土传病害的发生几率,增加番茄的产量和品质的一种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地点

2018年3月~7月,试验在山东省鱼台县清河镇大薛村某菜地进行,试验田面积0.15hm2,连续5年种植番茄。

1.2 供试材料

雷邦斯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生产的微生物菌剂(粉剂),有效活菌数≥5.0亿/g(枯草芽孢杆菌)。

番茄,品种为毛粉802。采用双行种植,株距0.35 m,行距0.65 m。

1.3 供试土壤

试验地的土壤为水稻土,质地粘重,地势平坦,排灌条件较好,在当地具有代表性。土壤养分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土壤养分状况表Table 1 The nutrient status of soil

1.4 试验方法

试验设4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小区随机排列,小区面积为6 m×10 m=60 m2。

处理1:常规施肥+基施供试菌剂40 kg/667 m2。

处理2:常规施肥+基施医用高压高温灭菌供试菌剂40 kg/667 m2。

处理3:常规施肥。

处理 4(CK):空白对照。

1.5 施肥方法

常规施肥:移栽前每667 m2基施45%复混肥(15-15-15)75 kg。盛花期结合浇水冲施一次复合肥料(15-5-20)7.5 kg/667 m2,以后每采摘一次结合浇水冲施一次复合肥料(15-5-20)7.5 kg/667 m2,共冲施5次。供试菌剂与基肥一块施用。

1.6 测定指标与方法

在番茄采收期,每个小区5点取样,每点5个单果,共计采摘25个单果,采用游标卡尺测定番茄纵径、横径[12]。

采用天平测量单果重。

调查小区内的所有番茄植株,记录枯萎病和青枯病发病株数,计算发病率[13]。

每小区单独收获计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微生物菌剂对番茄生物学性状和抗病性的影响

表2显示了微生物菌剂对番茄生物学性状及抗病性的影响。由表可知,处理1比处理2纵径增加了0.2 cm、横径增加了0.7 cm、单果重增加了5.8 g、枯萎病降低了3.7%、青枯病降低了5.5%;比处理3纵径增加了0.3 cm、横径增加了0.5 cm、单果重增加了5.7 g、枯萎病降低了3.6%、青枯病降低了5.5%;比处理4(CK)纵径增加了1.0 cm、横径增加了1.0 cm、单果重增加了27.5 g、枯萎病降低了3.3%、青枯病降低了4.9%。处理2、处理3无明显差异,但果实纵径、横径、单果重均比处理4(CK)显著增加。因此,基施供试微生物菌剂的处理1明显表现为:叶片大而厚,叶色浓绿,植株健壮。雌花多,座果率高,座果整齐,果实硬度大,植株衰老慢。果型正,畸果少,大小一致,口感好,商品性好,抗病性增强,与他人研究结果一致[14-16]。

表2 微生物菌剂对番茄生物学性状及抗病性影响Table 2 Effects of microbial agents on biological characters and disease resistance of tomato

表3 微生物菌剂对番茄产量的影响Table 3 Effects of microbial agents on tomato yield

表4 方差分析Table 4 Variance analysis

表5 多重比较Table 5 Multiple comparisons

2.2 微生物菌剂对番茄产量的影响

表3显示了不同处理番茄的产量。由表可知,处理1的产量最高,比处理2增产260.0 kg/667 m2,增产率为6.1%;比处理3增产272.2 kg/667 m2,增产率为6.4%;比处理4(CK)增产1386.7 kg/667 m2,增产率为44.7%。处理2比处理4(CK)增产1126.7 kg/667 m2,增产率为36.3%。处理 3比处理 4(CK)增产 1114.5 kg/667 m2,增产率为35.9%。

由表4的方差分析表明:处理间达到极显著差异(F=67.9<F0.01=10.9),重复间差异不显著(F=1.2<F0.05=4.8)。由表5(见上页)的多重比较可知:处理1与处理2、处理3达到差异显著水平,与处理4(CK)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处理2、处理3与处理4(CK)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处理2与处理3无显著差异。

2.3 微生物菌剂对番茄经济效益的影响

番茄价格以2.5元/kg计,供试微生物菌种价格2000元/t,供试菌剂基质价格1500元/t,45%复混肥(15-15-15)价格 2300 元 /t,复合肥料(15-5-20)价格2500元/t计,经济效益统计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经济效益分析(元/667 m2)Table 6 Economic benefit analysis(yuan/667 m2)

由表6可以看出,处理1、处理2比处理4(CK)增加人工60元/667 m2,处理3比处理4(CK)增加人工40元/667 m2。与处理4(CK)比较,处理1增加投入406.3元/667 m2,处理2增加投入386.3元/667 m2,处理3增加投入306.3元/667 m2处理1比处理2净增收入630.0元/667 m2、投入产出比为1:31.5,比处理3净增收入580.5元 /667 m2、投入产出比为 1:5.8,比处理 4(CK)净增收入3060.5元/667 m2、投入产出比为 1:7.5;处理2比处理 4(CK)净增收入 2430.5 元 /667 m2、投入产出比为 1:6.3;处理3比处理4(CK)净增收入2479.9元/667 m2、投入产出比为1:9.6。

3 结论

番茄基施供试菌剂后产量明显增高,比基施灭活供试肥菌剂增产260.0 kg/667 m2,增产率为6.1%,净增收入630.0元/667 m2,投入产出比为1:31.5,比常规施肥增产272.2 kg/667 m2,增产率为6.4%,净增收入580.5元/667 m2,投入产出比为1:5.8,比空白对照增产1114.5 kg/667 m2,增产率为35.9%,净增收入3060.5元/667 m2,投入产出比为1:7.5。基施灭活供试菌剂+常规施肥比空白对照增产1126.7 kg/667 m2,增产率为36.3%,净增收入2430.5元/667 m2,投入产出比为1:6.3。常规施肥比空白对照增产1114.5 kg/667 m2,增产率为35.9%,净增收入2479.9元/667m2,投入产出比为1:9.6。可见,番茄基施供试菌剂后,生物学性状得到了改善,抗病能力增强,对土传病害也有明显的防效,而基施灭活供试菌剂则无明显效果。

猜你喜欢

基施增产率投入产出
不同锌肥与氮肥施用水平互作对马铃薯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美可辛”在安定区马铃薯上应用效果试验
宁夏引黄灌区水稻锌锰微肥应用效果分析
无锡高新区制造业投入产出分析
有机肥在辣椒上的应用效果试验
复合微生物肥料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分析
水稻施用秸秆腐熟剂效果研究
“复合微生物肥料”在水稻上的肥效试验报告
基于DEA-Tobit模型的我国2012—2013年群众体育投入产出效益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DEA方法的高校R&D投入产出绩效评价与对策研究——以河北省29所高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