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结病伴房室结双径路1例

2019-04-10陈海娜何方田

心电与循环 2019年2期
关键词:窦性径路二度

陈海娜 何方田

作者单位:310020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下沙院区心电图室

患者男性,37岁,反复胸闷气促1年。体检:体温 36.4℃;脉搏 90次 /min;呼吸 18次 /min;血压115/80mmHg。常规心电图诊断:(1)窦性心动过缓;(2)一度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426ms)。24h动态心电图诊断:(1)窦性心律,多以心动过缓为主(心率:32~104 次 /min,平均 56 次 /min);(2)频发二度Ⅱ型~高度窦房传导阻滞;(3)偶见房性期前收缩1次;(4)一度至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以一度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较长)为主;(5)PR间期呈短(0.22s)、长(0.38~0.71s)两组,提示房室结双径路传导;(6)偶见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加速的室性逸搏共8次;(7)≥2.0s长RR间歇共1 403次,最长达3.6s,存在短暂性全心停搏,由二度Ⅱ型或高度窦房传导阻滞、二度Ⅰ型房室阻滞所致;(8)可见过缓的房室交接区逸搏及其短阵性逸搏心律;(9)提示存在双结病;(10)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现选取动态心电图的MV5部分片段予以分析。

患者19:25 MV5动态心电图记录的片段见图1,显示窦性基本PP间期1.04~1.08s,长PP间期2.2s,为基本PP间期的2倍,表明存在二度Ⅱ型窦房传导阻滞;PR间期呈短长两种,短PR间期0.11s,长PR间期0.45~0.47s,考虑短PR间期即P4波与R4波搏动无关,R4搏动为房室交接区逸搏,其逸搏周期1.88s,频率32次/min。本条心电图诊断为:(1)窦性心动过缓;(2)一度房室传导阻滞;(3)二度Ⅱ型窦房传导阻滞;(4)过缓的房室交接区逸搏。

图1 患者19:25 MV5的动态心电图

患者21:04 MV5动态心电图连续记录片段见图2,显示窦性PP间期1.04~2.3s,长PP间期为部分相邻两个PP(P6P8间期)之和,PR间期呈短长两组,短的PR间期0.22s,长的PR间期由0.48→2个0.50s→0.51s→0.52s逐搏延长,R10搏动之前虽有窦性P波,但其PR间期0.09s,表明两者无关,系房室交接区逸搏,其逸搏周期1.85s,频率:32次/min。本条心电图诊断为:(1)窦性心动过缓伴显著不齐;(2)窦性停搏;(3)提示房室结双径路传导,其中慢径路呈不典型文氏现象;(4)下级起搏点功能低下。

患者23:40 MV5动态心电图记录片段见图3,显示窦性 PP间期 1.72~2.60s,频率:23~35次/min,P1R1间期0.52s,其余P波落在QRS波群或ST段上,R2、R3、R4前未见相关性窦性 P 波,RR 间期1.89~2.0s,频率 30~32 次 /min,QRS 形态正常。本条心电图诊断为:(1)显著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2)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系房室经慢径路传导所致;(3)过缓的房室交接区逸搏心律(34次/min)。

患者00:28 MV5动态心电图记录片段见图4,显示窦性基本PP间期1.20~1.24s,长P2P3间期3.72s,为基本PP间期的3倍,表明存在高度窦房传导阻滞,期间未见各种逸搏出现;PR间期0.64→0.64→0.55→0.62s。本条心电图诊断为:(1)窦性心动过缓伴显著不齐;(2)高度窦房传导阻滞;(3)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系房室经慢径路传导所致;(4)短暂性全心停搏(3.6s);(5)下级起搏点功能低下,提示双结病。

患者02:52 MV5动态心电图记录片段见图5,图中显示窦性基本PP间期1.2~1.32s,PR间期由0.68s→0.70s→0.71s→P波顺传受阻,QRS波群脱落,QRS波群脱落后出现2.51s长RR间期,期间未见各种逸搏出现。本条心电图诊断为:(1)窦性心动过缓伴显著不齐;(2)长PR间期型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系房室结慢径路顺传呈文氏现象所致;(3)提示下级起搏点功能低下。

图2 患者21:04 MV5的动态心电图

图3 患者23:40 MV5的动态心电图

图4 患者00:28 MV5的动态心电图

图5 患者02:52 MV5的动态心电图

讨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指窦房结的器质性病变或功能性障碍,导致窦性激动形成和(或)传导功能异常引发的各种心律失常、血流动力学障碍和心功能受损的一组症候群,严重者可发生阿-斯综合征或猝死[1]。

双结病是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基础上,同时合并房室交接区起搏功能低下和(或)传导功能异常,表现为窦房结和房室结同时受累[1]。分析本例:(1)患者全天心电图以窦性心动过缓为主,伴显著的窦性心律不齐,反映窦房结电活动的不稳定;(2)频发二度Ⅱ型至高度窦房传导阻滞;(3)缓慢而不规律的房室交接区逸搏,频率<35次/min;(4)高度窦房传导阻滞时引发短暂的全心停搏(3.6s);(5)患者存在窦房传导阻滞合并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最短PR间期0.22s),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下级起搏点功能低下引发全心停搏。本例患者在双结病的基础上合并房室结双径路,房室结是文氏现象和房室结双径路的好发部位,前者的电生理机制是基于房室结具有递减传导特性,后者则是由于房室结及其周边组织存在快、慢两条径路[2]。快慢径路形成的原因:房室结内自主神经发生改变或房室结传导纤维受到病理因素(炎症、缺血、纤维化等)及某些药物的影响和发生纤维功能性纵向分离时,房室结传导纤维会出现非同步传导。24h动态心电图中可见PR间期呈短、长两组,全天以长PR间期为主,提示房室结双结路传导,多由慢径路顺传,即双径路间发生连续的隐匿性折返则会出现持续的快径路蝉联现象,激动连续干扰快径路的传导,使得激动均循慢径路顺传,形成蝉联现象[3]。本例PR间期(0.38~0.71s)过度延长是由于房室结慢径路顺传引起,PR间期过度延长:心电图表现PR间期>350ms,会引起心脏异常的舒张相以及左心室充盈期显著缩短,影响心脏的电和机械活动匹配或房室同步,长时间将导致患者心功能不全[4]。

本例患者单纯从常规心电图上看只能诊断为超长一度房室传导阻滞,通过24h动态心电图,观察到短PR间期,从而提示存在房室结双径路传导。患者在双结病基础上合并超长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引起反复胸闷气促、头晕,严重时出现晕厥的症状,为植入双腔起搏器Ⅰ类指征。

猜你喜欢

窦性径路二度
《思考心电图之176》答案
适用于军用无线的自组网多径路由协议研究
如何解读窦性心律
仅有三个非负特征值的图
图说·“梅”开二度
读懂体检报告中的“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心律不齐,莫过分担心
LKJ径路数据校核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沪指二度回升 逢高宜减仓
课后二度设计的两个“关注点”